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站房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99543发布日期:2023-05-31 14:2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站房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配电站房监测,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站房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越来越离不开电,而配电站房的安全则是电力正常运行的前提,其中配电站房中很多设备存在六氟化硫泄露的风险,六氟化硫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配电站房中的六氟化硫进行监测和分析。

2、目前对配电站房中六氟化硫的监测和分析主要通过六氟化硫气体探测器对配电站房中六氟化硫的浓度进行采集,进而将配电站房中六氟化硫浓度与标准六氟化硫浓度阈值进行对比,以此判断配电站房的安全,很显然这种监测和分析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一方面六氟化硫气体探测器仅监测六氟化硫,无法对配电站房的氧气进行监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进而无法根据配电站房中氧气浓度变化分析配电站房的安全,另一方面,六氟化硫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影响着监测的数据,当前技术并没有根据氟化硫气体探测器的位置信息和探测方向对各监测位置对应的探测器监测优先级进行分析,进而无法有效的提高配电站房中氟化硫气体探测器监测数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也无法有效的为后续配电站房的状态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

3、2、氟化硫气体探测器在监测过程中存在故障的可能性,当前技术仅对氟化硫气体探测器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没有考虑到氟化硫气体探测器故障而导致监测数据的偏差,进而无法有效的保障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状态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无法有效的提高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无法保障氟化硫气体探测器故障发现和维修的及时性,从而增加了配电站房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站房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站房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探测器布设与信息获取:在目标配电站房中按照预设间隔布设各探测器,并获取各探测器对应的位置和探测方向。

3、步骤二、探测器监测优先分析:获取目标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分析目标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对应各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进而得到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和各备测探测器。

4、步骤三、探测器监测信息获取:获取指定时间段中各采集时间点内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中六氟化硫浓度和氧气浓度。

5、步骤四、配电站房状态分析与判断:对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分析,并判断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若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该各监测位置的状态处于危险状态,则将该监测位置记为初步危险位置,进而执行步骤五。

6、步骤五、探测器监测信息复核获取:获取指定时间段中各采集时间点内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各备测探测器中复核六氟化硫浓度和复核氧气浓度。

7、步骤六、配电站房状态复核分析:对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分析。

8、步骤七、配电站房状态复核判断:判断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状态和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第一监测探测器的运行状态。

9、步骤八、危险状态预警:当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某初步危险区域对应的状态处于危险状态或者某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第一监测探测器的运行状态处于故障状态时,进行预警提示。

10、可选地,所述探测器为六氟化硫氧气双气探测器。

11、可选地,所述获取目标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具体获取过程如下:从配电站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目标配电站房中各设备对应的位置和各会发生六氟化硫泄露的设备,进而将目标配电站房中各设备对应的位置和各会发生六氟化硫泄露的设备进行对比,得到目标配电站房中各会发生六氟化硫泄露设备对应的位置,并将目标配电站房中各会发生六氟化硫泄露设备位置记为目标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

12、可选地,所述分析目标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对应各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基于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和各探测器对应的位置,得到各探测器位置与各监测位置之间的距离,并记为其中i表示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编号,i=1,2......n,j表示各探测器对应的编号,j=1,2......m,进而通过均值计算得到各监测位置对应探测器的平均监测距离,记为

13、将各探测器位置与各监测位置进行连接,得到各监测位置与各探测器对应的参考线,进而基于各探测器对应的探测方向和各监测位置与各探测器对应的参考线,得到各探测器与各监测位置对应的探测偏移角,记为进而通过均值计算得到各监测位置对应探测器的平均探测偏移角,记为

14、将各监测位置中各探测器对应的监测距离和探测偏移角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目标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对应各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其中ε1、ε2分别为设定的监测距离、探测偏移对应的权重因子。

15、可选地,所述得到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和各备测探测器,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各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与设定的标准监测优先符合系数进行对比,若目标配电站房某监测位置对应某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标准监测优先符合系数,则将该探测器作为该监测位置中的参考探测器,以此方式得到各监测位置对应的各参考探测器,并获取各监测位置对应各参考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

