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象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80055发布日期:2023-11-09 23:1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象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数据分析,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象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信息推广中,通过各种平台向对象投放多样化的信息是主要的信息推广手段。其中,部分信息投放行为需要后台系统从多个待投放信息中,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召回、粗排、精排、混排等处理流程,选出最终向对象投放的信息进行投放,这些处理流程会占用大量后台系统资源。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减轻后台系统的处理压力,会分析信息曝光率较低的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曝光率较低的对象被认定为信息投放效果较差的对象。相关技术中会减少向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对象投放信息的数量,从而想要达到在不影响信息投放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信息投放总量的目的,进而可以节省后台系统资源消耗。

3、然而,相关技术中对于减少信息投放对象的识别方式缺乏合理性和准确度,导致在减少信息投放时会严重影响信息投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象识别方法,可以结合信息投放数量变化和对象特征进行多维度的对象识别,提高对象识别的合理性和准确度。

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象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在第i次对象分组中,获取所述第i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所述待分析对象集合包括多个待分析对象,所述待分析对象具有对应的多个特征维度的对象特征,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包括多个实验组对象和多个对照组对象,i为正整数;

5、将所述多个特征维度分别作为目标特征维度,根据所述目标特征维度将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划分为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所述第一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在所述目标特征维度上具有对象特征差异;

6、根据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分别对应的信息反馈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分别对应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所述信息反馈参数是通过向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进行信息投放得到的,向实验组对象投放信息的数量大于向对照组对象投放信息的数量,所述信息反馈差异参数用于体现对象集合中包括的实验组对象和对照组对象在信息反馈参数上的差异;

7、响应于所述目标特征维度对应的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之间的差异为所述多个特征维度中的最大值,将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确定为第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

8、根据前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多个待分析对象集合中信息反馈差异参数最大的第一目标对象集合,确定敏感对象识别条件,满足所述敏感对象识别条件的对象所对应信息反馈参数受信息投放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大于不满足所述敏感对象识别条件的对象。

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象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划分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

10、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第i次对象分组中,获取所述第i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所述待分析对象集合包括多个待分析对象,所述待分析对象具有对应的多个特征维度的对象特征,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包括多个实验组对象和多个对照组对象,i为正整数;

11、所述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特征维度分别作为目标特征维度,根据所述目标特征维度将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划分为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所述第一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在所述目标特征维度上具有对象特征差异;

12、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分别对应的信息反馈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分别对应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所述信息反馈参数是通过向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进行信息投放得到的,向实验组对象投放信息的数量大于向对照组对象投放信息的数量,所述信息反馈差异参数用于体现对象集合中包括的实验组对象和对照组对象在信息反馈参数上的差异;

13、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特征维度对应的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之间的差异为所述多个特征维度中的最大值,将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确定为第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

14、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前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多个待分析对象集合中信息反馈差异参数最大的第一目标对象集合,确定敏感对象识别条件,满足所述敏感对象识别条件的对象所对应信息反馈参数受信息投放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大于不满足所述敏感对象识别条件的对象。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划分单元具体用于:

16、确定所述目标特征维度对应的第一特征条件和第二特征条件,所述第一特征条件和所述第二特征条件在所述目标特征维度上互补;

17、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条件和所述第二特征条件将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划分为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所述第一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满足所述第一特征条件,所述第二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满足所述第二特征条件。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19、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集合在所述前i+1次对象分组中满足的多个特征条件,确定所述敏感对象识别条件。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21、将所述第一目标对象集合在前m次对象分组中满足的多个特征条件确定为所述敏感对象识别条件,m为小于i+1的正整数。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第四确定单元和投放单元:

23、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投放对象集合,所述待投放对象集合中包括多个待投放对象,每个待投放对象具有对应的对象特征;

24、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待投放对象中所对应对象特征满足所述多个特征条件的待投放对象确定为第一目标对象;

25、所述投放单元,用于保持向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投放的信息数量不变,减少向所述多个待投放对象中除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外的其他对象投放的信息数量。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实验组对象和所述多个对照组对象分别对应的对象数量之间的差异不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所述多个实验组对象的对象特征与所述多个对照组对象的对象特征之间的差异不超过第二预设阈值。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反馈参数为信息转化行为对应的执行概率参数,所述信息转化行为对应的执行概率参数用于标识所述信息转化行为的执行概率,所述信息转化行为和信息投放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用于标识因行为和果行为,执行因行为为执行果行为的必要条件,所述信息转化行为为所述信息投放行为的果行为。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是经过信息筛选操作确定后通过信息预览界面向对象进行投放的,所述信息预览界面在同一时间只能展示一条信息对应的预览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和展示单元:

29、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目标对象在目标时刻针对所述信息预览界面的触发操作,所述信息预览界面在所述目标时刻展示目标信息对应的预览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是通过所述信息筛选操作确定的;

