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1659发布日期:2022-05-18 16:4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适配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配合用于显示适配器的背板散热模块,使显示适配器具有极佳散热效果,进而确保其运作的正常稳定性能。


背景技术:

2.显示适配器是计算机最基本的组合构成之一,负责把主机向显示器发出的显示信号转化为一般电器信号,使显示器(屏幕)能清楚显示计算机的工作内容。显示适配器具有用以处理图形或视觉的显示芯片(video chipset/gpu或vpu/图形处理器或视觉处理器),是显示适配器的主要处理单元,同时显示适配器也包含有储存器(显示内存/显存);且目前的显示适配器一般都带有3d画面运算和图形加速功能,所以也叫做「图形加速卡」或「3d加速卡」;又现行流行的游戏机、电竞机种都需高阶复杂的显示功能,而为处理显示适配器的散热问题,更将散热模块组合成一体,以利整体显示适配器功能的发挥。
3.现有的显示适配器散热模块技术如图1所示,其揭示有一显示适配器模散热组90,该显示适配器散热模块90包括有一显示适配器模块91、散热模块92及背板模块93,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上设置有复数电子组件区911与复数走线区912,该电子组件区911上供电子组件设置,而该走线区912供电性导通线设置,又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上更形成有复数空板区913,该空板区913上形成有复数贯穿的导孔914;该散热模块92设置于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上侧位置处,该散热模块92具有复数风扇921、散热鳍片组922及至少一底板923,借该底板923贴附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而该散热鳍片组922上也穿设有热导管(未图示);该背板模块93设置于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下侧,且该背板模块93上形成有复数通孔931,该多个通孔931连通或邻近该导孔914。
4.如此,该风扇921产生气流且往散热鳍片组922送去,并带走散热鳍片组922的热能,且气流会往显示适配器模块91送去,再通过纵向相应的导孔914、通孔931,使该气流远离显示适配器模块91与散热模块92,以使该气流不被显示适配器模块91所阻挡,以避免热风产生回流而再被风扇921吸入,且避免显示适配器模块91有余热的状况发生,使增加整体出风量与提升散热效率。
5.前述该显示适配器模散热组90虽欲借由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的复数导孔914及该背板模块93的复数通孔931,呈纵向连通或邻近的设置,使该风扇921的气流直接纵向通过散热鳍片组922、显示适配器模块91的复数导孔914、背板模块93的复数通孔931,达到避免热风产生回流而再被风扇921吸入的理论目的,然,仍有其缺失存在。例如,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为重要电子组件设置区域,要在显示适配器模块91设置大量的复数导孔914,显不切实际,且该显示适配器模块91本身即不具多少空闲面积,即便设置该复数导孔914,其区域、面积及数量也属有限,欲通过此结构方式来避免热回流,实难达其确实的效果,显非理想的结构设计,而有待进一步加以解决、突破的必要。
6.缘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现有显示适配器散热模块于使用上的缺失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
种具有避免热回流及更具散热效果的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以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其能使显示适配器模块在机体内的热源能有效引导排出,并确实具有极佳的避免热回流作用者。
8.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其能强化背板导热管对内存的散热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其能使显示适配器模块充分发挥其零件设置的利用效果,提升功能,并避免显示适配器模块为处理散热导致电路板穿孔设置而破坏或降低其利用效率者。
10.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显示适配器模块,其至少包括有一显示适配器组、散热组及风扇组,该显示适配器组包括有一显示适配器基板,该散热组设置于该显示适配器组上,该散热组具有一凸出该显示适配器基板的导引散热部,该风扇组设置于该散热组上,该风扇组包括有至少一风扇,该导引散热部至少对应有一该风扇;一背板模块,包括有一背板,该背板对应该导引散热部处设有一空缺部;一背板散热模块,设于该背板上,该背板散热模块包括有一散热鳍片组及至少一背板导热管,该散热鳍片组相对设于该空缺部处,该背板导热管穿设该散热鳍片组。
11.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显示适配器基板具有一基板正面及基板背面,该基板正面设置有至少一图形处理器(gpu),该基板背面具有一对应该图形处理器(gpu)的图形处理器背区。
12.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图形处理器背区的周围设有多个第二热源。
13.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多个第二热源为多个内存。
14.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背板导热管有一末段背板导热管,该末段背板导热管紧贴该图形处理器背区的周围的多个内存。
15.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图形处理器背区的该多个内存上设有对应的多个散热贴片。
16.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散热组包括有复数散热鳍片及至少一贯穿该复数散热鳍片的导热管。
17.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空缺部的面积与该导引散热部相当。
18.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背板对应该图形处理器背区处具有一背板导引区,该背板导引区的周围设有至少一散热导引件,该散热导引件对应接触该散热贴片。
19.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空缺部往该背板导引区方向延伸出有至少一用以设置该背板导热管的热管嵌槽。
