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6296发布日期:2022-10-04 21:5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协作创新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


背景技术: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依靠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来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在技术变化迅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及技术不确定性急速增加的外部环境下,很少有企业能够在内部产生满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因此,合作创新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合作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企业资源缺乏、能力有限的缺陷,还可以大大降低创新风险,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有效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增强其原有的知识存量,最终达到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3.合作创新过程要求企业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交流与知识信息共享,合作企业以彼此的能力和知识作为杠杆来增强合作创新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尽管知识的有效共享是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但由于合作创新是一种跨越组织边界的创新行为,合作创新主体间在知识信息共享博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普遍存在,导致合作创新企业过度进行知识保护,不能按照协议约定共享对方知识,引发合作创新主体间知识信息共享不足问题。尽管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规避创新风险和获取企业所需知识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合作创新主体间在组织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其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新的合作问题。
4.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下所示:
5.(1)组织文化差异: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被组织成员所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组织不同,组织文化就会有所差异。保守、落后的组织文化往往会导致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不足。在保守、落后的组织文化氛围下,拥有知识优势的合作方担心其核心知识被共享后会削弱自身的竞争优势,其往往会过度进行知识保护,而处于知识劣势的合作方则往往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产生“搭便车”行为,这将严重影响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
6.(2)组织结构差异:合作创新主体间组织结构的差异对知识信息共享也会产生影响,导致知识信息共享不足。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需要合作方的精心组织作为基础平台,合作方不同的组织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知识共享效果。例如,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强调的是专业化的分工,各个部门职能明确,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自我经验的积累,但是开放程度不够,在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这种结构不利于快速接受外来知识,影响知识共享效果。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的是信息的快速传递,其灵活性高,在接受外来知识方面,这种结构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知识信息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可以快速地流动,有利于企业对外来知识的快速吸收和共享。若合作创新企业间采用这两种不同的组织结构,知识在这两种企业间的交流、吸收和共享就变得比较困难,也就会直接影响知识共享的效果。
7.(3)组织间的信任不对等:相互信任是合作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合作创新就无法顺利进行。合作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信任使得知识的拥有方具有共享知识的意愿和动力,让知识的接收方确认共享性知识的可信度。由于合作创新主体间知识信息共享的行为跨越了组织边界,彼此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合作方不知道彼此真正的合作动机和合作意图,合作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合作方之间难以建立对等的信任关系,在知识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合作方往往会对共享性知识有所保留。
8.(4)组织间的贡献程度和利益分配:知识贡献方的输出的内容和项目成果存在一个的差距,就会影响合作创新项目成果的效果。所以合作者贡献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没有办法评审,合作者的工作量贡献也没有办法进行有效评定,创新项目成果产权和收益分配没有有效安全保障。
9.所以,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组织文化差异;(2)组织结构差异;(3)组织间的信任不对等;(4) 组织间的贡献程度和利益分配。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包括协作创新平台、协作创新链和协作创新项目;协作创新平台将交易信息、项目信息、用户信息上传至协作创新链;所述协作创新项目上传存证至协作创新链,所述协作创新链进行溯源查询协作创新项目;所述协作创新项目将所有权流转至协作创新平台,所述协作创新平台将所有权归属至协作创新项目;
12.所述协作创新平台包括协作创新业务层、区块链应用中间层、区块链应用服务层、区块链基础资源层、安全管理和运维管理;
13.所述协作创新业务层包括用户中心、协同创作、版权管理、版权交易和版权核验;
