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51698发布日期:2022-10-19 01:2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飞机编队飞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2.燃油价格、成本和环境可持续性仍然是现代航空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因而需要更加节能的飞机。减少燃料燃烧和排放研究是航空工业和学术界的中心课题之一。在所有的相关技术和概念设计中,编队飞行是最有前途和最适用的解决方案之一。
3.受到鸟类编队飞行可以节省能量这一想法的启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业界对飞机编队飞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目的是利用前机尾部的涡流来提高后机的空气动力学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降低经济成本,或者延长相同有效载荷下飞机的续航里程。为了了解和量化编队飞行的潜在好处,进行了有关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的研究工作。从最简单的马蹄涡方法到高保真的数值方法都表明,根据不同的飞机类型、编队构型等,编队飞行的诱导阻力减阻率可达40%~80%。德国和美国也进行了一些示范性的风洞和飞行试验。根据飞行试验结果,双机编队飞行可以减少18%的燃料消耗、获取高达20%的总减阻率。
4.需要指出的是,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编队飞行的一个或两个孤立方面,如编队中两架或两架以上飞机的诱导阻力减阻计算,搜索和维持最佳效益点的制导和控制方法,航线优化,系统级编队飞行效益研究等。然而,对编队飞行总体效能评估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如何以较高的保真度和较小的计算代价,连接编队飞行诱导阻力计算和全局级编队飞行燃油消耗收益评估,这对于将编队飞行引入现实应用,特别是民用航空运输是极其重要的。
5.当前,亟需发展一种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
7.本发明的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由前机的期望升力系数,计算前机的期望飞行迎角;其中,1表示期望,leading表示前机,c
l
表示升力系数,α表示迎角;s20.由前机的期望升力系数,依据公式,计算后机的期望升力系数;其中,
表示飞机的翼载,trailing表示后机;s30.由前机的期望升力系数,利用现有的飞机气动分析程序计算前机尾涡上洗流场;s40.在后机的初始飞行迎角条件下,利用飞机气动分析程序计算前机尾涡上洗流场中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其中,0表示初始,2表示实际;s50.对比计算得到的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与后机的期望升力系数,判断是否满足;其中,为预设的极小值;若不满足,则调整后机的初始飞行迎角,重新计算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直至满足,进而确定后机的期望飞行迎角,完成编队飞行升力系数配平;s60.在编队飞行升力系数配平的基础上,依据公式计算诱导阻力系数极曲线;其中,c
di
表示诱导阻力系数,表示飞机的展弦比;c
l
升力系数,分别取值后机的期望升力系数和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s70.在编队飞行升力系数配平的基础上,由前机的期望升力系数、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马赫数m、雷诺数re确定总阻力极曲线,总阻力为;s80.将飞行任务分解为若干段子任务,结合编队中前机和后机的飞行参数,将前机和后机都看做质点,依据牛顿运动定律评估子任务效能;s90.基于总阻力极曲线、每段子任务中飞机总重量以及飞机热力发动机模型,依据breguet方程,评估总体飞行任务的燃油消耗收益。
8.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80中的飞行参数包括升阻比、真实空速、飞行高度、当前飞机重量、发动机推力;所述的牛顿运动定律公式为:
,评估过程中对牛顿运动定律公式进行迭代求解;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l为升力,d为阻力,t为时间。
9.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90中的breguet方程表示为,式中为航程、为发动机耗油率、为巡航速度、为飞机初始重量、为消耗燃油重量;所述的燃油消耗收益表示为百分比形式的燃油节省率。
10.本发明的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包含升力系数配平、极曲线计算、子任务效能评估、总任务燃油消耗收益评估四个部分。
11.本发明的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首先针对双机编队进行升力系数配平,然后基于配平升力系数计算诱导阻力极曲线和总阻力极曲线,之后结合编队中飞机的飞行参数将总体飞行任务分解为子任务,依据牛顿运动定律评估子任务效能,最后根据breguet方程,评估总任务燃油消耗收益。
12.本发明的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有机连接了编队飞行诱导阻力计算和全局燃油消耗收益评估,且保真度高、计算资源消耗少,能为编队飞行总体效能评估提供直接依据。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物理量。在附图中:图1a为本发明的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流程图(整体图);图1b为本发明的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流程图(第ⅰ部分放大图);图1c为本发明的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流程图(第ⅱ部分放大图);图2为实施例1获得的诱导阻力极曲线;图3为实施例1获得的总阻力极曲线;图4为实施例1获得的编队飞行燃油消耗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15.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
16.实施例1
如图1a、图1b、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编队飞行总体燃油消耗收益评估方法,由前机的期望升力系数,分别计算前机的期望飞行迎角、后机的期望升力系数和前机尾涡上洗流场。在后机的初始飞行迎角条件下,利用飞机气动分析程序计算前机尾涡上洗流场中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完成编队飞行升力系数配平。随后,在配平升力系数条件下,计算如图2所示的诱导阻力极曲线和如图3所示的总阻力极曲线。再将编队飞行任务分解为子任务,结合编队中飞机的飞行参数,评估子任务效能。进而,基于总阻力极曲线、每段子任务中飞机总重量以及飞机热力发动机模型,依据breguet方程,评估总体飞行任务燃油消耗收益,获得如图4所示的编队飞行燃油消耗收益。
17.本实施例中,如果计算得到的后机升力系数不满足,则调整后机的初始飞行迎角,重新计算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并判断新的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是否满足。若计算得到的后机的实际升力系数满足,则确定后机的期望飞行迎角,完成编队飞行升力系数配平。
18.本实施例中,在编队飞行升力系数配平的条件下,计算诱导阻力极曲线和总阻力极曲线。
19.本实施例中,将总体飞行任务分解为多段子任务,依据牛顿运动定律评估子任务效能。
20.本实施例中,基于总阻力极曲线、每段子任务中飞机总重量以及飞机热力发动机模型,依据breguet方程,评估总体飞行任务燃油消耗收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