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53834发布日期:2022-12-31 02:2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与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与方法,属于校园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学校智慧校园系统是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强调对教学、科研、校园生活和管理的数据采集、智能处理、为管理者和各个角色按需提供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教学、学习的智能化服务环境。智慧校园搭建首要是在现有it基础设施层上完成应用支撑层的搭建,通过对业务应用的数据整合实现智慧校园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并且支撑智慧校园对信息整合基础上的应用整合与开发,所以统一认证平台的搭建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与方法,该平台实现统一用户认证、统一账号登陆、统一入口功能,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各业务系统的单点登陆,实现统一的身份管理、权限管理和统一的分级授权机制。
4.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其包括应用层、框架层、数据层、内核层,所述应用层为智慧校园中所有应用,包括校园门户系统、教务教学平台、智慧办公平台、教师发展系统、学生成长系统、校产管理平台、安全防控平台、智慧教学平台,所述框架层为microsoft.net fromework 2.0,所述数据层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所述内核层包括cpu模块、网络模块、存储模块、图形引擎模块。
5.所述校园门户系统包括信息门户网站、校园文化发布展示平台、微网站;所述教务教学平台包括学区/学年设置、班级管理、教学基本设置、新生报名、排课管理、智慧阅卷;所述智慧办公平台包括办公管理、公文流转、办公审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所述教师发展系统包括教师档案、考勤系统、请假管理、教研管理、同步教研课堂或远程教研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成长画像;所述学生成长系统包括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课表查看、班务活动、成绩管理、荣誉管理、班级圈、学生请假管理、学生体质评测、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画像;所述校产管理平台包括资产管理、报修管理、后勤管理;所述安全防控平台包括平安校园、访客系统、监控管理平台;所述智慧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电子图书、智慧课堂。
6.所述智慧课堂包括教室处理器、教学模块、环境控制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智慧校园服务器、移动平板,所述教学模块、所述环境控制模块和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电连接到所述教室处理器,所述教室处理器和所述移动平板无线信号连接到所述智慧校园服务器,所述教学模块包括智慧黑板一体机、智能讲台、智能课桌和教室电子展示牌,所述环境控制模块包括空调终端、照明终端、风扇终端和加湿终端,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摄像头、温度监测传感器、湿度监测传感器、亮度监测传感器。
7.所述智能讲台和所述智能课桌能够电连接或者无线连接到所述移动平板。
8.所述智慧课堂还包括智慧教室,智慧黑板一体机位于智慧教室的前墙壁上,智能
讲台位于智慧教室的前侧,智能课桌设有多个,阵列排布在智慧教室内,空调终端、照明终端、风扇终端、加湿终端、摄像头、温度监测传感器、湿度监测传感器、亮度监测传感器均设置在智慧教室的墙壁上,教室电子展示牌位于智慧教室的门口。
9.所述智能课桌包括其包括课桌主体和翻板,所述课桌主体上开有镂空结构,所述翻板设置在该镂空结构内,所述翻板通过转轴与所述课桌主体连接,所述翻板的下端垂直连接一号板,所述一号板的下端垂直连接二号板,所述二号板与所述翻板相平行,所述翻板、所述一号板、和所述二号板围成放置槽,所述翻板可翻转。
10.所述课桌主体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镂空结构的下端,所述翻板在未翻转时,设置在所述镂空结构的内部,并被所述挡块支撑住。
11.所述课桌主体的前侧上端设有支撑块,所述翻板在翻转时卡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翻板、所述镂空结构及所述支撑块均设有两个。
12.所述放置槽在未翻转时朝向后方,在翻转时朝向前侧上方,所述放置槽在翻转时放置书本或者移动终端,所述翻板在未翻转时与所述课桌主体在同一平面上。
13.所述翻板上设有按压回弹把手。
14.所述课桌主体内设有置物槽。
15.所述课桌主体内设有课桌单片机,所述课桌单片机通过usb有限连接到移动终端,所述课桌单片机通过5g无线连接到校园服务器。
16.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方法,其包括数据整合,数据整合的流程如下:
17.过程一、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格式设计数据整合任务,上传至数据整合管理系统;
18.过程二、数据整合管理调度执行引擎集群当中性能最优的执行引擎作任务的执行;
19.过程三、执行引擎执行任务过程中即时得向数据整合管理系统反馈运行进度信息,用户可在数据整合管理系统完成对任务的进度监控;
20.过程四、任务执行完毕后,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被整合到共享数据中心。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1、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与方法实现统一用户认证、统一账号登陆、统一入口功能,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各业务系统的单点登陆,实现统一的身份管理、权限管理和统一的分级授权机制;
23.2、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与方法应用集成和数据整合环境,它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资源、各种应用系统跨数据库、跨系统平台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实现个性化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方法的整合数据流程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中的智慧课堂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中的智慧教室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
