一种提升散热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1950发布日期:2022-04-30 19:4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散热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散热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轻薄,性能也越来越高,笔记本长时间使用已经成了常态化,近些年市面上也出现了游戏本等对散热要求更高的产品,但由于笔记本电脑结构小巧,内部结构狭小,发热源如何更高效散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现存技术中,最普遍的是将导热铜管的一端连接在发热源上,另一端连接在散热鳍片上,通过导热铜管将发热源的热量传递到连接散热鳍片一端,利用风扇进行散热,此时传递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效率也和现在的使用需求不符,需要用户自行购买外部散热装置进行辅助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散热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并集中散热气流,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散热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包括安装盒和处于安装盒中的风扇;所述安装盒朝向笔记本电脑外侧的一端装有平行设置的散热鳍片;还包括导热铜管和接触片;所述导热铜管与所述接触片相接触;
5.所述安装盒外部还装有一集风件,所述集风件的进风端连通于安装盒的风扇一端,集风件的出风端连接于散热鳍片;所述导热铜管穿过所述集风件的风道。增加集风件,将风扇吹出来的风引入安装有导热铜管的风道内,使风向和热量传导方向保持一致,加快热量到达散热鳍片的速度。
6.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散热鳍片设有一导流孔;所述导热铜管穿过所述导流孔,利用导热孔将导热铜管固定在散热鳍片上,并使其能够穿过散热鳍片,通过散热鳍片增加散热面积,加快排出笔记本内部的热量。
7.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孔处于其所在的所述散热鳍片下部,每一所述散热鳍片的所述导流孔处于同一高度;多个导流孔连通形成气流流经每一散热鳍片的导流道。导流孔处于散热鳍片下部能适应导热铜管安装,利用导流道将风道内的风引进散热鳍片,更快通过散热鳍片的导流道分散到每个散热单元,使散热鳍片散热达到最大效率。
8.进一步改进,所述集风件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和盖板包围形成所述风道,利用底座和盖板将风扇吹出的风集中起来,并且引入风道内。
9.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件包括中间凸起设置的面接触部以及面接触部两侧水平设置的连接部,所述面接触部高于所述连接部。通过中间凸起部分将导热铜管固定在发热源上,并将发热源包裹在风道内,使风道内的风能够吹过发热源上部,热量更快的传递出去,并且利用该结构可以将发热源上部包裹起来,减少灰尘在发热源上部沉积。
10.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设有一安装孔,所述面接触部处于安装孔内,利用安装孔和
接触片可以将导热铜管固定在发热源上,也可将导热铜管固定在集风件的风道内,减少安装件的使用,更好的满足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结构狭小的条件。
11.进一步改进,所述与集风件相邻的一散热鳍片覆盖所述集风件的出风端;所述集风件设有与覆盖于集风件出风端散热鳍片连接的过渡段。通过减少集风件出风一端横截面面积,缩小出风口,在集风件与散热鳍片连接处,减少热风传递过程中,接触到散热鳍片所产生的回流,使传递过来的风能够更快的进入散热鳍片的导流道内,通过散热鳍片更高效的排出笔记本电脑外部。
12.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片表面有导热涂层,在接触面表面的导热涂层为导热性能优异的涂料成膜,有效保证导热涂层与接触片的可靠接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增加集风件,利用集风件将风集中和引入风道内,将风向和导热铜管传递热量方向保持一致,结合风道将热量更高效的传递到散热鳍片的导流道内,再通过散热鳍片将笔记本电脑内部的热空气导出到电脑外部。
15.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提升散热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藏集风件盖视图。
20.图中:安装盒1;风扇2;散热鳍片3;导热铜管4;接触片5;集风件6;进风端601;出风端602;风道603;导流孔301;底座604;盖板605;安装孔7;过渡段8;安装盒盖9。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2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提升散热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组件,如图1至图 4所示,包括安装盒1和处于安装盒中的风扇2;所述安装盒1朝向笔记本电脑外侧的一端装有平行设置的散热鳍片3;还包括导热铜管 4和接触片5;所述导热铜管4与所述接触片5相接触;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1外部还装有一集风件6,所述集风件6 的进风端601连通于安装盒1的风扇2一端,集风件6的出风端602 连接于散热鳍片3;所述导热铜管4穿过所述集风件6的风道603。增加集风件6将风扇2吹出来的风引入装有导热铜管3的风道603内,加快热量的传递。
24.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鳍片3设有一导流孔301;所述导热铜管4 穿过所述导流孔301。通过散热鳍片3增加导热铜管4的散热面积,加快排出笔记本内部的热量。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301处于其所在的所述散热鳍片3下部,每一所述散热鳍片3的所述导流孔301处于同一高度;多个导流孔 301连通形成气流流经每一散热鳍片3的导流道。利用导流道将风道603内的风引进散热鳍片3,使散热鳍片3最大化发挥效率。
26.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风件6包括底座604和盖板605,所述底座604 和盖板605包围形
成所述风道603。所述接触件5包括中间凸起设置的面接触部以及面接触部两侧水平设置的连接部,所述面接触部高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底座设有一安装孔7,所述面接触部处于安装孔7 内。利用接触片5可以将导热铜管4固定在发热源上,也可将导热铜管4固定在集风件6的风道603内,减少安装件的使用,更好的满足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结构狭小的条件。
27.本实施例中所述与集风件6相邻的一散热鳍片3覆盖所述集风件的出风端602;所述集风件6设有与覆盖于集风件出风端602和散热鳍片3连接的过渡段8。通过减少集风件出风端602横截面面积,缩小出风口,在集风件6与散热鳍片3连接处,减少热风传递过程中,接触到散热鳍片3所产生的回流,使传递过来的风能够更快的进入散热鳍片3的导流道内,利用集风件6将风向和导热铜管4传递热量方向保持一致,结合风道603将热量更高效的传递到散热鳍片3的导流道内,再通过散热鳍片3将笔记本电脑内部的热空气导出到电脑外部。
28.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片表面有导热涂层,在接触面表面的导热涂层为导热性能优异的涂料成膜,有效保证导热涂层与接触片5的可靠接触。
29.采用了上述笔记本电脑内置散热器时,通过增加集风件6,利用集风件6将风集中和引入风道603内,把导热铜管4安装在风道603 内,将风向和导热铜管4传递热量方向保持一致,结合风道603将热量更高效的传递到散热鳍片3的导流道内,再通过散热鳍片3将笔记本电脑内部的热空气导出到电脑外部。
30.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