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7721发布日期:2023-01-24 22:4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公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创新发展,在二维码支付日益成熟并被普及之后,基于人工智能刷脸支付进入了大众视野,特别近两年人脸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识别精度及速度的有效提升为人脸识别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3.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流程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检测、预处理、人脸特征点提取和人脸匹配/识别等几个环节,基于此,人脸识别技术公交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4.识别精度要求高、运行环境差异大
5.公交支付属于支付行业,在支付行业要求识别精度高,不出现错误,识别错误会引起大量的投诉,对用户体验和公交运营都是一个大的挑战,并且严重影响用户对人脸识别的接受度。
6.用户基数大
7.公交用户群体有用户基数大的特点,相比金融行业和铁路行业的1:1比对,公交行业的1:n比对相对有更多的比对基数,一个城市的公交系统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市所有人员,地市级城市往往都有上百万的用户量。
8.通行效率要求高
9.公交系统由于人员众多,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人员密集度高,要求实现快速通行,才能避免客流拥塞与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要素:

10.(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具备低光下表现良好、提高分辨率、降低成本功耗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2.(二)技术方案
13.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包括上盖以及下盖,所述上盖以及下盖组成收费机的壳体,所述上盖的内侧具有镜片,所述镜片嵌合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所述镜片的一侧具有主板,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上盖的内侧具有摄像头支架,所述摄像头支架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所述摄像头支架的内侧具有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固定于所述摄像头支架内侧,所述下盖的内侧具有转接支架,所述转接支架固定于所述下盖内侧,所述转接支架的一侧具有天线板组装件,所述天线板组装件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所述下盖的一侧具有喇叭,所述喇叭固定于所述下盖内侧。
14.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能够用于公交车进行收费,且相对于普通的收费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收费机具备低光下表现良好、提高分辨率、降低
成本功耗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一侧具有测温电路板,所述测温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摄像头支架内侧,所述测温电路板的一侧具有灯板,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摄像头支架内侧,所述摄像头模组与上壳之间具有遮光棉,所述遮光棉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上盖以及摄像头模组接触。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喇叭的外侧具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固定于所述下盖内部,且所述加强支架与所述喇叭接触并对喇叭进行限位。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的内侧具有触摸按键板以及手势触摸板,所述触摸按键板以及手势触摸板均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且所述触摸按键板以及手势触摸板均与所述镜片接触。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一侧具有摄像头散热片,所述摄像头散热片固定于所述下盖内侧,且所述摄像头散热片与所述摄像头支架接触,所述摄像头散热片的内侧具有数码管镜片,所述数码管镜片卡接在摄像头散热片内侧。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的一侧具有stm盖,所述stm盖扣接于所述下盖内侧,所述stm盖的内侧具有usb盖,所述usb盖插接于所述stm盖内部,所述stm盖的一侧具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固定于所述下盖内侧。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的一侧具有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下盖外侧,所述导轨的外侧具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下盖外侧,所述导轨的内侧具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侧,所述限位架的一侧具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内部,所述导轨的内侧具有磁块,所述磁块固定于所述导轨内部。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块能够吸合所述限位架,且所述限位架能够插接进入导轨内部并对固定架以及导轨的位置进行限制,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内部,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架外表面。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公交车载收费机的基础上,增加人脸采集摄像头,实现人脸识别支付乘车与其他形式乘车共存,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新设备制造,和老设备改造,节约了资源和成本,实现人脸识别支付乘车的同时,可支持扩展到多方面的应用,为公交解决各种问题都提供更好的手段,如:可以解决特殊人群(老人、军人、学生等)公交卡借用造成的公交损失,实现公交司机人脸打卡考勤,帮助安防部门进行嫌疑人追踪,在新冠疫情期间,人脸识别的应用更可以对疫情的防控提供更好的数据统计手段,减少人工统计工作量。
