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02067发布日期:2022-06-05 00:4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收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pos机等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系统如android、harmony等用于pos等收单类终端;然而目前的各种收单设备仅限于单台设备工作的功能和场景,无法实现快速便捷的跨设备工作,例如在将一台pos的刷卡业务交由另一台pos机的刷卡模块执行场景。
3.随着支付场景越来越智能化和普遍化,急需通过跨端协同业务,来提高一些复杂多人支付场景的效率,并且需要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作用,提升设备使用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多人支付的效率并且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包括步骤:
7.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进行连接和认证;
8.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业务或者所述副终端的业务,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所述副终端的业务,则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来进行支付操作;
9.接收所述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11.一种跨设备的支付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12.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进行连接和认证;
13.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业务或者所述副终端的业务,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所述副终端的业务,则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来进行支付操作;
14.接收所述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建立与副终端之间的连接和认证;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或者副终端的业务,当支付需求为副终端的业务时,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进行支付操作;接收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因此根据支付需求能够将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另一个终端中,从而使用多个设备进行支付相关的操作,提高多人支付的效率并且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跨设备的支付终端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的实现模型;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的时序图;
20.标号说明:
21.1、一种跨设备的支付终端;2、存储器;3、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3.请参照图1、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包括步骤:
24.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进行连接和认证;
25.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业务或者所述副终端的业务,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所述副终端的业务,则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来进行支付操作;
26.接收所述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
27.从上述描述可知,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建立与副终端之间的连接和认证;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或者副终端的业务,当支付需求为副终端的业务时,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进行支付操作;接收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因此根据支付需求能够将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另一个终端中,从而使用多个设备进行支付相关的操作,提高多人支付的效率并且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2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进行连接和认证包括:
29.监听副终端所广播的网络连接信息,根据所述网络连接信息与所述副终端建立网络连接;
30.根据与所述副终端建立的网络连接获取所述副终端的信息,在与所述副终端认证成功之后,建立与所述副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31.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广播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建立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中获取副终端的信息并进行终端认证,信息认证成功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因此通过终端认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2.进一步地,所述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包括:
33.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调用副终端执行业务的请求、本地设备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所述副终端的服务中。
34.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数据传输通道传输调用副终端执行业务的请求、本地设备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从而保证业务请求及其操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35.进一步地,所述使得副终端将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来进行支付
操作包括:
36.使得副终端根据终端的业务占用情况判断是否执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若是,则副终端判断所述业务操作信息对应的业务是否是金融业务,若是金融业务,则副终端调用主控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若不是金融业务,则副终端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
