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宏的核电厂计算机化规程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28230发布日期:2022-10-05 01:1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宏的核电厂计算机化规程实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核电厂dcs计算机化规程设计、运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宏的核电厂计算机化规程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2.运行规程是运行人员对电厂系统或设备进行操作的必要依据和指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探索计算机辅助手段帮助操纵员执行电厂的运行规程成为当今时代的趋势。相对传统的纸质规程,计算机化规程具备便利的导航链接、灵活可扩展的信息呈现方式,可辅助操纵员逻辑计算和实时监督,有效提高执行规程的效率,减轻操纵员负担,进而增强安全性。计算机化运行规程是提高核电厂运行智能化与防人因失误的必由之路。
3.但是国内核电机组的计算机化规程并未实质性投运,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计算机化运行规程(cbp)难实现与纸质规程同步频繁升级;纸质规程与计算机化规程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如格式等);从纸质规程转换为计算机化运行规程环节多、时间成本高,编制过程人因失误多。
4.另外,原来的规程编写是直接在规程中增加特殊标记,标记类型多,不容易记忆,编制人的习惯不统一,容易出现人因失误(如减少或增加特殊标记、或者特殊标记使用错误等),原来编制时需设计人员(或电厂仪控人员)支持编写,环节多,流转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宏的核电厂计算机化规程实现方法,利用开发工具开发核电计算机化规程宏模块,运行人员编制运行规程时根据需要插入相应的宏,利用宏编制的规程可直接导入dcs系统,生成计算机化规程。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宏的核电厂计算机化规程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1:根据电厂运行规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报警响应规程、事故规程、异常规程等规程文件格式规范,包括封面、索引、正文内容、附录等;
8.步骤2:对于各类规程中对动态信息的需求进行梳理,确定动态信息的类别,每一种类别需采用不同标记形式进行区别;
9.步骤3:根据动态信息对类别创建宏库;
10.步骤4:将编制完成的宏库加载到word/visio文件中;
11.步骤5:编制规程,在需要动态信息的位置直接插入相应的宏;
12.步骤6:规程编制完成导入到dcs系统;
13.步骤7:计算机化规程的验证。
14.所述的步骤1中的封面中包含规程编码、规程版次信息,封面应采用表格形式,以确保规程在解析时能够正确获取规程的版次、编码等信息。
15.所述的步骤1中的索引设置一级索引、二级索引,一级索引下的二级索引采用多个
表格进行编写。
16.所述的步骤1中的正文内容包括word或visio文件对于转换后的规程文件运行时需要显示控件的位置均应采用插入宏标记的方式进行编制,以便在规程转换解析规程原始文件信息时提取对应的控件信息。
17.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word\visio宏的方式进行标记。
18.所述的步骤3中的宏是一系列实现特定功能的操作指令,且操作指令在插入宏时是自动执行的。
19.所述的步骤4中的通过宏进行导入,打开vb编辑器,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导入文件”导入指定位置的宏文件。
20.所述的步骤5中在规程中需要插入数显、勾选框、画面链接、状态指示等信息时,打开宏库,在规程的输入位置插入宏模块。
21.所述的步骤6运行规程编制完成后,进行管理流程审批,审批完成后的文件,即可用于dcs系统。
22.所述的步骤7中对导入dcs的各类计算机化规程进行验证测试,以确保计算机化规程编制、导入、下载等正确性,结合电站运行工况或模拟工况验证计算机化规程的入口条件判断的正确性,通过计算机化规程的执行以验证计算机化规程的可执行性。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实现计算机化规程的基本要求,利用计算机化宏,在进行规程编制时减少了编制环节,降低格式、引用错误等人因失误,建立标准的规程格式,可生成可直接导入规程服务器的计算机化规程,解决了计算机化规程与纸质规程不同步和格式上的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机化规程的质量和效率。采用基于宏的计算机化规程编制这种方式运行人员可以在规程编制时直接插入计算机化信息(比如:信号显示、画面链接等),且特殊标记可自动隐藏,规程美观,打印时也不可见,保持了与纸质规程的一致性。基于宏开发的电子化规程可直接导入规程服务器,最终形成可用的计算机化规程。保证计算机化规程与纸质规程同步和格式上的一致性,减少了编制环节,降低人因失误,提高了计算机化规程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宏的核电厂计算机化规程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一种基于宏的核电厂计算机化规程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步骤1:根据电厂运行规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报警响应规程、事故规程、异常规程等规程文件格式规范,包括封面、索引、正文内容、附录等;
