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单元及生物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3770发布日期:2022-12-17 11:2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单元及生物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单元及生物反应池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单元及生物反应池。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填料悬浮会导致填料与污水无相对运动、填料与污水不能够充分接触、填料分布不均匀造成填料覆盖率差、挂膜效果差,不利于填料的挂膜和更新,严重降低污水处理效率。
3.现阶段,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解决生物反应池内的填料悬浮问题,一般会在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拦截网,但是填料会大量悬浮在拦截网上,造成拦截网堵塞,严重时会造成排水不畅酿成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单元及生物反应池,使生物反应池内的填料可以充分与污水接触且分布均匀,提高填料覆盖率、挂膜效果更好。
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所述填料隔离结构包括:网格填料罐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连接网格填料罐底部,另一端连接生物反应池底部,所述网格填料罐为填料的承载体。
6.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三脚支撑架结构。
7.优选地,所述网格填料罐底部为漏斗结构,漏斗结构底部通过渐缩管连接有潜水泵。
8.优选地,所述网格填料罐底部设有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
9.优选地,所述网格填料罐和支撑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10.一种基于以上所述填料隔离结构的填料隔离单元,所述填料隔离单元由若干填料隔离结构通过连接件两两连接组成。
11.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卡箍式连接件。
12.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生物反应池,所述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有多个如以上所述的填料隔离单元。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4.1、利用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所述填料隔离结构包括:网格填料罐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连接网格填料罐底部,另一端连接生物反应池底部,所述网格填料罐为填料的承载体,将填料放置在网格填料罐中,网格填料罐通过支撑结构置于生物反应池内,用网格填料罐代替拦截网,可以防止填料堵塞;
15.2、利用一种基于以上所述填料隔离结构的填料隔离单元,所述填料隔离单元由若干填料隔离结构通过连接件两两连接组成,将多个填料隔离结构等间距连接,可以使网格填料罐承载填料均匀分布在生物反应池内,解决填料分布不均匀造成填料覆盖率差、挂膜
效果差,不利于填料的挂膜和更新,严重降低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16.3、利用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生物反应池,所述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有多个如以上所述的填料隔离单元,多个填料隔离单元分散分布在生物反应池内,使填料与污水能够充分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的填料隔离单元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技术的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生物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技术的填料隔离单元一种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22.本技术中的部件列表
23.1填料隔离结构11网格填料罐111漏斗结构12支撑结构2渐缩管3潜水泵4填料隔离单元5连接件6生物反应池7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24.结合附图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技术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技术的多个变型。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由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25.图1和4示出,本技术的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26.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所述填料隔离结构1包括:网格填料罐11和支撑结构12,所述支撑结构12一端连接网格填料罐11底部,另一端连接生物反应池6底部,所述网格填料罐11为填料7的承载体,本技术的生物反应池6中,填料7仅位于网格填料罐11内部,网格填料罐11通过支撑结构12连接在生物反应池6底部,用网格填料罐11代替拦截网,网格填料罐11固定在生物反应池6内部,不会随着水流移动,可以防止现在有设计中由于填料7堵塞拦截网的情况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7.