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书值传递的快速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04132发布日期:2022-11-02 12:2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书值传递的快速设计方法与流程
列;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关联参数”列,与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的粗模型内置同名参数进行数值传递,控制参数化粗模型动态变化;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数据传入”列,控制其他工艺单体或水损表传入同名参数的值,继而进行后续计算;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数据传出”列,控制传出到规定工艺单体或水损表的同名参数的值,继而进行后续计算。
7.进一步地,所述计算书的界面中设置有“关联参数”列;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关联参数”列,与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的精细参数模型进行数值传递,控制参数化精细模型动态变化。
8.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清单的界面中设置有“工艺单体名称”列、“设备名称”列、“设备类别”列、“规格型号”列、“单位”列、“数量”列和“材质”列;所述设备清单中提前内置各个工艺单体涉及的设备的信息,并设置需由计算书回传的参数。
9.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清单的界面中设置有“工艺单体名称”列、“仪表名称”列、“规格型号”列、“单位”列、“数量”列;所述仪表清单中提前内置各个工艺单体涉及的仪表的信息,并设置需由计算书回传的参数。
10.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递规则为通过表格的引用功能,设置由大纲传递至计算书,再由计算书传递至设备清单和仪表清单。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设计信息包括设计规模、设计地坪标高和进水管管底标高。
12.进一步地,所述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的界面中显示的参数以不同的颜色区别可修改值和不可修改值。
13.进一步地,所述工艺路线为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精细格栅-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中间提升泵房-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渠-出水计量槽。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解决传统水厂设计中设计流程耗时长、效率低、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计算书值传递的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内置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设置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的数据传递规则;所述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包括大纲、计算书、设备清单和仪表清单;步骤s2,在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的网页端建立设计项目,并输入设计项目的设计信息;步骤s3,依据设计信息确定设计项目的工艺路线以及各个工艺单体的大纲参数;步骤s4,依据工艺路线以及各个工艺单体的大纲参数,由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通过后端程序调用已预设好数据传递规则的水损表和各工艺单体的计算书,自动进行工艺单体内部以及不同工艺单体间的计算书的值传递和数据解析;步骤s5,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完成值传递和数据解析后,生成设计项目的实际的大纲、计算书、设备清单和仪表清单。该方法利用程序实现了水厂设计中工艺单体计算书间值自动传递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水厂设计中设计流程耗时长、效率低、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再者,该方法主要由工艺专业牵头进行计算值的传递,降低了程序的开
发难度。最后,该方法利用程序调用数据,并自动解析数据,反馈成果,用智能算法代替人工计算,大大提高了水厂设计效率,缩短设计所需时长的同时保证工艺单体计算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实施例中,计算书值传递的快速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18.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0.本发明为解决传统水厂设计中设计流程耗时长、效率低、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计算书值传递的快速设计方法,其流程如附图1所示。
21.一种计算书值传递的快速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内置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设置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的数据传递规则;所述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包括大纲、计算书、设备清单和仪表清单;步骤s2,在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的网页端建立设计项目,并输入设计项目的设计信息;步骤s3,依据设计信息确定设计项目的工艺路线以及各个工艺单体的大纲参数;步骤s4,依据工艺路线以及各个工艺单体的大纲参数,由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通过后端程序调用已预设好数据传递规则的水损表和各工艺单体的计算书,自动进行工艺单体内部以及不同工艺单体间的计算书的值传递和数据解析;步骤s5,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完成值传递和数据解析后,生成设计项目的实际的大纲、计算书、设备清单和仪表清单。
