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37504发布日期:2022-12-06 19:5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城市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包括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公交干线)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模式将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能力相匹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引导人流和业态向站点周边区域集聚,打造更加优质的步行环境,引导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4.实施tod模式可以对城市的空间压力进行有效缓解、对城市的无序蔓延进行控制、加深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等,解决城市发展无序带来的诸多问题。
5.tod模式要发挥其巨大的集聚带动作用,必须在决策阶段面向tod模式开发进行较好的适宜性评价。然而,现有的评价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只能获取相关资料中的数据,无法准确识别出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实时景象中的可以用于适宜性评价的运行数据,无法做到适宜性的实时评价;过多注重普适性,而忽略了不同地区的需求差异性和适用条件差异性;评价层面过于单一,有的是对交通枢纽的评价,有的基于建成环境的评价,有的是对站点衔接设计的评价,较少系统地开发适应性评价,同时缺少对土地政策和要素问题的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通过多渠道多模式收集资料,得到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土地政策及手续办理、开发方案、投资及运营模式,并通过对接在线地图和图像识别方法,融入区域区位环境和周边建设环境,从可以在现有资料中获取的数据转向目标所在地的实时运行数据,实现了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全面和实时评价。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其包括:
9.获取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
10.识别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中连续的线性通道,并对超出研究范围的线性通道进行计数,得到对外通道个数;识别在线地图中的交通图标,对交通图标进行统计,得到交通方式种类数;基于识别出的研究范围内的线性通道的长度和宽度,计算评价目标所在地的路网密度和道路级配,并判断是否不合理;将对外通道个数、交通方式种类数、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组成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基础数据;
11.对所有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12.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
13.进一步地,所述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的具体判断方法为:
14.截取研究范围内的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并识别出连续的线性通道;
15.计算每条线性通道的长度,结合线地图或航拍图片的尺寸与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得到每条线性通道对应的道路的长度;
16.根据所有道路的总长度,计算评价目标所在地的总路网密度,并结合设定的路网密度标准,得到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的结果。
17.进一步地,所述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的具体判断方法为:
18.截取研究范围内的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并识别出连续的线性通道;
19.计算每条线性通道的长度,结合线地图或航拍图片的尺寸与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得到每条线性通道对应的道路的长度;
20.计算每条线性通道的宽度,结合线地图或航拍图片的尺寸与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得到每条线性通道对应的道路的宽度;
21.根据道路的宽度和设定的划分标准,得到每条道路的类别;
22.根据每种类别的道路的总长度,计算评价目标所在地的每种类别的道路路网密度,并计算道路级配,结合设定的道路级配标准,得到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的结果。
23.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数据还包括tod模式相关政策出台的文件个数,以及评价目标所在地是否涉及规划调整、是否涉及征拆、是否涉及考古和是否涉及地质保护。
24.进一步地,所述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为基于政策支持度指标、环境契合度指标、衔接度指标、土地利用效率指标、项目价值及收益指标,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
25.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预处理包含数据格式标准化和指标值标准化;
26.数据格式标准化主要是进行定性数据的定量化和定量数据的转化;
27.指标值标准化主要是指定对数据格式标准化后的数据运用z-score法进行标准化处理。
28.进一步地,还包括:基于计算得到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判断评价目标所在地是否适宜开发。
29.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系统,其包括:
30.图像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获取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
