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

文档序号:34233665发布日期:2023-05-24 17:4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械动力学,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1、管路是连接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系统、燃油系统、调节系统、启动系统等附件的重要部件。当流体在管路内流动时,管路的振动和管路系统的共振会诱发更多的故障,这将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试验进度。因此,管路输送流体的动力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学术研究中,航空液压通常将管路简化为流体输送管路模型和卡箍支撑模型。

2、根据航空发动机的内部形状限制,单独的直管或弯管已经无法满足工程需要。因此,直弯组合输流管道的动力学特性值得研究。其中,l型管道模型更接近工程实际,研究成果更具有实用性。目前,针对输流管路的动力学分析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分析流固耦合(fsi)作用对输流管路固有特性的影响,学者们采用传递矩阵法、半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等方法建立管路系统模型。传递矩阵法适用于链式管路结构,应用范围广,但往往存在数值不稳定的缺点。有限元法在处理复杂的构形管道和复杂的边界条件方面具有优势,但计算效率较低。半解析法常用来处理输流管路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求解效率高,但其适用于单管难以应用于复杂的管路系统,因此半解析法应用于l型管建模的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本发明方法应用半解析法进行l型输流管路的建模,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求解效率较高。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

4、基于半解析法,将l型管路分解成直-弯-直模型,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

5、对建立的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得到验证后的模型;

6、基于验证后的模型,模拟流体参数对l型输流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验证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7、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半解析法,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

8、建立弯管控制方程;

9、建立直管控制方程;

10、将弯管控制方程和直管控制方程进行组合,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方程。

11、进一步地,所述建立弯管控制方程,具体包括:

12、分别用ux、uy和uz表示弯管中任意一点的x1、y1和z1方向的位移,表示如下:

13、

14、uy(x,z,t)=v(x,t)-zθ(x,t),

15、uz(x,y,t)=w(x,t)+yθ(x,t),

16、其中,θ、φ和是在点上关于三个坐标轴的横截面旋转;转动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17、

18、采用拉格朗日应变理论描述几何非线性,描述应变与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19、

20、根据修正的耦合应力理论,耦合应力张量m的偏部分和对称曲率张量γ表示如下:

21、

22、

23、m=2l2μγ

24、其中,u为位移矢量,θ为旋转矢量,l为测量耦合应力效应的材料长度尺度参数;

25、将弯曲管道的应变能表示如下:

26、

27、将曲线管道中心线处的流体速度表示如下:

28、

29、其中,ap为管道截面积,af为流体截面积,ρf为流体密度,ρp为管道密度,up为轴向力p所做的功,uf为流体压力所做的功;

30、应用扩展的哈密顿原理,得到卡箍支撑的弯管的控制方程,积分时间从t1到t2,表达式如下:

31、

32、

33、其中,δt为虚动能,δu为虚势能,δw为虚功。

34、进一步地,所述建立直管控制方程,具体包括:

35、根据哈密顿原理,得出直管输送流体的流固耦合振动方程:

36、

37、进一步地,所述将弯管控制方程和直管控制方程进行组合,建立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方程,具体包括:

38、为了在有限维函数空间中求得近似解,利用伽辽金离散技术对连续系统进行离散化,将曲线管道的变形表示为:

39、

40、

41、

42、

43、

44、vr(x)=c1sinβ2x+c2cosβ2x+c3sinhβ2x+c4coshβ2x

45、wr(x)=c5sinβ3x+c6cosβ3x+c7sinhβ3x+c8coshβ3x

46、设弹性卡箍支撑管道两端边界条件为:

47、vr″(0)=0,ei1vr″′(0)=-kvvr(0)

48、vr″(l)=0,ei1vr″′(l)=kvvr(l)

49、因此,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50、d0=sinβ2l-cosβ2l-2g sinhβ2l+coshβ2l

51、d2=sinβ2l-sinhβ2l

52、d3=-2g sinβ2l-cosβ2l+coshβ2l

53、d4=sinβ2l-sinhβ2l

54、

55、直管道的变形可以表示为:

56、

57、

58、

59、

60、

61、v′r(x)=c9sinβ5x+c10cosβ5x+c11sinhβ5x+c12coshβ5x

62、w′r(x)=c13sinβ6x+c14cosβ6x+c15sinhβ6x+c16coshβ6x

63、假设直管道横向振动的模态函数通解形式为:

64、c9=c11

65、

66、

67、将直弯管进行组合,动力学方程简化为:

68、

69、进一步地,所述对建立的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具体包括:

70、基于l型输流管路锤击实验的模态验证,模态验证所需的测试仪器包括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力锤和12通道lms系统。

71、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验证后的模型,模拟流体参数对l型输流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验证l型输流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具体包括:

72、通过多次锤击试验,得到了l型输流管路系统的模态振型以及固有频率;

73、采用半解析法获得输流管路的模态振型以及固有频率;

74、通过对比两者的模态振型以及频率结果来验证模型正确性。

75、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76、1、本发明提供的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首次应用半解析法进行l型输流管路的建模,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求解效率较高。

77、2、本发明提供的l型输流管路的半解析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进行分段建模,根据哈密顿原理推导了弯管输流管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再推到出直管的动力学模型,然后进行直弯组合。进行了数值分析和管路锤击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研究流体速度与流体压力对管路固有频率的影响,得到l型输流管路的临界速度与临界压强,具有工程实践意义,为后续的l型输流管路振动分析提供了支持。

78、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机械动力学等领域广泛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