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异形柱模板精准制作安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99482发布日期:2022-12-27 22:1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基于BIM技术的异形柱模板精准制作安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基于bim技术的异形柱模板精准制作安装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建筑模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柱模板精准制作安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异形柱在建筑工程中运用较为广泛,但是梁柱配筋复杂、模板支设困难、浇筑质量不易控制。传统的异形柱支模体系主要采用普通木模板、方木竖向龙骨安装,此方法操作可控性不强,周转材料用量较大,内撑加固困难,混凝土成型质量差,尺寸偏差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柱模板精准制作安装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异形柱支模体系施工质量差的问题。
4.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柱模板精准制作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s01,施工准备;
7.步骤s02,放线定位;
8.步骤s03,bim建模;
9.步骤s04,模板加工制作:制作的模板包括规则面支板和异形面支板,还包括制作支撑件;
10.步骤s05,柱模板安装:柱模板安装前需要完成柱钢筋绑扎及验收、架体搭设,利用规则面支板对异形柱的规则面进行围挡支护,利用异形面支板对异形柱的异形面进行围挡支护,规则面支板之间相互拼接整体形成规则状的横截面,规则面支板与异形面支板进行拼接连接,规则面支板与异形面支板之间通过支撑件进行过渡支撑;
11.步骤s06,柱模板校正、加固;
12.步骤s07,梁模板安装、钢筋安装;
13.步骤s08,隐蔽验收;
14.步骤s09,混凝土浇筑、养护;
15.步骤s10,模板拆除、成品保护;
16.步骤s11,构件外观、尺寸检查。
17.步骤s01的施工准备为:熟悉图纸;bim建模准备;作业人员、机具和材料的准备;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18.步骤s02的放线定位为:依据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并在异形柱棱角处植入定位钢筋,模板安装时,定位钢筋挡设在模板的内侧进行定位作用。
19.步骤s03的bim建模为:依据图纸建立bim模型,主要生成模板拼装截面图、模板爆炸三维图,并将各模板的板块标注尺寸。
20.步骤s04的模板加工制作为:依据bim模型进行模板加工制作,模板采用13-18mm厚木胶合板,支撑件采用方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尺寸复核。
21.步骤s05的柱模板安装为:根据异形柱特点,先将补缺处模板拼装完成,最后安装背面模板,其中补缺处的支撑件间隔设置多道,模板拼缝处采用双面胶条密封,模板下口钉封浆木条。
22.步骤s04的模板加工制作中:规则面支板包括四块直板,分别为前面支板、后面支板、左面支板和右面支板,异形面支板包括两块斜面板,分别为左斜支板和右斜支板,支撑件为两块三角支撑;
23.步骤s05的柱模板安装中:利用前面支板、后面支板、左面支板和右面支板分别对异形柱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进行围挡支护,利用左斜支板和右斜支板分别对异形柱的左斜面和右斜面进行围挡支护,前面支板、后面支板、左面支板和右面支板通过相互拼接整体形成矩形的横截面,左斜支板拼接连接在前面支板与左面支板之间,右斜支板拼接连接在前面支板与右面支板之间,前面支板与左面支板之间的连接处通过三角支撑对左斜支板进行过渡支撑,前面支板与右面支板之间的连接处通过三角支撑对右斜支板进行过渡支撑。
24.步骤s06的柱模板校正、加固为:将安装完成的模板进行校正、加固,加固时采用方木做次楞,采用双钢管做主楞,根据柱截面尺寸合理选择柱中或柱外穿对拉螺栓。
25.步骤s07的梁模板安装、钢筋安装、步骤s08的隐蔽验收和步骤s09的混凝土浇筑、养护为:在梁板模板安装完成,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组织隐蔽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异形柱连续浇筑、分层振捣,并监控柱模板情况。
26.步骤s10的模板拆除、成品保护和步骤s11的构件外观、尺寸检查为: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并符合规范拆模要求时,拆除异形柱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构件尺寸、外观检查。
27.本发明的工艺原理:根据施工图纸设计,首先进行放线定位,棱角处植入定位短筋控制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同时依据bim建模进行大面模板及斜角补缺处填充支撑的加工,对非直角模板拼接头切角处理,保证模板贴合度,避免混凝土浇筑后棱角凸起。通过补缺模板拼装,将异形柱转换为方形柱,便于加固。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9.1.利用bim技术建模,精确模板加工尺寸,提高材料利用率,完成1:1建模后,更直观地指导现场施工。
