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87896发布日期:2023-01-03 19:5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2.铁路沿线的通信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网管设备、手持台、电力设备、视频采集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等,存在分布广、种类多且管理困难的问题。由于目前正在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以表格的方式来存储数据,将铁路沿线的通信设备的位置分布、参数信息以及运行信息等数据全部存入表格中,使数据显示不直观、难调取且冗余过高,给铁路沿线的通信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造成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阶段的信息系统使用表格方式来存储数据从而造成数据显示不直观、难调取且冗余过高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包括:
5.前端服务器,用于展示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界面,并接收通过所述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的设备查询指令,获取与所述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生成包含所述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将所述设备查询请求发送至后端服务器;
6.后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前端服务器的设备查询请求,根据所述设备查询请求中包含的查询参数,向数据存储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命令;
7.数据存储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命令,向所述后端服务器返回与所述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以供所述后端服务器将所述履历设备数据传输至所述前端服务器,由所述前端服务器展示所述履历设备数据;其中,所述履历设备数据包括:设备属性类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类数据。
8.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方法,包括:
9.通过前端服务器展示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界面,并接收通过所述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的设备查询指令,获取与所述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生成包含所述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将所述设备查询请求发送至后端服务器;
10.通过后端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前端服务器的设备查询请求,根据所述设备查询请求中包含的查询参数,向所述数据存储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命令;
11.数据存储设备接收所述后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命令,向所述后端服务器返回与所述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以供所述后端服务器将所述履历设备数据传输至所述前端服务器,由所述前端服务器展示所述履历设备数据;其中,所述履历设备数据包括:设备属性类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类数据。
12.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和方法,使用履历系统gis化模块为履历系统提供设备设施可视化、空间化的功能,为铁路通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与履历系统提供桥梁作用。履历系统gis化模块获取履历系统中设备设施的空间位置属性并传输给铁路通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履历系统设备设施的空间化;同时,履历系统gis化模块可以获取铁路通信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的铁路通信基础数据和履历系统设备设施数据,在为履历系统可视化提供地图服务的同时,也为履历系统的空间设备设施定位、查看、设备设施关联分析等提供服务。
13.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1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5.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16.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的又一种架构示意图。
17.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方法的流程图。
18.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20.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21.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22.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
……
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23.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24.实施例一
25.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系统包括:前端服务器11、后端服务器12以及数据存储设备13。其中,前端服务器11,用于展示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界面,并接收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的设备查询指令,获取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生成包含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将设备查询请求发送至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12,用于接收来自前端服务器的设备查询请求,根据设备查询请求中包含的查询参数,向数据存储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命令;数据存储设备13,用于接收后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命令,向后端服务器返回与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以供后端服务器将履历设备数据传输至前端服务器,由前端服务器展示履历设备数据;其中,履历设备数据包括:设备属性类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类数据。
