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6276发布日期:2023-02-04 06:3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企业安全风险评估领域,具体是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企业在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危险源描述不准确,辨识不全面,评价方法选择不适宜,评价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偏差,风险分级不准确,风险评估范围广泛没有针对性,风险评估报告和隐患排查治理报告长时间滞后,导致企业无法准确评估预警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还有很多企业在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把不同岗位的类似或相同的危险源进行合并同类项处理,这样看似简洁,但不同岗位作业条件、作业环境存在差异,极易导致控制措施失效,最后发生事故。
3.工业企业中80%人员在现场,80%的问题起源于现场,80%的事故发生在现场,80%的事故都是低级错误导致的。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风险没有辨识出来,另一方面是安全控制措施没有落实。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业企业中80%人员在现场,80%的问题起源于现场,80%的事故发生在现场,80%的事故都是低级错误导致的。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风险没有辨识出来,另一方面是安全控制措施没有落实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分析保护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分析保护模块,所述分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模块;
8.通过输入模块实际情况输入区域和岗位,根据预设八大危险能量确定危险源,匹配危险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和后果,判断原始风险等级,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然后将结果传输到分析保护模块中;
9.通过分析保护模块的分析保护措施,可以将保护措施分为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为了保证措施得到落实,同时满足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系统支持设置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的责任方,此时再次评估采取措施后的风险等级;
10.通过处理模块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实现大数据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入模块中,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一级用红色表示,二级用橙色表示,三级用黄色表示,四级用蓝色表示。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析保护模块中,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
和可能性有关,一级用红色表示,二级用橙色表示,三级用黄色表示,四级用蓝色表示,最终将风险分析结果展示在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记录表中,并支持导出风险评估报告,使用如下公式计算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后果严重性*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分为a-e五个等级,可能性分为1-6六个等级,d6、e5、e6为红色一级风险,c6、d4、d5、e3、e4为橙色二级风险,b5、b6、c3、c4、c5、d2、d3、e1、e2为黄色三级风险,其他为蓝色四级风险。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处理模块中,处理模块对岗位风险评估分析出的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自动列入隐患排查计划,在此基础上,操作者可以指定责任人、隐患排查周期、计划排查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以及下次排查时间,自动生成隐患排查工单并链接下一步隐患排查,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可形成隐患排查计划报告,并支持一键导出。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存储模块中,储存器中保存了131类措施完好性验证标准,基本覆盖了所有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每一类标准中包含多项关于该措施的法规标准,在验证过程中全部符合则可标记为通过,若存在某一项或不符合或多项多不符合,则为存在隐患,系统使用三种形式记录隐患排查结果,红色表示已开展排查并且与验证标准不符,则该措施存在隐患,绿色表示已开展排查并且该措施状态与验证标准相符,则该措施正常有效,灰色表示暂未开展排查,则该措施尚未验证,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支持导出数据。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处理模块中,处理模块将存在隐患的措施自动推送至隐患治理模块,形成隐患治理台账,操作者可在隐患核查中对某一隐患进行具体描述,并分级标记隐患等级一般隐患或重大隐患,确定整改类型限期整改或即查即改,预定整改期限,明确整改责任人,在此基础上,操作者还可以标记隐患来源,系统已预设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产复工前排查、外聘专家诊断式排查,可供操作者选择,明确隐患类型,系统已预设安全、工艺、电气、仪表、消防、总图、设备和其他,可供操作者选择,标注原因分析,以便彻底分析每一项记录的隐患,当某一项隐患完成上述编辑后,隐患治理台账可反应以下重点内容:隐患基础信息,如措施名称、隐患描述、治理类型、隐患类型、整改责任人、治理期限;颜色区分隐患级别,若为一般隐患则表示为橙色,若为重大隐患则表示为红色;记录隐患状态,隐患状态预设为三类,待核查,整改中,已验收,当某一隐患未进行上述操作时,系统自动将该隐患划分为待核查,完成操作提交后即为整改中状态,当责任人验收完成即为已验收,系统也可实现批量验收功能,此时风险分析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完成闭环管理,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支持导出数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储存器中的131类措施完好性验证标准,其基本覆盖了所有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每一类标准中包含多项关于该措施的法规标准,在验证过程中全部符合则可标记为通过,若存在某一项或不符合或多项多不符合,则为存在隐患,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工具多种多类,但大都不适合于岗位基层人员的训练、学习和应用,本发明运用岗位风险评估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对基层人员更有针对性,结果更为有效。在结构上,系统将岗位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组合与融合,不仅响应了法规要求,还将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系统管理,为企业安
