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75642发布日期:2022-10-12 08:2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仿真教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虚拟仿真技术,或称为模拟技术,就是用一个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虚拟仿真实际上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此种虚拟世界由计算机生成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再现,亦可以是构想中的世界,用户可借助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它是以仿真的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头盔显示器(md)、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提供用户一个观测与该虚拟世界交互的三维界面,使用户可直接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产生沉浸感。
3.虚拟仿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教学手段,目前在国内外己逐渐广泛应用在军事教学、体育训练、医学实习和一些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完成教学课程中的相关实验,具有效率高、费用低、内容丰富、性能有效、安全性好等明显优势。
4.虚拟仿真教学是依托虚拟仿真制作,将现有的科学知识用3d场景和模型展示出来,是纸质知识或者电子知识转变成3d数字内容的模拟开发,为了能实现高效教育,虚拟仿真教学课件满足了教学的所有条件,并将传统的教学流程转换成了借助3d虚拟环境或3d立体现实设备呈现的对应学科训练环境、条件、流程,让知识点隐藏的真实面貌都展露无遗,这种提供接近真理的仿真体验,更受师生喜爱。
5.虚拟仿真教学系统通过对某一需要进行仿真的教学实验深度了解其流程和需求功能后,根据该系统实际需要达到的功能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研发,根据该系统的难易程度在开发周期和研发成本上会产生较多的时间和较高的费用,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对于相同专业、类型、系统架构、接口对接及功能需求相似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存在重复开发的现象,会造成时间和研发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包括预存有学习库资源信息的后台数据库、学习模式模块以及考核模式模块,学习模式模块包括
7.实验基础知识学习模块,用于从后台数据库调用实验基础知识资源信息,实验基础知识资源信息包括实验简介模块、实验原理模块以及教学方法模块,实验基础知识资源信息以视频、文案、图片以及动画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中进行展示;
8.实验专业流程学习模块,用于从后台数据库调用实验专业流程资源信息,实验专业流程资源信息包括模型交互模块、模型拆解模块以及模型认知模块,模型认知模块以视
频、文案以及图片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中进行展示;
9.考核模式模块包括
10.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供用户进行实验的操作流程,在仿真场景内对场景以及模型进行交互操作,并通过模型的动画、声音、文字以及动态效果的形式对操作进行反馈;
11.测试考核题模块,供用户对测试题进行回答,并通过回答测试题得到相应的得分;
12.实验报告步骤模块,通过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中的操作、测试考核题模块的答题以及赋分模型,获得操作以及测试题得分,通过用户在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中的操作所获取的数据生成图像,得到一份以分数、图像和评价为内容的实验报告。
13.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14.进一步的,实验专业流程资源信息中的模型交互模块,供用户通过对模型旋转、放大以及缩小来对模型进行360度全方位的观察;模型拆解模块供用户通过对模型进行分解来对模型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观察。
15.前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测试考核题模块中,测试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填空题。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包括学习模式设计方法和考核模式设计方法,学习模式设计方法包括实验基础知识展示方法和实验专业流程展示方法;
