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59858发布日期:2023-06-15 01:3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市政养护,特别涉及一种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市政养护管养平台类业务系统中,工单流转一直是最重要的业务流程之一。工单数据记录了各种城市运维问题发现、派单、处置、反馈的完整业务闭环。分析工单数据也是制定养护计划,调整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经费的重要依据。

2、首先,传统养护模式对于不同的养护问题分类进行独立养护。传统养护模式将道路、环卫、绿化、市容等各专业市政养护工作独立开展,由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立项、实施和监管,存在责任交叉、养护资源重复投入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城市治理精细化、数字化,城域综合养护模式应运而生。综合养护将城市道路、桥梁、交通、排水、道路绿化、环卫、路灯等市政设施日常养护在空间上位置重合、界面上存在交叉等情况进行统筹考虑的市政养护方式,避免了传统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各专业相互独立,同一区域的设施养护由不同行业班组分别实施造成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诸多弊端。

3、其次,传统养护模式的派单工作流程复杂、不能基于运营成本进行动态协调。传统养护模式下的派单流程,是将整个养护区域划分为若干标段,每个标段内按照专业又分为若干养护作业承包单位。日常巡检工单或公众投诉工单生成后,下发给对应标段内的对应养护承包单位,这种模式下存在以下问题:

4、不同标段之间养护资源难以协调。由于不同标段内是由不同承包人负责养护工作,管理者很难在不同标段之间调配人工或材料等资源达到养护区域整体效率最优。

5、专业界面不清,养护工作常有推诿现象。由于管理主体差异等原因导致不同养护专业之间的界面存在交叉,比如河道岸坡属于道路养护单位负责还是河道养护单位负责,边界划分不清。

6、传统养护模式下的管养平台缺少整体效率最优的考虑,养护作业单位降低运营成本的动力也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市政养护各养护专业相互独立,使在同一区域的城域养护资源的重复投入而造成浪费、管理复杂,以及传统派单工作流程复杂、不能基于运营成本进行动态协调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以整个城镇区域为养护对象,统筹市政道路、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养护、公园绿地、河湖水质、突发状况处理、停车等资源运营养护。同时,通过将养护问题生成工单并投入工单池中,将工单池中的工单分类为紧急工单和非紧急工单并设计各自的分配规则,最优化工单周转效率,降低综合养护运营成本,同时保证服务质量。并通过考核作业班组的作业成果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2、一种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s1:对市政综合养护问题进行处理并生成工单;

4、s2:将生成工单投入待处理工单池并根据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判断为紧急工单或非紧急工单;

5、s3:紧急工单根据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就近自动派单给班组,非紧急工单根据非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根据k近邻算法将多个非紧急工单打包为工单包件并根据就近原则自动派单给班组;

6、s4:班组接收派单并进行工单处理;

7、s5:班组拒绝派单则工单被打上被拒工单标签并返回待处理工单池重复s2-s5步骤;

8、s6:若s5中所述拒绝派单次数大等于2次,则进行人工派单指定班组并进行工单处理。

9、所述通过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判断为紧急工单或非紧急工单的方法为:

10、s1:用户设定工单紧急状态判断值为时长t,设定某个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为t,

11、s2:当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t≤t时,将该工单判定为紧急工单,进入紧急工单派单流程;

12、s3:当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t>t时,将该工单判定为非紧急工单,进入非紧急工单派单流程。

13、所述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利用插入排序算法设置,所述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下的步骤为:

14、s1:启动紧急派单任务,并对任务紧急工单进行优先级排序;

15、s2:选取优先级最高的紧急工单派单;

16、s3:根据班组的空闲状态确定派单时是否存在空闲班组,若存在,按照就近原则派发至最近空闲班组;若不存在,根据平均分配原则派发至紧急工单数量最少的班组;

17、s4:若s3中多个班组紧急工单数量相同,则派发至非紧急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最长的班组优先接单;

18、s5:紧急工单派单完成;

19、s6:若存在未派出的紧急工单,重复s2-s6步骤;若不存在未派出的紧急工单,则派单任务结束。

20、派单时,对班组进行实时插入排序,以确定相应紧急工单派单至实时接单优先级最高的班组。插入排序的算法如下:

21、1)班组接单平均分配原则:班组的接收紧急工单数量遵循平均分配原则。即当紧急工单数量m小于等于班组数量n时,保证班组至多分配到一个紧急工单;当紧急工单数量m大于班组数量n时,任意两个班组之间的紧急工单数差值不可大于1。

