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文档序号:33732470发布日期:2023-04-06 04:3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调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3、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4、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震带,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并且地,在我国,地震多发生于山区,而在山区发生地震之后,由于地震导致的道路、桥梁以及隧道的震损,会影响救援人员对山区的受震情况的评估和判断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能对山区建筑(如道路、桥梁、隧道以及房屋)的受震情况进行调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旨在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不能对山区建筑(如道路、桥梁、隧道以及房屋)的受震情况进行调查的技术问题。

2、基于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响应于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与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相对应的各所述受震建筑所在的预设调查区域;其中,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包括第一调查区域以及第二调查区域,所述第一调查区域以所述当前地震发生区域所在的中心坐标呈散射状朝远离所述中心坐标的任一方向延伸目标距离后扫描形成,所述第二调查区域包覆于所述第一调查区域的外周;

4、获取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内的各所述受震建筑所对应的受震程度调查指令;

5、根据所述调查指令,获取对应的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内的当前实景模型;

6、将预设受震评估参数分别与所述实景模型中的所有所述受震建筑一一比对,以获取各所述受震建筑所对应的调查结果。

7、可选地,所述响应于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与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相对应的各所述受震建筑所在的预设调查区域的步骤,包括:

8、响应于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震中坐标;

9、根据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以所述震中坐标为中心呈散射状朝远离所述震中坐标的任一方向延伸所述目标距离后扫描形成所述第一调查区域;

10、在所述第一调查区域的边界线处,以所述震中坐标为中心呈散射状朝远离所述震中坐标的任一方向延伸n+1个所述目标距离后扫描形成所述第二调查区域,以得到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1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以所述震中坐标为中心呈散射状朝远离所述震中坐标的任一方向延伸所述目标距离后扫描形成所述第一调查区域的步骤,还包括:

12、根据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的第一破坏范围;

13、将所述第一破坏范围的边界处与所述震中坐标的直线距离作为所述目标距离,并以所述震中坐标为中心呈散射状朝远离所述震中坐标的任一方向延伸所述目标距离后扫描形成所述第一调查区域。

14、可选地,所述响应于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震中坐标的步骤,包括:

15、建立地震预警数据库;

16、响应于所述地震预警数据库发出的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震中坐标。

17、可选地,所述响应于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与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相对应的各所述受震建筑所在的预设调查区域的步骤,还包括:

18、根据预设破坏强度,获取所述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所对应的当前破坏强度;其中,所述预设破坏强度包括第一破坏强度和第二破坏强度,且所述第一破坏强度和所述第二破坏强度逐级递减;

19、响应于当前地震发生区域发生的所述当前破坏强度所对应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与所述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相对应的各所述受震建筑所在的预设调查区域。

20、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调查指令,获取对应的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内的当前实景模型的步骤,包括:

21、根据所述调查指令,在对应的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内设置航线网络;

22、按照所述航线网络飞行并获取对应的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内的当前实景模型。

23、可选地,在所述按照所述航线网络飞行并获取对应的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内的当前实景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24、获取所有所述预设调查区域的航线网络;

25、根据所述航线网络,确定所有所述航线网络的中继点;

26、以所述中继点为中心,控制多个所述无人机分别按照对应的所述航线网络飞行,并获取对应的所述预设调查区域内的初始实景模型;

27、将所述初始实景模型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当前实景模型。

28、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震区各建筑的受震程度调查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程序,所述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方法的步骤。

29、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震区各建筑的受震程度调查系统,包括:

30、第二方面所述的调查设备;以及,

31、至少一架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与所述调查设备通信连接。

32、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程序,所述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震区各受震建筑的调查方法的步骤。

33、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响应于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当前地震等级指令,确定于当前地震等级指令想对应的各受震建筑所在的预设的调查区域,然后获取预设的调查区域内的各受震建筑所对应的受震程度调查指令,接下来再根据受震程度调查指令,获取对应的预设的调查区域内的当前实景模型,接下来在将预设受震评估参数分别与实景模型中的所有受震建筑一一比对,进而获取到各受震建筑所对应的调查结果,使得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根据震区所承受到的当前地震等级评估和调查出当前地震发生区域的各建筑的受震情况,进而也就使得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山区建筑(如道路、桥梁、隧道以及房屋)的受震情况进行调查的技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