37.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副终端中业务操作信息对应的业务为金融业务则需要使用主控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进一步保证支付业务的安全性,为非金融业务则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提高了业务设备调用灵活性。
38.进一步地,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本地业务,则判断所述支付需求所需调用的业务是否是金融业务,若是,则调用主控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否则,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
39.由上述描述可知,支付需求所需调用的业务为金融业务则需要使用主控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进一步保证支付业务的安全性,为非金融业务则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提高了业务设备调用灵活性。
40.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支付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41.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进行连接和认证;
42.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业务或者所述副终端的业务,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所述副终端的业务,则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来进行支付操作;
43.接收所述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
44.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建立与副终端之间的连接和认证;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或者副终端的业务,当支付需求为副终端的业务时,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进行支付操作;接收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因此根据支付需求能够将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另一个终端中,从而使用多个设备进行支付相关的操作,提高多人支付的效率并且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45.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进行连接和认证包括:
46.监听副终端所广播的网络连接信息,根据所述网络连接信息与所述副终端建立网络连接;
47.根据与所述副终端建立的网络连接获取所述副终端的信息,在与所述副终端认证成功之后,建立与所述副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48.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广播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建立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中获取副终端的信息并进行终端认证,信息认证成功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因此通过终端认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9.进一步地,所述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包括:
50.根据所述数据传输通道,将调用副终端执行业务的请求、本地设备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所述副终端的服务中。
5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数据传输通道传输调用副终端执行业务的请求、本地设备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从而保证业务请求及其操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52.进一步地,所述使得副终端将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来进行支付操作包括:
53.使得副终端根据终端的业务占用情况判断是否执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若是,则副终端判断所述业务操作信息对应的业务是否是金融业务,若是金融业务,则副终端调用主控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若不是金融业务,则副终端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
54.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副终端中业务操作信息对应的业务为金融业务则需要使用主控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进一步保证支付业务的安全性,为非金融业务则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提高了业务设备调用灵活性。
55.进一步地,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本地业务,则判断所述支付需求所需调用的业务是否是金融业务,若是,则调用主控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否则,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
56.由上述描述可知,支付需求所需调用的业务为金融业务则需要使用主控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进一步保证支付业务的安全性,为非金融业务则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提高了业务设备调用灵活性。
57.本发明上述的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终端,适用于在复杂多人的支付场景进行跨设备支付,能够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作用,提升设备使用效益,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58.实施例一
59.请参照图1、图3和图4,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本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是终端1,在本实施例中副终端对应的是终端2,包括步骤:
60.s1、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进行连接和认证。
61.s11、监听副终端所广播的网络连接信息,根据所述网络连接信息与所述副终端建立网络连接。
6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2的终端互联服务读取终端2的wifi ip及端口,终端2的终端互联服务使用coap协议发布服务,广播上述wifi ip信息,并且创建tcp socket会话服务器,并等待被发现和连接。
63.终端1的终端互联服务读取本终端的wifi ip及端口,终端1监听coap协议发布的信息并发现终端2后,连接终端2发布的ip及端口。