26.其中,前端服务器通常是用于为可视化查询界面提供运行环境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可以向该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的使用者提供一种可视化查询界面;同时,前端服务器在检测到使用者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设备查询指令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备查询指令获取相对应的查询参数并生成包含该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通过数据报文的方式将设备查询请求发送至后端服务器。其中,设备查询指令包括设备属性查询指令以及地理信息查询指令。进一步地,设备属性查询指令具体指查询铁路沿线分布的通信设施的具体属性,如查询通信设备(通信基站、通信电台、通信手持装置等)的所有者、运行状态、维护信息等;地理信息查询指令具体指查询铁路沿线分布的通信设施的地理位置信息,如查询通信设备(通信基站、通信电台、通信手持装置等)的经纬度信息以及该通信设备距离沿线铁路局、沿线通信机房的距离和方位信息。
27.相应的,与前端服务器相连的后端服务器将接收到包含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接收到该设备查询请求的后端服务器会对设备查询请求进行解析,根据设备查询请求中包含的查询参数解析出设备查询命令,然后将设备查询命令发送给数据存储设备。其中,设备查询请求中包含的查询参数包括:铁路线路分布参数、铁路沿线通信设备分布参数(主要是经纬度信息)及状态信息(主要是设备的所有者、运行状态、维护信息等)参数、铁路沿线的铁路局数量和位置参数等。
28.接着,与后端服务器相连的数据存储设备将接收到后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命令。接收到该设备查询命令的数据存储设备会对设备查询命令进行解析,得到需要查询的参数信息;数据存储设备会根据需要查询的参数信息在数据库中调取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将其打包发给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存储设备发送的履历设备数据后,会将其转发给前端服务器,由前端服务器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将履历设备数据展示给使用者。其中,履历设备数据指铁路沿线分布的通信设施的具体数据,包括设备属性类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类数据。
29.由此可见,本技术中的后端服务器也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于接收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将其解析为设备查询命令并发送给数据存储设备。此外,本技术中数据存储设备的作用是接收后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命令并解析,然后根据查询参数从数据库中调取履历设备数据并打包回传给后端服务器
30.通过上述方式,借助前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能够将使用者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输入的设备查询指令转化为可被数据存储设备识别的设备查询命令,数
据存储设备基于设备查询命令返回相应的履历设备数据,最终显示在可视化查询界面上,呈现给使用者。本系统为通信设备设施的便携化管理和运营维护提供了数据底座,在设备设施运营维护时为相关人员提供设备设施备件的空间位置分析、设备设施的巡检路径分析、设备设施的靠近提示分析等业务,为未来铁路通信运营的大数据化和智能化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31.可选的,为了使系统功能更加丰富、架构更加完善,本实施例中的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进一步包括多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32.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更好地对数据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存储设备包括:第一数据库,用于存储各个履历设备的设备属性类数据;第二数据库,用于存储各个履历设备的地理信息类数据;相应的,后端服务器具体用于:分别向第一数据库以及第二数据库发送设备查询命令,接收并汇总由第一数据库提供的设备属性类数据,以及由第二数据库提供的地理信息类数据。其中,设备属性类数据为铁路沿线分布的通信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通信设备所有者、运行状态、维护信息、信号强度等;地理信息类数据为铁路沿线分布的通信设备的经纬度信息以及该通信设备距离沿线铁路局、沿线通信机房的距离和方位信息。后端服务器在接收到前端服务器发送的包含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后,会对设备查询请求进行解析并得到对应的设备查询命令,然后将设备查询命令分为查询设备属性类数据的设备查询命令和查询地理信息类数据的设备查询命令;最后,后端服务器分别向数据存储设备中的第一数据库发送有关设备属性类数据的设备查询请求,向数据存储设备中的第二数据库发送有关地理信息类数据的设备查询请求。由此可见,该方式主要使用了对设备查询请求和数据存储设备中的存储的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避免在查询请求过多的情况下造成数据发送和接收混乱的情况,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3.举例而言,在系统的使用者使用可视化查询界面输入查询某通信基站设备属性和设备位置的设备查询指令后,后端服务器接收到前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请求,对其进行解析并得到对应的设备查询命令;接着,后端服务器将此通信基站的设备查询命令拆分成查询设备属性的设备查询命令和查询设备位置信息的设备查询命令;最后,后端服务器向数据存储设备中的第一数据库发送查询设备属性的设备查询请求,向数据存储设备中的第二数据库发送查询设备位置信息的设备查询请求,数据存储设备会向后端服务器分别返回与两类设备查询请求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在接收到数据存储设备返回的两类履历设备数据后,后端服务器会将其汇总合并然后发送前端服务器,最后在可视化查询界面上向使用者反馈查询的信息。
34.通过上述方式,借助分别存储设备属性类数据和地理信息类数据的第一数据库以及第二数据库,将设备数据进行了分类存储,降低了数据查询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5.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规范数据信息的存储与读取,第二数据库中存储的地理信息类数据为基于第一格式规范的地理信息类数据;则后端服务器进一步用于:针对第二数据库返回的基于第一格式规范的地理信息类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得到基于第二格式规范的地理信息类数据,将基于第二格式规范的地理信息类数据提供给前端服务器。进一步地,第一格式规范用于表征履历设备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第二格式规范用于表征履历设备在地理信息系统界面上的经纬度信息。具体地,铁路履历设备包括以下中