17.实验基础知识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户对自主上传的图片、文案、音视频以及交互方式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排版和设计的配置,生成上述图片、文案、音视频以及交互方式中对应模块的实验基础知识展示内容,或者通过对系统预设的模板进行配置来生成该模块的实验基础知识展示内容,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18.实验专业流程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户对自主上传的模型库、图片、文案、音视频以及交互方式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排版和设计,生成上述图片、文案、音视频以及交互方式中对应模块的实验专业流程展示内容,或者通过对系统预设的模板进行配置来生成该模块的实验专业流程展示内容,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19.考核模式设计方法包括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考核测试题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报告设计方法,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模板、场景、模型、交互、覆盖物、文案以及导入进行配置来生成对应模块的实验流程涉及内容,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20.模板的配置步骤包括,用户从模板库中拖拽预设好的模板进行适应性修改,接着保存修改后的模板;
21.场景的配置步骤包括,根据业务分类将场景卡片拖拽至视图区,接着对场景进行加载,加载完成后在主视区生成三维场景;
22.模型的配置步骤包括,在分类栏中选择模型的分类,将模型卡片拖拽至三维场景中;
23.交互的配置步骤包括,首先激活交互操作工具,接着选中需要交互的模型,通过操作执行工具对模型进行落地、复制、拍平、隐藏以及删除;通过移动工具将模型在三维场景中进行移动;通过旋转工具对模型进行旋转;通过缩放工具对模型进行放大和缩小;
24.覆盖物的配置步骤包括,覆盖物包括poi、特效、可视域以及圆形区域轮廓,首先在
交互资产列表的分类中选择覆盖物,点击覆盖物卡片进入打点模式,通过鼠标将覆盖物放置于三维场景中,接着对覆盖物的属性进行配置,覆盖物的属性包括名称、位置以及样式;
25.导入的配置步骤包括,首先导入模型资产,导入后新资产卡片显示为可用状态,在导入资产列表中对数字资产模型进行浏览,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26.考核测试题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测试题的题目和答案进行配置,或者通过对系统预设的模板题型进行配置,再通过赋分模型对测试题的得分规则进行配置,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测试题的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填空题;
27.实验报告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模板、排版、文案、分值统计以及图片进行配置,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28.在上述学习模式设计方法和考核模式设计方法完成后,根据配置流程对整个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进行预览模拟实验,若符合预期则导出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29.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30.进一步的,实验专业流程展示方法中,在预设的模型库中选择相应分类的模型,并将模型拖拽至中央编辑器界面进行实验专业流程展示页面的设计和排版;模型库包括常用硬件模型基础知识、基本元器件的选型以及基本设计工具的使用介绍;同时也对模型的零部件配置拆解功能,通过该拆解功能对相应零部件的文案、音视频以及图片形式的介绍内容进行补充。
31.前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中模板的配置步骤还包括,对系统中预设的模板进行编辑,编辑后的模板可对预设的模板进行替换,也可另存为新的模板供以后复用。
32.前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中模型的配置步骤中,模型包括用户添加的数字资产模型和场景底板自带的底板物体;模型的配置步骤还包括连续放置方法,连续放置方法设置为,点击选中模型卡片,模型卡片处于高亮状态,将模型移动到三维场景中,模型的预览效果跟随鼠标移动,通过点击左键放置模型,移动鼠标时模型再次被吸附,从而通过连续单击进行连续快速放置。
33.前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中交互的配置步骤中,移动工具的移动方式包括单轴移动、双轴移动以及三轴移动;缩放工具的缩放方式包括单轴缩放、双轴缩放以及三轴缩放。
