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板以及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4743发布日期:2023-03-22 11:1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驱动板以及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板以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控屏在电子设备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可以通过在触控屏上执行触摸事件如按下事件、移动事件和抬起事件,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
3.触控报点率是触控屏的重要指标之一,报点率的大小即报点的快慢影响着触控屏对触摸事件的响应速度,例如,报点率过小,容易导致响应动作呈现在屏幕上的延迟时间较长,即用户使用的流畅性较差,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有利于改善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改善上述问题的驱动板以及触控装置。
5.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板,应用于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所述驱动板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6.对所述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进行监测,其中,所述应用场景类型包括:第一类应用场景和第二类应用场景;
7.若所述应用场景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所述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一扫描模式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
8.若所述应用场景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则控制所述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二扫描模式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所述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与主板连接,对所述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进行监测,包括:
10.接收主板下发的场景命令;
11.基于所述场景命令确定所述应用场景类型。
12.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场景命令确定所述应用场景类型,包括:
13.基于所述场景命令中携带的场景标志位,确定所述应用场景类型。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的触控精度要求低于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的触控精度要求,所述第一扫描模式为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进行逐个扫描,所述第二扫描模式为:
15.按照第一预设扫描间隔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对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逐个扫描;或者,
16.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进行逐个扫描,按照第二预设扫描间隔对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或者,
17.按照第一预设扫描间隔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按照第二预设扫描间隔对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扫描模式为: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的奇数行进行扫描,或者,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的偶数行进行扫描。
19.进一步地,所述应用场景类型还包括:第三类应用场景,所述第三类应用场景对应的目标触控区域为所述触控装置中的部分触控区域,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步骤还包括:
20.若所述应用场景类型为所述第三类应用场景,则控制所述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三扫描模式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所述第三扫描模式为对部分触控区域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的模式。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对应的目标触控区域为所述触控装置的整个触控区域,所述第一扫描模式为对所述整个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进行扫描;
22.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对应的目标触控区域为所述触控装置的部分触控区域,所述第二扫描模式为对部分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的模式。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应用场景包括:白板手写类应用程序,所述第二类应用场景包括:操作界面类应用程序、批注工具类应用程序以及视频会议类应用程序。
24.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驱动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25.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主板、触控面板以及驱动板,所述主板与所述驱动板连接,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与所述驱动板连接,其中:
26.所述主板用于基于用户打开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场景类型,向所述驱动板下发场景命令;
27.所述驱动板用于基于所述场景命令,对所述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进行监测,若所述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所述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一扫描模式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若所述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则控制所述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二扫描模式对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所述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
28.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9.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板以及触控装置,通过预先将应用程序分为不同应用场景类型如第一类应用场景和第二类应用场景,并且针对不同类应用场景配置不同触控扫描模式,使用时,通过监测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若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工作在预设的第一扫描模式,若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工作在预设的第二扫描模式。由于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在使用第二类应用场景时就可以相对减少扫描的电极通道数量,从而降低单次扫描的时间,减小单次扫描需要处理的信号数据量,有利于提升触控报点率,以提高对触控事件的响应速度,使得用户使用更流畅,提高用户体验。
30.上述说明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电容屏的数据采集原理示意图;
33.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34.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触控扫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5.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一扫描模式的扫描通道示意图;
36.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二扫描模式的扫描通道示意图;
37.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触控区域的示意图;
