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56706发布日期:2023-03-22 12:1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2.车辆在销售过程中通常会配置有置换服务,即车主可以将已购买的旧车置换为其他车型的新车。车辆经销商通常会通过联合管理系统(united management system,ums)提报车辆置换流程以及对应的置换信息,再由厂家人员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从而判断车主需要置换的新车是否符合本公司的置换政策,并将不符合置换政策的置换信息进行滤除,只保留符合置换政策的置换信息。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核车辆置换信息时的审核效率以及准确性。
5.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置换信息,并对于每一个置换信息,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上述置换信息包括待置换车辆的信息和目标车辆的信息,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为上述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上述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审核规则,并根据上述审核规则对上述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7.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审核规则,并根据上述审核规则对上述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包括:根据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上述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其中,上述第二时间间隔为上述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与上述待置换车辆的行驶证发证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
8.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判断上述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上述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是否相同;上述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包括:在上述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上述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上述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9.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之后,
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10.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上述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包括:判断上述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在上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在上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11.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判定上述待置换车辆为非营运车辆。
12.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待置换车辆为营运车辆的情况下,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1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置换信息审核系统,上述系统包括:第一审核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置换信息,并对于每一个置换信息,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上述置换信息包括待置换车辆的信息和目标车辆的信息,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为上述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上述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审核模块,用于: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审核规则,并根据上述审核规则对上述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上述终端执行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
15.根据本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
1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7.本技术首先对所获取的每一个置换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其中,置换信息包括待置换车辆的信息和目标车辆的信息。在初步审核中,可以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第一时间间隔为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则置换信息通过初步审核。
18.之后,对通过初步审核的置换信息进行二次审核。在二次审核中,根据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车型,并根据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其中,第二时间间隔为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与待置换车辆的行驶证发证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根据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
19.通过上述审核流程,能够提高车辆置换信息的审核效率以及准确性,避免人工审核时的效率低以及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初步审核的示意性流程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第一类车型的审核规则的示意性流程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第二类车型的审核规则的示意性流程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车辆置换信息审核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9.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1.相关技术中,通常在ums系统中所需要审核的置换信息数量庞大,并且需要人工进行逐一审核,从而导致对置换信息的审核过程耗时较长,审核效率低下,并容易出现纰漏。
32.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车辆置换信息的审核效率低、审核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34.图1是本技术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图1所示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审核系统中,车辆审核系统可以为上述ums系统。
35.s110,获取至少一个置换信息,并对于每一个置换信息,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置换信息包括待置换车辆的信息和目标车辆的信息,第一时间间隔为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
36.示例性的,置换信息中可以包括车主(客户)的待置换车辆(旧车)的信息以及目标
车辆(新车)的信息。如表1所示,置换信息中可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37.表1
[0038][0039]
示例性的,如表1所示,置换信息中可以包括证件信息和基本信息。证件信息可以包括证件基本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等。其中,证件基本信息可以对应于待置换车辆的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待置换车辆行驶证所有人、行驶证发证日期、以及待置换车辆使用性质等等;销售信息可以对应于目标车辆的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目标车辆车主、目标车辆车型、以及目标车辆发票开票日期等等。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等等。
[0040]
示例性的,若车主需要将自己的待置换车辆置换为目标车辆,则可以填写如表2所示的置换信息表,从而方便车辆厂家对不同车主的置换信息进行收集,并对置换信息内容进行统一化和标准化。
[0041]
表2
[0042][0043]
示例性的,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置换信息表即对应一个置换信息,每一个置换信息对应一位车主,每一位车主又对应一个待置换车辆。如表2所示,例如,在证件基本信息中,待置换车辆行驶证所有人为车主甲,即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为车主甲,车主甲的待置换车辆的车型为“坦克300”,车主甲的行驶证发证日期为2021年8月8日,待置换车辆的使用性质为非营运车辆,等等。在销售信息中,目标车辆车主为车主甲,目标车辆的车型为哈弗h6s,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1月13日,目标车辆的销售价格为138,900,等等。
[004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置换信息的内容以及置换信息表中的内容仅为示例,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内容进行更改,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0045]
示例性的,对于用于审核车辆的ums系统,可以采用uipath等自动化开发软件来对其进行开发,从而使得ums系统中的程序可以自动对车辆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在登录ums系统后,ums系统可以自动对置换信息进行初步审核。
[0046]
示例性的,参考图2所示的初步审核的示意性流程图。登录ums系统后,ums系统会获取系统中所有的置换信息,并逐个地对每一个置换信息进行初步审核。ums系统可以先判断置换信息中的车主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条件,例如,判断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是否相同。若符合预设条件,则进行下一项判断;若不符合预设条件,则确定对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47]
示例性的,如表2中,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为车主甲,而目标车辆的车主为车主甲,则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相同。那么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即为通过审核。
[0048]
示例性的,若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为车主甲,而目标车辆的车主为车主乙,则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不相同。那么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即为未通过审核,并可以在审核意见处标注“车主信息不符”等。其中,审核意见的标注可以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实现,无需人工操作。
[0049]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2,在车主信息符合预设的条件的情况下,接下来可以继续判断置换信息中的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可以为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
[0050]
示例性的,如表2中,假设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28天,该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为2022年1月30日,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1月23日,那么该置换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为7天,小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那么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即为通过审核。
