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85380发布日期:2023-05-17 12:4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型装备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各地能源化工装置不断升级扩能,超高、超宽、超大的复杂装备不断涌现。国际上能源化工行业装备的大型化主要有两种技术倾向:一种是高强钢路线,以美日为代表,倾向于使用500~800mpa屈服极限的高强钢,其主要优点是罐壁薄、经济性好,但需要解决制造过程中的可靠性连接问题,对焊接工艺的要求相当苛刻,控制不好就会导致脆性断裂,且造价昂贵;另一种是中低强度钢路线,以英、法、德等老牌工业国家为代表,其主要优点是运行比较安全、事故率低。国内目前一般采用中低强度钢路线,受运输限制,这类大型装备(如塔、罐)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焊接,而且为了保证装备的安全性,壁厚一般都较大,但较大的壁厚在焊接时产生的残余应力也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稳定组织结构、提高装备抗腐蚀性能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需要对现场组装焊接的大型装备进行焊后热处理,以此来降低装备的应力水平。

2、目前,国内对大型装备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4种:快装炉热处理技术、内部电加热法热处理技术、固定炉内热处理技术、内燃法热处理技术,其中内燃法热处理技术因成本低,施工方便,适应性好,因此被广泛采用。在釆用内燃法对大型装备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的复杂化和大型化,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不均,壳体升温、保温过程也就不均匀。目前,大型装备热处理施工时,只是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来确定燃烧器的固定位置、火焰流的分配区域、热气流的导流方式等,而这些关键点的实施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具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因此很难实现对温度场的精确控制。国标gb/t30583-2014承压设备焊后热处理规程明确规定设备热处理过程中的保温期间,加热范围内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不能大于80℃。所以如何控制好热处理过程中大型装备壳体壁面温度均匀性,保证残余应力消除效果成为了大型装备内燃法热处理工艺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通过仿真计算提供最优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2、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建立大型装备数值模型,输入大型装备材料及保温材料热力学参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计算,获取热处理过程中模型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特征,不断优化模型结构及仿真参数,直至模型壁面温度与实际要求温度相近,确立为数值模拟初始模型;

4、s2、在初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多参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定量分析燃烧器位置、数量,导流板位置、形状和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模型结构内部的热流流动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形成数据量化型热处理优化方法。

5、优选地,s1中, 所述大型装备数值模型为以工程设计图纸为基础的简化模型,模型的总体尺寸、材料特性均与实际工程中的大型装备一致。

6、优选地,s1中,大型装备材料及保温材料热力学参数通过实验测试或者查阅文献获取。

7、优选地,s1中,流体力学软件为通用流体力学软件,优选如fluent或cfx软件等,采用的燃料参数根据实际工程选取的材料进行设置。

8、优选地,s1中,所述热处理过程中模型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特征主要包括保温阶段装备的温度分布云图、装备壁面沿线的温度分布曲线和装备内部烟气流动特性。

9、优选地,s1中,所述不断优化模型结构及仿真参数具体为不断优化调整结构网格划分、燃烧模型、进出口压力和壁面接触等参数。

10、优选地,s1中,所述实际要求温度为根据装备材料设定的,与壁面温度差不超过80℃。初始模型为后续工艺优化所采用的基准模型,工艺优化过程采用的模型结构及仿真参数基本保持不变。

11、优选地,s2中,所述多参量的数值模拟计算,为采用单一变量法,分别修改燃烧器位置、数量,导流板位置、形状和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计算模型结构内部的热流流动及温度分布的影响。

12、优选地,s2中,所述定量分析燃烧器位置、数量,导流板位置、形状和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模型结构内部的热流流动及温度分布的影响,为分析工艺参数对装备壁面温差大小、装备内部热流流动方式及温度分布云图的影响规律。

13、优选地,s2中,所述形成数据量化型热处理优化方法,为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明确点火器数量和位置,导流板形状和位置、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形成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方案,指导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4、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大型装备热处理优化模型,形成一套内燃法热处理优化策略,不仅节约成本,缩短研究周期,还可以确保装备结构的稳定性,保障大型装备热处理过程顺利实施。(2)目前国内关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确定主要依靠经验,缺乏有力的理论方法指导,间接影响大型装备的热处理质量及造成燃料的过渡消耗。本发明开发的仿真模拟方法,能够指导大型装备热处理技术由施工经验型逐步转变为数据量化型,通过数值仿真合理优化内燃法热处理工艺参数,为大型装备热处理提供最佳的工艺方案。(3)本发明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将热处理阶段每一个细节数据化,提供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可在热处理实施前量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实现装备内部温度场的均匀分布,保证大型装备的热处理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 所述大型装备数值模型为以工程设计图纸为基础的简化模型,模型的总体尺寸、材料特性均与实际工程中的大型装备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大型装备材料及保温材料热力学参数通过实验测试或者查阅文献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流体力学软件为fluent或cfx软件,采用的燃料参数根据实际工程选取的材料进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热处理过程中模型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特征主要包括保温阶段装备的温度分布云图、装备壁面沿线的温度分布曲线和装备内部烟气流动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不断优化模型结构及仿真参数具体为不断优化调整结构网格划分、燃烧模型、进出口压力和壁面接触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实际要求温度为根据装备材料设定的,与壁面温度差不超过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多参量的数值模拟计算,为采用单一变量法,分别修改燃烧器位置、数量,导流板位置、形状和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计算模型结构内部的热流流动及温度分布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定量分析燃烧器位置、数量,导流板位置、形状和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模型结构内部的热流流动及温度分布的影响,为分析工艺参数对装备壁面温差大小、装备内部热流流动方式及温度分布云图的影响规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形成数据量化型热处理优化方法,为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明确点火器数量和位置,导流板形状和位置、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形成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方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大型装备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建立大型装备数值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计算,获取热处理过程中模型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特征,不断优化模型结构及仿真参数,直至模型壁面温度与实际要求温度相近,确立为数值模拟初始模型;S2、在初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多参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定量分析燃烧器位置、数量,导流板位置、形状和保温棉厚度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模型结构内部的热流流动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形成数据量化型热处理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可在热处理实施前量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实现装备内部温度场的均匀分布,保证大型装备的热处理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超,黄益平,魏振浩,黄云国,张朝明,李俊周,石强,叶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