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11831发布日期:2023-02-01 02:1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即wdt)的作用是防止程序发生死循环。看门狗实际上是一个计数器,一般给看门狗一个数字,称为喂狗,程序开始运行后看门狗开始计数。如果程序运行正常,一段时间后cpu会发出指令让看门狗置零,重新开始计数。如果看门狗计数器增加到设定值后,就认为程序没有正常工作,则会强制复位系统。根据寄存器配置的不同,看门狗会在发生超时或预超时的情况下产生中断信号或复位信号,复位信号的极性和脉冲宽度也会根据配置有所不同。另外因为看门狗计数的变化,产生中断信号和复位信号的时间也会变化。因此,对wdt验证的难点就在于既要保证各种配置条件下的功能覆盖,又要准确判断每个功能模式下的输出信号是否正确。
3.综上,如何对wdt进行验证以实现覆盖率的快速收敛并提高验证效率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对wdt进行验证以实现覆盖率的快速收敛并提高验证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5.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包括:
6.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
7.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8.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9.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
10.可选的,所述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之后,还包括:
11.在检测到所述事务消息发送完成之后,则触发暂停事件以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暂停测试序列以停止发送事务消息。
12.可选的,所述wdt仿真验证方法,还包括:
13.预先确定与不同的总线协议对应的配置功能,并将与各所述配置功能对应的测试序列保存至所述测试组件中的测试序列库中。
14.可选的,所述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之后,还包括:
15.将所述当前覆盖测试率和相应的事务配置数据存储至配置数据库中;
16.相应的,所述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过程中,还包括:
17.若监测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未发生变化,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遍历所述配置数据库以确定出未覆盖的目标配置功能;
18.基于所述目标配置功能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定向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定向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事务消息。
19.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过程中,还包括:
20.若检测到所述测试序列库中的所有测试序列均已发送完成,并且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基于所述配置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当前覆盖测试率和所述事务配置数据在所述测试序列库中增加新的目标定向测试序列;
21.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所述目标定向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目标定向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事务消息。
22.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的过程中,还包括:
23.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寄存器中的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配置数据确定出当前测试的配置功能以及与所述配置功能对应的wdt的输入值、输出信号的极性和持续时间;
24.基于所述wdt的输入值、所述输出信号的极性和持续时间构建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25.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之后,还包括:
26.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调用预设结束函数以结束仿真验证操作。
27.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wdt仿真验证装置,包括:
28.随机测试模块,用于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
29.输出信号监测模块,用于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30.覆盖率判断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31.重复测试模块,用于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
32.第三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3.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34.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公开的wdt仿真验证方法的步骤。
35.第四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wdt仿真验证方法的步骤。
36.可见,本技术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由此可见,本技术中控制模块包括计时功能,当到达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可以获取到wdt的输出信号,并需要判断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只有在输出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当前覆盖测试率未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模块才会控制测试组件实现下次事务消息的发送,进而能够动态控制仿真进程,并节省仿真时间,提高效率。另外,将当前覆盖测试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作为仿真结束的条件,以实现覆盖率的快速收敛,从而提高了验证效率。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流程图;
39.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体的验证平台示意图;
40.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体的wdt仿真验证方法流程图;
41.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体的wdt仿真验证流程示意图;
42.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wdt仿真验证装置结构示意图;
43.图6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当前,根据寄存器配置的不同,看门狗会在发生超时或预超时的情况下产生中断信号或复位信号,复位信号的极性和脉冲宽度也会根据配置有所不同。另外因为看门狗计
数的变化,产生中断信号和复位信号的时间也会变化。因此,对wdt验证的难点就在于既要保证各种配置条件下的功能覆盖,又要准确判断每个功能模式下的输出信号是否正确。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对wdt进行验证以实现覆盖率的快速收敛并提高验证效率。
46.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47.步骤s11: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
48.本实施例中,在仿真验证操作开始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即event)以控制测试组件test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随机测试序列发送一个完整的事务消息(即transaction)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驱动程序将事务消息发送至wdt。
49.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用到的验证平台具体可以如图2中所示,验证平台在传统uvm组件的基础上,增加了config模块,通过选择不同的总线配置信息,实现agent中driver驱动时序和interface信号的选择,提高了验证环境组件搭建的效率。验证平台还增加一个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含计时功能,能根据监测的功能信息自动判断中断和复位信号产生的时间,实现输出信号的比较。其中,agent和wdt的寄存器控制端口使用io接口完成连接,io接口包括amba(即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总线协议的所有端口,能避免频繁修改接口,其中,amba总线协议是一种面向高性能嵌入式微控制器设计的片上联接标准。为匹配不同总线协议的数据类型,在agent中声明多组组件,对应不同的总线协议,所有组件的例化通过config模块控制。以wdt寄存器端口通过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即外围总线)总线控制为例,在config模块中通过config_db方式设置agent中apb driver、apb monitor的is_active变量为active模式,其它总线协议的相关组件设置为passive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简化验证环境,避免出现多余的组件影响仿真速度。