30.2.提前建模,优化配模,安装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节省时间。
31.3.将异形柱模板斜面外侧补缺,异形柱转化为方形柱进行加固,解决了异形柱模板加固不牢固、易涨模等问题。
32.4.优化模板拼接,避免异形柱棱角产生凸起的情况,保证混凝土一次成型观感。
33.5.该工法具有通用性,针对类似异形柱均可使用,整体效果良好。
34.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发明,(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36.图2是本发明柱模板拼装截面示意图。
37.图3是本发明柱模板爆炸三维示意图。
38.图中:1-前面支板,2-后面支板,3-左面支板,4-右面支板,5-左斜支板,6-右斜支板,7-三角支撑,8-异形柱。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40.实施例1:
41.参考图1所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异形柱模板精准制作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步骤s01,施工准备:熟悉图纸;bim建模准备;作业人员、机具和材料的准备;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43.步骤s02,放线定位:依据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并在异形柱棱角处植入定位钢筋,模板安装时,定位钢筋挡设在模板的内侧进行定位作用,控制混凝土柱截面尺寸。
44.步骤s03,bim建模:依据图纸建立bim模型,主要生成模板拼装截面图、模板爆炸三维图,并将各模板的板块标注尺寸。
45.参考图2和图3所示,步骤s04,模板加工制作:依据bim模型进行模板加工制作,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支撑件采用40
×
80方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尺寸复核。
46.制作的模板包括规则面支板和异形面支板,还包括制作支撑件。规则面支板为相互拼接整体能形成规则状的横截面的支板,规则状为三角形、矩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正多边形,只要能够利于外侧支护支撑即可。异形面支板为相对规则面支板的其他支板,其位于内部不利于外侧直接进行支护支撑。
47.具体的,规则面支板包括四块直板,分别为前面支板1、后面支板2、左面支板3和右面支板4,异形面支板包括两块斜面板,分别为左斜支板5和右斜支板6,支撑件为两块三角支撑7。
48.步骤s05,柱模板安装:柱模板安装前需要完成柱钢筋绑扎及验收、架体搭设。根据异形柱特点,先将补缺处模板拼装完成,最后安装背面模板,其中补缺处的支撑件间隔设置多道(每隔400mm设置一道),模板拼缝处采用双面胶条密封,模板下口钉150宽封浆木条。
49.利用规则面支板对异形柱8的规则面进行围挡支护,利用异形面支板对异形柱8的异形面进行围挡支护,规则面支板之间相互拼接整体形成规则状的横截面(三角形、矩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正多边形),规则面支板与异形面支板进行拼接连接,规则面支板与异形面支板之间通过支撑件进行过渡支撑。
50.具体的,利用前面支板1、后面支板2、左面支板3和右面支板4分别对异形柱8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进行围挡支护,利用左斜支板5和右斜支板6分别对异形柱8的左斜面和右斜面进行围挡支护,前面支板1、后面支板2、左面支板3和右面支板4通过相互拼接整体形成矩形的横截面,左斜支板5拼接连接在前面支板1与左面支板3之间,右斜支板6拼接连接在前面支板1与右面支板4之间,前面支板1与左面支板3之间的连接处通过三角
支撑7对左斜支板5进行过渡支撑,前面支板1与右面支板4之间的连接处通过三角支撑7对右斜支板6进行过渡支撑。
51.步骤s06,柱模板校正、加固:将安装完成的模板进行校正、加固,加固时采用40
×
80方木做次楞,采用φ48.3
×
3.6双钢管做主楞,根据柱截面尺寸合理选择柱中或柱外穿对拉螺栓。
52.步骤s07的梁模板安装、钢筋安装、步骤s08的隐蔽验收和步骤s09的混凝土浇筑、养护为:在梁板模板安装完成,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组织隐蔽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异形柱8连续浇筑、分层振捣,并监控柱模板情况。
53.步骤s10的模板拆除、成品保护和步骤s11的构件外观、尺寸检查为: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并符合规范拆模要求时,拆除异形柱8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构件尺寸、外观检查。
54.前述本发明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发明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