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91411发布日期:2023-12-07 03:0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移动设备。以手机为例,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手机上完成。为了提升手机的处理效率,手机上可以多窗口显示,每个窗口内显示不同内容,方便用户在不同窗口内分别处理业务。

2、然而,由于手机的显示屏较小,当手机显示多窗口时,往往会出现上层窗口遮挡下层窗口的情况。例如,如图1,手机上显示两个窗口,窗口a和窗口b,窗口a遮挡住了窗口b的内容。如此,当用户想要在窗口b内处理业务时,需要隐藏或缩小窗口a。在窗口a隐藏或缩小之后,如果用户需要切换到窗口a内处理业务,需要再次打开窗口a或放大窗口a,显然,该过程操作非常繁琐,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用以提升多窗口显示时的交互体验。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窗口;响应于用于选择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的第一操作,所述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位于所述第一窗口上层,且所述第二窗口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窗口的显示面积;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拖拽到所述第二窗口内的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3、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窗口时,当需要第二窗口来处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息时,可以通过用户操作(第一操作)唤出第二窗口,第二窗口悬浮于第一窗口上且显示面积小,换言之,第一窗口不会一直被第二窗口遮挡,不会影响用户在第一窗口内的业务处理进度。而且,如果用户想要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息通过第二窗口处理(例如将第一信息复制到第二窗口内),只需要将第一信息拖拽到第二窗口内即可,操作便捷,用户体验较高。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多种情况,例如情况1:将所述第一信息复制到所述第二窗口内;情况2,在所述第二窗口内搜索所述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例如,第二窗口是浏览器应用的窗口,在浏览器应用中搜索第一信息;情况3,在所述第二窗口内打开所述第一信息,例如,第一信息是图片,第二窗口自动显示为相册应用的窗口,即通过相册应用打开第一窗口内的图片。

5、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窗口时,如果用户想要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息复制到第二窗口,或者,在第二窗口内搜索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例如,在浏览器应用中搜索第一信息),可以通过第一操作唤出第二窗口并通过第二操作使得第二窗口处理第一信息,换言之,对于跨窗口的信息复制、内容搜索等过程,操作比较便捷,用户体验较高。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一信息的长按操作,或者,对所述第一信息执行长按操作后开始拖拽的操作。即,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窗口时,如果需要第二窗口来处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息,可以长按第一信息或者长按并开始拖拽第一信息,以唤出第二窗口,第二窗口不会一直遮挡第一窗口,不会影响用户在第一窗口内业务的处理进度。应理解,第一操作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操作,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操作是在所述第一操作之后手指不离开所述显示屏的接续操作。简单来说,第二操作和第一操作是连续的、无间隔的,换言之,用户在执行第一操作后手指不离开屏幕继续执行第二操作。例如,第一操作是对第一信息的长按操作,第二操作是对第一信息执行长按操作之后手指不离开屏幕继续执行的拖拽操作。这种方式,用户操作流畅、便捷,体验更好。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与所述第一窗口是同一应用的窗口,或者,不同应用的窗口。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窗口时,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即第一操作),唤出与第一窗口属于同一应用的第二窗口,或者,与第一窗口属于不同应用的第二窗口。例如,第一窗口是浏览器应用的窗口,第二窗口是即时通信应用的窗口,实现不同应用的窗口之间的信息处理。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10、所述第二窗口是具有信息插入位的窗口;或者,

11、所述第二窗口是所述显示屏在所述第一窗口之前上一个显示的窗口,或者,

12、所述第二窗口是第二应用的窗口;其中,所述第二应用包括:后台运行应用、所述电子设备中使用频率大于预设频率的应用、特定应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特定应用包括所述电子设备默认应用或者用户指定应用。

13、可以理解的是,除去以上条件以外,第二窗口还可以满足其它的条件(例如,用户设置的特定/固定窗口)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所述第二窗口执行如下步骤中的至少一步:

15、所述第二窗口隐藏;或者

16、所述第二窗口显示第一预设时长,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自动隐藏;或者,

17、所述第二窗口显示第二预设时长,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在所述第二窗口内的操作,所述第二窗口隐藏;或者,

18、接收到在所述第一窗口内的操作,所述第二窗口隐藏;或者,

19、所述第二窗口显示第三预设时长,若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在所述第一窗口内的操作,所述第二窗口隐藏。

20、也就是说,第二窗口处理第一信息之后,可以隐藏,这样的话,第一窗口不再被遮挡,用户可以继续在第一窗口内处理业务,用户体验较高。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隐藏,包括:所述第二窗口从所述显示屏上消失,或者,所述第二窗口缩小显示;或者,所述第二窗口缩小显示,当接收到在所述第一窗口内的交互操作时,缩小后的所述第二窗口消失。

