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1256发布日期:2024-04-08 13:4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触控,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引入了触控技术。电容式触控技术是实现触控技术的一种主流技术,实现电容式触控技术一般需要多个触控电极以及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走线。

2、带有触控技术的设备一般包括触控屏。随着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触控屏窄边框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触控屏由于触控走线之间的间距,影响了触控屏的宽度,导致触控屏的边框宽度较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触控屏的边框宽度较宽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屏,包括基底、多个触控电极以及多条触控走线。基底包括触控区以及走线区,走线区位于触控区的周侧。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基底的一侧,且位于触控区。多条触控走线设置于基底靠近触控电极的一侧,且位于走线区。每条触控走线与一个触控电极连接。

4、其中,走线区靠近触控电极一侧的表面为布线表面。布线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布线表面和至少一个第二布线表面。多条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第一触控走线设置于第一布线表面,第二触控走线设置于第二布线表面。沿垂直于布线表面的方向,第一布线表面与第二布线表面处于不同高度。

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由于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基底的一侧,且位于触控区,用户在点击触控区时,会使得对应位置的触控电极处的电容发生变化,以感应到用户的触控位置。由于每条走线与一个触控电极连接,触控电极的信号可通过触控走线传递。

6、第一触控走线设置于第一布线表面,第二触控走线设置于第二布线表面上,由于第一布线表面和第二布线表面处于不同的高度。这样,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也处于不同的高度,相邻的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之间的间距较小时也不易产生干扰,进而可以缩小相邻触控走线之间的间距,以减小触控屏的边框宽度,实现了触控屏的边框缩窄。

7、在一些实施例中,布线表面具有凹陷部。凹陷部具有底壁以及绕底壁一周设置的侧壁,底壁为第一布线表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底壁形成梯形的底边。侧壁形成梯形的两条腰。梯形的两条腰为斜边,且朝远离底壁的方向,两条斜边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其中,截面与凹陷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9、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围成开口。第一触控走线与开口在底壁的垂直投影重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陷部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凹陷部之间的表面形成一个第二布线表面,且第二触控走线覆盖两个凹陷部之间的表面。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在截面中的长度,与相邻的两个凹陷部在截面中的间距的长度相等。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屏还包括多条引线。每条引线的一端与一个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与一条触控走线连接。其中,侧壁具有过渡凹陷部。过渡凹陷部包括过渡底壁,过渡底壁倾斜设置,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底壁连接,第二端位于第一端靠近触控电极的一侧。一部分引线通过过渡底壁与第一触控走线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布线表面为粗糙表面。和/或,第二布线表面为粗糙表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屏还包括多个磁性层。多个磁性层设置于第一布线表面和第二布线表面。其中,触控走线设置于磁性层上,且磁性层与触控走线相互吸附。

15、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述任一种触控屏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底的走线区制作第一布线表面和第二布线表面。在第一布线表面和第二布线表面制作触控走线。在基底的触控区制作多个触控电极。

16、采用上述触控屏的制作方法的技术效果与上述触控屏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表面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具有底壁以及绕所述底壁一周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为所述第一布线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所述底壁形成所述梯形的底边;所述侧壁形成所述梯形的两条腰;所述梯形的两条腰为斜边,且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两条所述斜边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其中,所述截面与所述凹陷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围成开口;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开口在所述底壁的垂直投影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部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凹陷部之间的表面形成一个所述第二布线表面,且所述第二触控走线覆盖两个所述凹陷部之间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在所述截面中的长度,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凹陷部在所述截面中的间隔的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表面为粗糙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布线表面为粗糙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还包括: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触控屏的边框宽度较宽的问题。触控屏包括基底、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走线。基底包括触控区和走线区,走线区位于触控区的周侧。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基底的一侧,位于触控区。多条触控走线设置于基底靠近触控电极的一侧,位于走线区。每条触控走线与一个触控电极连接。走线区靠近触控电极一侧表面为布线表面。布线表面包括第一布线表面和第二布线表面。多条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第一触控走线设置于第一布线表面,第二触控走线设置于第二布线表面。沿垂直于布线表面的方向,第一布线表面和第二布线表面处于不同高度。该触控屏用于接收触控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赵康,刘晓玲,达仕勋,樊聪聪,杨兰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