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能源的智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1892发布日期:2022-12-31 01:2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能源的智慧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管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的智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新能源的不可控、难调节、难存储等问题,导致大量弃风弃光现象的发生。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储量比较丰富,其分布式特性及灵活可控等优点恰好能够弥补新能源的不足,将天然气、风电、光伏、水电和火电等多能源的特性相结合,形成互补,则可以大大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可以降低风电、光伏等能源的限制比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空气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多能互补,可以大大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多能互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提高化石能源使用年限,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4.但是,我国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存在如下差距:一是,研发能力薄弱,技术手段落后,开发周期长。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技术属新兴高科技领域,涉及能源监测与节能优化技术、用户端与电网公司管理系统的互动技术、分布式能源设备接入管理技术等,不仅需要高端的网络化集成控制技术做支撑,而且涉及的重要基础元件和研发设量大、面广。而目前国内自动化产品市场长期被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这样的跨国企业所占领,而在新能源、ems能源管理领域的核心控制技术都是直接引进国外,从技术到产品,研发能力都很薄弱。综观国内该行业的企业,起步相对较晚,且绝大部分不具备自主产品研发、创新和测试能力,生产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普遍缺乏与国外公司的竞争的能力。二是,相关产品研发缺少有效技术平台支持。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研究在国内是刚刚起步,在国外也是最新的研究领域,大部分国外企业都是在探索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互动的通信架构、实现机制和策略研究。例如,丹麦技术大学(dtu)建成了新的实验室syslab以供其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syslab是一个集合了60kva柴油机发电机组、11kwgaia风机、55kwbonus风机、75kw备用负荷、以及45kva背靠背变流器组等设备的微网实验平台。研究方向包括“大规模可在生能源接入电网后电力市场的建模和议价机制”、“适合各国国情的储能技术”、“系统短时间内潮流分析”、以及“系统发电、输电、变电各环节更先进的通信技术”等四方面内容。但在我国缺少这样的研究开发实验平台,导致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技术的科研支撑能力较弱。三是,相关测试方法缺失,测试手段落后。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涉及产品检测安全性、可靠性,特别是通信安全性能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国内企业在产品测试环节,存在着手段落后、试验周期较长、试验回路数不够、设备参数测量不能满足计量的要求等长期未解决的问题,也急需通过对测试设备提升,试验参数采集系统系统设计改进、检测控制手段提高等来解决。目前由于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有关的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非常需要相关的实验数据和测试方法来提供参考,因此根据测试的过程,提炼并建立技术研究的相关标准或者实验规范,有助于率先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规范,来制定
合理的、规范化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体系,以保持国际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的智慧管理系统,改善了分布式能源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度。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的智慧管理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分布式能源的智慧管理系统,包括:由信息化展示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管网能流分析系统、能效评估系统、多时间尺度负荷预测系统、多能流优化调度系统、快速应急服务系统构成的智能集成平台;能效评估系统包括评价信息管理模块、指标计算模块、指标评价模块、评价报告模块;评价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时间选择模块、历史信息数据查询模块、能效标杆模块;指标计算模块包括设备级能效模块、系统级能效模块、项目整体能效模块;指标评价模块包括单指标评价模块、分类评价模块、综合评价模块、评价方案生成模块;评价报告模块包括综合评价模块、分类评价模块、改进建议模块。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全预警系统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由于企业在运行当中时长会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对异常数据的及时发现并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分布式能源安全预警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安全规范与标准手段,构建了grc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体系。通过形成的数据安全评估模型,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估,从而筛选出异常数据,并在系统界面上进行提示。并基于异常数据建立分布式能源预警预案管理方案。
