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0162发布日期:2022-10-26 02:5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力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2.科学、全面和标准化的企业信用评价将对企业、政府、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信用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我国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征信机构总体规模较小,从业人员较少且素质参差不齐,尚没有行业协会,行业内缺乏自律机制。征信机构受制于政府、国企等机构的数据保密要求,高质多维的征信数据获取困难。电力数据包括客户用电量、缴费额、欠费记录、窃电信息等数据,是企业经营和信用情况体现,且数据量较为完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能从电力角度建立企业征信体系,且更加客观难以造假。
3.通过电力数据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已有较多的研究,一般根据企业用电量、欠费、窃电等历史数据,使用专家系统、统计模型和人工智能等方法对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行评价。但这些方法主要评价企业在某一时间截面下的静态综合信用,对企业动态发展考虑不足,特别是近期由于疫情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现有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电力数据,引入企业经营变化趋势,考虑不同时段内企业增益的不同。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数据获取:从数据中台获取企业用电数据和档案数据;
8.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清洗;
9.评价层次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层次分析法逐层分解指标,构建评价层次指标体系;
10.计算主观权重:根据专家经验,从上向下逐级构建各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然后通过特征向量法求各分层指标的主观权重;
11.计算客观权重:首先,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把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从而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关系;然后,使用熵值法,通过数据自身蕴含的信息量大小去划分指标的权重分布,获得指标的客观权重;
12.确定组合权重:综合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得到组合权重;
13.计算静态信用综合评分:使用组合权重加权归一化后的指标值,获得各企业每期的静态信用综合评分;
14.制定浮动系数和增益激励规则:根据调研结果对企业整体的发展状况的心理预期进行定义,制定上下浮动系数;制定激励规则,要求适度激励且优劣激励总量成比例;
15.依次求解优激励和劣激励的相关量:首先根据各时期的静态评分,计算平均最大
增益、平均最小增益和平均增益,然后计算优劣增益水平,再通过反推的方式求出优劣激励点;
16.计算总动态综合评价:首先,计算企业各时期的动态评价值,然后,综合企业各个时期的动态评价值获取企业总动态综合评价值。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数据清洗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考核表的识别和剔除:根据同一计量点对应不同采集点的电量偏差比例和相关系数,若相关系数大于0.95且偏差小于0.05,则认为该表为考核表,剔除对应的采集点。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评价层次指标体系构建步骤中,共构建3个维度10个指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3个维度包括:违规用电、缴费行为和用电贡献;所述10个指标包括:违约用电损失、违约用电次数、窃电次数、窃电金额、欠费占比、欠费次数、欠费金额、累计用电量、用电稳定指数和月均缴费金额。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组合权重步骤中,组合权重的计算,利用拉格朗日乘子优化算法组合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计算静态信用综合评分步骤中,至少需要12个月的企业综合信用静态评分作为增益激励的初始数据。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制定浮动系数和增益激励规则步骤中,制定浮动系数k
+
=k-=0.3;适度激励且优劣激励总量成比例,且比例为0.8。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依次求解优激励和劣激励的相关量步骤中,在计算优激励和劣激励时,充分考虑评分实际的使用,以评分环比变化作为增益激励。
24.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电力信用评价对动态变化适应不足的问题。企业用电数据能实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目前基于电力数据开展的企业信用评价多集中在静态评价,如根据企业该周期内的数据对企业该周期的信用进行评价,其着眼点是企业的当前的截面数据,是对企业当前状态的评估,无法把企业发展趋势纳入到评价模型中。本发明通过引入企业经营变化趋势和不同时期的增益水平,把企业动态变化融入企业的信用评价中,构建企业动态综合信用评价模型。该方法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立体的用电数据,充分考虑企业全过程的动态发展水平,较传统方法对对目前多变的环境适应性更强,更贴合实际情况,能对企业信贷风险识别和政府产业政策调整提供更强的支撑。
25.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较以往方法存在三点改进。(1)构建指标时,使用违约用电损失、违约用电次数、窃电次数、窃电金额、欠费占比、欠费次数、欠费金额、累计用电量、用电稳定指数和月均缴费金额等指标,综合了企业的用电贡献、违规行为和缴费行为等,引入了企业用电趋势特征,对企业各维度的覆盖更加充分。(2)计算指标权重时,使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最小信息熵进行组合赋权,综合了专家经验和数据自身的规律,收敛性更好,偏差更小。(3)获取企业不同时期的综合评分,考虑企业不同时期的评分增益变化,并把评分变化通过优劣激励融入信用评价模型中,较传统方法更适合目前多变的环境,更贴合实际情况。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等的限制。
