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71976发布日期:2022-09-09 23:2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老年人对储蓄需求的稳定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对投资理财需求的不断增多,不可避免的需要涉及到银行卡以及银行卡相关业务。
3.但是,由于老年人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金融产品的真伪缺乏辨识能力,以及对金融安全的防范意识薄弱,使老年人群成为金融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随着他们理财和投身金融活动意愿的不断加强,而他们强烈的金融需求却不能被满足。问卷调查显示老年人在去银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还是会首选人工服务,而不愿意使用数字化金融工具,其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不安全、没人指导和学不会,以及金融知识的相对匮乏。
4.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对于诸如网上银行、个人理财等自动化、无形化的服务形式还不太适应。此外,现有的绝大多数手机银行都已经成为大型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涵盖金融、商城、生活、企业服务等众多领域,这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需求相对集中且简单,庞大且复杂的app显然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克服老年用户参与数字化金融服务难的问题,同时有助于避免老年用户陷入金融诈骗的陷阱。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业务处理请求,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连线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客户端对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所述第二客户端接收到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后,对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待所述第二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所述第二客户端在所述第二客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
7.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方案,对于银行,能够大大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化金融的难度,增加老年人使用金融服务的意愿,还能够发挥金融大数据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老年人金融产品,让老年人更好更安全地使用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对于老年人,通过子女远程互助以及简化的操作界面,不用再因数字化产品繁琐的操作望而却步,从而使得老年用户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现代化金融科技服务,同时极大的规避掉入金融诈骗陷阱的风险;对于子女,可直接远程协助父母办理银行业务,避免因电话语音指导等说不清楚导致效率低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护老人的业务信息,有效避免老人掉入金融诈骗的陷阱。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具体包括:
9.实时将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10.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上针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进行操作。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远程操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12.添加图标指示、语音提醒、添加文字指示说明或远程控制。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当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检测到转账额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将动账信息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15.所述第二客户端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动账信息的辅助验证操作,将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16.当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到所述验证结果为通过时,允许进行转账。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所述第一客户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账户变动情况实时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客户端在第一手机上运行,第二客户端在第二手机上运行。
2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运行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运行第二客户端;其中,
21.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的业务处理请求,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连线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客户端对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
22.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接收到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后,对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待所述第二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在所述第二客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客户端,具体用于实时将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上针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进行操作。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远程操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25.添加图标指示、语音提醒、添加文字指示说明或远程控制。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客户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检测到转账额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将动账信息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以及当接收到验证结果为通过时,允许进行转账;
27.所述第二客户端,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动账信息的辅助验证操作,将所述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为第一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第二手机。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实现场景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架构的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首先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
