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07430发布日期:2023-12-28 20:5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三维建模,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道路建造过程中,为了防止车辆在道路边缘驶过时碾碎路面,除构造实体路面结构之外,还需要额外设计加宽放坡结构,以缓解车辆对道路边缘产生的压力,延长道路的寿命。

2、现有技术在构造道路的加宽放坡结构时,是在原始的道路三维模型中,根据设置的加宽放坡值,对道路横断面整体拉伸获得所需的加宽放坡结构,该方式操作较为固定,即道路的所有部分均对应同一加宽放坡值。而实际道路中包含如公交车站、应急车道或者弯道等局部结构,为了实现项目需求,会将这些局部结构与道路的一般部位区分开来,其加宽放坡值大于道路一般部位的加宽放坡长度,可见,该方式不能满足于多样化的道路设计需求;同时,由于该方式是对道路加宽放坡的整体构造,对于某一段道路边缘被破坏的情形,并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3、针对现有技术对道路整体进行固定加宽放坡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目前未存在有效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道路整体进行固定加宽放坡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所需路面加宽的区域,获取区域对应的二维图形,作为目标路面多边形;获取路面结构层信息,其中,路面结构层信息包括结构层厚度、加宽宽度和放坡比例;通过加宽宽度和放坡比例对路面结构层进行合并简化,获得简化结构层;根据目标路面多边形、结构层厚度、加宽宽度和放坡比例构建简化结构层的局部路面结构并进行拼接,以生成路面加宽模型。

3、可选地,根据目标路面多边形、结构层厚度、加宽宽度和放坡比例构建简化结构层的局部路面结构并进行拼接,以生成路面加宽模型,包括: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构建顶面结构;以目标路面多边形为基准,根据简化结构层的结构层厚度、放坡比例以及加宽宽度对目标路面多边形进行偏移,获得多个投影多边形,根据目标路面多边形和/或投影多边形、结构层厚度、加宽宽度以及放坡比例构建中间路面结构;确定最大投影多边形,根据最大投影多边形构建底面结构;对顶面结构、中间路面结构和底面结构进行拼接,生成路面加宽模型。

4、可选地,根据目标路面多边形构建顶面结构,包括:通过德罗尼三角剖分算法对特征点进行三维转换,获得多个三角形面片;对三角形面片进行拼接,生成顶面结构。

5、可选地,根据目标路面多边形和/或投影多边形、结构层厚度、加宽宽度以及放坡比例构建中间路面结构目标路面多边形,包括: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结构层厚度构建竖直面结构;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和/或投影多边形、加宽宽度构建加宽面结构;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和/或投影多边形、结构层厚度以及放坡比例构建坡面结构。

6、可选地,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结构层厚度构建竖直面结构,包括:确定竖直面结构在简化结构层中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竖直面结构的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获取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对应的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将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所在面作为基准面,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的特征点创建基准面的垂线,确定竖直面结构所属的简化结构层的结构层厚度为垂线的长度,获得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的特征点对应的映射点;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的特征点与对应的映射点生成竖直面结构。

7、可选地,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和/或投影多边形、加宽宽度构建加宽面结构,包括:确定加宽面结构在简化结构层中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加宽面结构的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获取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对应的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并确定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的方向为逆时针;获取加宽面结构所属简化结构层的加宽宽度,根据加宽宽度确定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对应的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偏移后的投影多边形,并确定投影多边形方向为顺时针;以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对应的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为基准对偏移后的投影多边形进行扣减,形成第一闭合环形结构;通过德罗尼三角剖分算法对第一闭合环形结构的特征点进行三维转换,获得多个三角形面片,将三角形面片进行拼接,生成加宽面结构。

8、可选地,通过目标路面多边形和/或投影多边形、结构层厚度、以及放坡比例构建坡面结构,包括:确定坡面结构在简化结构层中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坡面结构的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获取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对应的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并确定目标路面多边形的方向为逆时针;通过坡面结构所属简化结构层的结构层厚度和坡度比例确定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对应的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偏移后的投影多边形,并确定投影多边形的方向为顺时针;以前一相邻局部路面结构对应的目标路面多边形或投影多边形为基准对偏移后的投影多边形进行扣减,形成第二闭合环形结构;通过德罗尼三角剖分算法对第二闭合环形结构的特征点进行三维转换,获得多个三角形面片,将三角形面片进行拼接,生成坡面结构。

9、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确定所需路面加宽的区域,获取区域对应的二维图形,作为目标路面多边形;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路面结构层信息,其中,路面结构层信息包括结构层厚度、加宽宽度和放坡比例;合并简化模块,用于通过加宽宽度和放坡比例对路面结构层进行合并简化,获得简化结构层;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路面多边形、结构层厚度、加宽宽度和放坡比例构建简化结构层的局部路面结构并进行拼接,以生成路面加宽模型。

10、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方法。

11、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路面加宽的模型构造方法。进一步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区块链节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12、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路面加宽模型的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首先获取目标路面多边形确定道路的局部特征,接着通过路面结构层信息确定当前道路部位所需实现的具体效果,基于路面结构层信息中的部分元素对路面结构层进行合并简化,生成简化结构层,再依据目标路面多边形与路面结构层信息间的映射关系对简化结构层进行三维建模,即可完成路面加宽模型的构造。本发明基于目标路面多边形与路面结构层信息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了对于道路局部特征的针对性处理,能够极大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通过路面结构层的部分元素对路面结构层进行合并简化,避免了对相似的路面结构层作重复操作,提升了模型构造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对道路整体进行固定的加宽放坡操作不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