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复印底纹的隐形条码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4667发布日期:2022-08-24 09:1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复印底纹的隐形条码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条码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复印底纹的隐形条码卡。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条码卡的安全性较差,条码卡中的磁条存储的数据信息容易被复制,当条码卡的密码和账号不慎被泄漏后,容易被复制出假磁卡,目前的条码卡的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这些信息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但目前的条码卡通常缺少防止复印底纹的防护结构,难以利用无规则图案的防护结构实现对条码的遮挡,难以提高条码卡的防复制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3.目前,专利号为cn200520027231.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复印的隐形条码卡,包括基片,将条码打印在基片的信息读取区,在打印有条码的信息读取区覆盖一层油墨;或在基片的信息读取区覆盖一层油墨,将条码打印在油墨层上。所述的油墨为透红外光的黑色油墨,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受磁场的限制,使用更方便;黑色油墨层将显色的可视条码遮盖住,使可视条码变成不可视的隐形条码,彻底防止数据卡被复制现象,安全性更有了保证;不受磁性干扰,遇磁性干扰不会遭到破坏,避免原始记录丢失,但目前的条码卡通常缺少防止复印底纹的防护结构,难以利用无规则图案的防护结构实现对条码的遮挡,难以提高条码卡的防复制能力。
4.因此,针对上述的目前的条码卡通常缺少防止复印底纹的防护结构,难以利用无规则图案的防护结构实现对条码的遮挡,难以提高条码卡的防复制能力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实现条码卡具备防止复印底纹的防护结构,可利用无规则图案的防护结构实现对条码的遮挡,可提高条码卡的防复制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复印底纹的隐形条码卡,该条码卡旨在解决现有的条码卡通常缺少防止复印底纹的防护结构,难以利用无规则图案的防护结构实现对条码的遮挡,难以提高条码卡的防复制能力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防复印底纹的隐形条码卡,该条码卡包括卡体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卡体上端内壁的第一防护板;所述卡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磁条,所述卡体的上端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深色油墨层,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无规则图案,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槽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无规则图案和第一条码,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条码,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贴纸,所述贴纸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条码。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条码卡时,该条码卡的三个条码均处于不同的平面,三个条码
构成一组整体条码,并且需要从两个面读取条码,设置有深色油墨层、第一无规则图案和第二无规则图案,可实现对条码的遮挡,从而可实现该条码卡具备防止复印底纹的能力。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槽体的内壁与第二防护板的外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槽体的内壁与第一防护板的外壁相连接。第二防护板的设置可对第二条码和第三条码进行防护。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条码、第二条码和第三条码均不重叠。该条码卡的条码是通过三个条码共同组成的一个条码,任意一个条码位置偏移,则会造成三个条码的间距不等,则无法读取。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条码、第二条码和第三条码均排列整齐。三个条码排列整齐的设置易于被机器读取。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条码和第二条码的左右两端均处于同平面,所述第二条码和第三条码的左右两端均处于同平面。三个条码的左右两端均处于同平面的设置,易于条码被机器读取。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下端与第二防护板的上端相互粘贴连接。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通过粘贴连接的设置,人力想要将两个防护板扳开时,贴纸移位或者撕裂均可使该卡体报废无法读取。
15.优选地,所述贴纸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下端粘贴安装于第二防护板的上端。粘贴层的设置在两个防护板扳开时可将贴纸移位或撕裂。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条码卡设置有三个条码,并且三个条码均处于不同的平面,三个条码构成一组整体条码,并且需要从两个面读取条码,设置有深色油墨层、第一无规则图案和第二无规则图案,可实现对条码的遮挡,只有被带有红外线探头的隐形条码识别器才能够读出,从而维护了持卡人的利益,并且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是通过机械粘合而成,当不法分子扳开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时,由于粘贴层是粘贴在第二防护板的上端,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开时,贴纸从第一防护板上被撕开,当贴纸破裂或移位均时三个条码无法解读,从而可实现该卡体具有防止复印底纹的能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条码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条码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防护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条码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槽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条码卡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卡体;2、磁条;3、第一槽体;4、第一防护板;5、深色油墨层;6、第一无规则图案;7、第二防护板;8、第二无规则图案;9、第一条码;10、第二条码;11、贴纸;12、第三条码;13、粘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防复印底纹的隐形条码卡,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第一防护板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条码卡包括卡体1和固定设置于卡体1上端内壁的第一防护板4;卡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磁条2,卡体1的上端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3,第一防护板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深色油墨层5,第一防护板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无规则图案6,第一防护板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板7,第一槽体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无规则图案8和第一条码9,第二防护板7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条码10,第一防护板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贴纸11,贴纸1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条码12,第一槽体3的内壁与第二防护板7的外壁相连接,第一槽体3的内壁与第一防护板4的外壁相连接,第一条码9、第二条码10和第三条码12均不重叠,第一条码9、第二条码10和第三条码12均排列整齐,第一条码9和第二条码10的左右两端均处于同平面,第二条码10和第三条码12的左右两端均处于同平面。
25.为了实现该条码卡的防盗窃的能力,第一防护板4的下端与第二防护板7的上端相互粘贴连接,贴纸1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粘贴层13,粘贴层13的下端粘贴安装于第二防护板7的上端。第一防护板4和第二防护板7分开时,贴纸11从第一防护板4上被撕开,当贴纸11破裂或移位均时三个条码无法解读,从而可实现该卡体1具有防止复印底纹的能力。
26.该条码卡第一槽体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第一防护板4和第二防护板7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27.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条码卡时,该卡体1上的三个条码均处于不同的平面,三个条码构成一组整体条码,并且需要从两个面读取条码,深色油墨层5、第一无规则图案6和第二无规则图案8可实现对条码的遮挡,需要利用带有红外线探头的隐形条码识别器才能够读出,从而维护了持卡人的利益,并且第一防护板4和第二防护板7是通过机械粘合而成,当不法分子扳开第一防护板4和第二防护板7时,由于粘贴层13是粘贴在第二防护板7的上端,第一防护板4和第二防护板7分开时,贴纸11从第一防护板4上被撕开,当贴纸11破裂或移位均时三个条码无法解读,从而可实现该卡体1具有防止复印底纹的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