34.根据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接受能力有所下降,对于新事物认知能力不足,再加上金融机构在对客户金融知识教育方面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针对老年人这一群体设计针对性学习内容,选择针对性传播渠道和方式,导致很多金融知识宣传并未实际转化为老年人的知识和技能,使老年人群成为金融诈骗的主要受害体。
35.老年人对现代金融服务缺乏了解,仍然习惯采用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由于年龄的增长,尽管老年人有着一定的接受意愿,但是受生理原因限制,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和认知能力降低,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对于诸如网上银行、个人理财等自动化、无形化的服务形式还不太适应。此外,现有的绝大多数手机银行都已经成为大型app,涵盖金融、商城、生活、企业服务等众多领域,这对于老年客群而言,他们的需求相对集中且简单,庞大且复杂的app显然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适用,上手成本高、处理业务的效率反而下降,导致耗费时间并会带来无助感。
36.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克服老年用户参与数字化金融服务难的问题,同时有助于避免老年用户陷入金融诈骗的陷阱。
3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8.本技术说明中的“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40.参见图1,该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41.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客户端由第一用户使用,第一用户也即老年用户,第二客户端由第二用户使用,第二用户也即第一用户指定的用户,例如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
4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s101:第一客户端响应于第一用户的业务处理请求,向第二客户端发送连线请求。
44.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第二客户端对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也即当第二客户不会复杂操作时,可以向第一用户发送该业务处理请求以寻求帮助。
45.s102:第二客户端接收到业务处理请求后,对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46.身份验证用于验证当前的第二用户的身份的真实性,避免其他对象冒充第二用户进行操作,本技术实施例对身份认证的具体手段不作限定,例如可以为手机号码认证、密码认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
47.s103:待第二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第二客户端在第二客户的控制下,对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
48.具体的,实时将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上针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进行操作。第二用户可以在第二客户端上进行添加图标指示、语音提醒、添加文字指示说明或远程控制等远程操作,以帮助第一用户实
现复杂操作,例如包括银行业务办理、金融产品购买等一系列的操作。
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检测到转账额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将动账信息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动账信息的辅助验证操作,将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当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到所述验证结果为通过时,允许进行转账。也即当老人存在大额动账时,子女端会收到动账提醒,以降低老人被诈骗的风险。
50.本技术实施例对预设阈值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阈值由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共同确定。
5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客户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账户变动情况实时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也即此时第二用户能够实时明确老人的资金投资情况等,以便于根据账户变动情况提前预防大额度诈骗。
52.以上的第一客户端在第一手机上运行,第二客户端在第二手机上运行。实际应用中,以上两个客户端也可以在其它电子设备上运行,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或者智能穿戴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3.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方案,对于银行,能够大大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化金融的难度,增加老年人使用金融服务的意愿,还能够发挥金融大数据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老年人金融产品,让老年人更好更安全地使用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对于老年人,通过子女远程互助以及简化的操作界面,不用再因数字化产品繁琐的操作望而却步,从而使得老年用户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现代化金融科技服务,同时极大的规避掉入金融诈骗陷阱的风险;对于子女,可直接远程协助父母办理银行业务,避免因电话语音指导等说不清楚导致效率低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护老人的业务信息,有效避免老人掉入金融诈骗的陷阱。
5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55.本技术通过配置一卡双app端服务以解决老年用户参与数字化金融服务时面临的问题。其中以老年银行卡作为一系列业务基础建设的载体,在老年银行卡的基础上,分别建立“老年端”app和“子女端”app。其中子女端app具有远程帮扶及接收父母大额动账提醒等功能,鼓励子女积极与父母联动以帮助老年用户更快的适应数字化金融服务方式。
56.参见图2,该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实现场景示意图。
57.本技术依托于老年用户专属银行卡,在此基础上配置“老年端app”及“子女端app”以助力老年用户更快的适应数字化金融服务方式。
58.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59.老年端app:
60.提供引导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主要操作的流程可以提供引导动画,配上通俗易懂的语音,或者通过客服进行一对一引导和配置,同时选择想要子女远程提供帮助的服务,保护个人隐私;
61.拥有一键援助功能,可以直接发起与子女终端的连线,有效解决不会复杂操作,购买金融产品不清楚规则而导致无法购买等问题;
62.app结合大字体与语音助手,图标和页面等要适当放大,同时提供语音提醒功能,有效化简使用困难,提高使用体验;
63.资金转账变动超过预设的金额上限后,均需儿女或者亲人同意后才能进行转出操作,以防被骗,提高资金安全。
64.子女端app:
65.在父母触发一键援助功能后,弹出的对话框中,经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远程操作老年端,帮助父母进行复杂操作,包括银行业务办理、金融产品购买等一系列的操作;
66.当父母有大额动账时,子女端会收到动账提醒,以降低老年人被诈骗的风险;
67.实时分享和管理家中老年人的资金投资情况等,但需家中老人同意后才可进行资金划转,也即但凡涉及资金往来,需父母子女双方使用者同意才可继续。
68.参见图3,该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架构的示意图。
69.通过云计算提供的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服务,实现服务鉴权、服务路由、自动监控、弹性伸缩等功能,保证服务的高可用。