如图1和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填料隔离结构1包括:网格填料罐11和支撑结构12,所述支撑结构12一端连接网格填料罐11底部,另一端连接生物反应池6底部,所述网格填料罐11为填料7的承载体,所述支撑结构12为三脚支撑架结构,三脚支撑更具有稳定性,可以防止支撑结构12中一个支撑脚损坏导致网格填料罐11倒塌的情况发生,另外为了使填料7在网格填料罐11内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将网格填料罐11底部设计为漏斗结构111,漏斗结构111底部通过渐缩管2连接有潜水泵3,潜水泵3开启可以使网格填料罐11内的污水与填料7产生相对运动,使填料7与污水能够充分接触、填料7分布更加均匀,提高填料7覆盖率和挂膜效果,有利于填料7的挂膜和更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8.还需说明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填料罐11底部设底部设有穿孔曝气管,使用本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时,通过穿孔曝气管向网格填料罐11曝气,有利于填料7在网格填料罐11内保持流化状态,同时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提高反应效率。
29.具体地需说明是,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使潜水泵3与网格填料罐11连接更加牢固,采用钢丝绳将潜水泵3固定在填料罐11底部,同时由于网格填料罐11和支撑结构12位于生物反应池6内部,网格填料罐11和支撑结构1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防止被生物反应池6内的部分化学物质腐蚀。
30.如图3和5所示,本技术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填料隔离结构的填料隔离单元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填料隔离单元4由9个填料隔离结构1通过连接件5两两连接组成,所述填料隔离结构1包括:网格填料罐11和支撑结构12,所述支撑结构12一端连接网格填料罐11底部,另一端连接生物反应池6底部,所述网格填料罐11为填料7的承载体,所述支撑结构12为三脚支撑架结构,三脚支撑更具有稳定性,可以防止支撑结构12中一个支撑脚损坏导致网格填料罐11倒塌的情况发生,另外为了使填料7在网格填料罐11内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将网格填料罐11底部设计为漏斗结构111,漏斗结构111底部通过渐缩管2连接有潜水泵3,潜水泵3开启可以使网格填料罐11内的污水与填料7产生相对运动,使填料7与污水能够充分接触、填料7分布更加均匀,提高填料7覆盖率和挂膜效果,有利于填料7的挂膜和更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9个填料隔离结构1阵列式排布,任意两个填料隔离结构1之间的间距一致,将多个填料隔离结构1等间距连接,可以使网格填料罐11承载填料7均匀分布在生物反应池6内,解决填料7分布不均匀造成填料7覆盖率差、挂膜效果差,不利于填料7的挂膜和更新,严重降低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31.应当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填料隔离单元4的维修,将若干填料隔离结构1通过连接件5两两连接组成,所述连接件5为卡箍式连接件,卡箍式连接件方便拆卸,当有填料隔离结构1发生故障时,方便及时维修。
32.如图4所示,一种mbbr生物反应系统的生物反应池,所述生物反应池6内部设置有多个以上所述的填料隔离单元4,多个填料隔离单元4均匀分布在生物反应池6内,使填料7与污水能够充分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所述填料隔离单元4由9个填料隔离结构1通过连接件5两两连接组成,所述连接件5为卡箍式连接件,所述填料隔离结构1包括:网格填料罐11和支撑结构12,所述支撑结构12一端连接网格填料罐11底部,另一端连接生物反应池6底部,所述网格填料罐11为填料7的承载体,所述支撑结构12为三脚支撑架结构,三脚支撑更具有稳定性,可以防止支撑结构12中一个支撑脚损坏导致网格填料罐11倒塌的情况发生,另外为了使填料7在网格填料罐11内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将网格填料罐11底部设计为漏
斗结构111,漏斗结构111底部通过渐缩管2连接有潜水泵3,潜水泵3开启可以使网格填料罐11内的污水与填料7产生相对运动,使填料7与污水能够充分接触、填料7分布更加均匀,提高填料7覆盖率和挂膜效果,有利于填料7的挂膜和更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34.1、将填料7通过网格填料罐11设置在生物反应池6内,既能保证填料7与生物反应池6的污水充分接触反应,又能防止填料7流失;
35.2、潜水泵3将生物反应池6下部区域的水提升输送入网格填料罐11内,可使网格填料罐11内外的水体不断交换,同时又使填料7处于更好的流化状态,在网格填料罐11内形成好氧、缺氧的交替反应,达到较好的生物降解和脱氮效果;
36.3、采用卡箍式连接件固定,使多个网格填料罐11连成整体,防止单个网格填料罐11失稳倾倒,同时各网格填料罐11之间拆卸方便;
37.4、网格填料罐11作为填料7的承载体,可以避免填料7与生物反应池6内壁接触,防止生物反应池6内壁的防腐层磨损。
38.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利用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