[0051]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仍为28天,若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为2022年3月1日,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1月23日,那么该置换信息对应的第一时间间隔为36天,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那么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即为未通过审核,并可以在审核意见处标注“提报日期与发票开票日期间隔大于28天”等。
[005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审核流程中的判断条件仅为示例,具体判断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0053]
s120,在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根据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车型。
[0054]
示例性的,在进行初步审核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待置换车辆的车型,并根据待置换车辆的车型来对置换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0055]
示例性的,可以将车辆的车型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车型类别可以制定不同的审核规则。例如,可以将含有“坦克”字段的车型作为第一类车型,将含有“长城、欧拉、哈弗、魏牌、风骏”等字段的车型作为第二类车型,等等。若待置换车辆的车型包含有“坦克”字段,则按照第一类车型的审核规则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若待置换车辆的车型包含有“长城、欧拉、哈弗、魏牌、风骏”等字段,则按照第二类车型的审核规则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0056]
示例性的,对于不同种类的车型,每一种车型通常又会对应有具体的型号。例如,对于“坦克”车型,可能包括“坦克300”、“坦克400”、“坦克700”、坦克“800”等型号;对于“哈
弗”车型,可能包括“哈弗h6”、“哈弗h9”、“哈弗h6s”等型号;对于“魏牌”车型,可能包括“摩卡/摩卡dht-phev”、“玛奇朵dht-phev”、“拿铁dht-phev”等型号。因此,可以将每一种车型以及对应的具体型号存储至数据库中。
[0057]
示例性的,可以将excel表格作为存储车型的数据库。例如,将“坦克”车型的上述型号存储至b2单元格中;将“魏牌”车型的上述型号存储至b3单元格中;将“哈弗”车型的上述型号存储至b4单元格中,等等。将一种车型以及对应的具体型号存储至一个单元格中,可以方便ums系统将置换信息中的车型与数据库中的车型进行匹配。
[0058]
s130,根据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审核规则,并根据审核规则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0059]
示例性的,参考图3所示的第一类车型的审核规则的示意性流程图。以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车型种类为例,若置换信息中待置换车辆的车型包含有“坦克”字段,那么便可以按照图3所示的审核规则对该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0060]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首先可以判断待置换车辆的使用性质是否为营运车辆,若待置换车辆为营运车辆,则可以确定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并可在审核意见处标注“使用性质不符”等,还可以通过点击“异常关闭”按钮以结束对该置换信息的审核。其中,审核意见的标注和按钮的点击动作同样可以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实现,无需人工操作。
[0061]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若待置换车辆为非营运车辆,则可继续判断目标车辆的车型是否为“坦克500”等型号(例如,获取excel表格中b2单元格的车型,并将b2单元格的车型与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匹配)。若目标车辆的车型为“坦克500”等型号,则可确定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并对下一个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0062]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若目标车辆的车型不是“坦克500”,则可继续判断目标车辆的车型是否为“摩卡dht-phev”等型号(例如,获取excel表格中b3单元格的车型,并将b3单元格的车型与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匹配)。若目标车辆的车型为“摩卡dht-phev”等型号,则可继续判断置换信息中的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其中,第二时间间隔为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与待置换车辆的行驶证发证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
[0063]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若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可确定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若第二时间间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可确定对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64]
示例性的,对于“摩卡dht-phev”等型号的车型,假设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为182天。若置换信息中,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5月1日,行驶证发证日期为2021年12月1日,则第二时间间隔为151天。那么,该置换信息的第二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并可在审核意见处标注“行驶证发证日期与发票开票日期间隔未超过182天”等,还可以通过点击“异常关闭”按钮以结束对该置换信息的审核。
[0065]
示例性的,接上述实施例,若置换信息中,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3月1日,行驶证发证日期为2021年8月1日,则第二时间间隔即为212天。那么,该置换信息的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
[0066]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若目标车辆的车型不是“摩卡dht-phev”等型号,则可继
续判断目标车辆车型是否为“哈弗h6s”、“长城皮卡”、“风骏5”等型号(例如,获取excel表格中b4单元格的车型,并将b4单元格的车型与目标车辆的车型进行匹配)。若目标车辆车型是上述车型中的一种,则继续判断置换信息中的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若目标车辆车型不属于上述车型,则可确定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67]
示例性的,对于“哈弗h6s”、“长城皮卡”、“风骏5”等车型,假设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为92天。若在置换信息中,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5月8日,行驶证发证日期为2022年3月8日,则第二时间间隔为61天。那么,该置换信息的第二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若在置换信息中,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9月8日,行驶证发证日期为2022年3月8日,则第二时间间隔为184天。那么,该置换信息的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
[0068]
示例性的,参考图4所示的第二类车型的审核规则的示意性流程图。例如,若置换信息中待置换车辆的车型包含有“长城、欧拉、哈弗、魏牌、风骏”字段,那么便可以按照图4所示的审核规则对该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0069]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首先可以判断待置换车辆的使用性质是否为营运车辆,若待置换车辆为非营运车辆,则可继续判断目标车辆的车型是否为“摩卡dht-phev”等型号。若目标车辆的车型为“摩卡dht-phev”等型号,则可继续判断置换信息中的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
[0070]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4,若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可确定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若第二时间间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可确定对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71]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4,若待置换车辆为营运车辆,或目标车辆的车型不是“摩卡dht-phev”等型号,则可继续判断目标车辆车型是否为“哈弗h6s”、“长城皮卡”、“风骏5”等型号。若目标车辆车型是上述车型中的一种,则继续判断置换信息中的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若目标车辆车型不属于上述车型,则可确定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72]
示例性的,如表2所示,该置换信息中待置换车辆的车型为“坦克300”,包含“坦克”字段,则ums系统可以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类车型的审核规则对该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在该置换信息中,目标车辆的车型为“哈弗h6s”,则该置换信息不符合目标车辆的车型为“坦克500”或“摩卡dht-phev”等型号的判断条件,但符合目标车辆车型为“哈弗h6s”的判断条件。那么则可以继续判断该置换信息中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
[0073]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表2,其中,行驶证发证日期为2021年8月8日,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为2022年1月13日,则第二时间间隔为158天。假设对于“哈弗h6s”、“长城皮卡”、“风骏5”等车型,第二预设时间间隔仍为92天。那么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则该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
[007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型号分类、以及判断条件(例如,待置换车辆型号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目标车辆型号)等仅为示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调整,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0075]
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中,首先对所获取的每一个置换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其中,置换信息包括待置换车辆的信息和目标车辆的信息。在初步审核中,可以
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第一时间间隔为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则置换信息通过初步审核。
[0076]
之后,对通过初步审核的置换信息进行二次审核。在二次审核中,根据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车型,并根据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其中,第二时间间隔为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与待置换车辆的行驶证发证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根据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
