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59411发布日期:2024-03-12 20: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定时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定时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当前的微内核机制下,用户态定时器的管理通过独立的用户态进程(timerserver,时间服务器)实现。客户进程通过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机制与timerserver进行交互,从而可以实现定时器的创建、设置及删除。

2、在这种机制下,客户进程在收到timerserver发送的定时器超期的ipc消息后,需要先解析ipc消息中的超时时间,再根据解析得到的超时时间查询本客户进程中到期的定时器,如此,才能最终确定超时定时器,从而可使该超时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被调用。

3、然而,上述的定时器管理方案中,由于客户进程在接收到timerserver发送的定时器超时的ipc消息后,需要进行ipc消息解析、查询超时定时器、确定超时定时器再执行超时处理函数等一系列步骤,因此,目前的定时器管理方案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由于定时器的创建、设置、删除、以及在接收到定时器超时的ipc消息之后的ipc消息解析、超时定时器查询以及确定等,均由客户进程在用户态下主动操作,因此,上述的定时器管理方案同时也存在安全性较低、可控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定时器管理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障定时器管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管理方法,微内核操作系统设置有客户进程对应的目标定时器,该定时器管理方法包括:

3、微内核操作系统检测目标定时器是否超时;

4、在目标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向客户进程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客户进程执行与目标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

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对目标定时器是否超时进行检测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6、响应于由根域名服务器所传递的第一请求,创建目标定时器;

7、响应于由根域名服务器所传递的第二请求,对目标定时器进行设置。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包括客户进程的进程标识符,在目标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向客户进程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9、在目标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基于客户进程的进程标识符向客户进程发送第一信息。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还包括目标定时器的标识参数,第一信息为目标定时器的标识参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客户进程执行与目标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包括:

11、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客户进程基于目标定时器的标识参数,确定与目标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

12、执行超时处理函数。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请求中还包括目标定时器的超时处理信号,响应于由根域名服务器所传递的第一请求,在微内核下创建目标定时器,包括:

14、响应于由根域名服务器所传递的第一请求,创建目标定时器;

15、注册目标定时器的超时处理信号;

16、检测目标定时器是否超时,包括:

17、检测目标定时器是否触发超时处理信号;

18、若检测到目标定时器触发超时处理信息,确定目标定时器超时。

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器管理方法,该定时器管理方法包括:

20、在客户进程对应的目标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客户进程接收由微内核操作系统发送的第一信息;

21、响应于第一信息,执行与目标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

2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由微内核操作系统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23、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创建目标定时器;

24、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用于指示对目标定时器进行设置。

2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之后,以及,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26、接收根域名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定时器的地址信息;

27、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包括:

28、基于目标定时器的地址信息,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

2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管理方法,该定时器管理方法包括:

30、根域名服务器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创建目标定时器;

31、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用于指示对目标定时器进行设置。

3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33、将第一请求传递至微内核操作系统,以使微内核操作系统根据第一请求创建目标定时器;

34、在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二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35、将第二请求传递至微内核操作系统,以使微内核操作系统根据第二请求对目标定时器进行设置。

3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37、在检测到客户进程退出的情况下,向微内核操作系统传递第三请求,第三请求用于指示删除与客户进程对应的定时器资源。

3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管理装置,微内核操作系统设置有客户进程对应的目标定时器,该定时器管理装置包括:

39、检测模块,用于微内核操作系统检测目标定时器是否超时;

40、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目标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向客户进程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客户进程执行与目标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

41、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管理装置,该定时器管理装置包括:

42、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客户进程在客户进程对应的目标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接收由微内核操作系统发送的第一信息;

43、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信息,执行与目标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

44、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管理装置,该定时器管理装置包括:

45、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域名服务器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创建目标定时器;

46、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用于指示对目标定时器进行设置。

4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后,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48、第一请求传递模块,可以用于将第一请求传递至微内核操作系统,以使微内核操作系统根据第一请求创建目标定时器;

49、在接收由客户进程发送的第二请求之后,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50、第二请求传递模块,可以用于将第二请求传递至微内核操作系统,以使微内核操作系统根据第二请求对目标定时器进行设置。

5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52、第三请求传递模块,可以用于在检测到客户进程退出的情况下,向微内核操作系统传递第三请求,第三请求用于指示删除与客户进程对应的定时器资源。

53、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管理系统,该定时器管理系统包括如上述本技术装置实施例所提供的微内核操作系统、客户进程和根域名服务器。

54、第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管理设备,该定时器管理设备包括:

55、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56、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提供的定时器管理方法。

57、第九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提供的定时器管理方法。

58、第十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述本技术装置实施例中的微内核操作系统、客户进程和根域名服务器;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定时器管理系统;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定时器管理设备;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59、本技术实施例的定时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对在微内核态下设置的定时器进行超时检测,并在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直接由微内核操作系统向该定时器对应的客户进程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直接用于指示客户进程执行与该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一方面将定时器设置,有效提升了定时器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另一方面,在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则直接由微内核操作系统向该定时器对应的客户进程发送第一信息,通知客户进程执行与该定时器对应的超时处理函数,如此,也大大提高了定时器的管理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