34.前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中场景的配置步骤还包括光照时间和天气的配置方法,光照时间为滑块设置,滑条上设0点、6点、12点、18点和24点5个时间点,滑块拖动的时间间隔为30分钟;天气设置分为云、雨、雪、雾四类。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6.(1)本发明中,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和方法提供标准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模块,通过按流程自由配置以及保存配置,可生成导出一套可执行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从而减低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人员门槛,也减少了研发人员的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加快研发周期,通过对各模板及资源库的迭代扩展,后期可覆盖配置生成更多类型、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37.(2)本发明中,通过对多类型、多学科、多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整合总结,研
发出一套可通过按个人需求自由配置来生成一套可执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操作自由方便,不仅仅对于研发人员,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普通用户来说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不需要拥有过多的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经验的人员也可以生成一套可执行的虚拟仿真实验,降低研发门槛成本;
38.(3)本发明中,提供各类型、专业的基础模板和模型资源,以及可自由配置的流程及交互操作,可以大大缩减开发周期,并且通过后期对模板库以及资源库的不断更新迭代,在后期扩展上也有更多空间,扩展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39.(4)本发明中,基于大量的三维模型、场景底板与用户可导入的模型资源、支持高精度三维模型自由摆放及交互配置,基于用户成熟前端开发框架自主扩展、自由配置轻松上手,无代码界面开发、多种混合部署方式,在进行导入模型资产时,用户可以上传fbx/rvt单文件导入,也可以将模型和相关贴图打包成zip压缩包上传,系统会自动转换为可以添加到场景中的数字模型资产,生成导出模型及场景对资源的轻量化处理可以在配置较低的设备上运行出更好效果。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发明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原理框图;
41.图2为本发明中实验基础知识学习模块的原理框图;
42.图3为本发明中实验专业流程学习模块的原理框图;
43.图4为本发明中考核模式模块的原理框图;
44.图5为本发明虚拟仿真教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
45.图6为本发明中实验基础知识展示的流程示意图图;
46.图7为本发明中实验专业流程展示的流程示意图图;
47.图8为本发明中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的流程示意图图;
48.图9为本发明中考核测试题设计的流程示意图图;
49.图10为本发明中实验报告设计的流程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如图1至4所示,包括预存有学习库资源信息的后台数据库、学习模式模块以及考核模式模块。
51.学习模式模块包括实验基础知识学习模块和实验专业流程学习模块,让实验者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对硬件设备模型和知识的了解,在学习步骤中通过配置生成的各类学习库资源信息均存储到后台数据库中,当实验者点击某一部分学习内容时,则会调用相应配置的学习库资源进行显示。
52.实验基础知识学习模块,用于从后台数据库调用实验基础知识资源信息,实验基础知识资源信息包括实验简介模块、实验原理模块以及教学方法模块,实验基础知识资源信息以视频、文案、图片以及动画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中进行展示,可通过创建步骤流程,在相应流程中配置并且保存配置后生成该知识学习模块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验流程步骤,以上各个模块之间没有先后顺序,实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学习的内容。
53.实验专业流程学习模块,用于从后台数据库调用实验专业流程资源信息,实验专业流程资源信息包括模型交互模块、模型拆解模块以及模型认知模块,模型认知模块以视频、文案以及图片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中进行展示,可通过创建步骤流程,在相应流程中配置并且保存配置后生成该知识学习模块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验流程步骤。
54.模型交互模块,供用户通过对模型旋转、放大以及缩小来对模型进行360度全方位的观察;模型拆解模块供用户通过对模型进行分解来对模型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观察。