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该方法利用程序实现了水厂设计中工艺单体计算书间值自动传递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水厂设计中设计流程耗时长、效率低、速度慢、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再者,方法主要由工艺专业牵头进行计算书值的传递,降低了程序的开发难度。最后,该方法利用程序调用数据,并自动解析数据,反馈成果。用智能算法代替人工计算,大大提高了水厂设计效率,缩短设计所需时长的同时保证单体计算的准确性。
23.本实施例中的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参见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名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公开号cn112528374a,公开日2021-03-19。
24.进一步地,所述大纲的页面中设置有“关联参数”列、“数据传入”列和“数据传出”列;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关联参数”列,与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的粗模型内置同名参数进行数值传递,控制参数化粗模型动态变化;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数据传入”列,控制其他工艺单体或水损表传入同名参数的值,继而进行后续计算;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数据传出”列,控制传出到规定工艺单体或水损表的同名参数的值,继而进行后续计算。
25.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保证计算书值正确传递。
26.进一步地,所述计算书的界面中设置有“关联参数”列;所述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可通过“关联参数”列,与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中的精细参数模型进行数值传递,控制参数化精细模型动态变化。
27.计算书还通过表格的引用功能设定与设备清单界面、仪表清单界面的值传递关系,从而保证设备清单、仪表清单的规格型号、数量等参数的准确性。
28.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清单的界面中设置有“工艺单体名称”列、“设备名称”列、“设备类别”列、“规格型号”列、“单位”列、“数量”列和“材质”列;所述设备清单中提前内置各个工艺单体涉及的设备的信息,并设置需由计算书回传的参数。
29.通过实例模型对大纲进行值的回传,从而传递至设备清单中规格型号、数量等参数,保证其准确性。
30.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清单的界面中设置有“工艺单体名称”列、“仪表名称”列、“规格型号”列、“单位”列、“数量”列;所述仪表清单中提前内置各个工艺单体涉及的仪表的信息,并设置需由计算书回传的参数。
31.通过实例模型对大纲进行值的回传,从而传递至仪表清单中规格型号、数量等参数,保证其准确性。
32.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递规则为通过表格的引用功能,设置由大纲传递至计算书,再由计算书传递至设备清单和仪表清单,从而保证单体间内部数据传递的准确性。
3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设计信息包括设计规模、设计地坪标高和进水管管底标高。
34.进一步地,所述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的界面中显示的参数以不同的颜色区别可修改值和不可修改值。通过对参数的颜色标识,控制需要展示在网页里的参数。不同的颜色,在网页呈现功能不同。如蓝色对应表示网页可修改值,沙棕色对应表示在网页展示但不可修改值。
35.进一步地,所述工艺路线为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精细格栅-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中间提升泵房-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渠-出水计量槽。
36.以某污水厂项目为例,可以按照具体流程进行:1、编制污水厂常用工艺单体的工业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其内包含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渠、出水计
量槽、尾水提升泵房、贮泥池及配套生产辅助用房的计算书。
37.2、内置工艺专业标准计算书模板的数据传递规则:2.1规定水损表将“预处理操作层标高、操作层降板高度、进水管管底标高、栅前超高、洪水位标高、进水管直径”参数传递至粗格栅标准计算书;2.2规定粗格栅计算书将“粗格栅底标高、粗格栅总高”传递至提升泵房计算书,将“过栅流速、单体内部水损”传递至水损表;2.3规定水损表将“预处理操作层标高、操作层降板高度、提升泵房设计液位、提升泵房出水渠标高”传递至提升泵房计算书;2.4规定提升泵房计算书将“提升泵房高”传递至水损表;2.5规定水损表将“预处理操作层标高、操作层降板高度、细格栅渠底标高、细格栅超高”传递至细格栅计算书;2.6规定细格栅计算书将“栅后水深、单体内部水损”传递至水损表,将“细格栅渠高、细格栅液位标高、细格栅负二层夹层底板标高、细格栅渠底标高”传递至提升泵房计算书,将“细格栅渠高”传递至曝气沉砂池计算书;2.7其余工艺单体参照以上思路,规定需传递的设计参数;2.8将设定传递规则的计算书储存于水处理工程设计系统。
38.3、项目设计信息输入3.1输入相关项目设计信息,如“设计规模、设计地坪标高(箱体区、箱体外)、进水管管底标高”;3.2确定项目工艺路线及各单体大纲参数,如“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精细格栅-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中间提升泵房-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渠-出水计量槽”;4、水损表、各工艺单体、模型进行值传递在确定的工艺流程及大纲参数下,程序通过调用已预设好数据传递规则的水损表及各单体计算书,自动进行单体内部、不同单体间的值传递、解析数据。
39.5、反馈结果。
40.工艺单体内部、不同工艺单体间的值传递,解析数据后形成项目的实际大纲、计算书、设备清单及仪表清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