14.所述区块链应用中间层包括智能合约、业务处理、数据处理;
15.所述区块链应用服务层包括区块链sdk&api接口、区块链管理、业务通道管理、用户管理、证书秘钥管理、智能合约管理、备份恢复、升级迁移、节点管理;
16.所述区块链基础资源层包括专用节点服务器、硬件加密机、虚拟服务器;
17.所述安全管理包括身份审计、操作审计、秘钥管理、访问控制、防火墙;
18.所述运维管理包括运行监控、容灾备份、日志服务、数据库管理、节点备份;
19.所述协作创新链基于智能合约确保上链数据的真实性;所述协作创新链采用分布式记与公开透明打通信息孤岛,在分布式架构下,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通过共识机制自动更新账本,并将账本的最新版本分别保存在每个节点;所述协作创新链利用区块链的存证、溯源和组织治理能力,搭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版权管理、版权溯源查询及版权交易系统,将协作创新项目创作过程与版权交易记录的数据进行上链记录,实现项目创作和交易环境安全可信全流程溯源;
20.所述协作创新项目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搭建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关键词权重关联分析系统,将协作创新项目的内容中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关联分析,依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重要性进行排序,确定创作者内容里关键词出现的数量、次数,实
现创作内容质量和贡献量评审去信任化和自治化。
21.进一步的,所述协作创新链上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多方共识、去中心化、状态一致、依赖密码学的特性。
22.进一步的,所述协作创新平台的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23.步骤1、创建项目,项目发起者在系统中通过空白、预制模板创建一个创新项目,设置好开放权限、行业类别、项目介绍、评审规则、贡献规则的信息,进行项目评审员和参与成员招募,将创建项目信息上链存证;
24.步骤2、评审员加入项目,根据设置的项目开放权限来确定加入的评审员是否需要发起者进行审核;
25.参与成员加入项目,根据设置的项目开放权限来确定加入的参与成员是否需要发起者进行审核;
26.将项目成员的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27.步骤3、项目内容编写,参与成员根据项目发起人创建的内容节点、分配的任务进行自主编写内容,参与成员具有自己添加节点编写内容的权限,编写好的内容提交等待评审员进行评审;
28.将参与成员和内容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29.步骤4、项目内容评审,评审员对参与成员提交的内容继续宁评审是否通过,若不通过进行驳回并填写驳回的原因和修改意见;若通过需要对内容的质量进行评分;
30.将评审员和评审结果的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31.步骤5、贡献值统计,根据设置的贡献值规则对评审员和参与成员进行贡献值统计;
32.将贡献值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33.步骤6、项目成果确权,项目完成后项目发起人根据项目结构内容通过系统形成项目文档,形成文档后项目进行锁定不可以再进行编辑;
34.将项目成果文档进行上链存证;
35.步骤7、项目成果版权交易,项目成果确权后形成的文档再平台上进行版权交易,上架交易的时候设置使用权、归属权,项目组成员把自己的贡献值进行转让交易;
36.将项目成果的交易数据进行上链存证。
37.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进行项目评审员和参与成员招募的方式为通过平台开放式陌生人招募和通过分享功能进行好友招募。
38.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评审员只有评审权限没有项目编写权限。
39.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参与成员只有编写权限没有评审权限。
4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经济发展引发的供给创新、协同创新场景,解决多主体间“用户不信任、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互动不通畅”的问题,助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解决区域创新资源分散,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为统筹科技资源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41.有利于提高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创新能力及内部沟通效率,准确衡量工作量和贡献价值;
42.有利于政府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
康发展;
43.有利于克服时间、地域、行业、系统等限制,有效地释放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创新潜能,造就大量创新人才;
44.有利于面向世界、集成知识,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服务于我国的数字化建设;
45.有利于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建立发展数字经济新优势;
46.有利于把每个创新项目及过程形成数字化资产,实现价值变现,创造协作创新的元宇宙生态。
47.有利于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附图说明
48.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的框架图。
49.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的模块图。
50.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52.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5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包括协作创新平台、协作创新链和协作创新项目;其特征在于:协作创新平台将交易信息、项目信息、用户信息上传至协作创新链;所述协作创新项目上传存证至协作创新链,所述协作创新链进行溯源查询协作创新项目;所述协作创新项目将所有权流转至协作创新平台,所述协作创新平台将所有权归属至协作创新项目;
54.所述协作创新平台包括协作创新业务层、区块链应用中间层、区块链应用服务层、区块链基础资源层、安全管理和运维管理;
55.所述协作创新业务层包括用户中心、协同创作、版权管理、版权交易和版权核验;
56.所述区块链应用中间层包括智能合约、业务处理、数据处理;
57.所述区块链应用服务层包括区块链sdk&api接口、区块链管理、业务通道管理、用户管理、证书秘钥管理、智能合约管理、备份恢复、升级迁移、节点管理;
58.所述区块链基础资源层包括专用节点服务器、硬件加密机、虚拟服务器;
