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82337发布日期:2022-06-29 13:0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专利涉及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建筑物层出不穷,然而新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均是需要对原先地面的老建筑进行拆除处理,因此建筑废弃物应运而生,就2016年深圳市罗湖棚改民生工程为例,对二线插花地建筑进行拆除,产生200万吨的建筑废弃物,而现有技术对建筑废弃物一般均是进行拉送或者填埋无法进行后期追溯,这样就导致建筑废弃物的使用无法查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较大。
3.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特征,单个模块无法篡改数据,各方可以获得一个透明可靠的统一信息平台,可以追溯物品运送的整个过程,当发生纠纷时,举证和追查也变得更加清晰和容易。
4.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公路工程建设同步、持续、快速发展,将建筑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利用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因此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而使建筑废弃物真正实现废物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通过施工现场与处理现场出入口的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和数据采集装置相结合,记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且设置了无线模块便于连接看管人员外接终端,从而将纸质化记录转换成电子记录,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建筑废弃物一般均是进行拉送或者填埋无法进行后期追溯,这样就导致建筑废弃物的使用无法查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s1: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进入权限,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废弃物盛装;
8.s2:盛装完成后进行许可权限校验,主控制器校验完成后离开施工现场并获得车辆定位权限;
9.s3:主控制器实时定位车辆位置并记录车辆运输废弃物的行走路线,车辆路线错误发出警报,直至到达废弃物处理现场;
10.s4:废弃物处理现场对车辆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废弃物交接后进行数据以及处理画面上传,上传后车辆进行许可验证后离开废弃物处理现场;
11.s5:主控制器对建筑物的处理轨迹进行压缩标的完成,并进行上传至云端存储,控
制单元可对标的文件进行提取查验。
12.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监测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所述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所述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废弃物处理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
13.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在施工现场校验模块校验完成后自动启动对车辆的形式路线进行定位监测,车辆所行驶的位置是否为所预定的线路,或终点是否为所规定的废弃物处理现场。
14.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有警报器,所述监测模块发现车辆行驶路线与所预设的线路有偏差,发送报警信号至警报器,此时警报器启动报警至系统控制人员,此时系统控制人员联系驾驶人员进行提醒,保证废弃物运送至规定地点处理。
15.进一步地,在s1-s2以及s4中,车辆所获得许可权限与许可权限校验均是设置在施工现场或处理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进行采集,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许可采集单元、校验采集单元,所述许可采集单元对车辆的车牌号进行采集,所述校验采集单元对已经许可的车牌号进行校验,以消除原进入施工现场的记录,通过车辆进入装载驶出完成建筑废弃物的输送循环。
16.进一步地,在s5中,车辆对建筑废弃物完成一个完整的处理步骤后,主控制器将所处理的流程进行记录,记录后并进行数据包的压缩,并且对压缩包上的信息进行提炼标的,最后再上传至云端,便于其余用户在云端直接获取压缩包信息。
17.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内设置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有加压模块与解压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将处理的流程进行记录,完成后发送至加压模块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直接发送至云端,其余用户在进行云端下载后,处理模块下载完成后发送至解压模块进行唯一解压后便可查验压缩资料。
1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与栏杆相贴合,为栏杆提供局部支撑力,在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上侧设置有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便于数据采集装置与看管人员终端连接,看管人员终端可以在现场停电时进行人工记录上传,使得每车的废弃物形成相互印证、责任清晰、追溯方便。
19.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制器还设置有读取模块,所述读取模块发送读取信号至主控制器识别从而实现在云端进行资料查验,且所述读取模块上连接有外接终端。
20.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终端包括住建局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建筑废弃物综合企业,且所述外接终端基于hyperledger技术进行升级对整个区块链数据进行监管,实现废弃物的可追溯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在拆除运输过程中,通过施工现场与处理现场出入口的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和数据采集装置相结合,记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且设置了无线模块便于连接看管人员外接终端,从而将纸质化记录转换成电子记录,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包括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计量数据、交易数据、运输轨迹、认证数据、现场图片等,形成相互印证、责任清晰、追溯方便、无法
