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88851发布日期:2023-03-08 09:4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构建客户画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2.客户画像是指将客户信息标签化,客户画像是真实客户的虚拟代表,构建客户画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定位客户特征,挖掘潜在的业务,以此进行营销,从而完善产品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3.现有的相关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会使用客户画像对客户进行标签化。根据客户的真实数据,例如客户所属行业、年产值、企业规模大小等,挖掘出的标签化的客户模型,以刻画出客户属性信息全貌,作为企业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同时提供客户信息查询业务,通过查询业务权限的收费分级作为产品。
4.但是仅通过客户的真实数据对客户画像创建,数据源较为单一,形成的客户的标签维度少,基于以上原因,客户的单一数据源分析,不利于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本技术提供一种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基于客户与企业合作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形成第二客户标签;基于企业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结合所述第一客户标签与所述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及分析,形成不同维度的属性标签,通过多个所述属性标签构建融合画像,所述融合画像包括多维度属性标签融合形成的客户画像。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结合客户基础数据形成的第一客户标签与结合客户与企业合作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形成的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分析以形成多个维度的属性标签,进而构建基于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融合画像为多维度属性标签融合形成的客户画像,融合画像直观且方便的展示了由多个维度客户标签构建的客户画像,相对比与单一数据源形成的客户画像,从多个数据源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
8.优选的,所述步骤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中,包括: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中的主营业务,获取客户行业信息并根据所述客户行业信息对客户进行行业划分处理。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客户公司的主营业务,对客户公司进行行业划分处理,以便于使客户公司与同行业公司进行对比,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10.优选的,所述步骤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中,包括:基于获取的客户核心产品及技术数据,对比同行业核心产品及技术信息的均值水平,判断客户的技术创新度并进行创新度评分,将所述创新度评分创建在所述第一客户标签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客户公司核心产品及技术与同行业的核心产品及技术均值进行对比,对客户的技术创新度进行创新度评分,有利于后续企业对于用户推送提高创新度相关联的产品及服务,进一步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12.优选的,所述步骤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中,包括:基于获取客户公司的营业收入,对比同行业公司的营业收入,进行客户排名,并将所述客户排名创建在所述第一客户标签中。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客户公司的营业收入判定客户在同行业公司内的位置,并将客户排名创建在第一客户标签内,增加了企业对于客户分析的维度,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14.优选的,所述步骤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中,包括:基于客户参与行业重点项目数据及标准制定数据,判定客户公司在同行业公司中的影响力并进行影响力评分,将所述影响力评分创建在所述第一客户标签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客户参与的行业重点项目以及标准定制数据,对客户公司进行影响力评分,增加了企业对于客户分析的维度,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16.优选的,所述步骤基于企业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结合所述第一客户标签与所述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及分析,形成多个不同维度的属性标签中,通过多个所述属性标签构建融合画像中,包括:基于所述创新度评分,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形成技术创新的属性标签。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预测客户在购买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后的企业评分提高度,增加了企业对于客户分析的维度,提高了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推送的精准度,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18.优选的,所述步骤基于企业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结合所述第一客户标签与所述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及分析,形成多个不同维度的属性标签中,通过多个所述属性标签构建融合画像中,包括:基于所述客户排名,匹配与融资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形成市场的属性标签。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客户公司排名,匹配与融资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客户在购买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后有利于提高客户在同行业内的排名,增加了企业对于客户分析的维度、产品及服务推送维度,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的服务。
20.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了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装置,使用了上述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包括:第一客户标签模块,用于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第二客户标签模块,用于基于客户与企业合作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形成第二客户标签;融合画像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企业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结合所述第一客户标签与所述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及分析,形成不同维度的属性标签,通过多个所述属性标签构建融合画像。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客户基础数据,通过第一客户标签模块,形成第一客户标签,基于客户与企业合作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通过第二标签模块,形成第二客户标签;通过融合画像构建模块,对客户进行分类分析以形成多个维度的属性标签,进而构建基于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从多个数据源进行分析,形成多维度的客户标签,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
22.第三方面,本技术公开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及处理器制作终端设备,方便用户使用。
24.第四方面,本技术公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及存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中步骤s1-s3的方法流程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中步骤s10-s13的方法流程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中步骤s30-s31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参照图1和图2,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包括:s1: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具体的,客户基础数据包括:客户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公司产值、人员规模、地址、注册资本、成立日期、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31.s10: 基于客户公司主营业务,获取客户行业信息并根据客户行业信息对客户进行行业划分处理;具体的,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客户公司进行行业多级划分,将全部行业进行划分,例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等,在上述行业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行业进行细化,例如,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