38.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触控区域对应的触控电极通道示意图;
39.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说明书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说明书,并且能够将本说明书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1.触控装置按照类型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以及表面红外式等。电容式又可以分为自容式和互容式。本文中主要以互容式为例进行说明。
42.电容式触控装置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中的第二触控电极相互交错,形成感应电极阵列。以互容式电容屏为例,其扫描方式通常为:依次遍历每条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向遍历到的当前第一触控电极通道提供一个激励信号,依次扫描每条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然后再向遍历到的下一条第一触控电极通道提供激励信号,依次扫描每条第二触控电极通道,以此类推,直至遍历完所有
第一触控电极通道。
43.以一对感应电极为例,如图1中的(a)图所示,第一触控电极作为发射端tx,在激励信号的作用下发射高频信号,第二触控电极作为接收端rx,检测rx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如图1中的(b)图所示,当手指触控到该组感应电极所在的位置时,部分信号能量被手指吸收,导致接收端rx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变小。对比检测到的信号强度的变化量,当变化量达到设定的门限值后,确认为有效触控,并计算出对应的二维坐标。
44.图2示出了一种示例性触控装置,如图2所示,该触控装置可以包括:触控面板101、驱动板102以及主板103。触控面板101设置有上述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如图2中示出的tx1、tx2、
……
、txm)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如图2中示出的rx1、rx2、
……
、rxn)。主板103与驱动板102连接,驱动板102与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连接。
45.触控面板101中接收端rx输出的信号经过ad转换、放大后给到驱动板102进行处理,处理后以一定的报点率发送给主板103。报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够提供的最大有效报点数据的数量。报点的快慢影响后面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呈现到屏幕上的延时。报点快,整机的延时会比较小,用户使用时会感觉比较流畅,没有延时感知。触控电极通道的数量是影响报点率的因素之一。仍以互容式电容屏为例进行了试验,不同数量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tx)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rx)对应的报点率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道数减少可以使报点率提升。
46.表1
47.txrx报点率txrx报点率126224978618414612222010382180156118216104781761561142121167417215611020811470168156106041256616415610220012362160206981961255815620694192136541522069018814850148206
48.基于此,提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预先将应用场景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包括第一类应用场景和第二类应用场景,并且预先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类型配置不同触控扫描模式,如对应于第一类应用场景的第一扫描模式和对应于第二类应用场景的第二扫描模式。使用时,通过监测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若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工作在预设的第一扫描模式,若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工作在预设的第二扫描模式。由于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在使用第二类应用场景时就可以相对减少扫描的电极通道数量,从而降低单次扫描的时间,减小单次扫描需要处理的信号数据量,有利于在不改变触控面板结构的基础上,提升触控报点率,以提高对触控事件的响应速度,使得用户使用更流畅,提高用户体验。
4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板以及触控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0.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板。该驱动板应用于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还包括触控面板。其中,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以应用于图2示出的触控装置中的驱动板102为例,如图2所示,该驱动板102可以包括:处理器121、存储器122及存储在存储器122上并可在处理器12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21执行时实现以下触控扫描控制方法的步骤。
51.如图3所示,该触控扫描控制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10至步骤s330。
52.步骤s310,对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进行监测,其中,应用场景类型包括:第一类应用场景和第二类应用场景;
53.步骤s320,若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一扫描模式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
54.步骤s330,若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二扫描模式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上述s310至步骤s330之前,需要在配置阶段,预先将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划分为多种不同应用场景类型,从而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类型预先在驱动板102中配置不同的扫描模式。具体划分的类别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6.例如,可以将各应用程序至少划分为两类应用场景,即第一类应用场景和第二类应用场景,相应地,需要至少配置两种扫描模式,即第一扫描模式和第二扫描模式。其中,第一类应用场景对应于第一扫描模式,第二类应用场景对应于第二扫描模式。例如,第一扫描模式可以配置为: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进行逐个扫描,即全通道工作模式。当然,在其他示例中,考虑到靠近边框处可能存在若干空白(dummy)触控电极通道,第一扫描模式也可以是对除这些空白触控电极通道以外的其他触控电极通道进行逐个扫描,满足场景所需的触控精度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57.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例如,相对于第一扫描模式来讲,第二扫描模式可以仅减少扫描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数量,或者,仅减少扫描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又或者,既减少扫描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又减少扫描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数量。
58.需要说明的是,应用场景类型的划分方式以及相应扫描模式的配置方式有多种,下面主要以其中三种方式进行说明,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59.第一种方式,考虑到通道数也影响着触控精度,对于触控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可以在不影响用户触控体验的情况下,减少扫描的通道数来提升触控装置的报点率。例如,相比于白板书写类应用场景如工作台、画板等,诸如批注、ppt分享、视频会议等这类应用场景,对触控精度要求是相对较低的。由此,可以按照各应用程序对触控精度的要求高低,对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应用场景类型的划分。此时,上述第二类应用场景的触控精度要求低于第一类应用场景的触控精度需求。
60.例如,可以将白板手写类应用程序,如工作台、画板等对书写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