9.管网能流分析系统则是将分布式能源系统用一张图来描述,工作人员可根据自己需求快速查看系统中各类生产运行信息、历史生产运行数据、项目管网拓扑情况及设备实时运行数据等,方便管理人员快速有效地处理信息,同时提供自动生成报表、日志等存档文件,大大节省了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提高了业务数据的准确度。
10.能效评估系统系统安全运行和风险预防的保证,因此需要对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估,同时明确系统优化的方向。该系统通过在平台上建立设备级、系统级维度能效评估体系,可对系统进行整体、局部的不同时间尺度能效评估,动态设置能效标杆体系,对能效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反馈,及时发现企业具有节能潜力的环节,促进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改造,为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根据系统的评价水平供企业参考,进行企业的节能改造。评价的依据是优先对单指标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措施;再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给出分类评估结果;最后进行全企业综合评估,并进行企业节能潜力分析。
11.快速应急服务系统主要服务于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时的分布式能源管理工作,充分综合利用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与传输的应急机制、数据存储的备份机制和监控中心的安全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提出相应的应急响应方案和处置措施,快速构建应急系统,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司能源供给可靠、安全。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信息化展示系统将从分散控制系统中提取出的数据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将数据源中提取出碎片化事实,然后对碎片化事实进行知识的融合,再经过知识加工后通过迭代更新建立基于知识的体系。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完成对数据的筛选和分类,实现基于平台的
分布式能源信息实时展示。
14.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管网能流分析系统运用前后端交互技术,在前端代码中,通过设置时间输入框、将前端搜索框的输入值传到后端,然后通过查询按钮,继而在数据库中搜索对应的值,后端通过servlet代码将其以表格的形式传给前端,并生成表格。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生成表格方便实现能源利用率的快速查询功能。
16.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管网能流分析系统通过echarts数据可视化图表库,将发电量、冷热水冷热量、卫生热水热量以折线图的形式进行展示。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数与图动态交互的功能,使工作人员更加直观地看到能量流动过程。最终完成分布式能源站冷、热、电三联供管网能量转换、建立分布式能源管网拓扑知识图,涵盖各分系统的关联信息、机组配置、工艺流程等关键信息并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网能量稳态信息模拟。
18.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多时间尺度负荷预测系统从时间尺度上,选用1小时、3小时、24小时的时间尺度,对电负荷、热负荷、冷负荷、卫生热水负荷、光热负荷共五种负荷进行预测。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短时间尺度对长时间尺度进行反馈,从长时间尺度到短时间尺度逐级细化,从而提高预测精度,适应动态变化。本系统可以改善传统负荷预测模型精度低,难以适应各种变化因素等问题。
20.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智能集成平台包括应用服务控制层、人机交互服务层、业务逻辑服务层、外部应用服务层、服务访问接口、人机交互访问接口、业务逻辑访问接口、外部应用访问接口、外部应用服务层、外部应用访问接口。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归为平台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平台的外部。不同的接口也是为了提升整合度。
22.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智能集成平台的架构共分为四层,分别是支撑层、资源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p2p技术是一种对等连接技术,可以使本地用户直接连接异地用户计算机,实现异地用户之间的信息和文件的共享,与传统的b/s和c/s访问模式有很大区别。以gnutella网和p2p技术作为支撑环境,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同时,也可实现知识图的共享,从而很方便的实现知识的传递、共享与创新。
24.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资源层包括sql server、ibm db2、sybase、my sql、模型库、专家库、意见库、研讨现场库、知识库。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数据资源包括各种数据库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数据资源都是进行多能互补的基础。模型库主要是业务应用需要的各种模型。专家库由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可以随时对业务应用进行指导。意见库是对业务应用的有利意见的集合,意见库可以有效的避免常见错误的发生。知识库是已构建的所有业务应用的集合,每个业务应用都可认为是已有的知识,新的业务应用可以在已有的业务应用基础上开展,从而实现对已有知识重新利用,实现知识的累积。