篡改的标准化大数据体系;
23.2、在数据上采用区块链的技术架构,选择基于hyperledger技术进行升级,采用包括住建局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等多个联盟会员节点,对整个区块链数据进行监管,保证不可篡改,同时在拆除运输过程中将实现实时跟踪、实时分析数据,对不规范数据进行预警,如不按规定路线运输,随意倾倒,沿途丢弃建筑垃圾等情况会在区块链平台上实现自动监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25.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的系统连接图;
26.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中主控制器的内部连接图;
27.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中数据采集装置与栏杆的布置图。
28.图中:11-数据采集装置、12-连接柱、13-许可采集单元、14-校验采集单元、15-无线模块、16-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3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2.参照图1-4所示,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3.s1: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进入权限,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废弃物盛装,车辆所获得许可权限是主控制器对车牌进行摄录,以记录该车辆已经进出施工现场进行工作;
34.s2:盛装完成后进行许可权限校验,主控制器校验完成后离开施工现场并获得车辆定位权限,许可权限校验便于调取许可权限看是否该车辆在施工现场内部,若未发现进入记录,则会进行报警,看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纸质记录并上传;
35.s3:主控制器实时定位车辆位置并记录车辆运输废弃物的行走路线,车辆路线错
误发出警报,直至到达废弃物处理现场,主控制器连接有警报器,监测模块发现车辆行驶路线与所预设的线路有偏差,发送报警信号至警报器,此时警报器启动报警至系统控制人员,此时系统控制人员联系驾驶人员进行提醒,保证废弃物运送至规定地点处理。
36.s4:废弃物处理现场对车辆进行摄录获取主控制器许可,废弃物交接后进行数据以及处理画面上传,上传后车辆进行许可验证后离开废弃物处理现场,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废弃物处理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保证车辆在处理完成废弃物后离开处理现场;
37.s5:主控制器对建筑物的处理轨迹进行压缩标的完成,并进行上传至云端存储,控制单元可对标的文件进行提取查验,车辆对建筑废弃物完成一个完整的处理步骤后,主控制器将所处理的流程进行记录,记录后并进行数据包的压缩,并且对压缩包上的信息进行提炼标的,最后再上传至云端,便于其余用户在云端直接获取压缩包信息。
38.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连接有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监测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分别对车辆进出废弃物处理现场进行许可与校验,监测模块在施工现场校验模块校验完成后自动启动对车辆的形式路线进行定位监测,车辆所行驶的位置是否为所预定的线路,或终点是否为所规定的废弃物处理现场。
39.本实施例中的s1-s2以及s4中,车辆所获得许可权限与许可权限校验均是设置在施工现场或处理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11进行采集,数据采集装置11上分别设置有许可采集单元13、校验采集单元14,许可采集单元13对车辆的车牌号进行采集,校验采集单元14对已经许可的车牌号进行校验,以消除原进入施工现场的记录,通过车辆进入装载驶出完成建筑废弃物的输送循环,数据采集装置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的一侧与栏杆16相贴合,为栏杆16提供局部支撑力,在数据采集装置11的上侧设置有无线模块15,无线模块15便于数据采集装置11与看管人员终端连接,看管人员终端可以在现场停电时进行人工记录上传,使得每车的废弃物形成相互印证、责任清晰、追溯方便。。
40.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内设置有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有加压模块与解压模块,处理模块将处理的流程进行记录,完成后发送至加压模块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直接发送至云端,其余用户在进行云端下载后,处理模块下载完成后发送至解压模块进行唯一解压后便可查验压缩资料。
41.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还设置有读取模块,读取模块发送读取信号至主控制器识别从而实现在云端进行资料查验,且读取模块上连接有外接终端。
42.在本实施例中,外接终端包括住建局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建筑废弃物综合企业,且外接终端基于hyperledger技术进行升级对整个区块链数据进行监管,实现废弃物的可追溯性。
43.本技术方案在数据上采用区块链的技术架构,选择基于hyperledger技术进行升级,采用包括住建局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等多个联盟会员节点,对整个区块链数据进行监管,保证不可篡改,同时在拆除运输过程中将实现实时跟踪、实时分析数据,对不规范数据进行预警,如不按规定路线运输,随意倾倒,沿途丢弃建筑垃圾等情况会在区块链平台上实现自动监控。
44.而在拆除运输过程中,通过施工现场与处理现场出入口的施工现场许可模块、施工现场校验模块、处理现场许可模块、处理现场校验模块和数据采集装置相结合,记录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且设置了无线模块便于连接看管人员外接终端,从而将纸质化记录转换成电子记录,最后将建筑拆除的产废端与利废端数据上链,包括废弃物的分类情况、计量数据、交易数据、运输轨迹、认证数据、现场图片等,形成相互印证、责任清晰、追溯方便、无法篡改的标准化大数据体系。
45.本实施例中,整个操作过程可由电脑控制,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且在各个操作环节中,可以通过设置传感器,进行信号反馈,实现步骤的依序进行,这些都是目前自动化控制的常规知识,在本实施例中则不再一一赘述。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