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配置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52236发布日期:2023-08-06 04:5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型配置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模型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例如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网络支持的业务越来越多样,因此需要满足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例如,网络需要能够支持超高速率、超低时延、和/或超大连接。该特点使得网络规划、网络配置、和/或资源调度越来越复杂。这些新需求、新场景和新特性给网络规划、运维和高效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该挑战,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无线通信网络中,从而实现网络智能化。基于此,如何向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配置人工智能模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型配置方法及装置,以实现为第一接入网设备配置与应用场景或性能等级相匹配的第一模型,提高模型预测的性能和速度。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型配置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操作管理维护oam,还可以为配置于oam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等,包括:

3、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模型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模型、模型应用场景、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模型、模型性能等级、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可选的,模型、模型性能等级、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可以替换为:模型、模型性能指标、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

4、通过上述方法,由于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型的性能指标要求不同。在本技术中,oam存储有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为模型+模型应用场景+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通过该映射关系,针对同一个模型功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分配该场景对应的模型,从而使得该模型满足该模型对应场景中对性能指标的要求。相较于,无论何种场景,都采用同一模型进行模型推理。采用本技术的方案,可提高预测性能和预测速度等。或者,在本技术中,oam建立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为模型+模型性能等级(或模型性能指标)+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由于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模型的模型性能指标要求不同,模型性能指标与性能等级间存在对应关系,oam可根据第一映射关系,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模型性能指标,配置不同的模型。相对于,无论何种场景的模型性能指标下,采用同一模型进行模型推理,可提高预测性能和预测速度等。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应用场景和模型功能。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功能和模型性能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功能和模型性能指标。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以下至少一项:模型索引、模型的结构信息、模型的参数、模型输入格式、模型输出格式、模型性能指标、模型应用场景、模型功能、或训练参数。

8、通过上述方法,oam将第一模型的信息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模型的信息,可确定或恢复第一模型。可选的,第一模型的信息中可包括训练参数,第一接入网设备可后续根据训练参数,继续对第一模型训练,满足了对模型的各种需求。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对所述第一模型更新。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所输出的预测信息的实际准确率,所述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第一模型更新,包括:当所述第一模型所输出的预测信息的实际准确率小于阈值时,重新对所述第一模型训练,并更新所述第一模型。

11、通过上述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在确定第一模型时,可根据第一模型进行模型推理,推理结果可称为预测信息。根据预测信息确定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中包括第一模型输出的预测信息的实际准确率,且将第一反馈信息反馈给oam;oam根据该第一反馈信息,对第一模型进行更新,从而提高第一模型推理结果的准确性。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场景变更指示,模型性能等级变更指示,或模型性能指标变更指示,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对所述第一模型更新,包括:根据所述场景变更指示、模型性能等级变更指示或模型性能指标变更指示,为所述终端设备选择第二模型;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模型的信息,所述第二模型用于更新所述第一模型。

13、与上述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在该设计中,当应用场景、模型性能等级或模型性能指标变更时,第一接入网设备向oam发送用于指示应用场景变更、模型性能等级变更或模型性能指标变更的指示信息,oam根据该变更后的应用场景、模型性能等级或模型性能指标,重新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分配模型用于模型推理,可尽量保证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所分配的模型满足应用场景、模型性能等级或模型性能指标的要求。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模型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索引;根据所述第一模型的索引,确定所述第一模型;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

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型配置方法,该方法与第一方面对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侧,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为配置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等,包括:

16、向操作维护管理oam发送第一模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应用场景和模型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功能和模型性能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功能和模型性能指标;接收来自所述oam的第一模型的信息。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oam发送第一模型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确定是否需要提供基于人工智能ai的增强服务。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以下至少一项:模型索引、模型的结构信息、模型的参数、模型输入格式、模型输出格式、模型性能指标、模型应用场景、模型功能、或训练参数。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模型,执行模型推理,获得预测信息。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预测信息,所述预测信息中包含预测结果。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测信息中还包含对所述预测结果所预测的准确率。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测信息的实际准确率。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所述oam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测信息的实际准确率、应用场景变更指示、模型性能等级变更指示或模型性能指标变更指示。

24、应当指出,在本技术中,上述第一模型可为终端设备提供人工智能ai或机器学习ml推理服务,或者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提供ai或ml推理服务。在第一模型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ai或ml推理服务时,还包括:第一ran节点将第一模型的推理信息(或称为预测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该推理信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第二反馈信息中可用于指示推理信息的实际准确率,第一接入网设备可直接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转发给oam;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反馈信息,获取推理信息的实际准确率,向oam发送用于指示推理信息的实际准确率的第一反馈信息等。oam可根据推理信息的实际准确率对第一模型进行更新,提高第一模型的推理性能和推理速度等。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目标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型的索引。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所述目标小区对应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输入数据的类型信息。

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模型推理所需的历史数据信息。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删除所述第一模型,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释放相应的计算资源;删除所述第一模型,释放相应的计算资源。

29、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模型配置方法,该方法与第一方面对应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侧,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二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为配置于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部件(处理器、芯片或其它),或者可以为软件模块等,包括:

30、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模型的索引;向操作维护管理oam发送第二模型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索引;接收来自所述oam的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以下至少一项:模型索引、模型的结构信息、模型的参数、模型输入格式、模型输出格式、模型性能指标、模型应用场景、模型功能、或训练参数。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输入数据的类型信息。

3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模型推理所需的历史数据信息;在所述模型推理中,所述历史数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输入数据。

3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删除所述第一模型,或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释放相应的计算资源。

35、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操作管理维护oam、或者配置于oam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oam匹配使用的装置。

36、在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37、示例性地,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且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38、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模型请求消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模型、模型应用场景、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模型、模型性能等级、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上述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这里不再赘述。

39、示例性地,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40、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41、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模型请求消息;

42、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模型、模型应用场景、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模型、模型性能等级、和模型功能的映射关系;

43、通信接口,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

44、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记载,不再赘述。

45、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配置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执行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46、示例性地,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且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47、通信单元,用于向操作维护管理oam发送第一模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应用场景和模型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功能和模型性能等级;和接收来自所述oam的第一模型的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模型的信息,确定第一模型。上述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第二方面,这里不再赘述。

48、示例性地,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终端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49、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50、通信接口,用于向操作维护管理oam发送第一模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应用场景和模型功能;或者,所述第一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模型功能和模型性能等级;和接收来自所述oam的第一模型的信息。

51、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确定第一模型。

52、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记载,不再赘述。

53、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有益效果可参见第三方面的记载,该装置可以是第二接入网设备,或者配置于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能够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包括执行第三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一一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54、示例性地,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且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任一种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55、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模型的索引;向操作维护管理oam发送第二模型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索引;和接收来自所述oam的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模型的信息,确定第一模型。上述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第三方面,这里不再赘述。

56、示例性地,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管脚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终端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57、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58、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模型的索引;向操作维护管理oam发送第二模型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模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模型的索引;和接收来自所述oam的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

59、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模型的信息,确定第一模型。

60、关于通信接口与处理器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第三方面的记载,不再赘述。

61、第七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

62、第八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63、第九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方法。

64、第十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中包括:第四方面的装置和第五方面的装置;或者,第四方面的装置、第五方面的装置和第六方面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