70.基于java构建微服务应用,基于http/https发送数据信息,由于老年人对app的等待时间较为敏感,因此设计支持高并发场景架构,涉及远程交互的接入金融合规微服务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71.搭建web网站,分别定制用户端和管理端权限。用户可通过web浏览近期业务以及银行卡的使用情况。管理端管理银行卡的分发、用户信息的维护等。
72.移动端(老年端/子女端):开发老年端、子女端手机app(android/ios)、微信小程序等。对于老年端,设计友好页面,当老年人需要远程亲属协助时可通过远程调用对应接口程序。对于子女端,优化远程通知、消息提醒功能,更方便照顾老人。
73.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中,特制的老年银行卡除了具备有基本银行卡的属性外,老年用户还可指定其子女关联该卡,其子女对该卡的使用范围及权限应在老年用户开卡之时严格确认。依托于该银行卡,本专利拟建立的双app端则具有以下特点:
74.1.远程帮扶功能。让子女可通过远程协助父母解决在办理银行业务时的手机使用问题。子女可以与父母的手机界面进行实时共享,并能通过语音和图标圈注的方式,“手把手”进行指引。从而解决老年人办理银行业务难的问题,使老年用户也能充分享受到便捷的现代化金融科技服务,不用再因数字化产品繁琐的操作望而却步。
75.2.老年用户大额动账提醒。在某些特定场景中,转账、汇款、购买理财产品时,及时告知用户可能存在的风险,大额时会将动账信息同步至子女端,且需要子女辅助验证等,从而帮助老年用户规避金融诈骗陷阱。
76.3.老年端app适老化设计。老年端手机银行app功能布局上更加聚焦、简化,优先考虑转账汇款、网点查询和投资理财功能,同时,将“一键援助”提至更重要位置。此外,老年端app还将结合大字体大按钮,图标和页面等要适当放大,提供语音输入辅助功能,从而有效化简化使用困难的问题。
7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一卡双app端系统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多种服务提升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
78.虚拟理财体验基金:推出虚拟资金投资理财体验活动,虚拟资金可作为本金进行投资,投资产生的收益归投资者所有,从而帮助老年用户学习掌握金融知识;
79.健步走积分累加;结合老年人日常活动推出健步走等积分奖励活动,累计到一定积分可累加至虚拟理财体验基金中;
80.景点联名卡:通过卡片与旅游景点的联名,提高该专属银行卡的使用广度,吸引老年用户。
81.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方案,对于银行,通过一卡双app端的设计将大大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化金融的难度,增加老年人使用金融服务的意愿,拓展服务人群的范围。还能够发挥金融大数据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老年人金融产品,让老年人更好更安全地使用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对于老年人,通过子女远程互助以及简化的操作界面,不用再因数字化产品繁琐的操作望而却步,从而使得老年用户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现代化金融科技服务,同时极大的规避掉入金融诈骗陷阱的风险,且符合适老金融服务体验原则的老年端app使得金融服务文件浅显易懂,剔除专业性、法律性强的文字表述,可一眼就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消除后顾之忧,从而放心使用金融服务;对于子女,可直接远程协助父母办理银行业务,避免因电话语音指导等说不清楚导致效率低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护老人的业务信息,有效避免老人掉入金融诈骗的陷阱。
82.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系统,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83.参见图4,该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84.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201和第二电子设备202。
85.本技术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或者智能穿戴设备。第一电子设备201和第二电子设备202可以为相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
86.第一电子设备201用于运行第一客户端2011,第二电子设备202用于运行第二客户端2021。
87.第一客户端2011,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的业务处理请求,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连线请求。
88.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客户端对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
89.第二客户端2021,用于接收到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后,对第二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待所述第二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在所述第二客户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远程操作。
9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客户端2021具体用于实时将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二客户端上针对所述第一客户端的界面进行操作。
91.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操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92.添加图标指示、语音提醒、添加文字指示说明或远程控制。
9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客户端2011,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客户端上检测到转账额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将动账信息同步至所述第二客户端,以及当接收到验证结果为通过时,允许进行转账。第二客户端2021,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动账信息的辅助验证操作,将所述验证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94.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方案,对于银行,能够大大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化金融的难度,增加老年人使用金融服务的意愿,还能够发挥金融大数据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老年人金融产品,让老年人更好更安全地使用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对于老年人,通
过子女远程互助以及简化的操作界面,不用再因数字化产品繁琐的操作望而却步,从而使得老年用户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现代化金融科技服务,同时极大的规避掉入金融诈骗陷阱的风险;对于子女,可直接远程协助父母办理银行业务,避免因电话语音指导等说不清楚导致效率低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监护老人的业务信息,有效避免老人掉入金融诈骗的陷阱。
95.本技术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例如,可用于金融领域中的手机银行支付应用场景。其他领域为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上述仅为示例,并不对本技术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的应用领域进行限定。
96.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97.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及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和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9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