用程序划分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将操作系统界面如luncher界面及各级选择操作界面、批注工具、视频会议等不需要大量书写且对书写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二类应用场景。需要说明的是,白板手写类应用程序是指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书写界面,以供用户手写输入文字或画画等的应用程序。批注工具是指可以在开启的文档如ppt文档或word文档等中进行批注操作的应用程序。例如,批注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加下划线的操作,加高亮的操作以及画圈圈出的操作等,相对于输入文字或画画等白板手写操作,这些批注操作对触控精度的要求是相对较低的。
61.此时,相比于第一类应用场景来讲,使用第二类应用场景时减少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触控装置的触控精度,但并也不影响用户对这类应用程序的使用体验。
62.例如,可以将第二扫描模式配置为:针对整个有效触控区域,按照第一预设扫描间隔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对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逐个扫描;或者,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进行逐个扫描,按照第二预设扫描间隔对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或者,按照第一预设扫描间隔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按照第二预设扫描间隔对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有效触控区域是指触控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区域。
63.其中,第一预设扫描间隔和第二预设扫描间隔可以设置为间隔一个、两个或三个通道等,具体根据第二类应用场景的触控精度需求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第一预设扫描间隔和第二预设扫描间隔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扫描模式可以为: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的奇数行进行扫描,或者,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的偶数行进行扫描。
64.举例来讲,如图4所示,假设总通道数为m+n,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包括:t1,t2,t3,t4,t5
……
,tm,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包括:r1,r2,r3,r4,r5
……
,rn。第一扫描模式中,第一触控电极通道扫描参数设置为:1~m,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扫描参数设置为:1~n,即t1至tm以及r1至rn均工作。如图5所示,在第二扫描模式中,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的扫描参数可以均设置为奇数行工作模式,即仅t1,t3,t5,
……
,t
2m+1
以及r1,r3,r5
……
,r
2n+1
工作。或者,也可以均设置为偶数行工作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为不同扫描模式任意设置扫描通道参数值,以满足相应应用场景的触控使用需求。
65.第二种方式,可以按照目标触控区域是否占据触控装置的整个有效触控区域,对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应用场景类型的划分。其中,目标触控区域是指应用程序中能够为用户触控行为提供响应的区域。若应用程序的目标触控区域为整个有效触控区域,表示用户在使用该应用程序时,整个触控屏幕均能够为用户的触控行为提供响应;若应用程序的目标触控区域为触控装置的部分触控区域,表示用户在使用该应用程序时,只有部分触控屏幕能够为用户的触控行为提供响应。
66.例如,如图6所示,在一些应用程序中,将触控屏幕即整个有效触控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601和第二区域602,目标触控区域仅为其中的第二区域602,也就是说,第二区域602能够对用户的触控行为提供响应,而第一区域601不再对用户的触控行为提供响应。
67.例如,可以将目标触控区域为整个有效触控区域的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将目标触控区域为触控装置的部分触控区域的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二类应用场景。例如,
在图6示出的示例中,第一区域601用于显示画面如视频画面、ppt画面或广告画面等,无需对该部分区域的触控事件进行响应,第二区域602为触控以及手写区域,用户可以在该区域内通过触控操作如点击或滑动等操作控制画面的显示,也可以在这部分区域实现手写输入。此时,就可以将该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二类应用场景,而将其他需要全屏触控的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一类应用场景。
68.此时,可以将第一扫描模式配置为:对触控装置整个触控区域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进行扫描。第二扫描模式配置为:对部分触控区域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需要说明的是,对部分触控区域进行扫描是不同于上述第一种方式中的间隔扫描的,第一种方式中采用的间隔扫描方式仍然是针对整个有效触控区域进行扫描,只是扫描存在间隔,这样提供的目标触控区域仍旧是整个有效触控区域,只是降低了触控屏幕的触控精度,并未减小为用户触控行为提供响应的触控区域。
69.例如,在上述示例中,仍假设总通道数为m+n,可以将第一扫描模式配置为对t1至tm以及r1至rn均逐行扫描,将第二扫描模式配置为仅对第二区域602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如图7所示,假设第二区域602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包括:tk,tk+1
……
,tm;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包括:r1至rn,在第二区域602对的触控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对tk至tm以及r1至rn进行逐个扫描。这样在使用第二类应用场景时,能够在保证第二区域602的触控精度的情况下,提升触控装置的报点率,从而提高对触控事件的响应速度。
70.当然,在第二区域602同时也会触控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第二扫描模式也可以配置为按照预设扫描间隔对第二区域602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和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如对其中的奇数行或偶数行进行扫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71.第三种方式,可以结合上述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三类应用场景,即应用场景类型可以包括:第一类应用场景、第二类应用场景和第三类应用场景。将对触控精度要求相对较高,且目标触控区域为整个有效触控区域的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将触控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且目标触控区域为整个有效触控区域的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将目标触控区域为部分触控区域的应用程序划分为第三类应用场景。
72.相应地,第一扫描模式配置为:上述的全通道工作模式。第二扫描模式可以参照上述第一种方式中采用的第二扫描模式进行配置。第三扫描模式可以参照上述的第二种方式中采用的第二扫描模式进行配置。具体可以参照上文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73.具体实施时,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主板103进行应用场景类型的判断。由主板103在监测到用户打开应用程序时,基于用户打开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场景类型,向驱动板102下发场景命令,以使得驱动板102基于接收到的场景命令确定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
74.例如,在确定好应用场景类型的划分方式后,可以在主板103中预先构建应用类型信息库,应用类型信息库中存储有各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场景类型。主板103可以对用户开启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用户开启应用程序时,基于上述应用类型信息库,确定用户打开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场景类型。例如,在监测到用户打开的应用程序a时,主板103
就可以在应用类型信息库中查询应用程序a对应的应用场景类型,从而根据查询到的应用场景类型来生成场景命令。