31.基础数据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识别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中连续的线性通道,并对超出研究范围的线性通道进行计数,得到对外通道个数;识别在线地图中的交通图标,对交通图标进行统计,得到交通方式种类数;基于识别出的研究范围内的线性通道的长度和宽度,计算评价目标所在地的路网密度和道路级配,并判断是否不合理;将对外通道个数、交通方式种类数、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组成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基础数据;
32.预处理模块,其被配置为:对所有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33.评价模块,其被配置为: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
34.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中的步骤。
35.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中的步骤。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其通过多渠道多模式收集资料,得到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土地政策及手续办理、开发方案、投资及运营模式,并通过对接在线地图和图像识别方法,融入区域区位环境和周边建设环境,从可以在现有资料中获取的数据转向目标所在地的实时运行数据,实现了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全面和实时评价。
3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其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结果为规划、管理者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依据,从而为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供价值参考。
附图说明
39.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4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4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评价目标所在地是否适宜开发的流程图;
4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础数据构成图;
4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预处理流程图;
4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流程图;
4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适宜性开发项目类型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4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9.实施例一
5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1.步骤1、获取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基础数据。具体的,获取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识别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中连续的线性通道,并对超出研究范围的线性通道进行计数,得到对外通道个数;识别在线地图中的交通图标,对交通图标进行统计,得到交通方式种类数;基于识别出的研究范围内的线性通道的长度和宽度,计算评价目标
所在地的路网密度和道路级配,并判断是否不合理;将对外通道个数、交通方式种类数、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与其他数据一起组成基础数据。
52.如图3所示,基础数据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土地政策及手续办理、区域区位环境、周边建设环境、开发方案、投资及运营模式,五个主要方面的基础信息。
53.其中,土地政策及手续办理主要体现政府政策对tod项目的支持力度和土地手续的办理难度,包含的数据指标有:tod模式相关政策出台的文件个数,以及评价目标所在地是否涉及规划调整、是否涉及征拆、是否涉及考古、是否涉及特殊地质保护。
54.tod模式相关政策出台的文件个数可通过实地对接政府部门、查询自然资源等相关官方网站获取;是否涉及规划调可对接规划编制部门获取;是否涉及征拆可对接土地管理部门获取;是否涉及考古可对接相关考古部门获取;是否涉及特殊地质保护可对接环保、地质保护等部门获取。
55.其中,区域区位环境包含的数据指标有:评价目标所在地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情况、产业现状、产业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
56.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包括对外通道个数、交通方式种类数、交通网络完善度(级配和密度是否不合理),可通过查询在线地图、航拍图片识别等方法获取。具体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情况获取的具体方法:
57.(1)获取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在内的在线地图(卫星地图)和航拍图片,并标注研究范围(只包括目标所在地的区域);
58.(2)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等常用的图片识别算法识别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中连续的线性通道,并对超出研究范围的线性通道进行计数,得到对外通道个数;对外通道个数主要是指区域性对外联系的交通通道,包括铁路、公路、快速路、对外联系的城市主干路条数;
59.(3)识别在线地图中的交通图标,对交通图标进行统计,得到交通方式种类数;交通方式种类包括铁路、水运、航空、城市轨道交通、普通公交、出租车、自驾车、自行车、步行几种类型,交通图标参考地图统一样式;例如,自驾车通过有无道路识别,自行车通过有无自行车道识别,步行通过有无人行道识别。