26.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智能集成平台按功能划分为知识图绘制与管理模块、服务定制与关联模块、多元信息展示模块、平台管理模块。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服务定制与关联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平台提供服务组件,如信息类服务组件、模型方法类服务组件,定制以及服务组件与知识图关联的功能。多元信息展示模块是通过多种统计图形方式可视化展示信息。
28.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知识图绘制与管理模块包括知识图编辑器模块、信息表示编辑器模块、模型集成模块、知识包管理模块;服务定制与关联模块包括应用服务定制模块、知识图与服务关联模块;多元信息展示模块包括报告格式的信息展示模块、web格式的信息展示模块、xml格式的信息展示模块、gis格式的信息展示模块、统计图形展示模块;平台管理模块包括数据资源库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访问控制管理模块。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台提供web信息、xml信息、gis信息集成与展示功能,并提供报表制作功能,通过多种统计图形方式可视化展示信息。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智能集成平台技术模型流程框图;
32.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平台总体架构图;
33.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平台的功能模块图;
34.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信息展示系统图;
35.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信息展示系统图;
36.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grc数据安全评估流程图;
37.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分布式能源管网能流系统界面图;
38.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分布式能源能效评估系统流程;
39.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分布式能源多时间尺度负荷预测系统界面图;
40.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分布式能源多能流优化调度系统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2.项目以服务为最终目标,以目前现有的业务为出发点,通过数字能网提供不同数据、对象、信息的集成环境,将现有业务模块化、组件化、应用流程化,采用组件库、主题库、专家库和知识图库多库联合的应用模式,基于智能集成平台,实现多用业务服务,最终达到服务互联互通、能够集成调控、可视可信和动态评估。
43.主要核心技术如下:
44.一、智能集成平台
45.智能集成平台是应用系统间的桥梁,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的纽带,构建集成平台的目的就是能够满足多能互补业务的需求,能够使多能互补系统具有灵活性、适应性,以应对外界条件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能使得系统具有可操作和适应动态变化的能力。因此,平台在设计和实现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46.(1)资源整合
47.多能互补需要各种数据及信息资源,这些数据及信息资源可能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部门,数据的格式也不尽相同,有结构化的,也有非结构化的,因此,智能集成平台应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与重用。
48.(2)提供开发环境
49.基于平台实现多能互补业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平台为多能互补系统的构建提供一个集成开发环境,通过平台提供的开发环境可快速构建出具有可变性的业务应用系统,因此,集成平台应该提供统一的体系结构风格和环境,能为不同的功能实体提供服和支撑。
50.(3)基于松耦合的信息共享
51.基于平台构建多能互补业务应用系统的优点是希望通过平台将业务逻辑与底层的数据分离,以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和适应性,因此,平台应实现业务逻辑与公共服务的分离,保证信息服务的松耦合,以适应业务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52.(4)可伸缩的配置
53.智能集成平台应能根据业务的轻重进行不同级别的配置,以保证系统合理的规模和经济性。
54.(5)个性化的服务
55.智能集成平台能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按需”而变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决策人员的决策需求。
56.(6)方便重构和扩展
57.在智能集成平台中,多能互补业务应用系统应能根据用能机构的需求很容易重构和扩展。
58.(7)提高应用系统开发效率
59.智能集成平台应能够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并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应通过组件搭建的方式灵活构建应用系统,并能够通过简洁的方式增加、修改、删除系统的业务功能。
60.采用soa、saas、paas等面向服务的信息化整合技术,对信息服务、决策服务实施有机集成,在计算服务的支持下建设一个综合集成的智能集成平台,为整个信息化系统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模型和操作接口,并且实现远程及分布式的服务框架,为多方面、多层次的决策与管理操作提供便捷途径。智能集成平台的技术模型如图1所示。
61.根据平台的技术模型,平台主要包括:应用服务控制层、人机交互服务层、业务逻辑服务层、外部应用服务层、服务访问接口、人机交互访问接口、业务逻辑访问接口和外部应用访问接口。外部应用服务层、外部应用访问接口,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归为平台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平台的外部。