的至少一个:网管设备、手持台、电力设备、视频采集设备、以及存储设备;并且,参照物的类型根据铁路履历设备的部署区域确定,其中,参照物的类型包括:铁路局类型、车站类型、机房类型。在检测到数据存储设备中的第二数据库返回的基于第一格式规范存储的地理信息类数据后,后端服务器将其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基于第二格式规范的地理信息类数据;其中,第一格式规范用于表征铁路履历设备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第二格式规范用于表征履历设备在地理信息系统界面上的精度和纬度信息;后端服务器进行格式转换的作用为:将设备履历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距离转换为具体的经纬度信息。由此可见,该方式主要用于规范数据信息的存储和读取,将无格式规范的信息转换为具有格式规范的信息,易于存储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查找和索引。此外,后端服务器在将数据回传给前端服务器之前还进行了格式转换,减少了前端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再次处理的时间,提升了效率。
36.举例而言,在数据存储设备中的第二数据库返回基于第一格式规范存储的地理信息类数据后,后端服务器会对该信息进行转换,过程如下:首先获取要查询的通信基站和距离通信基站最近车站之间的相对距离和该车站具体的经纬度位置信息,然后获取该通信基站基于车站的方向位置信息,最后计算出该通信基站的具体经纬度信息。在完成信息转换后,后端服务器将该通信基站的具体经纬度信息发送给前端服务器,前端服务器在地理信息系统界面的地图上标示出该通信基站的具体位置。
37.通过上述方式,借助对地理信息类数据的规范存储,后端服务器可以便捷地进行信息转换,同时转换后的信息也可以清晰展示要查询的通信设备的地理位置,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38.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清晰地向使用者展示所查询设备的位置信息,前端服务器具体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履历设备数据中包含的地理信息类数据,确定履历设备在地理信息系统界面中的经纬度信息,在经纬度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展示履历设备;并且,将获取到的履历设备数据中包含的设备属性类数据关联展示在履历设备的邻近区域。其中,履历设备为铁路沿线的通信设备,包括网管设备、手持通信设备、电力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在检测到后端服务器返回的履历设备数据后,前端服务器会对其进行解析,获取履历设备数据中的地理信息类数据,然后根据后端服务器所转换的经纬度信息,将履历设备展示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界面上;同时,履历设备数据中包含的设备属性类数据也会显示在履历设备所处位置(表现为地图界面上的具体点位)的旁边。由此可见,该方式主要是用于向使用者展示返回的履历设备数据的内容;通过在地图上使用经纬度进行标点以及展示设备属性类数据的方式,清晰地向使用者展示了所查询的信息。
39.举例而言,在接收到后端服务器发送来的要查询的通信基站的设备数据后,前端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通信基站的设备数据中包含的经纬度数据信息,确定通信基站在地理信息系统界面中地图上的具体位置,然后在地图上以标点的形式将通信基站的位置表示出来;同时,在该通信基站的标点位置的旁边,以浮动列表的方式显示该通信基站的设备属性数据。
40.通过上述方式,前端服务器对履历设备信息进行了可视化显示,清晰地向使用者展示了想要查询的履历设备的具体信息,增强了可视化查询界面的可读性,提升了系统的易用性。
41.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规范查询参数的格式,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
的查询参数包括:用于表征铁路线路的线路类查询参数;则与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包括:与线路类查询参数相匹配的履历设备数据。此外,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包括:用于表征设备机房的机房类查询参数;则与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包括:与机房类查询参数相匹配的履历设备数据。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包括:用于表征铁路归属单位的单位类查询参数;则与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包括:与单位类查询参数相匹配的履历设备数据。其中,线路类查询参数用于查询铁路的线路信息,包括线路的走向、线路途中站点、线路的长度、站点之间的方位与间隔等;机房类查询参数用于查询铁路沿线的通信设备机房信息,包括机房的位置、规模(机房拥有的设备个数、设备类型等)、管理员信息、机房维护信息等;单位类查询参数用于查询铁路归属单位的信息,包括单位名称、位置以及所管辖的通信设备的数量、种类等。在接收到使用者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的设备查询指令后,前端服务器会获取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如果使用者想要查询铁路线路信息,则查询参数为用于表征铁路线路的线路类查询参数;如果使用者想要查询设备机房信息,则查询参数为用于表征设备机房的机房类查询参数;如果使用者想要查询铁路归属单位信息,则查询参数为用于表征铁路归属单位的单位类查询参数。由此可见,该方式规范了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的种类,提高了查询参数的规范性。
42.举例而言,使用者在可视化查询界面输入了查询铁路沿线机房的查询指令,前端服务器在接收查询铁路沿线机房的查询指令后,获取与查询铁路沿线机房相对应的线路类查询参数,生成包含该线路类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发送给后端服务器;在数据存储设备经由后端服务器将与机房类查询参数相匹配的履历设备数据返回给前端服务器后,前端服务器对该机房类查询参数相匹配的履历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在可视化查询界面上向使用者展示。
43.通过上述方式,借助已规范格式的查询参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44.为了便于理解,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系统的又一种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用户界面层21、业务逻辑层22以及数据持久层23;其中,用户界面层21进一步包括如下模块:rcgis底图模块211、履历数据展示模块212以及用户查询与交互模块213;其中,业务逻辑层22进一步包括如下模块:履历系统221以及rcgis系统222;其中,数据持久层23进一步包括如下模块:oracle数据库231以及arcgis数据库232;