22、也就是说,第二窗口隐藏时,可以直接消失,也可以缩小显示,或者,还可以先缩小消失然后再完全隐藏,等等,总之,第二窗口处理第一信息之后隐藏,不再遮挡第一窗口,用户可以继续在第一窗口内处理业务,用户体验较高。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用于选择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的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窗口,包括:响应于用于选择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的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屏上出现所述第二窗口的提示框,所述第二窗口在后台运行;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拖拽到所述第二窗口内的第二操作,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拖拽到所述提示框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窗口在后台处理所述第一信息,或者,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提示框拖拽的第二操作,所述提示框展开为所述第二窗口,当所述第一信息被拖拽到所述第二窗口内时,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24、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唤出第二窗口时,唤出的是第二窗口的提示框,应理解,第二窗口的提示框比第二窗口占用的显示面积更小,对第一窗口的遮挡更小。用户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息拖拽到第二窗口的提示框就可以实现在第二窗口内处理第一信息,这种方式中,第二窗口始终以提示框的方式展示,对显示屏的遮挡非常小,几乎不会影响用户在第一窗口内的业务处理。或者,用户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息拖拽到第二窗口的提示框时,提示框展开成第二窗口,在第二窗口内处理第一信息,这样方便用户能够准确在第二窗口内进行信息处理。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用于将所述信息向所述提示框拖拽的第二操作,所述提示框展开为所述第二窗口,当所述第一信息被拖拽到所述第二窗口内时,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26、响应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提示框拖拽的操作,所述提示框展开为第二窗口;

27、响应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拖拽的操作,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当所述第一信息被拖拽到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窗口时,在所述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28、也就是说,用户将第一信息向提示框拖拽的过程中,提示框先展开成第二窗口,此时,第二窗口可以以较小的面积显示,当用户继续将第一信息向第二窗口拖拽时,第二窗口放大显示,直到第一信息被拖拽到第二窗口内,由第二窗口处理第一信息。采用这种方式,刚开始时,提示框对下层的遮挡非常小,如果用户拖拽第一信息,说明用户有通过第二窗口处理第一信息的意图,则提示框展开成第二窗口,如果用户继续将第一信息向第二窗口拖拽,则第二窗口放大以方便用户查看第二窗口内第一信息的处理。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包括:所述第二窗口直接放大到第一预设面积;或者,随着所述拖拽操作向所述第二窗口的距离靠近,所述第二窗口的显示面积逐渐放大到第二预设面积。举例来说,用户拖拽第一信息时,当用户手指逐渐靠近第二窗口时,第二窗口逐渐放大,由于第二窗口逐渐放大,就可以缩短用户将第一信息拖拽到第二窗口内部的难度,换言之,第二窗口逐渐放大的过程中,用户手指到第二窗口的距离也就逐渐缩小,就会很容易的将第一信息拖拽到第二窗口内,操作便捷。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设面积和/或所述第二预设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面积。例如,所述第一预设面积包括:所述显示屏的四分之一面积,或者,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面积;所述第二预设面积包括:所述显示屏的四分之一面积,或者,所述显示屏的全部显示面积。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包括:所述第二窗口具有一个信息插入位时,所述第二窗口放大到第一面积,所述第一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屏的尺寸;所述第二窗口具有多个信息插入位时,所述第二窗口放大到第二面积或所述显示屏的全屏,所述第二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屏的尺寸,所述第二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面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窗口中具有一个信息插入位时,第一信息插入第二窗口时不会出现插入位置出错的情况,所以第二窗口可以以较小的面积显示。第二窗口内具有多个信息插入位时,为了方便用户准确的将第一信息插入到某个插入位中,第二窗口以较大的面积显示,不会导致第一信息插错位置,提升用户体验。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用于选择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的第一操作,所述显示屏上出现第二窗口,包括:响应于用于选择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的第一操作,所述显示屏上同时出现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所述第三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位于所述第一窗口上层,且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的显示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一窗口的显示面积。

33、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窗口时,可以通过第一操作唤出多个窗口,多个窗口以较小的显示面积显示。如果用户想要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息通过多个窗口中的第二窗口处理,只需要将第一信息拖拽到第二窗口内即可,这种方式不仅操作便捷,而且用户可以在唤出的多个窗口中选择用于处理第一信息的目标窗口(例如第二窗口),用户体验更高。

