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目录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82422发布日期:2023-09-09 10:1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目录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目录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1、终端设备中可以包括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可以使用应用程序目录中的一些文件实现一些功能,这些文件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文件系统进行管理和存储。例如文件系统可以实现对文件的建立、存入、读取、修改或删除等。

2、然而,用户使用一些应用程序的功能时,可能出现终端设备响应速度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目录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当终端设备对已经绑定挂载过的一些目录执行无效动作时,可以让该无效动作失败,这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依然有效,使得修改目录之后,终端设备依然可以基于绑定挂载关系快速响应。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目录管理方法,方法包括:

3、终端设备在第一目录上绑定挂载第二目录,以及在第三目录上绑定挂载第四目录;第一时刻,终端设备修改第一目录的名称,和/或,修改第二目录的名称;第二时刻,终端设备执行失效第一目录与第二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第一目录与第二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失效,第二时刻晚于第一时刻;第三时刻,终端设备修改第三目录的名称,和/或,修改第四目录的名称;第四时刻,终端设备执行失效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不失效,第四时刻晚于第三时刻。这样,当终端设备对绑定挂载的目录执行无效动作时,可以让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依然有效。

4、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目录的属性不包括预设属性标签,第三目录的属性包括预设属性标签。这样,使得该特殊目录在修改名称时,保持目录间的绑定挂载关系保持有效,从而提高文件的访问效率。

5、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执行失效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不失效,可以包括:当终端设备执行失效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时,终端设备判断第三目录的属性是否包括预设属性标签;当第三目录的属性包括预设属性标签时,终端设备维持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不失效。这样,使得修改目录之后,终端设备依然可以基于绑定挂载关系快速响应。

6、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终端设备在第一目录上绑定挂载第二目录时,终端设备还判断第一目录是否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当第一目录不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时,终端设备不为第一目录的属性添加预设属性标签;在终端设备在第三目录上绑定挂载第四目录时,终端设备还判断第三目录是否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当第三目录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时,终端设备为第三目录的属性添加预设属性标签。这样,使特殊目录在上层文件系统与磁盘文件系统中的绑定关系不失效,从而提升终端设备访问文件的响应速度。

7、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三目录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三目录对应的应用为用户使用频次排序为前n的应用,第三目录对应的应用为用户使用频次高于预设值的应用,第三目录对应的应用为预设应用列表中的应用,n为自然数。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判断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可以确定哪些目录可以设置为特殊目录,从而可以对特殊目录进行挂载点保护。

8、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执行失效第一目录与第二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第一目录与第二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失效,可以包括:当终端设备执行失效第一目录与第二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时,终端设备判断第一目录的属性是否包括预设属性标签;当第一目录的属性不包括预设属性标签时,终端设备失效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这样,使得修改目录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清理内存信息,并及时更新目录信息,保证目录信息的正确性。

9、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修改第三目录的名称,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修改第三目录的挂载点目录,和/或,修改第三目录的挂载点目录的上级目录;终端设备修改第四目录的名称,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修改第四目录的挂载点目录,和/或,修改第四目录的挂载点目录的上级目录。这样,终端设备修改挂载点目录,和/或,修改挂载点目录的上级目录,均可以使目录间的绑定挂载关系保持有效。

1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目录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执行的与处理相关的任意方法。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目录上绑定挂载第二目录,以及在第三目录上绑定挂载第四目录,还用于修改第一目录的名称,和/或,修改第二目录的名称,执行失效第一目录与第二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具体还用于修改第三目录的名称,和/或,修改第四目录的名称,执行失效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

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目录的属性不包括预设属性标签,第三目录的属性包括预设属性标签。

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判断第三目录的属性是否包括预设属性标签,还用于维持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不失效。

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目录是否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用于判断第三目录是否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还用于为第三目录的属性添加预设属性标签。

1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目录满足添加预设属性标签的条件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第三目录对应的应用为用户使用频次排序为前n的应用,第三目录对应的应用为用户使用频次高于预设值的应用,第三目录对应的应用为预设应用列表中的应用,n为自然数。

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目录的属性是否包括预设属性标签,还用于失效第三目录与第四目录的绑定挂载关系。

1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修改第三目录的挂载点目录,和/或,修改第三目录的挂载点目录的上级目录,还用于修改第四目录的挂载点目录,和/或,修改第四目录的挂载点目录的上级目录。

1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代码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目录管理方法。

1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目录管理方法。

20、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目录管理方法。

21、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目录管理方法。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本技术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2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与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