27.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28.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信用评价层次指标体系的示意图;
29.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优激励和劣激励计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1.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基于电力数据和增益激励的企业信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s10。
33.s1,数据获取:从数据中台获取企业用电数据和档案数据。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获取的企业用电数据和档案数据包括:获取近2年的企业用电量、企业缴费、企业违约用电记录、企业行业类型、企业位置区域等数据。
35.s2,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清洗。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空值填充、异常值识别和填充、重复值识别和剔除,特别是大工业存在考核表重复计算,需剔除。
37.在一些示例中,在数据清洗步骤中,即步骤s2中,包括步骤:s21。
38.s21,考核表的识别和剔除:根据同一计量点对应不同采集点的电量偏差比例和相关系数,若相关系数大于0.95且偏差小于0.05,则认为该表为考核表,剔除对应的采集点。
39.s3,评价层次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层次分析法逐层分解指标,构建评价层次指标体系。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中,即步骤s3中,如图2所示,共构建3个维度10个指标。
41.在一些示例中,3个维度包括:违规用电、缴费行为和用电贡献;10个指标包括:违约用电损失、违约用电次数、窃电次数、窃电金额、欠费占比、欠费次数、欠费金额、累计用电量、用电稳定指数和月均缴费金额等。
42.其中,分析周期从企业首次用电开始,直到分析当月结束,每月都有一份指标数据。违约用电损失:累计违约用电电费,违约用电次数:累计违约用电次数,窃电次数:累计窃电次数,窃电金额:累计窃电用电电费,欠费占比:累计欠费占应缴额的比例,欠费次数:累计欠费次数,欠费金额:累计欠费金额,月均缴费金:月平均缴费金额,累计用电量:累计日用电量总和,用电稳定指数:月用电变异系数。
43.s4,计算主观权重:根据专家经验,从上向下逐级构建各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然后通过特征向量法求各分层指标的主观权重。
44.示例性的,记a为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评价矩阵:
[0045][0046]
由于a
ij
≈wi/wj,则aw≈nw,(a-ne)w≈0,可得:aw
*
=λ
maxw*
,对w
*
进行归一化,即可得权重。
[0047]
s5,计算客观权重:首先,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把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从而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关系;然后,使用熵值法,通过数据自身蕴含的信息量大小去划分指标的权重分布,获得指标的客观权重。
[0048]
示例性的,违约用电损失、违约用电次数、窃电次数、窃电金额、欠费占比、欠费次数和欠费金额为信用损失指标,指标越小,评分越高,对其进行负向归一化;月均缴费金额、累计用电量和用电稳定指数为贡献指标,指标越大,评分越高,对其进行正向归一化。
[0049]
其中,正向归一化方式为:
[0050][0051]
负向归一化方式为:
[0052][0053]
其中x、x
max
、x
min
、x
norm
分别为同时期不同企业同一指标的原始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归一化的值。
[0054]
s6,确定组合权重:综合指标的主观权重w
1j
和客观权重w
2j
得到组合权重wj。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6中,使用最小信息熵综合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获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其中,w
1j
和w
2j
应尽可能接近。
[0056]
根据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组合权重的计算,利用拉格朗日乘子优化算法组合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可得组合权重计算式:
[0057][0058]
s7,计算静态信用综合评分:使用组合权重加权归一化后的指标值,获得各企业每期的静态信用综合评分。
[0059]
示例性的,如下:评分=w1*违约用电损失+w2*违约用电次数+w3*窃电次数+w4*窃
电金额+w5*欠费占比+w6*欠费次数+w7*欠费金额+w8*月均缴费金额+w9*累计用电量+w10*用电稳定指数。其中,wi为组合权重。
[0060]
为充分挖掘企业动态发展变化,获取企业动态变化趋势,至少需要12个月的企业综合信用静态评分作为增益激励的初始数据,如202101月信用评分、....、202201月信用评分等。
[0061]
s8,制定浮动系数和增益激励规则:根据调研结果对企业整体的发展状况的心理预期进行定义,制定上下浮动系数k
+
、k-;制定激励规则,要求适度激励且优劣激励总量成比例。
[0062]
示例性的,制定浮动系数k
+
=k-=0.3。
[0063]
示例性的,适度激励且优劣激励总量成比例,即满足:
[0064][0065]
其中,r表示优激励和劣激励总的比值,反映评价者的意图,考虑疫情等影响,这里r=0.8,表示优激励低于劣激励;分别为第i个企业在tk时刻的优劣激励量。
[0066]
s9,如图3所示,依次求解优激励和劣激励的相关量:首先根据各时期的静态评分,计算平均最大增益η
max
、平均最小增益η
min
和平均增益然后计算优劣增益水平η
+
、η-,再通过反推的方式求出优劣激励点
[0067]
示例性的,在计算优激励和劣激励时,充分考虑评分实际的使用,以评分环比变化作为增益激励。
[0068]
增益激励以周期环比为基础,可参考:
[0069][0070][0071][0072]
其中,n为企业数量,t为分析周期数量,yi(tk)为第i个企业tk时期的评分值。
[0073]
s10,计算总动态综合评价:首先,计算企业i各时期的动态评价值,然后,根据“厚今薄古”的思想,综合企业i各个时期的动态评价值获取企业i总动态综合评价值。
[0074]
示例性的,计算企业i各时期的动态评价值:
[0075][0076]
其中,h
+
,h-(h
+
,h->0)分别为优、劣激励因子,分别为获得的优激励量和劣激励量。
[0077]
示例性的,获取企业i总动态综合评价值:
[0078][0079]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