2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便于对收费机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的导轨以及限位架,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快速的对收费机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的限位架,能够便于根据不同使用人员的高度来进行识别位置的调节,进而能够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者弯腰或垫脚的问题。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收费机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一;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局部结构放大图二;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固定架结构爆炸图。
31.其中:1镜片、2上盖、3遮光棉、4灯板、5测温电路板、6摄像头模组、7摄像头支架、8下盖、9摄像头散热片、10数码管镜片、11电源开关、12usb盖、13stm盖、14转接支架、15喇叭、16加强支架、17主板、18天线板组装件、19触摸按键板、20手势触摸板、21导轨、22固定架、23限位架、24压缩弹簧、25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包括上盖2以及下盖8,上盖2以及下盖8组成收费机的壳体,上盖2的内侧具有镜片1,镜片1嵌合固定于上盖2内侧,镜片1的一侧具有主板17,主板17固定于壳体内部,上盖2的内侧具有摄像头支架7,摄像头支架7固定于上盖2内侧,摄像头支架7的内侧具有摄像头模组6,摄像头模组6固定于摄像头支架7内侧,下盖8的内侧具有转接支架14,转接支架14固定于下盖8内侧,转接支架14的一侧具有天线板组装件18,天线板组装件18固定于上盖2内侧,下盖8的一侧具有喇叭15,喇叭15固定于下盖8内侧。
35.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能够用于公交车进行收费,且相对于普通的收费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收费机具备低光下表现良好、提高分辨率、降低成本功耗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6的一侧具有测温电路板5,测温电路板5固定于摄像头支架7内侧,测温电路板5的一侧具有灯板4,灯板4固定于摄像头支架7内侧,摄像头模组6与上壳之间具有遮光棉3,遮光棉3的两端面分别与上盖2以及摄像头模组6接触。
37.在本实用新型中,测温电路板5能够便于对靠近收费机的物体温度进行检测,在人脸靠近时能够自动开启,灯板4能够进行补光以便于进行人脸识别。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喇叭15的外侧具有加强支架16,加强支架16固定于下盖8内部,且加强支架16与喇叭15接触并对喇叭15进行限位。
39.在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支架16能够对喇叭15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喇叭15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能够利用喇叭15进行广播。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2的内侧具有触摸按键板19以及手势触摸板20,触摸按键板19以及手势触摸板20均固定于上盖2内侧,且触摸按键板19以及手势触摸板20均
与镜片1接触。
41.在本实用新型中,触摸按键板19以及手势触摸板20能够便于识别者进行收费机的操作。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支架7的一侧具有摄像头散热片9,摄像头散热片9固定于下盖8内侧,且摄像头散热片9与摄像头支架7接触,摄像头散热片9的内侧具有数码管镜片10,数码管镜片10卡接在摄像头散热片9内侧。
43.在本实用新型中,摄像头散热片9在工作时能够便于对摄像头模组6位置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从而保证摄像头模组6工作的稳定性。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盖8的一侧具有stm盖13,stm盖13扣接于下盖8内侧,stm盖13的内侧具有usb盖12,usb盖12插接于stm盖13内部,stm盖13的一侧具有电源开关11,电源开关11固定于下盖8内侧。
45.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开关11能够控制收费机的开关机,且利用usb盖12以及stm盖13能够对壳体内部进行防护,避免灰尘的进入。
4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盖8的一侧具有导轨21,导轨21设置于下盖8外侧,导轨21的外侧具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固定于下盖8外侧,导轨21的内侧具有限位架23,限位架23活动地设置于固定架22内侧,限位架23的一侧具有压缩弹簧24,压缩弹簧24固定于固定架22内部,导轨21的内侧具有磁块25,磁块25固定于导轨21内部。
47.在本实用新型中,导轨21内侧设置能够限位凹陷,且限位架23能够与导轨21接触,限位架23能够在固定架22内部移动,且限位架23能够压缩压缩弹簧24。
4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磁块25能够吸合限位架23,且限位架23能够插接进入导轨21内部并对固定架22以及导轨21的位置进行限制,压缩弹簧24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架22内部,压缩弹簧24的另一端固定于限位架23外表面。
49.在本实用新型中,磁块25卡接固定在导轨21内侧,在限位架23被压缩弹簧24支撑后,磁块25能够插入到限位架23内部,在吸合的同时能够形成插接,且限位架23能够插入到导轨21所开设的限位凹陷位置。
5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公交人脸识别智能收费机的使用方法,设置人脸抓拍区域和人脸识别区域,设置后台服务器和扣费终端,其中后台服务器预支人脸数据库,扣费终端设置在人脸识别区域并与人脸识别装置通信连接。当人员进入人脸识别区域时,人脸识别系统采集该人员的面部特征并发送至扣费终端,当扣费终端收到面部特征后,核准该人员是否匹配本地人员信息数据库,生成通行数据执行离线扣费流程。若比对不成功,进行二次此确认,若该人员仍无法匹配本地人员信息数据库,则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51.应用前端人脸采集方案,搭配百万级人脸库1:n检索功能,将人脸与银行卡、手机等支付工具绑定,解决支付场景对安全、效率、精度的严苛要求,实现「无现金」刷脸支付代替传统密码,提高支付效率与体验。
52.在使用过程中,摄像头模组6可以用于检测和识别人脸;灯板4在照明不良情况下照亮空间,方便检测人脸;遮光棉3是为了灯板4以及内部灯光影响摄像头识别;镜片1灯板4处需要丝印白色,为了使得灯光更加均匀;摄像头支架7是为了固定人脸摄像头模组6和灯板4;摄像头散热片9是为了给摄像头模组6散热。
53.在需要对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驾驶员推动限位架23,使限位架23打开,之后使限
位架23脱离磁块25的吸合,之后移动限位架23,从而使固定架22运动,对人脸检测的位置进行调节。
5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