55.考核模式模块包括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测试考核题模块以及实验报告步骤模块,让实验者通过设计者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三维场景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跟随仿真实验教学的步骤设计进行流程的操作,并结合操作进行设计者设计的考核测试题,通过实验步骤操作以及测试题考核,生成以实验操作和答题得分为基础的实验分析报告,以上各个模块之间没有先后顺序,实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学习的内容。
56.在考核模式的实验系统操作流程步骤中,通过设计者配置生成的各类场景、模型、以及场景和模型的交互流程步骤设计,当实验者在实验内进行操作,可通过三维仿真的设计效果进行实验流程的学习。
57.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供用户进行实验的操作流程,在仿真场景内对场景以及模型进行交互操作,并通过模型的动画、声音、文字以及动态效果的形式对操作进行反馈。
58.测试考核题模块,供用户对测试题进行回答,并通过回答测试题得到相应的得分,其中测试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以及回答题。
59.实验报告步骤模块,通过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中的操作、测试考核题模块的答题以及赋分模型,获得操作以及测试题得分,通过用户在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中的操作所获取的数据生成图像,得到一份以分数、图像和评价为内容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使用模板,也可自由排版并且配置相应位置统计的参数。
60.学习模式模块中可进行配置的形式有视频、图片、文字、动画以及硬件模型及和模型相关的图文视频等配置,可通过创建步骤流程,在相应流程中配置并且保存配置后生成该知识学习模块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实验流程步骤。
61.在考核模式中提供包括实验系统流程操作模块、测试考核题模块、实验报告模块在内的实验操作及结果内容展示步骤模块,让实验者通过设计者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三维场景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跟随仿真实验教学的步骤设计进行流程的操作,并结合操作进行设计者设计的考核测试题,通过实验步骤操作以及测试题考核,生成以实验操作和答题得分为基础的实验分析报告。
62.在考核模式的实验系统操作流程步骤中,通过设计者配置生成的各类场景、模型、以及场景和模型的交互流程步骤设计,当实验者在实验内进行操作,可通过三维仿真的设计效果进行实验流程的学习。
6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如图5至10所示,包括
64.学习模式设计方法和考核模式设计方法,学习模式设计方法包括实验基础知识展示方法和实验专业流程展示方法。
65.实验基础知识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户对自主上传的图片、文案、音视频
以及交互方式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排版和设计的配置,生成上述图片、文案、音视频以及交互方式中对应模块的实验基础知识展示内容,或者通过对系统预设的模板进行配置来生成该模块的实验基础知识展示内容,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66.通过辅助操作工具栏内提供的操作工具,无需编写代码,也可以对该模块的虚拟仿真学习内容进行设计;保存配置后可对该模块的配置进行存储,也可以在后期需要修改的时候再次进入该模块进行内容或展示模块的编辑修改操作。
67.实验专业流程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户对自主上传的模型库、图片、文案、音视频以及交互方式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排版和设计,生成上述图片、文案、音视频以及交互方式中对应模块的实验专业流程展示内容,或者通过对系统预设的模板进行配置来生成该模块的实验专业流程展示内容,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68.在预设的模型库中选择相应分类的模型,并将模型拖拽至中央编辑器界面进行实验专业流程展示页面的设计和排版;模型库包括常用硬件模型基础知识、基本元器件的选型以及基本设计工具的使用介绍;同时也对模型的零部件配置拆解功能,通过该拆解功能对相应零部件的文案、音视频以及图片形式的介绍内容进行补充。
69.考核模式设计方法包括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考核测试题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报告设计方法,实验系统流程操作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模板、场景、模型、交互、覆盖物、文案以及导入进行配置来生成对应模块的实验流程涉及内容,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
70.模板的配置步骤包括,用户从模板库中拖拽预设好的模板进行适应性修改,接着保存修改后的模板;模板库提供一些完成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用户拖拽进行适应性修改即可保存为自己的案例;如果案例编辑效果或者想将案例进行复用,可切换至模版栏保存成我的模版,设置模版信息之后保存供其他案例复用;从我的模版中拖拽已有模版进行编辑,对模版数据进行修改后,可选择替换当前即更新,或创建副本即另存为新的模版至我的模板。