16、将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各参考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按照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各参考探测器排序,进而将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排序第一的参考探测器作为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将各监测位置对应非排序第一的参考探测器作为各监测位置对应的备测探测器。

17、可选地,所述对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指定时间段中各采集时间点内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中六氟化硫浓度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六氟化硫浓度符合系数αi,其中sf为配电站房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六氟化硫浓度阈值,sfit、sfi(t-1)分别为指定时间段中第t个、第t-1个采集时间点内第i个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中六氟化硫浓度,γ1、γ2分别为设定的六氟化硫浓度、六氟化硫增长浓度对应的权重因子,t表示各采集时间点对应的编号,t=1,2......p。

18、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氧气浓度符合系数βi,其中o表示配电站房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氧气浓度阈值,oit、oi(t-1)分别为指定时间段中第t个、第t-1个采集时间点内目标配电站房第i个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中氧气浓度,η1、η2分别为设定的氧气浓度、氧气下降浓度对应的权重因子。

19、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安全符合系数χi,其中λ1、λ2分别为设定的六氟化硫浓度符合系数、氧气浓度符合系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20、可选地,所述判断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具体判断步骤如下:a1、将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安全符合系数与设定的标准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对比。

21、a2、若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某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大于或者等于标准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则判定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该监测位置的状态处于安全状态。

22、a3、若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某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小于标准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则判定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该监测位置的状态处于危险状态,并将该监测位置记为初步危险位置。

23、a4、按照步骤a1至a3的分析方式,分析得到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和各初步危险位置。

24、可选地,所述对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基于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各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获取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各备测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进而将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各备测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与配电站房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对应的复核权重因子进行对比,得到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各备测探测器对应的复核权重因子,并记为κi′j′,其中i′表示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编号,i′=1′,2′......n′,j′表示各备测探测器对应的编号,j′=1′,2′......m′。

25、将指定时间段中各采集时间点内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各备测探测器中复核六氟化硫浓度和复核氧气浓度按照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监测位置对应的六氟化硫浓度符合系数和氧气浓度符合系数的计算方式,计算得到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各备测探测器中六氟化硫浓度复核符合系数和氧气浓度复核符合系数,并分别记为αi″j′和βi″j′。

26、根据计算公式得到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其中μ1、μ2分别为设定的六氟化硫浓度复核符合系数、氧气浓度复核符合系数对应的权重因子,为设定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对应的权重因子。

27、可选地,所述判断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状态和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第一监测探测器的运行状态,具体判断步骤如下:s1、将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与设定的标准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对比。

28、s2、若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某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大于或者等于标准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则判定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该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状态处于安全状态,该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第一监测探测器的运行状态处于故障状态。

29、s3、若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某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小于标准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则判定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该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状态处于危险状态,该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第一监测探测器的运行状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0、s4、按照步骤s1至s3的分析方式,分析得到指定时间段中目标配电站房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状态和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第一监测探测器的运行状态。

3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站房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方法,通过对目标监测配变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进行监测与分析,解决了当前技术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实现了配电站房中六氟化硫气体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监测与分析,有效的保障了配电站房中环境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六氟化硫氧气双气探测器的故障发生。

32、2、本发明通过使用六氟化硫氧气双气探测器对配电站房中六氟化硫浓度和氧气浓度进行监测,有效的保障了后续配电站房状态分析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33、3、本发明在探测器监测优先分析中通过对目标监测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对应各探测器的监测优先符合系数进行分析,有效的保障了探测器监测数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提高了探测器的监测效果。

34、4、本发明在配电站房状态分析与判断中通过对指定时间段中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分析,有效的提高了配电站房中各监测位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35、5、本发明在配电站房状态复核分析中通过对指定时间段中各初步危险位置对应的复核状态安全符合系数进行分析,有效的消除了因探测器故障而导致监测数据的偏差性,大大的提高了配变站房中各监测位置状态分析结果的参考性和配电站房的安全性。

36、6、本发明在配电站房状态复核判断中不仅对目标监测配变站房中各监测位置的状态进行分析还对各监测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探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有效的提高了氟化硫气体探测器故障发现和维修的及时性,也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站房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