50.步骤s12: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51.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在检测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wdt的输出信号,以判断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的,判断中断信号和复位信号是否产生、极性是否正确以及脉冲宽度是否符合设定。
52.步骤s13: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5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若输出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即wdt输出的结果正确,控制模块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当前测试覆盖率需满足100%,也即判断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达到了100%。
54.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之后,还包括: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调用预设结束函数以结束仿真验证操作。也即,若输出信号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即控制模块判定wdt输出结果错误,控制模块则调用finish函数结束仿真,并打印当前配置功能,以方便后续调试。
55.步骤s14: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
56.本实施例中,若当前测试覆盖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即未达到100%,则通过控制模块向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也即,若当前测试覆盖率未达到100%,则向测试组件传递事务完成标志,测试组件收到事务完成标志后,继续触发随机测试事件,控制随机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个事务消息,直到多次循环后的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也即控制模块会向测试组件发出仿真结束标志,测试组件则停止事务消息的发送,仿真结束。
57.可见,本技术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由此可见,本技术中控制模块包括计时功能,当到达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可以获取到wdt的输出信号,并需要判断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只有在输出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当前覆盖测试率未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模块才会控制测试组件实现下次事务消息的发送,进而能够动态控制仿真进程,并节省仿真时间,提高效率。另外,将当前覆盖测试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作为仿真结束的条件,以实现覆盖率的快速收敛,从而提高了验证效率。
58.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wdt仿真验证方法,相对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包括:
59.步骤s21: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
60.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需要预先确定与不同的总线协议对应的配置功能,并将与各所述配置功能对应的测试序列保存至所述测试组件中的测试序列库中。也即,测试组件的测试序列库中预先保存了与不同配置功能对应的测试序列。
61.另外,上述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的过程中,还包括: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寄存器中的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配置数据确定出当前测试的配置功能以及与所述配置功能对应的wdt的输入值、输出信号的极性和持续时间;基于所述wdt的输入值、所述输出信号的极性和持续时间构建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理解的是,事务消息再由驱动程序到wdt的过程中,config模块中的monitor监测到寄存器配置数据,并传递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收集的配置数据,确定当前事务消息实现的配置功能,即wdt的输入
值或称为喂狗时间、输出信号的极性,输出信号持续时间等,以便基于wdt的输入值、输出信号的极性和持续时间构建第一预设条件。
62.步骤s22:在检测到所述事务消息发送完成之后,则触发暂停事件以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暂停测试序列以停止发送事务消息。
63.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测试组件包括全部的测试序列,除随机测试序列和定向测试序列外,还包括一个暂停测试序列,此序列不发送任何事务消息,只是在无限循环,推动仿真时间,实现事务消息暂停发送的功能。因此,在检测到事务消息发送完成后,会触发暂停事件,测试组件会选择暂停测试序列,以暂停发送事务消息。
64.步骤s23: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65.步骤s24: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将所述当前覆盖测试率和相应的事务配置数据存储至配置数据库中,以及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66.本实施例中,若wdt的输出结果正确,控制模块会记录当前覆盖测试率,并将当前覆盖测试率和相应的事务配置数据存储至内部的配置数据库中。
67.步骤s25: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
68.本实施例中,上述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过程中,还包括:若监测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未发生变化,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遍历所述配置数据库以确定出未覆盖的目标配置功能;基于所述目标配置功能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定向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定向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事务消息。可以理解的是,在发送若干次事务消息后,控制模块可能会监测到当前测试覆盖率在预设单位时间内一直没有增加,也即未发生变化,此时控制模块会遍历内部的配置数据库,以自动计算未覆盖的目标配置功能,在向测试组件传递事务完成标志时,也会触发测试组件中未覆盖的目标配置功能对应的定向测试序列事件,然后测试组件控制定向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个事务消息。
69.进一步的,上述过程中,还可以包括:若检测到所述测试序列库中的所有测试序列均已发送完成,并且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基于所述配置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当前覆盖测试率和所述事务配置数据在所述测试序列库中增加新的目标定向测试序列;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所述目标定向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目标定向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事务消息。可以理解的是,若检测到测试序列库中所有测试序列都发送完成,但当前测试覆盖率仍未达到100%且不再增加,控制模块则会返回覆盖率和配置数据库信息,然后根据控制模块返回的信息,在测试序列库中增加新的目标定向测试序列,然后更新完测试序列库后,选择该目标定向测试序列继续进行仿真验证,直到覆盖率达到100%。
70.其中,关于上述步骤s23、s24和s25更加具体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
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71.可见,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当前测试覆盖率未达到100%,则会向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然后发送下一事务消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若监测到当前测试覆盖率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未发生变化,控制模块会遍历内部的配置数据库,以自动计算未覆盖的目标配置功能,再基于目标配置功能控制测试组件选择定向测试序列。另外,若测试序列库中所有测试序列都发送完成,但当前测试覆盖率仍未达到100%,根据控制模块返回的信息,在测试序列库中增加新的目标定向测试序列,再发送下一事务消息。从而实现了覆盖率的快速收敛,并实现各个配置功能测试的全覆盖,提高了验证效率。