71.场景的配置步骤包括,根据业务分类将场景卡片拖拽至视图区,接着对场景进行加载,加载完成后在主视区生成三维场景;可选择一种业务分类,将场景卡片拖拽至视图区,页签跳转至我的场景后开始加载,完成加载后再主视区生成三维场景;亦可选择一个模板场景,将场景卡片拖拽至视图区后,进入二维地图切割想要展示的范围后,加载生成切割后的三维场景;编辑场景,可同时对于场景自带的模型进行隐藏操作,鼠标点击场景中自带的建筑物,然后在场景编辑工具架上点击隐藏按钮,即可隐藏场景中的建筑物。
72.模型的配置步骤包括,在分类栏中选择模型的分类,将模型卡片拖拽至三维场景中;模型分类分为:各学科、各专业、建筑、交通工具、人物、室外、植物等类型;在案例编辑器中进入模型功能,可在分类栏中进行模型的分类选择,可以通过搜索栏进行文字搜索;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可以在每个分类中快速筛选出名称中包含该关键词的模型;用户可以将资产列表中的模型拖拽到场景中进行摆放;点击想要的模型卡片,拖拽到三维场景视图中想要摆放的位置;释放鼠标可以看到所选的模型就被放置到场景中。
73.当需要大量放置模型时,用户可以使用连续放置模式提高设计效率;点击选中想要的模型卡片,卡片被高亮,连续放置模式激活,移动到场景中,模型的预览效果会跟随鼠标移动,左键就可以确认放置模型;移动鼠标时模型再次吸附,用户可以连续单击进行连续
快速放置,每次放置的模型都是单体实例,并出现在场景模型中。
74.场景中的模型物体有两种,一种是用户添加的数字资产模型,另一种是场景底板自带的底板物体,用户可以使用场景编辑工具架中的工具对数字资产模型和底板物体进行编辑。
75.交互的配置步骤包括,首先激活交互操作工具,接着选中需要交互的模型,然后选中数字资产模型或底板物体进行操作,交互操作工具被激活后,会显示变换控件,变换控件由红绿蓝三个部分组成:红色为x轴,绿色为y轴,蓝色为z轴,通过操作执行工具对模型进行落地、复制、拍平、隐藏以及删除,使用此类工具需要先选中数字资产模型或底板物体,然后点击工具按钮执行一次操作;通过移动工具将模型在三维场景中进行移动;通过旋转工具对模型进行旋转;通过缩放工具对模型进行放大和缩小。
76.移动工具:点击工具架上的移动工具按钮,在三维场景视图中点击选择想要移动的模型,物体轴心点处会出现移动控件,移动控件由红绿蓝三个箭头组成,这些箭头分别指向场景中每个轴的正方向。
77.单轴移动:当光标移动到其中一个箭头上时,箭头变为黄色,点击鼠标左键拖动箭头可以沿着相应的轴移动模型;
78.双轴移动(平面移动):每两条轴可以构成一个平面,匹配轴心点处的三个方形(xy,xz,yz),移动到其中一个方形上,该方形变为黄色,点击鼠标左键拖动方形可以沿着相应的平面移动模型;
79.三轴移动(自由移动):在三个轴的相交处有一个白色的小球体,移动到该球体上时,它的颜色变为黄色,通过拖拽中心球体,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模型,从而可能改变模型三个轴的位置值;
80.如果需要更加精确地移动模型,可以在选中模型后,查看并编辑属性面板中的位置属性,在属性框中输入精确数值来调整选中的模型。
81.旋转工具:点击工具架上的旋转工具按钮,在三维场景视图中点击选择想要移动的模型,物体轴心点处会出现旋转控件,旋转控件由红绿蓝三个弧线组成,每个弧线与一个轴相关联;当移动到其中一个弧线上时,该弧线变为黄色,点击拖动弧线可以绕着相应的轴旋转模型,使用旋转控件时,弧线所在平面与旋转轴垂直,例如,拖动xy平面上的弧线实际上将绕z轴旋转模型;若需要更加精确地旋转模型,可以在选中模型后,查看并编辑属性面板中的旋转属性,直接在属性框中输入精确数值来调整选中的模型。
82.缩放工具:点击工具架上的缩放工具按钮,在三维场景视图中点击选择想要移动的模型,物体轴心点处会出现缩放控件,缩放控件由红绿蓝三个尾部是立方体的手柄组成,每个手柄与一个轴相关联。
83.单轴缩放:通过其中一个手柄拖拽控件时,仅可以沿相关轴缩放选中的模型;
84.双轴缩放(平面缩放):每两条轴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拖动方形控件可以沿着所在平面缩放模型;
85.三轴缩放(等比例缩放):三个轴相交处有一个白色立方体,拖动中心白色立方体可以按比例缩放模型。
86.设置场景光照时间和天气效果:提供用户快速调整场景光照和天气效果,并且将修改保存为场景的默认初始状态;环境设置面板,环境设置面板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光照时
间设置,下部为天气设置;光照时间为滑块设置,滑条上设0点、6点、12点、18点和24点5个时间点,滑块拖动的时间间隔为30分钟,滑块拖动时,场景中的光照效果会实时更新;天气设置分为云、雨、雪、雾四类,如均为关闭状态,则此时场景的对应效果为晴天。
87.覆盖物的配置步骤包括,覆盖物包括poi、特效、可视域以及圆形区域轮廓,首先在交互资产列表的分类中选择覆盖物,点击覆盖物卡片进入打点模式,通过鼠标将覆盖物放置于三维场景中,接着对覆盖物的属性进行配置,覆盖物的属性包括名称、位置以及样式;
88.点击交互资产列表中的分类找到想要添加的覆盖物(poi/特效/可视域/圆形区域轮廓);点击想要的交互覆盖物卡片,进入打点模式,在三维场景视图中找到想要摆放的位置,鼠标左键点击即可看到所选的交互覆盖物被放置到场景中了;设置交互覆盖物属性:用户可以通过属性设置面板对交互覆盖物进行参数设置,包括交互覆盖物的名称、位置、样式等参数;
89.用户可以对添加到场景中的交互覆盖物进行重命名;自定义poi,自定义样式:填写两个状态的图片地址,支持gif、jpeg、png格式;标签背景我们预置了一个半透明黑色的背景,可以自行上传背景图片,标签偏移基于poi图片的底部中点。
