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及输入操作的获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36826发布日期:2023-09-13 22:3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记本电脑及输入操作的获取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及输入操作的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用户在使用电脑时,一般习惯通过鼠标配合键盘进行输入,并且鼠标的使用可以使输入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2、对于笔记本电脑,其本体不会带有鼠标,为了不降低工作效率,用户需要同时携带笔记本电脑和鼠标,并且在使用鼠标时还需要建立鼠标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因此降低了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及输入操作的获取方法,解决了笔记本电脑无鼠标带来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又解决了笔记本电脑携带鼠标导致便利性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一个飞行时间tof传感器模组;所述tof传感器模组包括tof传感器,所述tof传感器用于获取与用户手部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可调,所述倾斜角度为所述tof传感器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所在平面的夹角;所述处理器,用于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及根据所述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的当前手势动作,并根据预先建立的手势动作与输入操作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手势动作对应的输入操作。

3、本方案的笔记本电脑设置了一个或多个tof传感器,处理器识别用户的手势,将手势转换为对应的鼠标输入操作或者其它自定义的输入操作,解决了笔记本电脑无鼠标带来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又解决了笔记本电脑携带鼠标导致便利性差的问题。此外,可以定制个性化手势,提升趣味性与用户体验,也为部分手部残疾的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并且在实现手势输入时,不会直接截取用户图片等实体信息,不采用用户个人隐私数据,因此不会存在隐私泄露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并且tof传感器的器件功耗较低,还有利于笔记本电脑实现更好的续航。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tof传感器和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tof传感器正对所述手势输入区域;所述手势输入区域为用户进行手势输入的区域。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距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手部与所述tof传感器正对方向之间的夹角,并根据所述夹角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用户的手部。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未识别到手势动作时,停止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进而降低功耗,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of传感器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磁极结构、第二磁极结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性材料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所述tof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之间;或者,所述tof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之间;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和第二磁极结构通电并产生电磁场,以使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和所述第一磁性材料之间产生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和所述第二磁性材料之间产生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8、其中,第一磁极为n极时,第二磁极为s极;第一磁极为s极时,第二磁极为n极。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可变电源和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可变电源和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可变电源和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可变电源和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of传感器模组还包括:可变电源;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螺线管和所述第二螺线管的绕组绕制方向不同;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of传感器模组还包括:可变电源;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of传感器模组还包括:第一弧面支撑件、第二弧面支撑件、第一磁极结构、第二磁极结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面积,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弧度小于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弧度,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相切;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固定在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磁性材料固定在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第一端和所述tof传感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第二端和所述tof传感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位于所述tof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之间;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和第二磁极结构通电并产生电磁场,以使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和所述第一磁性材料之间产生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和所述第二磁性材料之间产生第二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可变电源和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可变电源和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可变电源和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可变电源和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of传感器模组还包括:可变电源;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螺线管和所述第二螺线管的绕组绕制方向不同;所述第一磁性材料和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tof传感器模组还包括:可变电源;所述第一磁极结构包括第一螺线管,所述第二磁极结构包括第二螺线管;所述第一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磁极,远离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性材料靠近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一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一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控制所述可变电源向所述第二螺线管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二螺线管靠近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磁极,远离所述第二弧面支撑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磁极。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第一tof传感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预先建立与第一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调整所述第一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一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并且利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以下两个tof传感器:第一tof传感器和第二tof传感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预先建立与第一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tof传感器预先建立与第二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调整所述第一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一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并且利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以及调整所述第二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二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二手势输入区域,并且利用所述第二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以下两个tof传感器:第一tof传感器和第二tof传感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和所述第二tof传感器均预先建立与第一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调整所述第一tof传感器和所述第二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一tof传感器和所述第二tof传感器均正对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并且利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以及所述第二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操作具体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鼠标操作或快捷操作;所述鼠标操作包括鼠标单击操作,鼠标双击操作,鼠标右键点击操作,鼠标滚轮的滚动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快捷操作包括:视频/音频的回退操作,视频/音频的暂停操作,视频/音频的快进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2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入操作的获取方法,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至少一个飞行时间tof传感器模组,所述tof传感器模组包括tof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23、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为所述tof传感器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所在平面的夹角;

24、根据所述tof传感器获取的与用户手部之间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的当前手势动作,并根据预先建立的手势动作与输入操作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手势动作对应的输入操作。

25、本技术提供的方案,在笔记本电脑设置了一个或多个tof传感器,利用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识别用户的手势,将手势转换为对应的鼠标输入操作或者其它自定义的输入操作,解决了笔记本电脑无鼠标带来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又解决了笔记本电脑携带鼠标导致便利性差的问题。通过调整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使得tof传感器正对用户手部或者手势输入区域,提升了获取的距离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够较为全面地采集物体的距离数据,进一步提升手势动作识别的准确性。

26、此外,可以定制个性化手势,提升趣味性与用户体验,也为部分手部残疾的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并且在实现手势输入时,不会直接截取用户图片等实体信息,不采用用户个人隐私数据,因此不会存在隐私泄露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并且tof传感器的器件功耗较低,还有利于笔记本电脑实现更好的续航。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具体包括:

28、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tof传感器和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tof传感器正对所述手势输入区域;所述手势输入区域为用户进行手势输入的区域。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具体包括:

30、根据所述距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手部与所述tof传感器正对方向之间的夹角,并根据所述夹角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用户的手部。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2、当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未识别到手势动作时,停止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第一tof传感器;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4、预先建立所述第一tof传感器与第一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35、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具体包括:

36、调整所述第一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一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

37、所述根据所述tof传感器获取的与用户手部之间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的当前手势动作,具体包括:

38、利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

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以下两个tof传感器:第一tof传感器和第二tof传感器;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0、预先建立所述第一tof传感器与第一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预先建立所述第二tof传感器与第二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41、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具体包括:

42、调整所述第一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一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并且调整所述第二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二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二手势输入区域;

43、所述根据所述tof传感器获取的与用户手部之间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的当前手势动作,具体包括:

44、利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

45、利用所述第二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二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

4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以下两个tof传感器:第一tof传感器和第二tof传感器;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7、预先建立所述第一tof传感器与第一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预先建立所述第二tof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48、所述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具体包括:

49、调整所述第一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一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并且调整所述第二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二tof传感器正对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

50、所述根据所述tof传感器获取的与用户手部之间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的当前手势动作,具体包括:

51、利用所述第一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以及所述第二tof传感器获取的距离数据中的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距离数据,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手势输入区域的手势动作。

5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所述tof传感器的倾斜角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建立手势动作与输入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操作具体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鼠标操作或快捷操作;所述鼠标操作包括鼠标单击操作,鼠标双击操作,鼠标右键点击操作,鼠标滚轮的滚动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快捷操作包括:视频/音频的回退操作,视频/音频的暂停操作,视频/音频的快进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