60.(4)截取研究范围内的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并识别出连续的线性通道,并计算每条线性通道的长度,结合线地图或航拍图片的尺寸与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得到每条线性通道对应的道路的长度;并计算每条线性通道的宽度,结合线地图或航拍图片的尺寸与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得到每条线性通道对应的道路的宽度;根据道路的宽度和设定的划分标准,将所有道路划分到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即得到每条道路的类别;根据所有道路的总长度,计算评价目标所在地的总路网密度(所有道路的总长度/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并结合评价目标所在地所属的城市功能地区,根据设定的路网密度标准(表1),得到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的结果;根据每种类别的道路的总长度,计算评价目标所在地的每种类别的道路路网密度(某种类别道路的总长度/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并计算道路级配(道路级配=快速路里程:主干路里程:次干路里程:支路里程),结合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城市规模,根据设定的道路级配标准(表2),得到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的结果。
61.表1、路网密度标准
[0062][0063]
表2、道路级配标准
[0064][0065]
交通网络完善度是指级配和网络密度,道路长度除以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得到路网密度。
[0066]
产业现状可通过现场实地调查、规划或统计资料查询检索网络数据方法获取,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的现有的产业种类数、产业规模(单位面积产出金额)。
[0067]
产业规划可通过对接规划编制部门获取,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的未来规划的产业种类数、产业规模(单位面积产出金额)。
[0068]
资源环境承载力可通过gis技术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剩余承载人数、水资源剩余承载人数,综合确定适宜开发的强度上限(单位面积剩余承载人数),即得到单位
面积剩余承载人数(min(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剩余承载人数、水资源剩余承载人数)/研究范围的真实面积)。做tod设计方案之前会有专门的机构评测资源环境承载力。
[0069]
周边建设环境包含服务设施情况、设定范围内业态种类、设定范围内建设计划及建设规模、设定范围内兴趣(point of interest,poi)点(在地里信息系统中,一个poi点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商铺、一个邮筒、一个公交站等)个数、设定范围内居住人口、设定范围内就业人口。评价目标所在地内包含若干个设定范围,需要对所有设定范围内的业态种类、建设计划及建设规模、poi点个数、居住人口、就业人口分别求均值。
[0070]
服务设施情况包括交通设施个数、医疗设施个数、商服设施个数、绿地面积,可通过pyhon编程技术方法获取,具体方法是从在线地图申请key,编写代码获取地图平台开源数据。
[0071]
其中,设定范围可以为800米范围,这里的800米为半径,800米范围为以800米为半径的圆形范围。
[0072]
800米范围内建设计划及建设规模(建筑面积)可通过对接土地权属部门获取;800米范围内居住人口通过业态和建设规模估算获取,具体方法是提取800米范围内居住用地范围及对应建筑层数,根据人均居住面积估算居住人口数;800米范围内就业人口通过业态和建设规模估算获取,具体方法是提取800米范围内办公用地范围及对应建筑层数,附加其他用地如商业面积折算成的办公面积,根据人均办公面积(当地的规划用地标准)估算就业人口数。
[0073]
800米范围内业态种类(个数)、800米范围内poi点个数、800米范围内居住用地范围及对应建筑层数、人均居住面积、800米范围内办公用地范围及对应建筑层数均可通过pyhon编程技术方法,从在线地图申请key,编写代码获取地图平台开源数据。
[0074]
开发方案包含的数据指标有:功能布局、空间利用、交通衔接。
[0075]
功能布局可通过评价目标所在地的项目建设方案获取,具体数据指标为资源配置度:
[0076]
g=1-|n
方案
/(n
最大承载-n
现状
)-1|
[0077]
其中,g为评价匹配度,n
方案
为项目建设方案设计人口规模,n
最大承载
为评价目标所在地的最大可承载的人口规模,n
现状
为通过现状调查得到的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已有人口规模。
[0078]
需要说明的是,项目建设方案由设计单位给出,可以用来作为评价适不适合做tod开发的一项因素。
[0079]
空间利用可通过评价目标所在地的项目建设方案获取,具体数据指标有地上空间饱和度、地下空间饱和度,具体计算方法是:原增有加新增总建筑面积换算成人口数除以资源可承载人口数。
[0080]
交通衔接可通过评价目标所在地的项目建设方案获取,具体数据指标有项目建设方案规划的交通方式种类数、区域交通换乘时间、建筑内部步行到达交通设施点时间。
[0081]
投资及运营模式包含的数据指标有:投资强度、投资回收期、收益率、客流吸附度。
[0082]
投资强度可通过项目建设方案获取,具体数据指标为单位建筑面积投资金额。投资回收期可通过项目建设方案获取,具体数据指标即投资回收期。收益率可通过项目建设方案获取,具体数据指标有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客流吸附度可通过分析项目建设方案、建设环境及人流强度获取,具体方法是识别现状客流,分析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环境,估算增
长率,得到预测客流强度。
[0083]
现状客流可通过视觉传感器的人流统计方法获取,具体方法可参考已公开专利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人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及系统(申请号为201810663182.9)。增长率及客流强度预测通过未来周边用地规划情况,参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
[0084]
步骤2、对所有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由于基础数据中各指标单位和数值范围不一致,因此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基础数据涉及到的指标有个数类(tod模式相关政策出台的文件个数、外通道个数、交通方式种类数、现有的产业种类数、规划的产业种类数、交通设施个数、医疗设施个数、商服设施个数、800米范围内业态种类、800米范围内poi点个数)、是否类(是否涉及规划调整、是否涉及征拆、是否涉及考古、是否涉及特殊地质保护、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人数类(单位面积剩余承载人数、800米范围内居住人口、800米范围内就业人口、客流吸附度)、金额类(现有的产业规模(单位面积产出金额)、规划的产业规模(单位面积产出金额)、投资强度(单位建筑面积投资金额))、面积类(800米范围内建筑面积、绿地面积)、时间类(区域交通换乘时间、建筑内部步行到达交通设施点时间、投资回收期)、比例类(资源配置度、地上空间饱和度、地下空间饱和度、收益率)。
[0085]
