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36197发布日期:2022-07-30 01:1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网络支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法律合约在过去数千年中具有缓慢的演进。产生、管理并且执行合约中的技术继续是过时的,创建、审阅、协商、签署、执行、发布并且存储协议和合约的传统合约系统是耗时且浪费的。以结构化数据格式(其是所谓的“数字”合约如何被处置的大多数)呈现的合约使得合约难以追踪、验证、找到其中的条款、审核或转移。此外,这由于不能够充分应用诸如人工智能和分析的技术而阻碍合约世界中的进展。
3.在1990年代,诞生了被称作智能合约的新类型的合约。智能合约是计算机协议,其旨在数字地促进、验证或实施合约的协商或执行。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执行可信交易。智能合约的许多条款可以是自执行的。例如,智能合约指定了在特定状况发生时一定量的数字货币要被转移,智能合约可以能够检测状况的发生并且在检测到发生时转移数字货币。这些交易是可追踪的且不可逆转的。此外,智能合约使用的密码术确保了安全—数字化世界中对于合约管理的重要要求。
4.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支付已经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中,网络支付系统中,整个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完全依赖于中心化机构。
5.然而,由于网络支付的广泛应用,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交易,在当前海量交易的背景下,传统的支付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因依赖中心化机构,导致单点故障崩溃时无法完成交易,导致交易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故障崩溃时无法完成交易,交易效率低的问题。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包括:
8.创建智能合约;
9.对智能合约进行协商;
10.对确定好的智能合约进行签署;
11.选择支付方式;
12.完成支付,结束交易。
13.进一步的,创建智能合约,包括:
14.注册用户,登录用户账号;
15.用户通过系统中的智能合约模板进行所述智能合约的拟写,也可以自行拟写;
16.用户将拟写好的所述智能合约交于系统进行检测,系统进行判定是否具有法律效
益,若无法律效益,则下发修补意见,若具有法律效益,则完成此次所述智能合约的创建。
17.进一步的,对智能合约进行协商,包括:
18.合约发行者将创建好的所述智能合约通过内部系统发送给需要签订的一方或多方;
19.收到所述智能合约后,对合约进行二次检验,检验无误后,对合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签订方确定合约中是否有需要修改的条款;
20.签订方若需对条款进行修改,可与发起方进行协商。
21.进一步的,对确定好的智能合约进行签署,包括:
22.发起方重新拟定协商后的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智能合约发送给签订方,签订方确定无误后,进行所述智能合约的签订。
23.进一步的,选择支付方式,包括:
24.系统对智能合同进行储存,并对智能合同中的金额信息进行提取,交易进行之前,需确定订单的合法性;
25.接收签订方的支付结算请求,确定交易时间,金额由平台先进行代收,平台提供多种的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转账、微信转账、银行卡转账、汇兑;
26.交易结束后,系统根据结束时间生成电子交易凭证,签订方检查电子凭证,无误后将电子凭证上传,系统将电子凭证进行保存。
27.进一步的,完成支付,结束交易;
28.平台将收到的汇款,转交给发起方,发起方收到汇款,交易结束;
2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0.创建模块:创建智能合约;
31.协商模块:对智能合约进行协商;
32.检验模块:检验智能合约的完整性与合法性;
33.接收模块:接收用户的支付结算请求;
34.签署模块:对确定好的智能合约进行签署;
35.生成模块:生成所述支付结算请求的交易凭证,并将交易凭证保存系统中;
36.支付模块:选择支付方式;
37.结算模块:完成支付,结束交易。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创建智能合约;对智能合约进行协商;对确定好的智能合约进行签署;选择支付方式;完成支付,结束交易,有效防止了故障的发生,实现了线上的高效率交易。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发明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41.图2为本发明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装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43.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包括:
44.s101:创建智能合约;
45.注册用户,登录用户账号,本实施案例中,采用手机号验证码的方式践行注册账号,用户注册账号设置密码,并登录平台;
46.用户通过系统中的智能合约模板进行所述智能合约的拟写,也可以自行拟写,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系统中提前存有相应的所述智能合约的模板,永辉可根据自身的要求对模板进行相应的填充修改,使得用户的所述智能合约完善;
47.用户将拟写好的所述智能合约交于系统进行检测,上述的所述智能合约经系统进行转换,是系统可以看懂,对转换后的合约系统进行判定是否具有法律效益,若无法律效益,则下发修补意见,若具有法律效益,则完成此次所述智能合约的创建。
48.人类可读地址可以使用以太坊区块链标准eip/erc181.8解析为智能合约地址。类似地,使得能够进行人类可读地址到智能合约地址的查找的反向解析使用eip/erc181.8标准可以是可能的。以这种方式,利用mithra合约,授权用户能够读取已经以人类可读形式呈现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的表示,这通过在兼容的编辑器中打开它来进行。mithra 合约进一步通过在称为mithra通证(mt)的特殊形式的通证上表示合约方之间的合约中定义的每个条款或每组条款来对合约通证化。mt可以指定定义智能合约的条款的代码段以及描述条款的人类可读文本。合约中涉及的每一方(不仅合约方,而且还有法律代表、委托书、代理和其它授权方)将持有具有其各自的义务、许可和权利的mithra通证。
49.s102:对智能合约进行协商;
50.合约发行者将创建好的所述智能合约通过内部系统发送给需要签订的一方或多方,使用内部的系统进行发送,一方面可保证所述智能合约不被泄露,另一方面便于储存,方便日后用户需要使进行相对应所述智能合约的提取;
51.签收方收到所述智能合约后,对合约进行二次检验,二次检验为人工检验,防止由于机器检验而存在的问题对本次的交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检验无误后,对合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签订方确定合约中是否有需要修改的条款;
52.签订方若需对条款进行修改,可与发起方进行协商,双方在同一个界面内进行协商,使得每一方可以提出条款的改变,所述条款的改变可以被另一方审阅并且接受或者反对,直到达成一致。
53.s103:对确定好的智能合约进行签署;
54.修改结束后由发起方重新拟定协商后的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智能合约发送给签订方,签订方确定无误后,进行所述智能合约的签订。
55.s104:选择支付方式;
56.系统对所述智能合同进行储存,并对所述智能合同中的金额信息进行提取,交易进行之前,需确定订单的合法性;
57.接收签订方的支付结算请求,确定交易时间,金额由平台先进行代收,平台提供多种的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转账、微信转账、银行卡转账、汇兑,平台作为中间方,需向双方提供保障,保证签订双方的交易可正常进行;
58.交易结束后,系统根据结束时间生成电子交易凭证,签订方检查电子凭证,无误后将电子凭证上传,系统将电子凭证进行保存。
59.s105:完成支付,结束交易。
60.平台将收到的汇款,转交给发起方,发起方收到汇款,交易结束;
61.平台根据上述电子凭证进行信息和核对,核对过后的信息,进行金额的确定,并进行发起方所需要的收款方式的确定,确定发起方的收款后,对发起方进行汇款,发起方收到汇款,则结束交易。
62.请参阅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装置,包括:
63.创建模块601:创建智能合约;
64.协商模块602:对智能合约进行协商;
65.检验模块603:检验智能合约的完整性与合法性;
66.接收模块604:接收用户的支付结算请求;
67.签署模块605:对确定好的智能合约进行签署;
68.生成模块606:生成所述支付结算请求的交易凭证,并将交易凭证保存系统中;
69.支付模块607:选择支付方式;
70.结算模块608:完成支付,结束交易。
7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融机构中智能合约打通支付结算的处理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等。
7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73.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