20.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该散热导引件上设有一导件嵌槽,该导件嵌槽连通该热管嵌槽。
21.本实用新型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借由上述构成,其能使显示适配器模块在机体内的热源能有效引导排出,并确实具有极佳的避免热回流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能使显示适配器模块充分发挥其零件设置的利用效果,提升功能,并避免显示适配器模块为处理
散热导致电路板穿孔设置而破坏或降低其利用效率。
22.兹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23.图1为现有显示适配器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翻转大部分解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视穿透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1;显示适配器模块10;显示适配器组11;显示适配器基板110;基板背面110a;图形处理器背区111;第二热源112;内存1121;散热贴片113;散热组12;散热鳍片121;导引散热部121a;导热管122;底板123;风扇组13;风扇框架131;风扇132;定位件133;背板模块20;背板21;空缺部22;热管嵌槽23、24;末段嵌槽231、241;散热导引件25、26;导件嵌槽251、261;背板导引区27;背板散热模块30;散热鳍片组31;背板导热管32、33;末段背板导热管321、331;图形处理器(gpu)50。
具体实施方式
30.请参阅图2、图3及图4,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的构成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1包括有一显示适配器模块10、背板模块20及背板散热模块30,该显示适配器模块10包括有一显示适配器组11、散热组12及风扇组13,该显示适配器组11具有一显示适配器基板110,该显示适配器基板110具有一基板正面及基板背面,如图3所示的面为基板背面110a,该基板正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图形处理器(gpu)50(参图6)、及复数内存、电子组件、走线等(未图示),该基板背面110a具有一图形处理器背区111,该图形处理器背区111是对应该基板正面上的图形处理器(gpu)50,该图形处理器背区111的周围设有多个第二热源112,该多个第二热源112包括内存、电容等非图形处理器的发热组件,且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二热源112为多个内存1121,该多个内存1121上设有对应的多个散热贴片113。
31.该散热组12设置于该显示适配器组11(显示适配器基板110)的基板正面上侧位置处,该散热组12具有至少一底板123及设于该底板123上的复数散热鳍片121,借该底板123贴附该显示适配器组11,该散热组12并设有至少一贯穿其中用以导引热源的导热管122,再者,该散热组12具有一超出/凸出该显示适配器基板110的导引散热部121a,换言之,该散热组12与该显示适配器基板110(显示适配器组11)组装后,该散热组12具有较长部位/凸出部位的导引散热部121a。
32.前述该散热组12也可为其他形式的散热构成,不为所限,该散热组12主要是对该图形处理器(gpu)50、复数内存进行排除热源的散热运作。
33.该风扇组13设置于该散热组12上侧位置处,该风扇组13包括有一风扇框架131,该风扇框架131上设有复数风扇132,并使该导引散热部121a至少纵向对应有一风扇132,该风
扇框架131的侧边设有一定位件133,借该定位件133与该散热组12相固结。
34.该背板模块20包括有一背板21,该背板21对应该导引散热部121a的一侧设有一空缺部22,换言之,该空缺部22对应该导引散热部121a,且该空缺部22的面积/大小约与该导引散热部121a相当;该背板21对应该图形处理器背区111处设有一背板导引区27,该背板导引区27的周围设有至少一散热导引件25、26,同时,该散热导引件25、26也可对应该内存1121;又,该空缺部22往该背板导引区27方向延伸出有二热管嵌槽23、24,该热管嵌槽23、24的末段分别具有一末段嵌槽231、241,该末段嵌槽231、241绕设于该背板导引区27的周围,且该末段嵌槽231、241也分别形成设于该散热导引件25、26上的导件嵌槽251、261,换言之,该导件嵌槽251、261分别连通该热管嵌槽23、24。
35.该背板散热模块30包括有一散热鳍片组31及二背板导热管32、33,该散热鳍片组31由复数热鳍片所组成,该背板导热管32、33穿设该散热鳍片组31,并往一侧(相对该背板导引区27方向)延伸,该背板导热管32、33的末段分别具有一末段背板导热管321、331。
36.请一并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组装时,该背板散热模块30组设于该背板模块20上,并使该散热鳍片组31相对设于该背板21的空缺部22处,该背板导热管32、33分别设于该背板21的热管嵌槽23、24,且该末段背板导热管321、331则分别设于该末段嵌槽231、241上,同时也设于该导件嵌槽251、261上;继,该背板模块20(包含背板散热模块30)组固于该显示适配器模块10(显示适配器基板110)。
37.请一并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组装运作时,该图形处理器(gpu)50及周边复数内存1121的热源通过该散热组12的导热管122的导引,将热源往该导引散热部121a传导,而该导引散热部121a处的热源再借由该风扇组13的风扇132散热,使热源再通过该散热鳍片组31而从该背板21的空缺部22排出,而达到极佳的散热、排热效果。
38.再者,设于该基板背面110a的内存1121的热源,则通过该散热贴片113、散热导引件25、26及借由该背板导热管32、33的传导,使热源往该散热鳍片组31传导,尤其是该多个末段背板导热管321、331分别紧贴该图形处理器背区111周围的多个内存1121,更能有效传导出该图形处理器背区111周围的多个内存1121的热量,同样的,该散热鳍片组31热源再借由该风扇组13的风扇132散热,使热源通过该背板21的空缺部22排出,而达到极佳的散热、排热效果。
39.本实用新型显示适配器背板散热模块借由上述构成,其能使显示适配器模块在机体内的热源能有效引导排出,并确实具有极佳的避免热回流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能使显示适配器模块充分发挥其零件设置的利用效果,提升功能,并避免显示适配器模块为处理散热导致电路板穿孔设置而破坏或降低其利用效率。
40.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