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型散热鳍片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7104发布日期:2023-03-29 10:0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F型散热鳍片组的制作方法
f型散热鳍片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f型散热鳍片组。


背景技术:

2.散热器由若干间隔排列在一起的散热单片组成,发热元件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扇将热量从散热器的散热通道散发出去,目前常用散热器大都采用单一的散热单片组合而成,这种散热器的散热通道相同,热风流通性差,不利于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f型散热鳍片组,该f型散热鳍片组由三种不同长度的散热单片组合而成,使得散热空气能够十分均匀的流动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空气快速流动,提高散热性能。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型散热鳍片组,包括呈倒u形结构的第一散热单片、第二散热单片和第三散热单片,若干第一散热单片沿其u形结构开口方向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连接形成第一散热片组,若干第二散热单片沿其u形结构开口方向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连接形成第二散热片组,若干第三散热单片沿其u形结构开口方向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连接形成第三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沿其叠放方向顺序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相邻两散热单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第二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三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一端的端面对齐设置,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形成f形阶梯状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单片、第二散热单片和第三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一端的端面为与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竖直面,第一散热单片、第二散热单片和第三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分别为与散热通道延伸方向不垂直的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和第三倾斜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大于第三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第一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大于第二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单片长度短的一侧侧壁、第二散热单片长度短的一侧侧壁和第三散热单片长度短的一侧侧壁的长度相同。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角度为18
°
,第二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二端的端面倾斜角度为30
°
,第
三散热单片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角度为75
°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单片组中第一散热单片数量与第二散热单片组中第耳散热单片的数量相等,第三散热单片组中第三散热单片的数量大于第一散热单片组中第一散热单片的数量。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单片、第二散热单片和第三散热单片的壁厚以及沿u形开口方向的高度相同。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单片、第二散热单片和第三散热单片的u形结构开口方向朝向第三散热单片组所在方向。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第一散热单片、相邻的第二散热单片、相邻的第三散热单片、相邻的第一散热单片与第二散热单片以及相邻的第二散热单片与第三散热单片之间通过u形结构两侧壁根部的卡扣扣合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三种不同的散热单片组成,整体产品分别形成的三条散热通道的长度以及开口端面的倾斜角度不同,使得不同的散热通道所产生的散热空气流速有差别,当同一时间散热时,能行成整体涡流状态,使得散热空气能十分均匀的流动在有限的空间内,并且能够增快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原理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原理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结构原理立体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3.图9为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4.图10为第一散热单片展开图;
25.图11为第二散热单片展开图;
26.图12为第三散热单片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种f型散热鳍片组,包括呈倒u形结构的第一散热单片1、第二散热单片2和第三散热单片3,若干第一散热单片1沿其u形结构开口方向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连接形成第一散热片组,若干第二散热单片2沿其u形结构开口方向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连接形成第二散热片组,若干第三散热单片3沿其u形结构开口方向顺序平行间隔固定连接形成第三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沿其叠放方向顺序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相邻两散热单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单片1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单片2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第二散热单片2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三散热单片3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长度。
28.本产品运用于笔记本散热风扇装置内,由长度不同的第一散热单片1、第二散热单片2和第三散热单片3组合而成,由于第一散热单片1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长度大于第二散热单片2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长度,第二散热单片2之间形成的散热通道长度大于第三散热单片3之间形成散热长度,使得散热鳍片组内的散热通道长度形成阶梯性变化状态,使用时,散热鳍片组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的一端接触热源,热空气由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出来。由于散热通道长度呈阶梯性变化,热量从不同的散热通道出来时,可以尽量相互避开,避免热空气扎堆,可以充分加快散热。同时由于第一散热片组的散热通道长,其加大了热源前后的比较,由于后面热前面冷,增加了负压差,加快空气流动,能加快散热。
29.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一端的端面对齐设置,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形成f形阶梯状结构。该结构使得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一端与热源同等距离接收热量,第一散热片组、第二散热片组和第三散热片组另一端通过阶梯状的散热通道长度实现热空气分别在不同位置向外散发,实现快速散热效果。
30.所述第一散热单片1、第二散热单片2和第三散热单片3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一端的端面为与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垂直的竖直面,第一散热单片1、第二散热单片2和第三散热单片3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分别为与散热通道延伸方向不垂直的第一倾斜面4、第二倾斜面5和第三倾斜面6。
31.第一散热单片1、第二散热单片2和第三散热单片3另一端通过倾斜面形成散热通道出口,有效增大了出口面积,实现热空气快速散出,加快空气流动。
32.所述第二散热单片2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大于第三散热单片3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第一散热单片1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大于第二散热单片2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角。热空气由散热通道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出来。对整体而言,第三散热单片3另一端面的倾斜角度最小,它的散热通道延伸短,热量一出通道就可以向四周扩散。第二散热单片2另一端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三散热单片3另一端的倾斜角度,其散热通道延伸较长,热量出了通道可以尽量的避开和第三散热单片3 之间散热通道出来的热空气,避免了热空气扎堆,可以充分加快散热。第一散热单片1另一端的倾斜角度最大,它的散热通道延伸最长,加大了热源前后的比较,由于后面热前面冷,增加了负压差,加快空气流动,能加快散热;而且热量出了通道可以尽量的避开和第二散热片组以及第三散热片组的散热通道中出来的热空气,进一步避免热空气扎堆。
33.所述第一散热单片1长度短的一侧侧壁、第二散热单片 2长度短的一侧侧壁和第三散热单片3长度短的一侧侧壁的长度相同。整体产品所形成的三条散热通道因形态和倾斜角度不一,所产生的散热空气流速有差别,当同一时间散热时,能行成整体涡流状态,使得散热空气能十分均匀的流动在有限的空间内,而且增快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性能。
34.所述第一散热单片1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角度为18
°
,第二散热单片2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二端的端面倾斜角度为30
°
,第三散热单片3沿散热通道延伸方向另一端的端面倾斜角度为75
°

35.所述第一散热单片1组中第一散热单片1数量与第二散热单片2组中第耳散热单片的数量相等,第三散热单片3组中第三散热单片3的数量大于第一散热单片1组中第一散热单片1 的数量。该结构能够更好的进行散热。
36.所述第一散热单片1、第二散热单片2和第三散热单片3的壁厚以及沿u形开口方向的高度相同。
37.所述第一散热单片1、第二散热单片2和第三散热单片3的u 形结构开口方向朝向第三散热单片3组所在方向。
38.相邻的第一散热单片1、相邻的第二散热单片2、相邻的第三散热单片3、相邻的第一散热单片1与第二散热单片2以及相邻的第二散热单片2与第三散热单片3之间通过u形结构两侧壁根部的卡扣7扣合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