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区块链记录职员考核中工作错误的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33280558发布日期:2023-02-24 20:5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区块链记录职员考核中工作错误的方法及系统

1.本发明涉及职员考核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区块链记录职员考核中工作错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工作错误主要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或差错。主要表现为履职不力,对领导交办事项落实不及时、不全面,未及时按程序请示或报告事项,拟制文字材料错漏,未按时参加会议活动等大大小小的失误或差错。通过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技术融合,可实现共享的职员考核中的工作错误记录,深度改变现有的职员考核记录模式。可实现公务人员、行政人员和基础设施之间的无缝连接、信息互通和资源整合,为职员考核提供完善治理模式。
3.信息管理系统,类似的平台可以整合各类零散的资源、实现区域内信息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科学决策。但是类似的系统或者平台提供的功能模块较少,没有涉及数据的隐私保护、溯源、防篡改等,也没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推荐,易用性和可扩展性较差。
4.中国专利cn202010340436.0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人员信息处理存储系统,包括公安报警系统、人员信息检索、身份识别终端、人员信息采集和信息存储服务器。该系统只公开了将职员信息进行储存,模块功能性少,且缺乏针对性,没有涉及职员犯错的记录登记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区块链记录职员考核中工作错误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将区块链与职员考核中错误记录相结合,使得该错误记录可共享、可追溯、可扩展,并能够整合不同地域及单位的职员考核记录,深度改变现有的职员考核记录模式,为职员考核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结合区块链记录职员考核中工作错误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输入注册信息,并将注册信息传输至区块链,通过查询所有区块链中存储的职员信息,若所有区块链中不存在该注册信息,则向区块链中存储该注册信息;
8.(2)输入密码信息,通过区块链中存储密码信息与输入密码信息比对,若不一致,则提示重新输入,若一致,则登入系统;
9.(3)在所述系统上输入错误记录信息,将错误记录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上;
10.(4)通过职员个人中心查看错误记录信息,并调取相关说明。
11.优选的,所述系统包括:
12.登入注册模块,所述登入注册模块用于注册和进行系统登入;
13.工作错误记录模块,所述工作错误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错误记录信息,并将该错误记录信息存储;
14.个人中心模块,所述个人中心记录模块用于查看个人信息以及修改登入密码。
15.优选的,所述登入注册模块包括:
16.注册单元,所述注册单元获取注册信息,并将注册信息与存储的职员信息进行比对,若不一致,则将该注册信息进行存储;
17.登入单元,所述登入单元获取登入信息,并将登入信息与存储的职员信息进行比对,若登入信息的账号和密码均一致,则登入系统;若账户不一致,则清除账号和密码,提示重新输入,若密码不一致,则清除密码保留账号,并提示重新输入。
18.优选的,所述工作错误记录模块包括:
19.错误记录单元,所述错误记录单元用于输入错误记录,并将错误记录进行存储;
20.发现人单元,所述发现人单元用于输入发现人信息,并将发现人信息呈现在错误记录上;
21.责任人单元,所述责任人单元用于输入责任人信息,并将责任人信息呈现在错误记录上;
22.记录人单元,所述记录人单元用于输入记录人信息,并将记录人信息呈现在错误记录上;
23.备注单元,所述备注单元用于输入特殊信息。
24.优选的,所述个人中心模块包括:
25.个人记录单元,所述个人记录单元用于查看与个人有关的错误记录;
26.相关说明单元,所述相关说明单元呈现错误记录处理流程和各项错误记录涉及的惩处说明信息;
27.修改密码单元,所述修改密码单元获取当前密码信息,并获取新密码信息,将新密码信息储存,并删除当前密码信息。
28.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29.本发明的基于区块链的系统能够有效方便的将数据进行存储、整合,并且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和可追溯性的特性,不依赖于任何中心节点,所有用户均可对数据进行查看,并且数据一旦存储就不可修改,因此保证了工作错误记录的可追溯性,从而做好职员考核工作,有效地激励和监督职员履职尽责,促进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32.图3是本发明的系统跨域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除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34.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结合区块链记录职员考核中工作错误的方法及系
