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0264发布日期:2022-07-30 00:2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供应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2.电源供应器即电脑电源供应单元,是计算机所有部件供电,电源供应器是电脑的一种电能转换类的电源,有别于电池供电类的电源,负责将标准交流电转成低压稳定的直流电,给电脑内其它的组件所使用。一般的电脑电源供应器都是交换式电源供应器,输入电压自动适应用家所在地点市电参数,而某些产品可能需要用家调整电压切换开关。
3.目前市面上电源供应器在使用中,大多数电源供应器的内部有设置简易风扇进行散热,而小部分只设计有散热孔,使得电源供应器在进行内部高温堆积时无法有效进行散热处理,使得电源供应器内部无法及时散热从而影响供电效率,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电源供应器的内部有设置简易风扇进行散热,而小部分只设计有散热孔,使得电源供应器在进行内部高温堆积时无法有效进行散热处理,使得电源供应器内部无法及时散热从而影响供电效率,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包括外置散热机构、连接搭载机构和智能温控机构,所述外置散热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搭载机构,且连接搭载机构的内部右侧设置有智能温控机构,所述智能温控机构包括内仓、单片机、导热铜片、温度传感器和供电端口,且内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顶面贴合有导热铜片,且导热铜片的右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右侧设置有供电端口。
6.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供电端口之间相互连通,且供电端口与外置散热机构之间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外置散热机构包括外壳、上散热架、螺栓、散热滤网、下散热架、底座垫和内置风机,且外壳的上方设置有上散热架,所述上散热架的两侧外壁分布有螺栓,且上散热架的顶面设置有散热滤网,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下散热架,且下散热架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底座垫,所述下散热架的内部设置有内置风机。
8.进一步的,所述上散热架、下散热架通过螺栓与外壳构成可拆卸结构,且下散热架与底座垫之间为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内置风机沿着上散热架、下散热架内部两侧对称分布,且上散热架、下散热架与散热滤网之间为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搭载机构包括内框架、散热板、悬架、支撑柱和主板,且内框架
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散热板,所述内框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悬架,且悬架的一侧分布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主板。
11.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支撑柱与悬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板与支撑柱之间为螺纹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当此电源供应器在使用中,设备内仓内温度过高时,可经过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供电端口之间的相互连通,当单片机温度提高时,配合导热铜片将高温传导至温度传感器,再由温度传感器将高温信息传递至单片机,由单片机对供电端口传输命令,通过供电端口与上散热架、下散热架中内置风机的连接,使其连接供电开始运行,形成自动化散热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体供应器的使用更加智能化。
13.在此装置的底端通过与散热架固定连接的底座垫,其采用橡胶材质的底座垫可为整体电源供应器的摆放提供稳定,同时可避免摆放环境下出现的静电等,传导至设备内部造成使用故障或隐患,且在此装置的四周外部搭载的上散热架、下散热架采用拼接组合的形式,不但能起到散热效果,在进行检修时,只需将两侧螺栓拧出既可对上散热架和下散热架进行拆除,方便人员进行检修维护过程。
14.当内部需要散热时,可通过智能温控机构进行控制,让上散热架及下散热架内所搭载的多组内置风机同时进行散热吹风过程,形成上部吹风,下部散风的结构,提升散热效果,有效避免设备内部温度堆积,在散热过程中,通过设置的两组散热滤网将空气流动过程中的灰尘进行拦截,避免大量灰尘进入设备内部堆积影响使用。
15.在此装置的内部,经过内框架、支撑柱与悬架之间的固定连接,让悬架固定悬立于装置内部,在不影响上下散热的前提下,配合支撑柱为内部设备提供搭载空间,将搭载的主板贴合放置于支撑柱上,经过螺栓将主板位置进行固定安装,保持内部设备使用稳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温控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外置散热机构;101、外壳;102、上散热架;103、螺栓;104、散热滤网;105、下散热架;106、底座垫;107、内置风机;2、连接搭载机构;201、内框架;202、散热板;203、悬架;204、支撑柱;205、主板;3、智能温控机构;301、内仓;302、单片机;303、导热铜片;304、温度传感器;305、供电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2所示,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包括:外置散热机构1;外置散热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搭载机构2,且连接搭载机构2的内部右侧设置有智能温控机构3,外置散热机构1包括外壳101、上散热架102、螺栓103、散热滤网104、下散热架105、底座垫106和内置风机107,且外壳101的上方设置有上散热架102,上散热架102的两侧外壁分布有螺栓103,且上散热架102的顶面设置有散热滤网104,外壳101的下方设置有下散热
