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芯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5720发布日期:2024-03-12 21:0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芯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存储,特别涉及一种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芯片。


背景技术:

1、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规模内存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的混合内存架构可以实现计算机系统高性能访存和低功耗的要求。

2、目前,电子设备通过数据迁移,将dram中访问频率大于频率阈值的数据(即冷数据)存储在nvm,将nvm中访问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的数据(即热数据)存储在dram,以便后续电子设备能够在dram中访问到热数据。

3、但是,对于dram或nvm中的任一存储介质,电子设备采用固定的迁移带宽,对该存储介质进行数据迁移,且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应用程序还会访问该存储介质。由于该存储介质所提供的带宽有限,固定的迁移带宽对应用程序访问该存储介质所占用的带宽产生影响,从而对应用程序访问该存储介质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进行调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装置、系统以及芯片,通过调整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提高应用程序访问该存储介质的效率。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此方法应用于混合内存系统,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获取应用程序访问混合内存系统中第一存储介质的访问时延,之后,再根据获取的访问时延,确定第一存储介质的时延变化信息,最后,根据时延变化信息所指示的第一存储介质的应用访问时延的变化规律,调整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其中,第一存储介质为混合内存系统中一种存储介质,应用访问时延为第一存储介质被应用程序访问时所占用时间,迁移带宽指示对第一存储介质进行数据迁移时所采用的带宽。

3、本方法通过获取应用程序访问存储介质的访问时延,再根据获取到的访问时延,获取时延变化信息,然后根据时延变化信息所指示存储介质的应用访问时延的变化规律,调整该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以便之后存储介质通过调整后的迁移带宽进行数据迁移,以降低固定的迁移带宽对应用程序访问存储介质所采用的带宽的影响,进而提高应用程序访问该存储介质的效率。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程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时延阈值,第一时延阈值小于应用程序允许的最大访问时延,且第一时延阈值与第一带宽调整参数对应,在此基础上,根据变化规律调整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的过程可以是:若变化规律为应用访问时延递增,且获取的访问时延大于或等于第一时延阈值,根据第一时延阈值对应的第一带宽调整参数,减少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

5、基于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存储介质的数据迁移和应用程序访问第一存储介质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应用访问时延递增可能是该迁移带宽所导致的,因此,若该变化规律为该应用访问时延递增,则减少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相应地,应用程序访问该第一存储介质的访问带宽增加,以降低迁移带宽对该应用访问时延的影响,从而能够降低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提高应用程序访问第一存储介质的效率。

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程序对应至少一个第二时延阈值,第二时延阈值小于应用程序允许的最大访问时延,且第二时延阈值与第二带宽调整参数对应,在此基础上,根据变化规律调整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的过程可以是:若变化规律为应用访问时延递减,且获取的访问时延小于或等于第二时延阈值,根据第二时延阈值对应的第二带宽调整参数,增加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

7、基于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存储介质的数据迁移和应用程序访问第一存储介质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应用访问时延递减,说明此时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在减少,因此,若该变化规律指示该应用访问时延递减,增加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从而在保证应用程序以小的访问时延访问第一存储介质的情况下,还能够提高第一存储介质数据迁移的效率。

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存储介质支持多个应用程序访问的情况下,对于第一时延阈值或第二时延阈值中的任一时延阈值,任一时延阈值小于多个应用程序允许的各个最大访问时延中的最小时延;或者,若多个应用程序中存在提供目标业务的目标应用程序,任一时延阈值小于目标应用程序允许的最大访问时延。

9、基于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任一时延阈值小于该多个应用程序允许的各个最大访问时延中的最小时延的情况下,根据该任一时延调整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从而避免第一存储介质的应用访问时延达到该最小时延,以满足多个应用程序对访问时延的要求,避免应用程序崩溃。在任一时延阈值小于目标应用程序允许的最大访问时延的情况下,根据该任一时延调整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使得第一存储介质的应用访问时延能够满足目标业务的要求。

1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应用程序访问第一存储介质的访问时延之前,此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若应用程序满足迁移带宽调整条件,执行获取应用程序访问第一存储介质的访问时延的步骤。

11、基于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应用程序满足迁移带宽调整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获取该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进而通过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调整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降低了工作量,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消耗。

1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程序满足迁移带宽调整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接收到终端的迁移带宽调整请求,迁移带宽调整请求指示根据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调整迁移带宽;应用程序提供有目标业务;应用程序访问的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进程已经运行,迁移进程用于对第一存储介质进行数据迁移;应用程序提供有目标业务;应用程序访问的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进程已经运行,迁移进程用于对第一存储介质进行数据迁移。

13、基于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应用程序满足迁移带宽调整条件包括接收到终端的迁移带宽调整请求或应用程序提供有目标业务的情况下,才会获取该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进而通过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调整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以降低该迁移带宽对该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的影响,进而提高该应用程序访问第一存储介质的效率,从而能够保证而能够保证终端或目标业务对应用程序的访问时延的要求。由于迁移进程可能是迁移读进程,也可能是迁移写进程,在应用程序满足迁移带宽调整条件包括应用程序访问的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进程已经运行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读带宽和迁移写带宽的统一化管理,管理方式简单,而无需对第一存储介质的迁移读带宽和迁移写带宽分别设计一套管理机制进行管理,避免了对同一存储介质的迁移读带宽和迁移写带宽的不对称性管理。

1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访问时延包括读时延和写时延中的至少一项,读时延为应用程序从第一存储介质读取数据的时延,写时延为应用程序向第一存储介质写入数据的时延。

15、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应用程序访问第一存储介质的访问时延的过程可以是:若应用程序对第一存储介质的读写比例大于或等于目标比例,获取应用程序的读时延;若应用程序对第一存储介质的写读比例大于或等于目标比例,获取应用程序的写时延。

16、基于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应用程序对该第一存储介质的读写比例,选择获取应用程序的读时延还是写实现,而无需获取应用程序的写时延和读时延这两种访问时延,降低了工作量。

1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迁移带宽为迁移读带宽或迁移写带宽,迁移读带宽为数据迁移过程中将第一存储介质中的数据读出时所采用的带宽,迁移写带宽为数据迁移过程中将第二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写入第一存储介质时所采用的带宽。

1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存储介质和第二存储介质位于同一计算设备,第一存储介质和第二存储介质的种类不同;若第一存储介质和第二存储介质位于不同的计算设备,第一存储介质和第二存储介质的种类不同或者相同。

1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的各个模块。

20、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内存系统,该混合内存系统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

21、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应用于混合内存系统,该芯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

22、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由混合内存系统的控制器读取,以使控制器所在计算设备执行如上述存储介质的迁移带宽调整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23、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混合内存系统的控制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程序代码,控制器执行该程序代码,使得该控制器所在计算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24、本技术在上述各方面提供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组合以提供更多实现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