59.所述安全管理包括身份审计、操作审计、秘钥管理、访问控制、防火墙;
60.所述运维管理包括运行监控、容灾备份、日志服务、数据库管理、节点备份;
61.所述协作创新链基于智能合约确保上链数据的真实性;所述协作创新链采用分布式记与公开透明打通信息孤岛,在分布式架构下,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通过共识机制自动更新账本,并将账本的最新版本分别保存在每个节点;所述协作创新链利用区块链的存证、溯源和组织治理能力,搭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版权管理、版权溯源查询及版权交易系统,将协作创新项目创作过程与版权交易记录的数据进行上链记录,实现项目创作和交易环境
安全可信全流程溯源;
62.所述协作创新项目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搭建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关键词权重关联分析系统,将协作创新项目的内容中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关联分析,依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重要性进行排序,确定创作者内容里关键词出现的数量、次数,实现创作内容质量和贡献量评审去信任化和自治化。
63.所述协作创新链上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多方共识、去中心化、状态一致、依赖密码学的特性。
64.所述协作创新平台的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65.步骤1、创建项目,项目发起者在系统中通过空白、预制模板创建一个创新项目,设置好开放权限、行业类别、项目介绍、评审规则、贡献规则的信息,进行项目评审员和参与成员招募,将创建项目信息上链存证;
66.步骤2、评审员加入项目,根据设置的项目开放权限来确定加入的评审员是否需要发起者进行审核;
67.参与成员加入项目,根据设置的项目开放权限来确定加入的参与成员是否需要发起者进行审核;
68.将项目成员的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69.步骤3、项目内容编写,参与成员根据项目发起人创建的内容节点、分配的任务进行自主编写内容,参与成员具有自己添加节点编写内容的权限,编写好的内容提交等待评审员进行评审;
70.将参与成员和内容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71.步骤4、项目内容评审,评审员对参与成员提交的内容继续宁评审是否通过,若不通过进行驳回并填写驳回的原因和修改意见;若通过需要对内容的质量进行评分;
72.将评审员和评审结果的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73.步骤5、贡献值统计,根据设置的贡献值规则对评审员和参与成员进行贡献值统计;
74.将贡献值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75.步骤6、项目成果确权,项目完成后项目发起人根据项目结构内容通过系统形成项目文档,形成文档后项目进行锁定不可以再进行编辑;
76.将项目成果文档进行上链存证;
77.步骤7、项目成果版权交易,项目成果确权后形成的文档再平台上进行版权交易,上架交易的时候设置使用权、归属权,项目组成员把自己的贡献值进行转让交易;
78.将项目成果的交易数据进行上链存证。
79.步骤1所述的进行项目评审员和参与成员招募的方式为通过平台开放式陌生人招募和通过分享功能进行好友招募。
80.步骤2所述的评审员只有评审权限没有项目编写权限。
81.步骤3所述的参与成员只有编写权限没有评审权限。
82.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开放式组织自治及多人协作创新平台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步骤1、创建项目,项目发起者在系统中通过空白、预制模板创建一个创新项目,设置好开放权限、行业类别、项目介绍、评审规则、贡献规则的信息,进行项目评审员和参与成员
招募,将创建项目信息上链存证;
83.步骤2、评审员加入项目,根据设置的项目开放权限来确定加入的评审员是否需要发起者进行审核;
84.参与成员加入项目,根据设置的项目开放权限来确定加入的参与成员是否需要发起者进行审核;
85.将项目成员的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86.步骤3、项目内容编写,参与成员根据项目发起人创建的内容节点、分配的任务进行自主编写内容,参与成员具有自己添加节点编写内容的权限,编写好的内容提交等待评审员进行评审;
87.将参与成员和内容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88.步骤4、项目内容评审,评审员对参与成员提交的内容继续宁评审是否通过,若不通过进行驳回并填写驳回的原因和修改意见;若通过需要对内容的质量进行评分;
89.将评审员和评审结果的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90.步骤5、贡献值统计,根据设置的贡献值规则对评审员和参与成员进行贡献值统计;
91.将贡献值信息进行上链存证;
92.步骤6、项目成果确权,项目完成后项目发起人根据项目结构内容通过系统形成项目文档,形成文档后项目进行锁定不可以再进行编辑;
93.将项目成果文档进行上链存证;
94.步骤7、项目成果版权交易,项目成果确权后形成的文档再平台上进行版权交易,上架交易的时候设置使用权、归属权,项目组成员把自己的贡献值进行转让交易;
95.将项目成果的交易数据进行上链存证。
96.本发明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经济发展引发的供给创新、协同创新场景,解决多主体间“用户不信任、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互动不通畅”的问题,助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解决区域创新资源分散,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为统筹科技资源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97.有利于提高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创新能力及内部沟通效率,准确衡量工作量和贡献价值;
98.有利于政府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99.有利于克服时间、地域、行业、系统等限制,有效地释放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校师生的创新潜能,造就大量创新人才;
100.有利于面向世界、集成知识,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服务于我国的数字化建设;
101.有利于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建立发展数字经济新优势;
102.有利于把每个创新项目及过程形成数字化资产,实现价值变现,创造协作创新的元宇宙生态。
103.有利于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104.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