22、2)班组空闲状态判定及优先级规则:对比班组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和紧急工单判定界限t确定对应班组的空闲状态,若班组存在剩余待处理时间t≤t的工单(包括班组当前所有紧急工单和非紧急工单),则认为班组处于非空闲状态,反之则为空闲状态。根据班组空闲状态进行班组接单优先级排序,空闲班组优先被接单;

23、3)在规则1)和2)的基础上,紧急工单派单时,若出现多个空闲班组,则根据就近原则判定班组的接单优先级,距离该紧急工单较近位置的空闲班组优先接单,以实现紧急工单快速处理;

24、4)在规则1)和2)的基础上,紧急工单派单时,若不存在空闲班组,即全部为非空闲班组的情况下,则根据非空闲班组的剩余工单处置时长进行判定接单优先级,即紧急工单数量少,并且剩余非紧急工单处置时长较长(max{t1,t2,t3,...})的班组优先接单;

25、5)在规则1)、2)和4)的基础上,若某班组不存在非紧急工单,则其剩余非紧急工单处置时长视为无限大。

26、根据插入排序算法设置所述平均分配原则,具体为:当紧急工单数量m小于等于班组数量n时,保证班组至多分配到一个紧急工单;当紧急工单数量m大于班组数量n时,任意两个班组之间的紧急工单数差值不可大于1。

27、所述班组的空闲状态判定方法为:对比班组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和紧急工单判定界限t确定对应班组的空闲状态,若班组存在剩余待处理时间t≤t的工单,所述剩余待处理时间t≤t的工单包括班组当前所有紧急工单和非紧急工单,则认为班组处于非空闲状态,反之则为空闲状态。

28、所述非紧急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设置方法包括:若该班组不存在非紧急工单,则非紧急工单的剩余待处理时间为无限大。

29、所述非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利用插入排序算法设置,所述非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中的步骤为:

30、s1:启动非紧急工单派单任务;

31、s2:根据k近邻算法对非紧急工单分类,形成工单包件;

32、s3:对非紧急工单进行优先级排序;

33、s4:选取优先级最高的工单包件派单;

34、s5:根据是否具有空闲班组派单,若有空闲班组,根据就近原则派发至最近空闲班组;若没有,则派发至剩余非紧急工单数量最少的班组;

35、s6:若s5中多个班组剩余非紧急工单数量相同,则派发至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最长的班组;

36、s7:该工单包件派单完成;

37、s8:检查是否存在未派出的包件,若有,重复s4-s8步骤,若没有,则派单任务结束。

38、所述形成工单包件的方法为:将待处理工单池中的非紧急工单采用k近邻算法聚类打包分类成多个工单包件,每个工单包件有k个工单任务。

39、所述优先级排序的方法为:依据工单包件剩余待处理时间进行派单优先级排序,工单包件剩余待处理时间较短的非紧急工单包件优先被派单,反之,包件剩余待处理时间较长的工单包件后置派单。

40、所述工单包件剩余待处理时间为工单包件中每个工单任务的剩余待处理时间t的最大值。

41、基于一种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建立班组激励考核机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42、s1:设置每个班组工单完成量标准,记录每个班组在执行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中工单完成量;

43、s2:根据所述工单完成量多少对班组进行排序和分级,前10%为优秀班组,后10%为较差班组;

44、s3:对优秀班组予以奖金激励;

45、s4:将较差班组的工单完成量域每个班组工单完成量标准进行比较,若达到所述工单完成量标准,则合格,若未达到所述工单完成量标准,则进行人工监督或清退。

4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市政综合养护模式下的作业工单优化分派方法,与现有管养平台的作业工单需要人工逐条派发相比,通过在待处理工单池根据工单剩余待处理时间判断为紧急工单或非紧急工单,紧急工单根据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就近自动派单给班组,非紧急工单根据非紧急工单的派单规则根据k近邻算法将多个非紧急工单打包为工单包件,并根据就近原则自动派单给班组。本发明通过工单处置优先级排序以及就近分组派发,兼顾了紧急工单处置的实时性要求以及提高了养护业务周转效率,降低业务周转成本,尤其适合区域性综合养护运营企业。

47、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作业班组的科学管理和激励考核机制,保证服务质量,激发作业班组的工作积极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