28.图5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中的智慧课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中的智慧课桌在翻板未翻转时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中的智慧课桌在翻板翻转时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本发明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中的智慧课桌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为智慧黑板一体机,2为智能讲台,3为智能课桌,4为教室电子展示牌,5为摄像头,6为课桌主体,7为翻板,8为转轴,9为一号板,10为二号板,11为放置槽,12为挡块,13为镂空结构,14为支撑块,15为按压回弹把手,16为置物槽,17为课桌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图1-8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34.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35.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36.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其包括应用层、框架层、数据层、内核层,应用层为智慧校园中所有应用,包括校园门户系统、教务教学平台、智慧办公平台、教师发展系统、学生成长系统、校产管理平台、安全防控平台、智慧教学平台,框架层为microsoft.net fromework 2.0,数据层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内核层包括cpu模块、网络模块、存储模块、图形引擎模块。
37.校园门户系统包括信息门户网站、校园文化发布展示平台、微网站;教务教学平台包括学区/学年设置、班级管理、教学基本设置、新生报名、排课管理、智慧阅卷;智慧办公平台包括办公管理、公文流转、办公审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师发展系统包括教师档案、考勤系统、请假管理、教研管理、同步教研课堂或远程教研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成长画像;学生成长系统包括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课表查看、班务活动、成绩管理、荣誉管理、班级圈、学生请假管理、学生体质评测、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画像;校产管理平台包括资产管理、报修管理、后勤管理;安全防控平台包括平安校园、访客系统、监控管理平台;智慧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电子图书、智慧课堂。
38.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平台与方法及应用平台,其包括教室处理器、教学模块、环境控制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智慧校园服务器、移动平板,教学模块、环境控制模
块和环境监测模块电连接到教室处理器,教室处理器和移动平板无线信号连接到智慧校园服务器,教学模块包括智慧黑板一体机1、智能讲台2、智能课桌3和教室电子展示牌4,环境控制模块包括空调终端、照明终端、风扇终端和加湿终端,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摄像头5、温度监测传感器、湿度监测传感器、亮度监测传感器。
39.智能讲台2和智能课桌3能够电连接或者无线连接到移动平板。
40.智慧课堂包括智慧教室,智慧黑板一体机1位于智慧教室的前墙壁上,智能讲台2位于智慧教室的前侧,智能课桌3设有多个,阵列排布在智慧教室内,空调终端、照明终端、风扇终端、加湿终端、摄像头5、温度监测传感器、湿度监测传感器、亮度监测传感器均设置在智慧教室的墙壁上,教室电子展示牌4位于智慧教室的门口。
41.智能课桌3包括其包括课桌主体6和翻板7,课桌主体6上开有镂空结构13,翻板7设置在该镂空结构内,翻板7通过转轴8与课桌主体6连接,翻板7的下端垂直连接一号板9,一号板9的下端垂直连接二号板10,二号板10与翻板7相平行,翻板7、一号板9、和二号板10围成放置槽11,翻板7可翻转,课桌主体6上设有挡块12,挡块12位于镂空结构13的下端,翻板7在未翻转时,设置在镂空结构13的内部,并被挡块12支撑住,课桌主体6的前侧上端设有支撑块14,翻板7在翻转时卡在支撑块14上,翻板7、镂空结构13及支撑块14均设有两个,放置槽11在未翻转时朝向后方,在翻转时朝向前侧上方,放置槽11在翻转时放置书本或者移动终端,翻板7在未翻转时与课桌主体6在同一平面上,翻板7上设有按压回弹把手15,课桌主体6内设有置物槽16,课桌主体6内设有课桌单片机17,课桌单片机17通过usb有限连接到移动终端,课桌单片机17通过5g无线连接到校园服务器。
42.实施例1:信息展示:展示学校公告(新闻)、班级通知、班级名称、班主任姓名、教师学生人数、课程状态、课程内容、教室位置、班风班貌、班级荣誉、考勤统计等信息。
43.实施例2:课程录制:通过智能拍摄技术,完成对课室师生图像、课件图像及语音的高清采集,并对信号进行优化处理,最后输出标准mp4流媒体文件。
44.实施例3:同步教学:学校可以通过本系统快速的组建同步课堂,随时随地的发起同步教学,并且可以实现多个教室之间的教学互动,满足远程同步教学的各项需求。
45.实施例4:网络评课:取代传统的课室听课模式,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专业评课,根据自动生成的s-t分析图,使用专业的评价量表,让评课变得简单。
46.实施例5:多终端学习:平台支持在windows、ios、android等系统的设备进行学习,同时还针对移动设备开发客户端,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多终端学习。
47.实施例6:教研听课模块:教研员可通过平台,进行听课活动,完成听课任务,并且将结果上传公开。实时编辑模块:在人工导播的模式下进行视频录制时,支持实时加入logo、字幕等素材,所见即所得,实现实时编辑,无需后期非编处理。
48.实施例7:图像跟踪模块:采用最先进的图像跟踪技术,判断老师和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自动进行跟踪切换。老师与学生均不需要佩戴任何设备,实现常态化授课。
49.实施例8:环境调节:摄像头监控5监控到有人,温度监测传感器监测实时温度、湿度监测传感器监测实时湿度、亮度监测传感器监测实时亮度,并传递给教室处理器,教室处理器控制空调终端、照明终端、风扇终端、加湿终端启动,自动调节教室温度、湿度和亮度。
50.实施例9:按压回弹把手15通过按压就可以弹起,或者回缩,弹起后,可通过按压回弹把手15将翻板7翻转,翻转后放置槽11可以放置书本或者移动终端,如放置移动终端,可
与课桌单片机17相连,进而与智慧校园系统相连,实现教育信息化,改变传统学习模式,不需要使用时,通过按压回弹把手15将翻板7翻回,并将按压回弹把手15缩回,当作普通课桌使用。
51.校园综合跨多平台统一认证管理方法,其包括数据整合,数据整合的流程如下:
52.过程一、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格式设计数据整合任务,上传至数据整合管理系统;
53.过程二、数据整合管理调度执行引擎集群当中性能最优的执行引擎作任务的执行;
54.过程三、执行引擎执行任务过程中即时得向数据整合管理系统反馈运行进度信息,用户可在数据整合管理系统完成对任务的进度监控;
55.过程四、任务执行完毕后,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被整合到共享数据中心。
56.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