75.以主板103与驱动板102之间采用串口通信为例,可以预先在主板103向驱动板102下发的命令类型进行配置,在原有命令如操作系统切换命令的基础上,新增场景命令。
76.例如,场景命令中可以携带有用于表征应用场景类型的场景标志位,以便驱动板102基于该场景标志位来确定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以应用场景类型包括第一类应用场景和第二类应用场景为例,场景标志位为0x01代表第一类应用场景,为0x02代表第二类应用场景。那么,使用时,若从场景命令中解析出的场景标志位为0x01,就可以判定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一类应用场景;若从场景命令中解析出的场景标志位为0x02,就可以判定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二类应用场景。
77.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配置场景标志位代表其他类应用场景,如上述的第三类应用场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这样就可以通过监测场景标志位,监测用户使用的应用场景类型,方便驱动板102及时响应于应用场景类型的变更调整到相应的扫描模式。
78.在应用场景类型包括上述第一类应用场景和第二类应用场景的情况下,如按照上述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配置,若监测到触控装置工作的应用场景类型为上述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按照上述预先配置的第一扫描模式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若监测到触控装置工作的应用场景类型为上述第二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按照上述预先配置的第二扫描模式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第三扫描模式的具体扫描方式可以参照上文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79.例如,可以将触控装置的默认扫描模式设置为第一扫描模式,在监测到应用场景类型切换到第二类应用场景时,相应将扫描模式切换到第二扫描模式,以使得用户在使用第二类应用场景时控制触控装置工作在第二扫描模式;若后续再监测到应用场景类型切换回第一类应用场景时,再相应将扫描模式切换到第一扫描模式,以使得用户在使用第一类应用场景时控制触控装置工作在第一扫描模式。
80.由于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在使用第二类应用场景时就可以相对减少扫描的电极通道数量,从而降低单次扫描的时间,减小单次扫描需要处理的信号数据量,有利于在不改变触控面板结构的基础上,提升触控报点率,以提高对触控事件的响应速度,使得用户使用更流畅,提高用户体验。
81.为了便于理解,以按照上述第一种方式配置第一类应用场景及其对应的第一扫描方式、第二类应用场景及其对应的第二扫描方式为例,列举了以下两种使用场景进行说明。
82.用户打开手写应用程序,主板103即可发送场景标志位为0x01的场景命令给驱动板102,驱动板102根据0x01识别出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工作在上述的第一扫描模式,如全通道扫描模式。又例如,用户打开视频会议应用程序,主板103就可发送场景标志位为0x02的场景命令给驱动板102,驱动板102根据0x02识别出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切换到上述的第二扫描模式,减少了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以提升触控报点率。
83.进一步地,在应用场景类型还包括第三类应用场景的情况下,如按照上述第三种方式配置,若监测到触控装置工作的应用场景类型为上述第三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
置按照上述预先配置的第三扫描模式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第三扫描模式的具体扫描方式可以参照上文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84.由于第三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也小于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用户在使用第三类应用场景时,触控装置可以在保证目标触控区域的触控精度的情况下减少扫描的电极通道,以提升触控报点率。
85.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如图8所示,该触控装置80包括:触控面板101以及驱动板102。其中,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驱动板102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驱动板,具体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每个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每个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与该驱动板102连接。
86.当然,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触控装置8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如像素单元等,具体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例如,触控装置可以是触摸屏、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显示屏、智能电视或可穿戴设备等具有触控功能的装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87.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如图2所示,该触控装置可以包括:主板103、触控面板101以及驱动板102。其中,主板103与驱动板102连接,触控面板10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通道,每个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每个第二触控电极通道均与驱动板102连接。
88.此时,主板103用于基于用户打开的应用程序对应的应用场景类型,向驱动板102下发场景命令。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89.驱动板102用于基于场景命令,对触控装置的应用场景类型进行监测,若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一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一扫描模式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若应用场景类型为第二类应用场景,则控制触控装置按照预设的第二扫描模式对第一触控电极通道以及第二触控电极通道进行扫描,其中,第二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小于第一扫描模式扫描的触控电极通道数量。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90.例如,主板103可以是系统芯片(soc)或者也可以是其他适用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如cpu或mcu。主板103与驱动板102可以通过usb接口或者串口协议如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进行通信。当然,触控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更多的结构,如与主板103连接的ops(open pluggable specification,开放式可插拔规范)模块104、音频模组等,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91.例如,触控装置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显示屏、智能电视或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92.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驱动板中触控扫描控制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举例来讲,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93.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
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94.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95.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96.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97.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多个”表示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98.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