64.终端1作为socket client与终端2创建的socket server会话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65.其中,终端互联服务利用coap组网技术,搭建的跨端设备的发现及数据远程传输通道,负责将远程设备管理服务所请求的信息透传到另一端设备的远程管理服务。
66.s12、根据与所述副终端建立的网络连接获取所述副终端的信息,在与所述副终端认证成功之后,建立与所述副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67.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1的组网服务与终端2通过上述连接获取终端信息,认证设备。由于收单等场景的跨端使用是高安全性要求的场景,所以是需要先认证终端所有
者的一致性才允许跨端操作通道的建立。其中,终端所有者信息的一致性认证方式包括:终端信息包括终端登录用户的信息、终端所有者信息(如根证书信息)的一致性等。
68.在认证通过之后,则终端1和终端2建立基于coap协议的数据传输通道。
69.其中,用户在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可根据数据安全等级,在调用统一网络接口的数据传输接口时,传入数据安全等级,本实施例中数据安全等级分为两种:加密数据和一般数据,加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加密,一般数据可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70.对于加密类型的数据:一种加密方式是由终端2生成一个pin码,在终端1输入pin码,基于pin码和pake协议握手,协商会话密钥,加密类型的数据通过该密钥进行加密传输。另一种加密方式是通过终端预置的对应终端所有者的公私钥,对需要加密的数据进行双向非对称加密。
71.s2、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业务或者所述副终端的业务,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所述副终端的业务,则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来进行支付操作。
72.具体的,终端1中的应用程序通过上述设备发现,调用微服务sdk,即可选择所需功能是需要在本地设备模块执行还是跨端设备模块执行;终端互联服务会将上述所发现并认证通过的设备列表由设备管理服务、业务微服务转发到应用程序,供用户选择使用哪个设备执行远程执行业务。
73.以下为应用程序、微服务sdk、业务微服务和远程设备管理服务的解释:
74.应用程序是收单、打印、扫码、刷卡支付业务的使用者,如商户收单应用,银行应用等,根据应用自身业务需求,决定什么时候去调用微服务sdk提供的接口执行应用业务所需要的功能,包括选择是使用本机模块执行或跨端模块执行业务。
75.微服务sdk是各微服务模块为应用提供的接口服务,应用层可通过调用微服务sdk提供的各类功能接口。
76.业务微服务是上述提供给用户接口功能的业务实现层面,根据所处理业务的类别及对应的硬件模块,可分为金融模块类的微服务及非金融模块类的微服务,如磁卡服务,打印服务等调用金融模块(对应终端的打印机模块、磁卡模块),摄像头服务调用终端的摄像头模块;其不同点在于金融类模块是由微服务根据业务需求,通过主控服务调用具体的硬件设备,主控服务是负责管理金融类设备模块的统一服务。而非金融类模块,则由微服务直接使用系统原生提供的方法调用对应的设备模块。
77.远程设备管理服务是当应用选择需要使用跨端模块执行业务时,微服务所调用的模块使用请求便不是直接找本地设备模块了,而是通过远程设备管理服务实现。远程设备管理服务负责管理远程设备的注册或注销,远程设备列表的提供以及业务指令数据的流转功能。
78.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所述副终端的业务,则根据数据传输通道,将调用副终端执行业务的请求、本地设备信息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所述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根据终端的业务占用情况判断是否执行所述业务操作信息,若是,则副终端判断所述业务操作信息对应的业务是否是金融业务,若是金融业务,则副终端调用主控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若不是金融业务,则副终端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
79.具体的,当应用调用远程接口时,终端1对应的业务微服务需要将调用接口的方法
名,参数等信息等业务操作数据组包。调用远程设备管理服务的request接口,将数据传递到终端2的对应微服务。
80.终端1的设备管理服务收到终端1的业务微服务发起的远程操作请求,调用终端互联服务提供的数据转发接口,利用上述建立起的跨端数据传输通道,将远程执行请求、业务微服务id、请求设备模块id、业务操作数据等信息传输到终端2。
81.终端2根据远程执行请求,将所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终端2的远程设备管理服务。终端2的远程设备管理服务根据数据里的业务微服务id将数据转发给对应该id的微服务。数据包括远程执行请求、设备模块id、业务操作数据。
82.终端2业务微服务解析对应的操作数据,根据本地设备占用情况,业务冲突等逻辑处理,决定是否执行由终端终端1业务微服务发过来的操作请求;
83.终端2若执行终端1发送的远程执行请求,则根据远程设备管理服务是否属于金融设备模块,调用主控请求对应的设备模块执行功能,或直接调用对应的模块执行功能。
84.若需要终端2远程执行的是异步操作业务,则终端2设备模块在上述返回操作信息后,继续等待异步操作,操作完成后,再次通过业务微服务、设备管理服务、终端互联服务层层回传操作结果;例如寻卡业务,在终端2磁卡设备模块开启寻卡功能时,通知到终端1应用寻卡已开启,正在等待发现磁卡;通知完后,便处于异步寻卡等待状态,当发现磁卡时,再次通知终端1应用发现磁卡。
85.s3、若根据支付需求选择到的是本地业务,则判断所述支付需求所需调用的业务是否是金融业务,若是,则调用主控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否则,直接请求对应的设备执行业务。
86.s4、接收所述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
87.具体的,终端2的对应设备模块在执行远程执行请求后,将执行结果或者需要交互的操作信息通过业务微服务、设备管理服务、终端互联服务层层回传。
88.实施例二
89.请参照图2,一种跨设备的支付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一的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的各个步骤。
9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支付方法及终端,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发布的网络连接信息,建立与副终端之间的连接和认证,其中,根据监听到的副终端广播的网络连接信息与副终端建立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中获取副终端的信息并进行终端认证,信息认证成功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因此通过终端认证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根据支付需求选择调用本地或者副终端的业务,当支付需求为副终端的业务时,将所需调用的业务操作信息传输至副终端的服务中,使得副终端将业务操作信息转发至对应的业务中进行支付操作;接收副终端回传的支付结果。其中,根据所处理业务的类别及对应的硬件模块,可分为金融模块类的微服务及非金融模块类的微服务,如磁卡服务,打印服务等调用金融模块(对应终端的打印机模块、磁卡模块),摄像头服务调用终端的摄像头模块;其不同点在于金融类模块是由微服务根据业务需求,通过主控服务调用具体的硬件设备,主控服务是负责管理金融类设备模块的统一服务。而非金融类模块,则由微服务直接使用系统原生提供的方法调用对应的设备模块,从而保证业务传输的安全性。因此根据支付需求能够将业务
操作信息传输至另一个终端中,从而使用多个设备进行支付相关的操作,提高多人支付的效率并且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9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