62.智能集成平台的总体架构共分为四层,分别是支撑层、资源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其中包括数据库资源、p2p技术、组件、知识图等核心部分的设计。平台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63.(1)支撑层。gnutella网开源包、p2p(peer-to-peer)技术和信息网络是综合集成平台主要技术支撑。p2p技术是一种对等连接技术,可以使本地用户直接连接异地用户计算机,实现异地用户之间的信息和文件的共享,与传统的b/s和c/s访问模式有很大区别。以
gnutella网和p2p技术作为支撑环境,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同时,也可实现知识图的共享,从而很方便的实现知识的传递、共享与创新。
64.(2)资源层。资源层主要为系统提供数据资源、模型库、专家库、意见库、现场研讨库和知识库资源。
65.数据资源包括各种数据库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数据资源都是进行多能互补的基础。模型库主要是业务应用需要的各种模型。专家库由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可以随时对业务应用进行指导。意见库是对业务应用的有利意见的集合,意见库可以有效的避免常见错误的发生。知识库是已构建的所有业务应用的集合,每个业务应用都可认为是已有的知识,新的业务应用可以在已有的业务应用基础上开展,从而实现对已有知识重新利用,实现知识的累积。
66.以满足多能互补业务需求为主要目的,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知识图绘制与管理、服务定制与关联、信息展示、平台管理等四大类,其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其中,report展示模块即报告展示模块。
67.(1)知识图绘制与管理。知识图绘制与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应急管理应用知识图的绘制与管理,平台应具有知识图绘制工具编辑器,包括节点绘制,关联关系绘制,字体、颜色设置等,同时应具有知识图打包、存储、查询、修改等管理功能。
68.(2)服务定制与关联。服务定制与关联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平台提供服务组件(信息类服务组件、模型方法类服务组件)定制以及服务组件与知识图关联的功能。
69.(3)多元信息展示。平台提供web信息、xml信息、gis信息集成与展示功能,并提供报表制作功能,通过多种统计图形方式可视化展示信息。
70.(4)平台管理。平台管理提供平台下的数据源管理、网络配置、用户管理以及访问控制管理等功能。
71.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逐渐深入,基于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的目的,应用智能集成模式的架构在各行业得到了逐步的推广和应用,由单一系统的业务流程变为多系统之间流转和处理。但随着各类系统的不断增多,如何及时获取各系统数据并将其中关键数据进行处理、展示,最终集成为智能集成平台以清晰展现设备运行情况、应对突发状况预警方案及经济化运行建议是本项目的难点。
72.为解决上述问题,分布式综合集成搭建系统首先基于dcs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散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为dcs系统。将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python/matlab进行筛选、处理过后利用java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其次,基于组件技术、web service技术和soa建构,对业务应用模块进行组件化,通过分类形成组件库。并根据不同的业务主题,分析确定决策业务流程,构建可视化知识图主界面,根据分布式能源决策各模块相互逻辑关系,概化、绘制决策流程知识图。最后,基于juddi技术对组件库、主题库进行注册,最终形成通用的web服务,实现系统的可视化应用。
73.在平台之上,开发知识图绘制与管理、业务服务的定制与关联、信息展示与平台管理等功能,最终形成信息展示系统、能效评估系统、负荷预测系统、管网能流分析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多能流调度系统及应急服务系统。智能集成平台的开发是本项目最核心的内容,其开发效果直接影响后期的应用,因此是本项目的最关键点也是技术难点。
74.二、智能集成平台各系统技术介绍
75.(1)分布式能源信息化展示系统
76.分布式能源信息化展示系统主要是将从dcs系统中提取出的数据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将数据源中提取出碎片化事实,然后对碎片化事实进行知识的融合,再经过知识加工后通过迭代更新建立基于知识的体系,以完成对数据的筛选和分类,实现基于平台的分布式能源信息实时展示。系统展示界面如图4、图5所示。
77.(2)分布式能源安全预警系统
78.分布式能源安全预警系统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由于企业在运行当中时长会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对异常数据的及时发现并预警是十分重要的。
79.如图6所示,为实现企业安全稳定运行,本系统借鉴grc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数据安全规范与标准手段,构建了grc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体系。本系统以数据管理为基础,通过风险内控管理,分析辨识企业面临的内部风险,强调一体化、精细化管理等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需求,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80.通过形成的数据安全评估模型,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估,从而筛选出异常数据,并在系统界面上进行提示。并基于异常数据建立分布式能源预警预案管理方案。
81.(3)分布式能源管网能流分析系统
82.将分布式能源系统用“一张图”来描述,工作人员可根据自己需求快速查看系统中各类生产运行信息、历史生产运行数据、项目管网拓扑情况及设备实时运行数据等,方便管理人员快速有效地处理信息,同时提供自动生成报表、日志等存档文件,大大节省了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提高了业务数据的准确度。
83.所谓的快速组件化分布式能源信息系统以知识图的形式对分布式能源系统冷-热-电三联供过程中热源,冷源,电源的信息进行展示,实现冷热电三联供过程中不同主体的铭牌及实时运行数据查询、可视化(图表)展示功能。分布式能源管网能流系统如图7所示。