3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是同一应用或不同应用的窗口。

3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具有信息插入位,所述第三窗口不具有信息插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三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区别显示,以提示用户所述第二窗口能够处理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三窗口无法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有的窗口无法插入信息,所以这些窗口被唤出时,可以与其它窗口区别显示,这样用户就不会将第一窗口内的第一窗口向这些窗口拖拽,提升操作准确性。

3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用于将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中任一个窗口向所述显示屏边缘的拖拽操作;响应于所述拖拽操作,一并隐藏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也就是说,唤出多个窗口之后,如果用户将其中一个窗口向显示屏边缘拖拽,可以将多个窗口一并隐藏,实现多个窗口的快速隐藏,操作便捷,避免影响用户在第一窗口内的业务处理。

3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一并隐藏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包括: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一并消失或一并缩小显示。通过这种方式,当识别到用户拖拽以隐藏一个悬浮窗口的意图时,可以一并隐藏叠加在第一窗口上的所有悬浮窗口,从而减少悬浮窗口对第一窗口画面的遮挡。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一次性隐藏所有悬浮窗口,减少了用户的交互步骤。

3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一并消失的情况下,还包括:通过一键操作,一并恢复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的显示位置和/或面积。也就是说,所有悬浮窗口一并消失时,通过一键操作可以唤出隐藏的所有悬浮窗口,不需要一一唤出,节省操作步骤。

3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一并缩小显示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针对缩小后的第二窗口的操作,恢复所述第二窗口的显示位置和/或面积,所述第三窗口保持缩小显示状态;或者,接收到针对缩小后的第二窗口的操作,一并恢复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的显示位置和/或面积。例如,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均以提示框的方式缩小显示,一种方式为,用户点击第二窗口的提示框时,只恢复了第二窗口的面积和/或位置,第三窗口仍然缩小显示。另一种方式为用户点击第二窗口的提示框时,一并恢复了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的面积和/或位置,可以节省操作步骤。

40、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41、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位于所述第一窗口上层且所述第二窗口的显示面积小于第一窗口的显示面积;

42、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拖拽操作,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并且在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4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44、将所述第一信息复制到所述放大后的第二窗口内,或者,在所述放大后的第二窗口内搜索所述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

4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包括: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一窗口以及所述第二窗口的提示信息;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拖拽操作,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包括: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提示信息的拖拽操作,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

4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拖拽操作,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包括:

47、随着所述拖拽操作向所述第二窗口的靠近,所述第二窗口的显示面积逐渐放大。

4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的面积放大到预设面积,所述预设面积为所述电子设备默认设置的面积或用户设置的面积。

4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窗口具有一个信息插入位时,所述第二窗口放大到第一面积,所述第一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屏的尺寸;所述第二窗口具有多个信息插入位时,所述第二窗口放大到所述显示屏的全屏。

50、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51、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位于所述第一窗口上层且所述第二窗口的显示面积小于第一窗口的显示面积;

52、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拖拽操作,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53、响应于在所述第一窗口内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二窗口缩小显示或者隐藏。

5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复制到所述第二窗口内,或者,在所述第二窗口内搜索所述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

5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在所述第一窗口内任意位置的点击操作;或者,对所述第一窗口信息的选择操作。

5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在所述第一窗口内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二窗口缩小显示或者隐藏,包括:响应于所述拖拽操作被释放,所述第二窗口缩小显示或者隐藏。

5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包括:

58、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

59、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的选择操作,所述第二窗口出现。

6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包括: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的提示信息;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拖拽操作,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提示信息的拖拽操作,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6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提示信息的拖拽操作,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提示信息的拖拽操作,所述第二窗口放大显示,并在放大后的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

62、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63、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窗口、第二窗口和第三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位于所述第一窗口上层,且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的显示面积均小于第一窗口的显示面积;

64、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中任一窗口向显示屏边缘的拖拽操作,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一并缩小显示或者隐藏。

6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窗口的拖拽操作,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和/或,

66、响应于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第二信息向所述第三窗口的拖拽操作,在所述第三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二信息。

6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复制到所述第二窗口内,或者,在所述第二窗口内搜索所述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三窗口内处理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二信息复制到所述第三窗口内,或者,在所述第三窗口内搜索所述第二信息的相关信息。

6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窗口具有信息插入位,所述第三窗口不具有信息插入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三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区别显示,以提示用户无法将所述第一窗口内的信息复制到所述第三窗口内。

69、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70、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

7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72、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73、第七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74、第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中“耦合”是指两个部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

75、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的有益效果,参见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不重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