72.参见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wdt仿真验证装置,该装置包括:
73.随机测试模块11,用于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
74.输出信号监测模块12,用于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75.覆盖率判断模块13,用于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76.重复测试模块14,用于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
77.可见,本技术在启动仿真验证操作后,则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随机测试序列发送相应的事务消息至驱动程序,以便通过所述驱动程序将所述事务消息发送至wdt;通过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wdt开始工作后则启动计时操作,并在达到所述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监测所述wdt的输出信号,以及判断所述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记录当前测试覆盖率,并判断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测试组件发送事务完成标志以重新跳转至所述触发随机测试事件以控制测试组件选择随机测试序列的步骤,以发送下一事务消息,直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然后完成仿真验证操作。由此可见,本技术中控制模块包括计时功能,当到达计时操作规定的预设超时时间后可以获取到wdt的输出信号,并需要判断输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只有在输出信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当前覆盖测试率未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模块才会控制测试组件实现下次事务消息的发送,进而能够动态控制仿真进程,并节省仿真时间,提高效率。另外,将当前覆盖测试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作为仿真结束的条件,以实现覆盖率的快速收敛,从而提高了验证效率。
78.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测试模块11之后,还可以包括:
79.暂停测试序列发送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事务消息发送完成之后,则触发暂停事件以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暂停测试序列以停止发送事务消息。
80.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wdt仿真验证装置,还可以包括:
81.测试序列保存单元,用于预先确定与不同的总线协议对应的配置功能,并将与各所述配置功能对应的测试序列保存至所述测试组件中的测试序列库中。
8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覆盖率判断模块13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
83.覆盖率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覆盖测试率和相应的事务配置数据存储至配置数据库中;
84.相应的,所述重复测试模块14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
85.遍历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未发生变化,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遍历所述配置数据库以确定出未覆盖的目标配置功能;
86.定向测试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配置功能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定向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定向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事务消息。
87.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重复测试模块14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
88.测试序列增加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所述测试序列库中的所有测试序列均已发送完成,并且所述当前测试覆盖率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基于所述配置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当前覆盖测试率和所述事务配置数据在所述测试序列库中增加新的目标定向测试序列;
89.目标定向测试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测试组件选择所述目标定向测试序列,并启动所述目标定向测试序列发送下一事务消息。
90.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信号监测模块12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
91.配置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寄存器中的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配置数据确定出当前测试的配置功能以及与所述配置功能对应的wdt的输入值、输出信号的极性和持续时间;
92.第一预设条件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wdt的输入值、所述输出信号的极性和持续时间构建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9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信号监测模块12之后,还可以包括:
94.仿真结束单元,用于若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通过所述控制模块调用预设结束函数以结束仿真验证操作。
9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电源23、通信接口24、输入输出接口25和通信总线26。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执行的wdt仿真验证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96.本实施例中,电源23用于为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24能够为电子设备2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2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97.其中,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
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98.另外,存储器2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包括操作系统221、计算机程序222及数据22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99.其中,操作系统221用于管理与控制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222,以实现处理器21对存储器22中海量数据223的运算与处理,其可以是windows、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2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20执行的wdt仿真验证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数据223除了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由外部设备传输进来的数据,也可以包括由自身输入输出接口25采集到的数据等。
100.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wdt仿真验证过程中执行的方法步骤。
10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102.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03.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104.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
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05.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wdt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