全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在功能上,帮助客户系统划分法规标准,将繁杂庞大的标准条例系统地进行拆分重组,形成按照防治措施归类的检查清单,大大减少客户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打通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无据可查无据可依的壁垒,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更顺畅,更清晰,更迅速。实时收集数据,支持一键导出岗位风险评估报告和隐患排查治理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分析保护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分析保护模块,分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模块;
19.通过输入模块实际情况输入区域和岗位,根据预设八大危险能量确定危险源,匹配危险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和后果,判断原始风险等级,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然后将结果传输到分析保护模块中;
20.通过分析保护模块的分析保护措施,可以将保护措施分为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为了保证措施得到落实,同时满足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系统支持设置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的责任方,此时再次评估采取措施后的风险等级;
21.通过处理模块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实现大数据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
22.储存器中的131类措施完好性验证标准,其基本覆盖了所有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每一类标准中包含多项关于该措施的法规标准,在验证过程中全部符合则可标记为通过,若存在某一项或不符合或多项多不符合,则为存在隐患,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工具多种多类,但大都不适合于岗位基层人员的训练、学习和应用,本发明运用岗位风险评估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对基层人员更有针对性,结果更为有效。
23.输入模块中,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一级用红色表示,二级用橙色表示,三级用黄色表示,四级用蓝色表示。分析保护模块中,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一级用红色表示,二级用橙色表示,三级用黄色表示,四级用蓝色表示,最终将风险分析结果展示在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记录表中,并支持导出风险评估报告,使用如下公式计算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后果严重性*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分为a-e五个等级,可能性分为1-6六个等级,d6、e5、e6为红色一级风险,c6、d4、d5、e3、e4为橙色二级风险,b5、b6、c3、c4、c5、d2、d3、e1、e2为黄色三级风险,其他为蓝色四级风险。处理模块中,处理模块对岗位风险评估分析出的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自动列入隐患排查计划,在此基础上,操作者可以指定责任人、隐患排查周期、计划排查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以及下次排查时间,自动生成隐患排查工单并链接下一步隐患排查,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可形成隐患排查计划报告,并支持一键导出。存储模块中,储存器中保存了131类措施完好性验证标准,基本覆盖了所有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每一类标准中包含多项关于该措施的法规标准,在验证过程中全部符合则可标记为通过,若存在某一项或不符合或多项多不符合,则为存在隐患,系统使用三种形式记录隐患排查结果,红色表示已开展排查并且与验证标准不符,则该措施存在隐患,绿色表示已开展排查并且该措施状态与验证标准相符,则该措施正常有效,灰色表示暂未开展排查,则该措施尚未验证,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支持导出数据。处理模块
中,处理模块将存在隐患的措施自动推送至隐患治理模块,形成隐患治理台账,操作者可在隐患核查中对某一隐患进行具体描述,并分级标记隐患等级一般隐患或重大隐患,确定整改类型限期整改或即查即改,预定整改期限,明确整改责任人,在此基础上,操作者还可以标记隐患来源,系统已预设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产复工前排查、外聘专家诊断式排查,可供操作者选择,明确隐患类型,系统已预设安全、工艺、电气、仪表、消防、总图、设备和其他,可供操作者选择,标注原因分析,以便彻底分析每一项记录的隐患,当某一项隐患完成上述编辑后,隐患治理台账可反应以下重点内容:隐患基础信息,如措施名称、隐患描述、治理类型、隐患类型、整改责任人、治理期限;颜色区分隐患级别,若为一般隐患则表示为橙色,若为重大隐患则表示为红色;记录隐患状态,隐患状态预设为三类,待核查,整改中,已验收,当某一隐患未进行上述操作时,系统自动将该隐患划分为待核查,完成操作提交后即为整改中状态,当责任人验收完成即为已验收,系统也可实现批量验收功能,此时风险分析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完成闭环管理,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支持导出数据。
