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触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45417发布日期:2022-04-13 20:1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多触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触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触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电容式触摸屏得到普及。电容式触摸屏由铺设在液晶上面的透明玻璃盖板内的传感器得到感应电容大小,由铺设传感器的密度可以形成一幅mxn的扫描数据矩阵。一般越靠近触摸中心,数据越大,而以触摸中心向外扩散会形成一个个触摸区域。
3.当铺设传感器的密度较低,并进行多点触摸时,距离较近的两个触点的触摸区域会存在重叠,需要通过算法将重叠的触摸区域分离,以识别每个触点。
4.但是,现有的算法不能准确分割每个触摸区域,识别到的触点不准确,容易导致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触点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算法不能准确分割每个触摸区域,识别到的触点不准确,容易导致误操作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触点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通过插值算法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得到第二扫描数据矩阵。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7.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包括: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点连线的参数。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触点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预设倍数,得到第三扫描数据矩阵。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预设倍数,通过插值算法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9.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插值算法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和预设倍数,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通过插值算法以及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获取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参数。
10.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当根据中心点
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1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触点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插值模块,用于通过插值算法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得到第二扫描数据矩阵。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12.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点连线的参数。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13.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触点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放大模块,用于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预设倍数,得到第三扫描数据矩阵。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预设倍数,通过插值算法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14.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和预设倍数,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通过插值算法以及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获取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参数。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15.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16.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17.本技术提供的多触点识别方法,通过插值算法提高触摸区域扫描数据的平滑度,进而减少识别算法的误判几率,提高准确识别触点的概率,减少误操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触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采集到的双指触控的第一扫描数据矩阵;图3示出了插值得到的双指触控的第二扫描数据矩阵;
图4示出了多触点识别方法中实现s130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示出了多触点识别方法中实现s230的流程示意图;图7示出了采集到的双指触控的第一扫描数据矩阵;图8示出了放大后的双指触控的第三扫描数据矩阵;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触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5.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电容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请参照图1,多触点识别方法包括:s110、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
26.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是通过电子设备上电容触摸屏上设置的传感器采集的。当电容触摸屏上有多个触摸点时,采集到的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也包括多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
27.图2示出了采集到的双指触控的第一扫描数据矩阵。
28.参考图2,当通过双指在电容触摸屏进行操作时,采集到的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2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对应一个手指,即一个触点。2个手指的触摸区域可能会重叠,导致通过分水岭算法分割触摸区域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分割的问题。为了解决过度分割的问题,一般做法是将分水岭算法分割得到的触摸区域的“水坝”与相邻的数据做单调性判断,从而决定是否合并。其中,“水坝”是指对触摸区域进行分割时触摸区域的边缘。
29.但是,由于铺设密度的限制,往往“水坝”和区域中心的连线落在具体的节点上所形成的连线的平滑度不佳,导致单调性判断容易出错,进而出现错误的合并操作和错误的分割操作。
30.s120、通过插值算法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得到第二扫描数据矩阵。
31.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值算法可以是高斯混合插值、3次样条插值等。
32.图3示出了插值得到的双指触控的第二扫描数据矩阵。
33.参考图3,插值后的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的数据更加平滑,利于分水岭算法进行触摸区域的分割。
34.s130、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35.图4示出了多触点识别方法中实现s130的流程示意图。
36.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参考图4示出的步骤,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37.s131、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点连线的参数。
38.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插值后得到的矩阵中,连线位置可以通过近似计算得到。由于经过插值,所以通过近似计算得到的近似位置比较贴近真实连线情况。
39.例如,假设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存在两个触摸区域,其中一个触摸区域的中心点是,另一个触摸区域的中心点,两点的距离为d。则可以从出发,取d+1个点,则第i个点的坐标为:将第1个到第d+1个点构成的连线作为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点连线。
40.s132、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41.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s131中的示例,可以设定跌落比例为k,计算从出发,沿着中心点连线向递进,累计沿途相邻点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于跌落比例的点的个数。例如连线点集合为,累计超出跌落比例的个数为m,m的初始值为0。
42.从出发,若,则m++。作为示例,k的取值范围可以在(0.8, 0.95)之间。k的取值可以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实际的插值参数做适当调整。
43.一些实施方式中,若m累计大于一定阈值,则认为该两个区域应该分割。例如,m的阈值可以设置为10、50、或者100等,在此不做限制。
44.s133、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45.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6.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电容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请参照图5,多触点识别方法包括:s210、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
47.一些实施方式中,s210中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的获取方式与s110中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48.s220、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预设倍数,得到第三扫描数据矩阵。
49.s230、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预设倍数,通过插值算法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50.图6示出了多触点识别方法中实现s230的流程示意图。
51.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参考图6示出的步骤,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52.s231、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和预设倍数,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
53.s232、通过插值算法以及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获取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参数。
54.图7示出了采集到的双指触控的第一扫描数据矩阵,图8示出了放大后的双指触控的第三扫描数据矩阵。
55.参考图7,其中,a点和b点为相邻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点。根据a点和b点的坐标,通过插值算法,计算得到插值后相邻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点a’和 b’。
56.一些实施方式中,a’和b’是a和b直接对应插值后的位置。获取a’和b’时,可以通过高斯混合算法。高斯混合算法的是通过预制一组高斯矩阵,然后将当前触摸数据矩阵与其卷积再累加得到新的放大后的矩阵。即利用现有的点的周围点的值计算一个混合后的值。通过高斯混合算法计算后,实际存在的点均有直接对应的插值点,但插值点附近均是近似插值点。a’和b’即为直接对应的插值点。
57.然后,使用高斯混合插值算法得到a’周围n/2的插值数据并求其最大值位置得到矫正的中心点a
’’
,同理得到b
’’

58.一些实施方式中,a’和b’都处在插值后的矩阵中。在获取a
’’
时,可以以a’为中心,建立边长为n的正方形,n是插值后矩阵放大的倍数,然后遍历这个正方形中的所有点,得到最大点即为a
’’
。同理,可以得到b
’’

59.接着,计算a
’’
与b
’’
的连线l,并使用高斯混合插值算法得到连线l上的点的数据集合。
60.s233、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61.s234、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62.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从a
’’
出发沿着l到达b
’’
,根据后点与前点的比重关系计算相邻的跌落情况,得到累计的跌落大于阈值的点数,进而判断单调性是否满足要求。
6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计算相邻的跌落情况的算法与s132中的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64.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单调性时,可以通过全局插值,将矩阵完整放大,再选取连线l,计算其单调性。或者,也可以先确定中心点a
’’
和b
’’
得到连线l,再计算l上每一个点的放大后的数据,然后确定其单调性。
65.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6.参考图9,多触点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
摸区域的扫描数据。
67.插值模块32,用于通过插值算法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得到第二扫描数据矩阵。
68.获取模块31,还用于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69.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获取第二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的中心点连线的参数。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70.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71.参考图10,多触点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第一扫描数据矩阵,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包括至少两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
72.放大模块42,用于将第一扫描数据矩阵放大预设倍数,得到第三扫描数据矩阵。
73.获取模块41,还用于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预设倍数,通过插值算法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74.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4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扫描数据矩阵中每个触摸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信息和预设倍数,获取第三扫描数据矩阵中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通过插值算法以及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定位点位置,获取相邻的触摸区域中心点连线的参数。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同一触摸区域时,将相邻的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合并,根据合并后的扫面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当根据中心点连线的参数,确定相邻的触摸区域为不同触摸区域时,根据每个触摸区域的扫描数据,确定一个触点的位置信息。
75.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模块及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sdi输出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7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7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7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7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8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耦合,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8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
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2.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