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61584发布日期:2024-03-12 20:4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地理围栏,即用一个虚拟的栅栏围出一个虚拟地理边界。现有技术在拆分地理围栏时,一般会将两个面要素(即拆分面与待拆分围栏)发给服务端进行处理。但实际业务需求中围栏数据本身体量大、精度要求高,而现有服务端使用的工具库不存在使用线要素拆分面要素的方法,导致服务端处理围栏数据压力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线要素拆分面要素的方法,导致服务端服务压力大的现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图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3、响应于对第一面要素的地图数据更新操作,按照预设缓冲距离将预设线要素扩展为第二面要素,以使用所述第二面要素将所述第一面要素拆分为多个面要素;

4、基于所述多个面要素中任一个面要素的顶点坐标构建第一点集合,以及基于所述预设线要素和所述第一面要素的目标点要素的坐标构建第二点集合;

5、计算所述第一点集合中第一点要素和所述第二点集合中第二点要素的坐标的距离,基于所述距离和所述预设缓冲距离之间的关系类型,调用相应策略更新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

6、响应于所述多个面要素中点要素的坐标均更新完毕,得到所述第一面要素更新后的地图数据。

7、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线要素和所述第一面要素的目标点要素的坐标构建第二点集合,包括:

8、获取所述预设线要素的端点、拐点和点排列顺序,并计算所述预设线要素和所述第一面要素的交点;

9、按照端点、交点或拐点、端点的排序,按序将端点的坐标、交点的坐标、拐点的坐标存储至所述第二点集合中。

10、可选的,所述按照预设缓冲距离将预设线要素扩展为第二面要素,包括:

11、以所述预设线要素的每个线段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建立所述预设缓冲距离的缓冲区,对所有线段的缓冲区做并集,得到所述第二面要素。

12、可选的,还包括:过滤掉所述预设线要素中位于所述第一面要素之外的端点和/或拐点。

13、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距离和所述预设缓冲距离之间的关系类型,调用相应策略更新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包括:

14、响应于距离等于所述预设缓冲距离,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所述第二点要素的坐标;或

15、响应于距离不等于所述预设缓冲距离,构建所述第一点要素到所述预设线要素的垂线,筛选出长度最短的目标垂线,将所述目标垂线和所述预设线要素的交点作为最短间距点;

16、若所述最短间距点和所述第一要素点的间距等于所述预设缓冲距离,则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所述第二点要素的坐标,否则不做替换处理。

17、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所述第二点要素的坐标,包括:

18、在最短间距点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所述第二点要素的坐标;或

19、在最短间距点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确定位于多个最短间距点之间的交点或拐点,以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交点或拐点的坐标。

20、可选的,所述计算所述第一点集合中第一点要素和所述第二点集合中第二点要素的坐标的距离,包括:

21、按照所述第二点集合中的点排列顺序,首先计算所述第一点要素和所述预设线要素的端点的坐标的距离;

22、在基于端点更新所述第一点要素坐标成功的情况下,停止后续步骤,否则确定所述点排列顺序中位于端点后的下一个点,以计算所述第一点要素和所述下一个点的坐标的距离;

23、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更新所述第一点要素坐标成功为止。

24、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图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25、拆分模块,用于响应于对第一面要素的地图数据更新操作,按照预设缓冲距离将预设线要素扩展为第二面要素,以使用所述第二面要素将所述第一面要素拆分为多个面要素;

26、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面要素中任一个面要素的顶点坐标构建第一点集合,以及基于所述预设线要素和所述第一面要素的目标点要素的坐标构建第二点集合;

27、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点集合中第一点要素和所述第二点集合中第二点要素的坐标的距离,基于所述距离和所述预设缓冲距离之间的关系类型,调用相应策略更新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

28、更新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多个面要素中点要素的坐标均更新完毕,得到所述第一面要素更新后的地图数据。

29、可选的,所述构建模块,用于:

30、获取所述预设线要素的端点、拐点和点排列顺序,并计算所述预设线要素和所述第一面要素的交点;

31、按照端点、交点或拐点、端点的排序,按序将端点的坐标、交点的坐标、拐点的坐标存储至所述第二点集合中。

32、可选的,所述拆分模块,用于:

33、以所述预设线要素的每个线段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建立所述预设缓冲距离的缓冲区,对所有线段的缓冲区做并集,得到所述第二面要素。

34、可选的,还包括:过滤掉所述预设线要素中位于所述第一面要素之外的端点和/或拐点。

35、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用于:

36、响应于距离等于所述预设缓冲距离,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所述第二点要素的坐标;或

37、响应于距离不等于所述预设缓冲距离,构建所述第一点要素到所述预设线要素的垂线,筛选出长度最短的目标垂线,将所述目标垂线和所述预设线要素的交点作为最短间距点;

38、若所述最短间距点和所述第一要素点的间距等于所述预设缓冲距离,则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所述第二点要素的坐标,否则不做替换处理。

39、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用于:

40、在最短间距点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所述第二点要素的坐标;或

41、在最短间距点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确定位于多个最短间距点之间的交点或拐点,以将所述第一点要素的坐标替换为交点或拐点的坐标。

42、可选的,所述计算模块,用于:

43、按照所述第二点集合中的点排列顺序,首先计算所述第一点要素和所述预设线要素的端点的坐标的距离;

44、在基于端点更新所述第一点要素坐标成功的情况下,停止后续步骤,否则确定所述点排列顺序中位于端点后的下一个点,以计算所述第一点要素和所述下一个点的坐标的距离;

45、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更新所述第一点要素坐标成功为止。

46、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图数据处理电子设备。

47、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地图数据处理方法。

48、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地图数据处理方法。

49、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程序产品。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图数据处理方法。

50、根据本发明所述提供的方案,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虽有将线要素扩展为面要素对待拆分面要素进行拆分,但后续步骤包括计算距离、构建点集合、更新坐标,都是基于线要素进行的,以此构建出一种基于线要素拆分面要素的方案;整个实施过程发生在前端,降低了对网络带宽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服务端的依赖度,使得更新地图数据及功能迭代更加灵活便捷。

51、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