90.特效,文本:可为特效添加一条文本标题,点击展开按钮后直接在文本内容的编辑框中输入内容,点击任意空白位置即添加文本成功,开启“跟踪镜头”后,文本会始终朝向摄像机;可视区,可视区颜色指的是从可视域起点出发,没有建筑遮挡的区域,所展示的颜色,可通过修改透明度来观察下方的建筑,修改颜色后方的百分比即可。
91.导入的配置步骤包括,首先导入模型资产,导入后新资产卡片显示为可用状态,在导入资产列表中对数字资产模型进行浏览,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导入模型资产,用户可以上传fbx/rvt单文件导入,也可以将模型和相关贴图打包成zip压缩包上传,系统会自动转换为可以添加到场景中的数字资产。
92.导入完成后,新资产卡片将显示为可用状态;浏览导入的模型,用户可以在导入资产列表中浏览导入的数字资产模型;bim模型查看:rvt等格式的bim模型,在上传转换并导入场景后,可以通过bim模式查看;保存配置后可对改模块的配置进行存储,也可以在后期需要修改的时候再次进入该模块进行内容或展示模块的编辑修改操作。
93.考核测试题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测试题的题目和答案进行配置,或者通过对系统预设的模板题型进行配置,再通过赋分模型对测试题的得分规则进行配置,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测试题的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填空题;还包括赋分模型;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测试题进行题目以及答案的配置设计;选择模板题型仅需直接自由配置测试题的问题以及答案;通过赋分模型的配置对测试题的得分规则进行配置设计;保存配置后可对改模块的配置进行存储,也可以在后期需要修改的时候再次进入该模块进行内容或展示模块的编辑修改操作。
94.实验报告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模板、排版、文案、分值统计以及图片进行配置,接着对上述配置进行保存;模板步骤可选择已有的实验报告模板完成该实验报告的模板设计;排版步骤可根据用户自由配置设计实验报告的排版格式;文案步骤可对实验报告的固定文案进行自由配置;分值统计步骤可根据实验报告排版,进行报告统计的类型配置,统计实验操作步骤中相应统计的分数;图片步骤可根据实验操作步骤中相应图片,生成在实验报告中;保存配置后可对改模块的配置进行存储,也可以在后期需要修改的时候
再次进入该模块进行内容或展示模块的编辑修改操作。
95.预览实验步骤:根据上述所有步骤的自由配置后,可预览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按自由配置流程进行预览模拟进行实验;上述预览实验步骤若符合需求预期,可生成导出该用户自由配置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可选择生成一个本地可执行操作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亦可生成一个webgl打包的仿真实验程序用于进行服务器部署在浏览器进行实验操作。
96.基于用户配置生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和方法提供标准的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模块,通过按流程自由配置以及保存配置,可生成导出一套可执行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从而减低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人员门槛,也减少了研发人员的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加快研发周期,通过对各模板及资源库的迭代扩展,后期可覆盖配置生成更多类型、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97.通过对多类型、多学科、多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整合总结,研发出一套可通过按个人需求自由配置来生成一套可执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操作自由方便,不仅仅对于研发人员,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普通用户来说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不需要拥有过多的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经验的人员也可以生成一套可执行的虚拟仿真实验,降低研发门槛成本;
98.提供各类型、专业的基础模板和模型资源,以及可自由配置的流程及交互操作,可以大大缩减开发周期,并且通过后期对模板库以及资源库的不断更新迭代,在后期扩展上也有更多空间,扩展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99.基于大量的三维模型、场景底板与用户可导入的模型资源、支持高精度三维模型自由摆放及交互配置,基于用户成熟前端开发框架自主扩展、自由配置轻松上手,无代码界面开发、多种混合部署方式,在进行导入模型资产时,用户可以上传fbx/rvt单文件导入,也可以将模型和相关贴图打包成zip压缩包上传,系统会自动转换为可以添加到场景中的数字模型资产,生成导出模型及场景对资源的轻量化处理可以在配置较低的设备上运行出更好效果。
100.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