30、所述展示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展示信息展示界面,所述信息展示界面用于展示所述目标信息。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单元和第六确定单元:

32、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针对所述目标信息执行了信息转化操作,确定所述触发操作为发生转化的触发操作;

33、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历史时段中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多个目标触发操作中发生转化的触发操作的占比,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信息转化行为对应的执行概率参数,所述目标触发操作为针对展示有通过所述信息筛选操作投放的信息所对应预览信息的信息预览界面的触发操作。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第六确定单元、第七确定单元、第八确定单元和第九确定单元:

35、所述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行为分析对象集合和待定行为集合,所述行为分析对象集合包括多个行为分析对象,所述待定行为集合包括多个待定行为,所述多个待定行为中包括所述信息投放行为和所述信息转化行为,每个行为分析对象包括与所述多个待定行为一一对应的多个执行概率参数,执行概率参数用于标识待定行为的执行概率;

36、所述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行为分析对象的执行概率参数,确定所述多个待定行为中任意两个待定行为之间是否具有依赖关系,具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待定行为所对应的执行概率参数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37、所述第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任意两个具有依赖关系的待定行为对应的因果关系;

38、所述第八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待定行为中的目标行为,所述目标行为为与所述信息转化行为具有依赖关系,且为所述信息投放行为的果行为的待定行为,根据所述目标行为的执行概率参数所确定的所述待分析对象集合对应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不小于差异参数阈值;

39、所述第九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行为对应的执行概率参数确定为所述信息反馈参数。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41、响应于根据所述信息转化行为的执行概率参数所确定的所述待分析对象集合对应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小于所述差异参数阈值,获取所述行为分析对象集合和所述待定行为集合。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43、响应于所述第i次对象分组满足分组停止条件,根据前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多个待分析对象集合中信息反馈差异参数最大的第一目标对象集合,确定敏感对象识别条件;

44、响应于所述第i次对象分组不满足所述分组停止条件,根据第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执行第i+1次对象分组。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组停止条件为第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中存在所包括待分析对象数量小于对象数量阈值的待分析对象集合;

46、或,所述分组停止条件为i达到分组次数阈值;

47、或,所述分组停止条件为所述第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中存在所对应信息反馈差异参数大于差异参数阈值的待分析对象集合。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49、确定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第一对象占比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对应的第二对象占比,所述第一对象占比为所述第一对象集合所包括的待分析对象在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中的数量占比,所述第二对象占比为所述第二对象集合所包括的待分析对象在所述多个待分析对象中的数量占比;

50、根据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的平方和所述第一对象占比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对应的第一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对象集合对应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的平方和所述第二对象占比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对象集合对应的第二参数;

51、将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之和确定为所述目标特征维度对应的差异参数;

52、响应于所述目标特征维度对应的差异参数为所述多个特征维度分别对应的差异参数中的最大值,将所述第一对象集合和所述第二对象集合确定为第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

5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54、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55、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

56、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

57、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

5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可以通过多次对象分组来确定敏感对象识别条件,在第i次分组中,第i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具有对应多个特征维度的对象特征,将多个特征维度分别作为目标特征维度,通过目标特征维度可以将待分析对象集合中的多个待分析对象分为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从而该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结合在信息反馈参数上的差异能够体现出对象特征对于信息投放反馈的影响;在多个待分析对象中包括实验组对象和对照组对象,向实验组对象投放信息的数量要大于向对照组对象投放信息的数量,从而实验组对象和对照组对象在信息反馈参数上的差异能够体现出信息投放数量的变化对于信息投放反馈的影响。进而,通过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分别对应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能够体现出在该目标特征维度上具有差异的对象在面对投放数量差异时,在信息投放反馈差异上的不同,若该目标特征维度对应的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的信息反馈差异参数之间的差异为多个特征维度中的最大值,则说明该目标特征维度上的差异对于对象在信息投放数量变化上的敏感度影响较大,从而可以将该第一对象集合和第二对象集合作为第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待分析对象结合进行后续分析。由此可见,前i+1次对象分组对应的多个待分析对象集合中信息反馈差异参数最大的第一目标对象集合中的待分析对象,即为在经过多次特征差异分组后,对信息投放数量变化最为敏感的对象,因此可以根据该第一目标对象集合中的对象特征分析得到用于识别信息反馈参数受信息投放数量影响较大的对象的敏感对象识别条件。综上所述,本技术结合了特征差异和信息投放数量差异这两个维度对对象的信息投放敏感度进行分析,能够识别出真正对信息投放数量变化较为敏感的对象,从而可以更加合理的对各个对象的信息投放数量进行调节,真正实现在保障整体信息反馈参数变化较小的同时,减少信息投放数量,进而可以减轻后台系统投放信息时的处理压力,节省处理资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