24.在结构上,系统将岗位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组合与融合,不仅响应了法规要求,还将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系统管理,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在功能上,帮助客户系统划分法规标准,将繁杂庞大的标准条例系统地进行拆分重组,形成按照防治措施归类的检查清单,大大减少客户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打通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无据可查无据可依的壁垒,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更顺畅,更清晰,更迅速。实时收集数据,支持一键导出岗位风险评估报告和隐患排查治理报告。
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一种岗位风险评估赋能训练系统,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分析保护模块、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分析保护模块,分析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存储模块;
26.通过输入模块实际情况输入区域和岗位,根据预设八大危险能量确定危险源,匹配危险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和后果,判断原始风险等级,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然后将结果传输到分析保护模块中;输入模块中,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一级用红色表示,二级用橙色表示,三级用黄色表示,四级用蓝色表示。
27.通过分析保护模块的分析保护措施,可以将保护措施分为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为了保证措施得到落实,同时满足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系统支持设置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的责任方,此时再次评估采取措施后的风险等级;分析保护模块中,等级与事件发生严重性和可能性有关,一级用红色表示,二级用橙色表示,三级用黄色表示,四级用蓝色表示,最终将风险分析结果展示在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记录表中,并支持导出风险评估报告,使用如下公式计算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后果严重性*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分为a-e五个等级,可能性分为1-6六个等级,d6、e5、e6为红色一级风险,c6、d4、d5、e3、e4为橙色二级风险,b5、b6、c3、c4、c5、d2、d3、e1、e2为黄色三级风险,其他为蓝色四级风险。
28.通过处理模块执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实现大数据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处理模块中,处理模块对岗位风险评估分析出的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自动列入隐患排查计划,在此基础上,操作者可以指定责任人、隐患排查周期、计划排查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以及下次排查时间,自动生成隐患排查工单并链接下一步隐患排查,相关信
息保存在储存器中,可形成隐患排查计划报告,并支持一键导出。存储模块中,储存器中保存了131类措施完好性验证标准,基本覆盖了所有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每一类标准中包含多项关于该措施的法规标准,在验证过程中全部符合则可标记为通过,若存在某一项或不符合或多项多不符合,则为存在隐患,系统使用三种形式记录隐患排查结果,红色表示已开展排查并且与验证标准不符,则该措施存在隐患,绿色表示已开展排查并且该措施状态与验证标准相符,则该措施正常有效,灰色表示暂未开展排查,则该措施尚未验证,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支持导出数据。处理模块中,处理模块将存在隐患的措施自动推送至隐患治理模块,形成隐患治理台账,操作者可在隐患核查中对某一隐患进行具体描述,并分级标记隐患等级一般隐患或重大隐患,确定整改类型限期整改或即查即改,预定整改期限,明确整改责任人,在此基础上,操作者还可以标记隐患来源,系统已预设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产复工前排查、外聘专家诊断式排查,可供操作者选择,明确隐患类型,系统已预设安全、工艺、电气、仪表、消防、总图、设备和其他,可供操作者选择,标注原因分析,以便彻底分析每一项记录的隐患,当某一项隐患完成上述编辑后,隐患治理台账可反应以下重点内容:隐患基础信息,如措施名称、隐患描述、治理类型、隐患类型、整改责任人、治理期限;颜色区分隐患级别,若为一般隐患则表示为橙色,若为重大隐患则表示为红色;记录隐患状态,隐患状态预设为三类,待核查,整改中,已验收,当某一隐患未进行上述操作时,系统自动将该隐患划分为待核查,完成操作提交后即为整改中状态,当责任人验收完成即为已验收,系统也可实现批量验收功能,此时风险分析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完成闭环管理,相关信息保存在储存器中,支持导出数据。
29.储存器中的131类措施完好性验证标准,其基本覆盖了所有预防性措施和缓解性措施,每一类标准中包含多项关于该措施的法规标准,在验证过程中全部符合则可标记为通过,若存在某一项或不符合或多项多不符合,则为存在隐患,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工具多种多类,但大都不适合于岗位基层人员的训练、学习和应用,本发明运用岗位风险评估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对基层人员更有针对性,结果更为有效。在结构上,系统将岗位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组合与融合,不仅响应了法规要求,还将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系统管理,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在功能上,帮助客户系统划分法规标准,将繁杂庞大的标准条例系统地进行拆分重组,形成按照防治措施归类的检查清单,大大减少客户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打通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无据可查无据可依的壁垒,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更顺畅,更清晰,更迅速。实时收集数据,支持一键导出岗位风险评估报告和隐患排查治理报告。
3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