统,其中,系统包括登入注册模块、工作错误记录模块和个人中心模块,登入注册模块用于注册和进行系统登入;工作错误记录模块用于记录错误记录信息,并将该错误记录信息存储;个人中心记录模块用于查看个人信息以及修改登入密码。
35.登入注册模块包括注册单元和登入单元,注册单元用于输入注册信息,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账号和密码,用户名为职员的名字,注册单元在获取注册信息后,将该注册信息与存储在区块链中的职员信息进行比对,若区块链中无法检测到该注册信息,则将该注册信息进行存储在区块链中;若区块链中检测到存在该注册信息一样的职员信息,则提示用户已存在,并跳转到登入单元。登入单元用于输入登入账号和密码的登入信息,登入单元在获取登入信息后,将登入信息与存储的职员信息进行比对,若登入信息的账号和密码均一致,则登入系统;若账户信息不一致,则清除输入的账号和密码,提示重新输入账号和密码,若密码不一致,则清除密码保留账号,并提示重新输入密码。
36.在登入系统后,可在工作错误记录模块中进行工作错误记录,工作错误记录模块包括错误记录单元、发现人单元、责任人单元、记录人单元和备注单元,错误记录单元用于输入错误记录,错误记录内容包括序号、日期和具体错误,错误记录由发现人和责任人填写,错误记录输入后,储存在区块链上;发现人单元用于输入发现人信息,在发现人输入错误记录信息结束后,并在错误记录上附上发现人信息,呈现该错误记录由谁发现的,并进一步存储该登记有发现人信息的错误记录;在附有发现人信息的错误记录完成后,该错误记录传输至责任人单元;责任人单元用于输入责任人信息,并将责任人信息呈现在错误记录上,在附有发现人和责任人信息的错误记录完成后,传输至记录人的单元;记录人单元用于输入记录人信息,并将记录人信息呈现在错误记录上,证明记录人已经查看并获知错误记录情况;其中,备注单元用于输入特殊信息。
37.在系统中,个人中心模块包括个人记录单元、相关说明单元和修改密码单元,个人记录单元用于查看与个人有关的错误记录;相关说明单元呈现错误记录处理流程和各项错误记录涉及的惩处说明信息;修改密码单元获取当前密码信息,并获取新密码信息,将新密码信息储存,并删除当前密码信息。
38.结合区块链记录职员考核中工作错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1)输入注册信息,并将注册信息传输至区块链,通过查询所有区块链中存储的职员信息,若所有区块链中不存在该注册信息,则向区块链中存储该注册信息;
40.(2)输入密码信息,通过区块链中存储密码信息与输入密码信息比对,若不一致,则提示重新输入,若一致,则登入系统;
41.(3)在所述系统上输入错误记录信息,将错误记录信息存储至区块链上;
42.(4)通过职员个人中心查看错误记录信息,并调取相关说明。
43.传统的中心式数据溯源系统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存在着单点故障问题和管理权限中心化问题,区块链技术后能顾将数据溯源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凭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特点,可以有效地保障数据溯源信息的可信性和完整性。
44.关于本系统中区块链的架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源共享系统主要包括三层:基于区块链和云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基于联盟链的跨域数据共享模型和基于联盟链的全域动态数据溯源机制。如图2所示。基于区块链和系统的数据来源层面基于hadoop和spark架构的各种业务数据,应用聚类、分类、关联规则等算法进行智能分析,建立相关业务预测分
析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对平台数据实进行流程改进、效率提升。其中,基于联盟链的跨域数据共享模型如图3所示,该区块链由a域、b域、c域中的某一个域内节点作为跨域节点,所有分布式域的跨域节点共同组成区块链中的网络节点,共同维护域间区块链的正常运行。跨域节点既是安全域中的网络节点,又是域间区块链的网络节点,主要负责本域和其他域的通信联系维护区块链服务的正常运行;普通节点是安全域中的普通网络节点,主要负责维护本域中的数据;若跨域节点宕机,则由新指定的普通节点作为跨域节点,并通过区块链网络进行同步获得链上数据。
45.融合区块链技术的系统,在海量数据接入过程中,引入kafka消息队列数据接入服务,形成分布式的消息队列缓存,保障了数据接入服务的稳定性的同时,满足分配给多个应用系统使用数据的需求,其次借助基于独立森林算法if的海量异构数据清洗方法,实现科技特派员大数据的预处理;同时设计云数据库和大数据存储混合数据存储方式,满足数据安全高效的接入;针对数据错误进行异常检测和误差校正,在数据清洗过程中,设计相关性的特征选择cfs-ba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混合方法,从原始集合中找到一个对数据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属性子集,降低了数据纬度,便于计算和可视化,更有利于有效信息的提取综合及无用信息的摈弃。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