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60184发布日期:2023-03-22 13:5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造价指标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以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工作中,由于没有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在整理分析大量造价数据时容易依赖众多人工去处理数据,造成数据的规则不统一,格式各不相同,数据整理后的资料人工输出极易出错,返工工作量极大,造成造价数据失真等诸多问题。
3.随着现代化科技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工作效率与准确性的要求也逐步加大,尤其是对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如何地改进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错误率和返工率,是我国造价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6.步骤s1:数字化、结构化处理,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组成部分,从高到低,依次分层,形成结构化体系,对所述结构体系进行编码,给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一个统一的身份识别编码;
7.步骤s2: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计价与计量规则定义,并对局部项目进行说明;
8.步骤s3:在造价软件中对各工程项目进行编码,利用软件导表功能,根据编码提取造价数据,导出报表,利用表格工具处理方法,把所有单个工程报表汇总导入到同一excel表中,再根据表格工具中的数据透视功能,自动排列组合好全部造价数据,实现同类型、同编码的数据排列;
9.步骤s4:根据对应的造价数据,进行同层次排列组合,满足同类数据的对比分析,快速找出造价数据规则与原理,得出轨道交通工程不同层次的造价指标,根据所述造价指标可以得出造价权重数据;
10.步骤s5:利用权重分析法,得出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所述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按照数据基价,通过构成要素信息涨跌波动,结合该项目占比权重和调差系数,计算得出轨道交通造价指标。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工程项目包括不同轨道交通车站和区间。
12.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包括车站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和区间造价指标换算模型。
13.进一步地,所述车站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如下所示:
14.zjj=p0(1+δ1f1ξ1+δ2f2ξ2+δ3f3ξ2)s
15.其中,p0为指标基价,δ1指人工单价涨/跌幅,f1指人工费占总造价权重,ξ1指人工费调价系数1.5556,ξ2指材料费调价系数1.3014,δ2为钢筋单价涨/跌幅,f2为钢筋总费用占总造价权重,δ3为混凝土单价涨/跌幅,f3为混凝土总费用占总造价权重,s指拟建项目建筑面积,zjj为拟项目总造价。
16.进一步地,所述区间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如下所示:
17.zjj=p0(1+δ1f1ξ1+δ2f2ξ2+δ3f3ξ2)l
18.其中,ξ1指人工费调价系数变更为高架区间、明挖区间值为1.5556,盾构区间值为1.4815,ξ2指材料费调价系数变更为高架区间、明挖区间值为1.3014,盾构区间值为1.2514,l指拟建项目长度。
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数字化、结构化处理采用项目编码工具,保证数字化处理得标准化与准确性。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根据现有行业的造价数据,通过本方法的数据处理,可以快速得出该行业造价指标和换算模型,方便该行业工程造价的数据对比、指导检验和数据换算。具体如下:
22.1、采用本造价研究方法,取代传统人力处理大量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传统提取数据,10个人的团队需要一年的处理时间,且会出现多次返工,利用本研究方法处理数据,同样的数据处理量,2个人用时一个月,即可完成同等数据量的处理工作,效率提高几十倍。
23.2、依靠数据信息化处理手段,大大减少了减少误差率;如采用传统人工处理数据,从软件中提取数据,由于人员技术水平有差别,个人工作出错率也有差别,造成每次汇总完成的数据,差异性极大,给后期检查更正带了极大的困难,基本情况是等待几个月汇总完成的数据不能用,检查更正的时间和重新编制汇总的时间周期相差无几,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而采用本造价研究方法,使用数字化导出手段,各项目结构化同层次对应,对比方便,即可检查有无误差数据,马上找出对应软件数据,修改完成,重新使用软件导出即可完成。
24.3、本造价研究方法采用新颖的项目编码手段,定义各项目组成的编码,相当于身份证信息,各项目均具有唯一编码,对数据导出,数据对比带了极大地便利,本项目编码也是数据导出并组合的核心基础。
25.4、本研究方法提出了造价指标的换算模型公式,以基准价为基础,再利用权重数据、不同时间段信息价涨跌幅,即可求出任时期的造价指标。经过现有大量数据验算,公式求导出的数据与实际变化值对比误差率,在可控范围内。
26.通过本发明创造的应用,做到造价指标研究格式化、规范化和批量化处理,提高造价人员工作效率和指标编制质量,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极大的降低了造价研究工作的时间周期,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研究工程或其他工程项目的造价研究工作具有极高的指引性和借鉴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本研究方法成果具有新颖性、创新性和极高的经济价值,是造价领域极其重要的技术性方法研究变革。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公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
‑‑
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32.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研究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3.步骤s1:数字化、结构化处理,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组成部分,从高到低,依次分层,形成结构化体系,对所述结构体系进行编码,给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一个统一的身份识别编码;
34.所述步骤s1中数字化、结构化处理采用项目编码工具,保证数字化处理得标准化与准确性;
35.步骤s2: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计价与计量规则定义,并对局部项目进行说明;
36.步骤s3:在造价软件中对各工程项目进行编码,利用软件导表功能,根据编码提取造价数据,导出报表,利用表格工具处理方法,把所有单个工程报表汇总导入到同一excel表中,再根据表格工具中的数据透视功能,自动排列组合好全部造价数据,实现同类型、同编码的数据排列;
37.所述步骤s3中,工程项目包括不通过轨道交通车站和区间
38.步骤s4:根据对应的造价数据,进行同层次排列组合,满足同类数据的对比分析,快速找出造价数据规则与原理,得出轨道交通工程不同层次的造价指标,根据所述造价指标可以得出造价权重数据;
39.步骤s5:利用权重分析法,得出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所述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按照数据基价,通过构成要素信息涨跌波动,结合该项目占比权重和调差系数,计算得出轨道交通造价指标。
40.所述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包括车站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和区间造价指标换算模型;
41.所述车站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如下所示:
42.zjj=p0(1+δ1f1ξ1+δ2f2ξ2+δ3f3ξ2)s
43.其中,p0为指标基价,δ1指人工单价涨/跌幅,f1指人工费占总造价权重,ξ1指人工费调价系数1.5556,ξ2指材料费调价系数1.3014,δ2为钢筋单价涨/跌幅,f2为钢筋总费用占总造价权重,δ3为混凝土单价涨/跌幅,f3为混凝土总费用占总造价权重,s指拟建项目建筑面积,zjj为拟项目总造价。
44.所述区间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如下所示:
45.zjj=p0(1+δ1f1ξ1+δ2f2ξ2+δ3f3ξ2)l
46.其中,ξ1指人工费调价系数变更为高架区间、明挖区间值为1.5556,盾构区间值为1.4815,ξ2指材料费调价系数变更为高架区间、明挖区间值为1.3014,盾构区间值为1.2514,l指拟建项目长度。
47.利用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和一定时期的基准价,可以根据车站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和区间造价指标换算模型公式测算不同时期轨道交通工程总指标或者各专业工程对应造价指标,经过大量数据验算,给出调价系数,保证了误差率在可控范围内。
48.表1
49.[0050][0051]
本公式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工程造价领域,编制人员掌握上述提到的造价指标换算模型的数学逻辑关系,可以充分利用本应用模型,对其他费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熟悉其他工程造价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等同应用。
[005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以及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