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等。
32.根据客户公司的主营业务,匹配与客户公司主营业务相匹配的行业,作为客户公司的行业信息。
33.s11: 基于获取的客户核心产品及技术数据,对比同行业核心产品及技术信息的均值水平,判断客户的技术创新度并进行创新度评分,将创新度评分创建在第一客户标签中;其中,核心产品及技术数据包括客户公司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和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同行业核心产品及技术信息的均值水平包括:同行业内,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均值和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均值,若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大于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均值,且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大于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均值,则判定客户公司创新度高。
34.若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小于同行业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均值,且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小于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均值,则判定客户公司创新度低。
35.若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大于同行业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均值,且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小于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均值;或若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小于同行业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数量均值,且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大于具有专利的核心产品年利润占公司年利润的百分比均值,则判定客户公司创新度中等。
36.s12: 基于获取客户公司的营业收入,对比同行业公司的营业收入,进行客户排名,并将客户排名创建在第一客户标签中;具体的,根据营业收入对客户公司进行大中小微企业的划分,划分标准依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
37.s13:基于客户参与行业重点项目数据及标准制定数据,判定客户公司在同行业公司中的影响力并进行影响力评分,将影响力评分创建在第一客户标签中;其中,行业重点项目数据为企业参与省、市及国家级相关项目数量,标准指定数据可以是企业是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等数量,将行业重点项目数量与企业标准指定数据之和与同行业公司行业重点项目数量与企业标准指定数据之和之和的均值进行对比,若客户参与行业重点项目数据及标准制定数据之和大于同行业公司行业重点项目数量与企业标准指定数据之和的均值,则判定客户公司行业影响力高;若客户参与行业重点项目数据及标准制定数据之和小于同行业公司行业重点项目数量与企业标准指定数据之和的均值,则判定客户公司行业影响力低;若客户参与行业重点项目数据及标准制定数据之和等于同行业公司行业重点项目数量与企业标准指定数据之和的均值,则判定客户公司行业影响力中等。
38.s2:基于客户与企业合作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形成第二客户标签;
关联客户公司与客户公司在于企业合作中购买过的产品、服务之间的数据,将合作和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记录在第二客户标签内,以减少对客户公司推送合作过的产品及业务。
39.s3:基于企业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结合第一客户标签与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及分析,形成不同维度的属性标签,通过多个属性标签构建融合画像,融合画像包括多维度属性标签融合形成的客户画像。
40.s30: 基于创新度评分,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形成技术创新的属性标签;其中,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包括专利业务、软件著作权业务等相关的知识产权业务,根据客户创新度的评分高低,通过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预测客户在购买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后的企业评分提高度。
41.s31: 基于客户排名,匹配与融资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形成市场的属性标签;其中,与融资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包括辅助进行客户公司估值、辅助编写商业计划书及提供投资协议签署相关的法律业务等,根据客户公司排名,匹配与融资相关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客户在购买匹配与创新相关联的企业产品后有利于提高客户在同行业内的排名。
42.本技术实施例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结合客户基础数据形成的第一客户标签与结合客户与企业合作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形成的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分析以形成多个维度的属性标签,进而构建基于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融合画像直观且方便的展示了由多个维度客户标签构建的客户画像,相对比与单一数据源形成的客户画像,从多个数据源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
4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装置,使用了上述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包括第一客户标签模块,用于基于客户公司基础数据形成第一客户标签;第二客户标签模块,用于基于客户与企业合作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形成第二客户标签;融合画像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企业的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结合第一客户标签与第二客户标签,对客户进行分类及分析,形成不同维度的属性标签,通过多个属性标签构建融合画像。
44.本技术实施例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基于客户基础数据,通过第一客户标签模块,形成第一客户标签,基于客户与企业合作产品数据及服务数据,通过第二标签模块,形成第二客户标签;通过融合画像构建模块,对客户进行分类分析以形成多个维度的属性标签,进而构建基于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融合画像为多维度属性标签融合形成的客户画像,融合画像直观且方便的展示了由多个维度客户标签构建的客户画像,相对比与单一数据源形成的客户画像,从多个数据源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有利于企业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
45.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
46.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47.其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48.其中,存储器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c)、安全数字卡(sd)或者闪存卡(fc)等,并且,存储器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49.其中,通过本终端设备,将上述实施例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存储于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上,以方便用户使用。
50.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
51.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52.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例的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构建客户、产品与服务的融合画像的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