[0077]
上述审核流程可以交由程序自动执行,从而解放人力,并提高车辆置换信息的审核效率以及准确性,以避免人工审核时的效率低以及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0078]
下述为本技术系统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技术方法实施例。对于本技术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
[0079]
其中,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车辆置换信息审核系统的结构图。
[0080]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系统500包括:第一审核模块510,以及第二审核模块520。
[0081]
第一审核模块510,用于:第一审核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置换信息,并对于每一个置换信息,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置换信息包括待置换车辆的信息和目标车辆的信息,第一时间间隔为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
[0082]
第二审核模块520,用于:在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根据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车型;
[0083]
根据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审核规则,并根据审核规则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0084]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审核模块520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其中,第二时间间隔为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与待置换车辆的行驶证发证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根据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
[0085]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审核模块510还用于:判断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是否相同。
[0086]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审核模块510具体用于:在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0087]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审核模块510还用于:在第一时间间隔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88]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审核模块520具体用于:判断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在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89]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审核模块520还用于:判定待置换车辆为非营运车辆。
[0090]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审核模块520还用于:在待置换车辆为营运车辆的情况下,确定对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09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系统在执行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系统与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因此对于本技术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技术上述的车辆置换信息审核方法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0092]
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9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
[0094]
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图。请参见图6所示,终端600包括有: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
[0095]
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器601为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是实体机的处理器,也可以是虚拟机的处理器。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6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6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
[0096]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601具体用于:
[0097]
获取至少一个置换信息,并对于每一个置换信息,判断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其中,上述置换信息包括待置换车辆的信息和目标车辆的信息,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为上述置换信息的提报日期与上述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不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信息确定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审核规则,并根据上述审核规则对上述置换信息进行审核。
[0098]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器601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对上述置换信息进行审核,其中,上述第二时间间隔为上述目标车辆的发票开票日期与上述待置换车辆的行驶证发证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根据上述目标车辆的车型确定。
[0099]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601还用于:判断上述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上述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是否相同。
[0100]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601具体用于:在上述待置换车辆的车主信息与上述目标车辆的车主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上述第一时间间隔是否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
[0101]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601还用于:在上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102]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601具体用于:判断上述第二时间间隔是否大于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在上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通过审核;在上述第二时间间隔不大于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情况下,
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103]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601还用于:判定上述待置换车辆为非营运车辆。
[0104]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601还用于:在上述待置换车辆为营运车辆的情况下,确定对上述置换信息的审核结果为未通过审核。
[0105]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6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终端、闪存存储终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601所执行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
[0106]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600还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6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6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屏604、摄像头605和音频电路606中的至少一种。
[0107]
外围设备接口603可被用于将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108]
显示屏604用于显示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604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604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604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6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604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4可以为一个,设置终端600的前面板;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4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6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本技术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4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6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604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604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材质制备。
[0109]
摄像头605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605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605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0110]
音频电路606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601进行处理。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6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
风。
[0111]
电源607用于为终端6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607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607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0112]
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的终端结构框图并不构成对终端600的限定,终端6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011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0114]
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顺序;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115]
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116]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