架105,且下散热架105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底座垫106,下散热架105的内部设置有内置风机107,上散热架102、下散热架105通过螺栓103与外壳10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下散热架105与底座垫106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装置的底端通过与散热架105固定连接的底座垫106,其采用橡胶材质的底座垫106可为整体电源供应器的摆放提供稳定,同时可避免摆放环境下出现的静电等,传导至设备内部造成使用故障或隐患,且在此装置的四周外部搭载的上散热架102、下散热架105采用拼接组合的形式,不但能起到散热效果,在进行检修时,只需将两侧螺栓103拧出既可对上散热架102和下散热架105进行拆除,方便人员进行检修维护过程,内置风机107沿着上散热架102、下散热架105内部两侧对称分布,且上散热架102、下散热架105与散热滤网104之间为固定连接,当内部需要散热时,可通过智能温控机构3进行控制,让上散热架102及下散热架105内所搭载的多组内置风机107同时进行散热吹风过程,形成上部吹风,下部散风的结构,提升散热效果,有效避免设备内部温度堆积,在散热过程中,通过设置的两组散热滤网104将空气流动过程中的灰尘进行拦截,避免大量灰尘进入设备内部堆积影响使用。
22.如图3所示,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连接搭载机构2包括内框架201、散热板202、悬架203、支撑柱204和主板205,且内框架20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散热板202,内框架201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悬架203,且悬架203的一侧分布有支撑柱204,支撑柱204的顶端设置有主板205,内框架201、支撑柱204与悬架2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板205与支撑柱204之间为螺纹连接,在此装置的内部,经过内框架201、支撑柱204与悬架203之间的固定连接,让悬架203固定悬立于装置内部,在不影响上下散热的前提下,配合支撑柱204为内部设备提供搭载空间,将搭载的主板205贴合放置于支撑柱204上,经过螺栓103将主板205位置进行固定安装,保持内部设备使用稳定。
23.如图4所示,一种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智能温控机构3包括内仓301、单片机302、导热铜片303、温度传感器304和供电端口305,且内仓30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单片机302,单片机302的顶面贴合有导热铜片303,且导热铜片303的右侧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04,温度传感器304的右侧设置有供电端口305,单片机302与温度传感器304、供电端口305之间相互连通,且供电端口305与外置散热机构1之间相连接,当此电源供应器在使用中,设备内仓301内温度过高时,可经过单片机302与温度传感器304、供电端口305之间的相互连通,当单片机302温度提高时,配合导热铜片303将高温传导至温度传感器304,再由温度传感器304将高温信息传递至单片机302,由单片机302对供电端口305传输命令,通过供电端口305与上散热架102、下散热架105中内置风机107的连接,使其连接供电开始运行,形成自动化散热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体供应器的使用更加智能化。
24.综上,该外置散热机构的智能直流电源供应器在使用时,首先在此装置的底端通过与下散热架105固定连接的底座垫106,其采用橡胶材质的底座垫106可为整体电源供应器的摆放提供稳定,同时可避免摆放环境下出现的静电等,传导至设备内部造成使用故障或隐患,且在此装置的四周外部搭载的上散热架102、下散热架105采用拼接组合的形式,不但能起到散热效果,在进行检修时,只需将两侧螺栓103拧出既可对上散热架102和下散热架105进行拆除,方便人员进行检修维护过程,当内部需要散热时,可通过智能温控机构3进行控制,让上散热架102及下散热架105内所搭载的多组内置风机107同时进行散热吹风过程,形成上部吹风,下部散风的结构,提升散热效果,有效避免设备内部温度堆积,在散热过
程中,通过设置的两组散热滤网104将空气流动过程中的灰尘进行拦截,避免大量灰尘进入设备内部堆积影响使用,在此装置的内部,经过内框架201、支撑柱204与悬架203之间的固定连接,让悬架203固定悬立于装置内部,在不影响上下散热的前提下,配合支撑柱204为内部设备提供搭载空间,将搭载的主板205贴合放置于支撑柱204上,经过螺栓103将主板205位置进行固定安装,保持内部设备使用稳定,当此电源供应器在使用中,设备内仓301内温度过高时,可经过单片机302与温度传感器304、供电端口305之间的相互连通,当单片机302温度提高时,配合导热铜片303将高温传导至ds18b20温度传感器304,再由ds18b20温度传感器304将高温信息传递至单片机302,由单片机302对供电端口305传输命令,通过供电端口305与上散热架102、下散热架105中内置风机107的连接,使其连接供电开始运行,形成自动化散热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体供应器的使用更加智能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