84.本系统首先实现能源利用率的快速查询功能。运用前后端交互的技术,在前端代码中,通过设置时间输入框、将前端搜索框的输入值传到后端,然后点击查询按钮,通过数据库中搜索对应的值,后端通过servlet代码将其以表格的形式传给前端,生成表格,实现能源利用率的快速查询功能。
85.其次通过echarts技术,echarts是一款基于javascript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库,提供直观,生动,可交互,可个性化定制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将发电量、冷热水冷热量、卫生热水热量以折线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实现了“数-图”动态交互的功能,使工作人员更加直观地看到能量流动过程。
86.最终完成分布式能源站冷-热-电三联供管网能量转换、建立分布式能源管网拓扑知识图,涵盖各分系统的关联信息、机组配置、工艺流程等关键信息并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网能量稳态信息模拟。
87.(4)分布式能源能效评估系统
88.分布式能源能效评估系统的分析是系统安全运行和风险预防的保证,因此需要对系统运行能效进行评估,同时明确系统优化的方向。
89.该系统通过在平台上建立不同维度(设备级、系统级)能效评估体系,可对系统进行整体、局部的不同时间尺度能效评估,动态设置能效标杆体系,对能效评估结果进行对比
反馈,及时发现企业具有节能潜力的环节,促进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改造,为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
90.根据系统的评价水平供企业参考,进行企业的节能改造。评价的依据是优先对单指标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措施;再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给出分类评估结果;最后进行全企业综合评估,并进行企业节能潜力分析。整体框架如图8所示。
91.本系统在分布式能源综合集成平台上绘制水—天然气—电等多能源流向节点效率图。建立能效评估体系,可对系统进行不同时间尺度能效评估,及时发现企业具有节能潜力的环节,促进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改造,为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
92.首先,根据能源站能效评估所需要的指标参数,将相应的指标介绍信息在平台展示,使相关人员对系统评价指标更好地了解;
93.其次,指标计算模块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系统综合能效计算和设备级能效计算部分,选定某一指标,可计算相应的能效值,并展示相应的能效标杆值,相应的计算方法通过java代码实现,计算出各个指标的能量值及利用率,为后续指标评价奠定基础。然后,为确保综合能效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适用性,确定评估体系指标原则和方向,综合能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标准以及相关设计手册为评估标准综合考虑,使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可实现单指标评估、分类评估、综合评估结果,如下图所示。
94.最后,点击评估报告按钮,可生成多时间尺度的评价报告,根据报告结果,及时发现企业具有节能潜力的环节,促进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改造,为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
95.(5)分布式能源多时间尺度负荷预测系统
96.本系统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模型精度低,难以适应各种变化因素等问题,提出多时间尺度负荷动态预测技术。基于负荷影响因素,建立vmd模型、bp模型、svm模型等负荷预测模型库,对各模型采用预测精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最后择优选择bp模型进行预测,并构建负荷预测系统。
97.同时,从时间尺度上,选用1小时、3小时、24小时和实时不同时间尺度,对电负荷、热负荷、冷负荷、卫生热水负荷、光热负荷五种负荷进行预测,短时间尺度对长时间尺度进行反馈,从长时间尺度到短时间尺度逐级细化,从而提高预测精度,适应动态变化。
98.如图9所示,五种负荷的预测情况通过echarts折线图的形式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负荷优化调度提供支撑。
99.(6)分布式能源多能流优化调度系统
100.本系统旨在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在保证各类基本负荷的基础上,优化生产机组运行,形成不同时间尺度的动态调度方案,使系统一直保持供需高效准确耦合,以期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创造更多效益。
101.如图10所示,基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受到建筑负荷需求不同、区域导致燃气价格、电价、地方政策等不同问题,设计多目标非线性冷-热-电三联供模型。通过对电价、燃气价格、容量及余热利用等影响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以经济效益最大和环境最优为多目标,以满足系统所需的冷、热、电及热水为基本约束,以设备的基本参数和运行特性为条件,建立光-气互补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将数学模型转化成具体java代码,实现调度结果
的折线图展示,最后制定调度方案,实现设备的最优调度和控制。
102.(7)分布式能源快速应急服务系统
103.分布式能源快速应急服务系统主要服务于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时的分布式能源管理工作,充分综合利用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与传输的应急机制、数据存储的备份机制和监控中心的安全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提出相应的应急响应方案和处置措施,快速构建应急系统,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司能源供给可靠、安全。
10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