28.封面:规程原始文件的封面中必须包含规程编码、规程版次信息,封面应采用表格形式,以确保规程在解析时能够正确获取规程的版次、编码等信息。
29.主要目的在于将规程导入dcs系统时提取出规程编码与规程版次信息:规程编码主要用于显示在规程清单中;规程版次信息主要用于后续增量导入时比对文件的版次信息与文件的修改时间,从而决定该规程文件是否发生过修改进而进行增量导入。
30.索引:规程索引设置一、二级索引,一级索引下如有多个二级索引采用多个表格进行编写。
31.正文内容:包括word或visio文件对于转换后的规程文件运行时需要显示控件的位置均应采用插入宏标记的方式进行编制,以便在规程转换解析规程原始文件信息时提出对应的控件信息。
32.为保证规程转换(即规程导入dcs系统)的正确率,需要对规程原始的word文档书写进行规范。
33.(1)规程中所用的字体与dcs系统字体一致,中文字符采用宋体,英文字符和数字字符采用arial;
34.(2)规程中所有的符号采用半角输入;带有边框的字体可以解析出边框信息,空格情况下可以不保留边框;
35.(3)除封面目录外,其余正文内容均书写在表格内,使用分节符将各个章节分割开,一个章节分为一节,正文段落中的段落编号使用字符串形式书写。
36.步骤2:对于各类规程中对动态信息(即数字化信息)的需求进行梳理,确定动态信息的类别,每一种类别需采用不同标记形式进行区别,以便dcs系统可识别,本发明采用word\visio宏的方式进行标记;
37.根据运行人员提供的各类规程,首先分析规程中需要动态显示或操作的元素(如代表变量的一串字符等),通过收集整理并进行分类,在开发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宏的类型,以提高使用人员的编制效率。以下宏类型是计算机化规程编制中常用的动态信息:规程跳转链接(cpjumplink)、信号数值实时显示(cpdatalink)、信号数值实时显示并记录(cpdatalinkpick)、信息选取框(cpcheckbox)、操作开始时间(cpbegintimeinputbox)、操作结束时间(cpendtimeinputbox)、操纵员(cpopinputbox)、值长(cpusinputbox)、输入值(cptagsetvalue)、规程最小管理单元的跳转完成(cpjumpfinish)、跳转到信号关联的逻辑图(cpjumplogiclink)、流程图跳转(cpjumppiclink)、状态信号记录(cpstatuspick)、状态信号指示(cpindicate)等;
38.每一类宏事实上是一串带了特殊字符标记的字符串,特殊标记通常采用规程中不会出现的字符或字符组合,比如:《bt》,《op》《et》,《-,-》,xxxx等,以操作开始时间(cpbegintimeinputbox)为例,在规程中人眼可见的是“操作开始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分”,为使得计算机对这一串文字可以识别,需要进行特殊标记,即《bt操作开始时间:xxxx年xxxx月xxxx日xxxx时xxxx分》,而在word中“《bt,xxxx,》”字符串均采用不可见的方式存在,而计算机是可识别的,当计算机读取到文件中存在《bt开头,且以》结尾,则认为这是一段特定动态信息字符串,然后对第一个xxxx赋予年的数值,第二个xxxx赋予月的数值,依次对日、时、分在对应位置进行赋值。
39.步骤3:根据动态信息对类别创建宏库;
40.宏是一系列实现特定功能的操作指令,且该操作是计算机自动完成。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vb编程开发工具为例,针对cpjumplink(流程图跳转),比如流程图名为01tep001pc.pic,它在word中的显示为01tep001pc.pic,而经过标记后的结果为《-01tep001pc.pic-》,此流程图跳转采用宏的处理方式如下:
41.程序执行时,首先采用inputbox函数输入链接规程的名称并存储,定义规程名称
前缀"《-"和后缀"-》"并存储于变量中,然后分别采用font.color,font.underline和font.underlinecolor三个函数存储当前字体颜色、下划线及其颜色的初始状态。采用font.underline和font.color函数设置当前字体状态为无下划线,字体颜色为白色,采用selection.typetext函数插入链接规程名称的前缀"《-";采用font.underline和font.color函数设置当前字体状态为无下划线,字体颜色为黑色,采用selection.typetext函数插入链接规程的名称;采用font.underline和font.color函数设置当前字体状态为无下划线,字体颜色为白色,采用selection.typetext函数插入链接规程名称的后缀。最后根据程序开始时存储的初始状态变量恢复字体颜色、下划线及其颜色的初始状态。
42.步骤4:将编制完成的宏库加载到word/visio文件中;
43.宏导入:通过快捷键alt+f11打开vb编辑器,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导入文件”导入指定位置的宏文件(.bas文件);一次导入后,新建word文档可不再导入。
44.宏的使用:通过快捷键alt+f8打开宏的选择对话框,在列表中双击选择需要添加的控件宏添加控件。
45.步骤5:编制规程,在需要动态信息的位置直接插入相应的宏。
46.规程编制人员在规程中需要插入数显、勾选框、画面链接、状态指示等信息时,可打开宏库,在规程的输入位置插入宏模块即可。
47.步骤6:规程编制完成导入到dcs系统。
48.运行规程编制完成后,可在办公系统中进行管理流程对审批,审批完成后的文件,即可用于dcs系统。运行人员将审批完成对规程提交给dcs系统管理员,dcs系统管理员将带有计算机宏的规程进行信息安全检查,确认无信息安全风险后,导入dcs规程服务器,进行规程下载等工作;
49.步骤7:计算机化规程的验证。
50.对导入dcs的各类计算机化规程进行验证测试,以确保计算机化规程编制、导入、下载等正确性,结合电站运行工况或模拟工况验证计算机化规程的入口条件判断的正确性,通过计算机化规程的执行以验证计算机化规程的可执行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