45.其中,用户界面层即前端站点(相当于上文提到的前端服务器),负责使用rcgis系统提供的服务,向用户展示履历数据,接受用户的查询筛选和数据输入;业务逻辑层(相当于上文提到的后端服务器)负责接收用户界面层传入的查询条件,并将查询条件转发至数据持久层;数据持久层(相当于上文提到的数据存储设备)负责在oracle数据库中保存设备的基础数据,以及在arcgis数据库中保存设备的空间数据。从数据持久层返回的数据,经过业务接口层格式化以后,再返回给用户界面层。
46.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功能可参照上述系统实施例一相应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47.通过前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的相互协作,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和gis化手段实现了对设备设施相关位置、相互关系的分析和判断,保证了设备设施信息的空间位置的正确性;提供了基于空间位置的铁路通信设备设施管理维护的解决方案,为智能铁路通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8.实施例二
49.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
50.步骤s300:前端服务器接收设备查询指令并生成设备查询请求,然后发送至后端服务器。
51.可选地,步骤s300具体包括:前端服务器展示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界面,接收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的设备查询指令,在获取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后生成包含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最后将设备查询请求发送至后端服务器。
52.步骤s310:后端服务器接收设备查询请求并向数据存储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命令。
53.步骤s320:数据存储设备接收设备查询命令并向后端服务器返回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
54.可选地,步骤s320中的履历设备数据包括:设备属性类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类数据。
55.可选地,在步骤s320之后还包括:后端服务器将履历设备数据传输至前端服务器,前端服务器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向使用者展示履历设备数据。
56.上述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系统实施例一相应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57.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前端服务器用于展示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界面,并接收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的设备查询指令,获取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生成包含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将设备查询请求发送至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前端服务器的设备查询请求,根据设备查询请求中包含的查询参数向数据存储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命令;数据存储设备用于接收后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命令,向后端服务器返回与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以供后端服务器将履历设备数据传输至前端服务器,由前端服务器展示履历设备数据;
58.为了便于理解,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履历设备的可视化查询方法的又一种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可以由本系统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服务器中。
59.该方法具体包括:
60.步骤s400:用户登录。
61.步骤s410:判断用户是否登录成功。
62.在步骤s410中,当判断出用户登录失败时,则表明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返回步骤s400;当判断出用户登录成功时,执行步骤s420。
63.步骤s420:向履历系统发起设备查询请求。
64.在步骤s420中,用户通过前端服务器展示的可视化查询界面发起设备查询请求,前端服务器接收通过可视化查询界面触发的设备查询指令,获取与设备查询指令相对应的查询参数,生成包含查询参数的设备查询请求,将设备查询请求发送至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接收来自前端服务器的设备查询请求,根据设备查询请求中包含的查询参数,向数据
存储设备发送设备查询命令;数据存储设备接收后端服务器发送的设备查询命令,向后端服务器返回与设备查询命令相对应的履历设备数据,以供后端服务器将履历设备数据传输至前端服务器,由前端服务器在可视化查询界面的地图上展示履历设备数据。
65.步骤s430:在地图展示设备信息。
66.步骤s440:判断用户是否继续与地图交互。
67.在步骤s440中,当判断用户不再与地图继续交互时,执行步骤s450;当判断用户继续与地图进行交互时,表明用户继续查询信息,则执行步骤s420。
68.步骤s450:用户浏览设备信息。
69.步骤s460:用户退出登录。
7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
71.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72.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73.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
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74.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75.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76.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77.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78.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79.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