其中,如图4所示,数据预处理包含项目类型判断、数据格式标准化、指标值标准化。项目类型判断主要包括存量更新和新城建设两类(利用现有建筑改扩建的属于存量更新,完全新建属于新城建设);数据格式标准化主要是根据表3或表4进行定性数据的定量化和定量数据的转化,若评价目标所在地判定为存量更新,采用第一数据格式标准化方法(表3)进行定性数据的定量化和定量数据的转化,若评价目标所在地判定为新城建设,采用第二数据格式标准化方法(表4)进行定性数据的定量化和定量数据的转化;指标值标准化主要是指定对进行了数据格式标准化后的数据运用z-score法标准化处理。
[0086]
其中,800米半径范围内建成率60%以上的为存量更新,60%以下的为新城建设:建成率=建成面积/(π*8002),其中建成面积包括除了未开发用的外的建筑物基地面积、公园绿地等已开发建设的土地面积。
[0087]
表3、存量更新类数据转化对照表
[0088][0089]
表4、新城建设类数据转化对照表
[0090]
[0091][0092]
步骤3、指标体系评价: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
[0093]
如图5所示,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为基于政策支持度指标、环境契合度指标、衔接度指标、土地利用效率指标、项目价值及收益指标等单项评价指标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
[0094]
其中,政策支持度评价指标对应基础数据中的土地政策及手续办理。
[0095]
环境契合度评价指标对应基础数据中的区域区位环境。
[0096]
衔接度评价指标对应基础数据中的周边建设环境。
[0097]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对应基础数据中的开发方案。
[0098]
项目价值及收益评价指标对应基础数据中的投资及运营模式。
[0099]
单项指标计算公式
[0100][0101]
p
3i
=∑kp
1jk
综合评价计算公式:
[0102][0103]ri
=p
3i
/∑p
3i
[0104]
其中i=1,2,3,4,5,s
3i
依次对应政策支持度31、环境契合度32、衔接度33、土地利用效率34、项目价值及收益35评价结算结果。
[0105]
其中j=1,2,3,4,5,p
1j
依次对应基础数据存储系统中的土地政策及手续办理11、区域区位环境12、周边建设环境13、开发方案14、投资及运营模式15,p
1jk
对应分项j中的子
项k的满分值,s
1jk
对应子项k的评价分值,ri为权重值。
[0106]
步骤4、评价结果输出:基于计算得到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判断评价目标所在地是否适宜开发,得到评价目标所在地所属于的适宜性开发项目类型。
[0107]
如图6所示,适宜性开发项目类型包括枢纽适宜性开发项目、商圈适宜性开发项目、产业适宜性开发项目、综合适宜性开发项目。
[0108]
如图2所示,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标准化后在0-1之间,0.6以上为开发适宜,否则不适宜开发;若适宜开发,在开发适宜的方案中人工进一步分析项目周边环境和建设方案,围绕高铁站、3条及以上轨道换乘站的开发为枢纽适宜性开发项目,周边商业较多,定位为商业联动的项目为商圈适宜性开发项目,周边工业产业较多,产业协作与配合为主的为产业适宜性开发项目,其他的为综合适宜性开发项目。
[0109]
枢纽适宜性开发项目主要是指开发项目主要承担交通集散、转换功能,对区域乃至城市的发展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兼顾商业等其他功能;商圈适宜性开发项目主要是指开发项目主要承担商业功能,具有一定的中心性,有较强的商业联动价值,兼顾其他功能;产业适宜性开发项目主要是指以产业为主导,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为宗旨,兼顾居住等功能;综合适宜性主要是指功能较为均衡,综合评价结果较为适宜作为tod开发项目。
[011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不限于城市内轨道交通,还包括火车站、机场、轻轨、公交站等,通过多渠道多模式收集资料形成基础数据库,标准化方法进行处理后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系统,通过评价结果为规划、管理者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依据,从而为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供价值参考。
[0111]
实施例二
[011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系统,其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0113]
图像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获取包括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
[0114]
基础数据获取模块,其被配置为:识别在线地图或航拍图片中连续的线性通道,并对超出研究范围的线性通道进行计数,得到对外通道个数;识别在线地图中的交通图标,对交通图标进行统计,得到交通方式种类数;基于识别出的研究范围内的线性通道的长度和宽度,计算评价目标所在地的路网密度和道路级配,并判断是否不合理;将对外通道个数、交通方式种类数、路网密度是否不合理、道路级配是否不合理组成评价目标所在地的基础数据;
[0115]
预处理模块,其被配置为:对所有的基础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0116]
评价模块,其被配置为: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
[0117]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与实施例一中的各个步骤一一对应,其具体实施过程相同,此处不再累述。
[0118]
实施例三
[011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中的步骤。
[0120]
实施例四
[01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面向城市tod模式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方法中的步骤。
[0122]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23]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24]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25]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2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01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