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4802发布日期:2023-03-04 03:2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2.二维码防伪标签是将二维码印刷或者标贴于产品包装上的,一个产品一个防伪二维码,用户通过指定的二维码防伪系统或手机软件进行扫码,既可获知该产品上的二维码的第1次扫码时间是否为该验证者,来判断该产品是否是原厂原装的真品,达到验证产品真伪的目的,从而获得产品的真伪信息,实现了产品防伪辨伪的高效性;但是上述的材料型防伪标签往往不容易被消费者识别,且极易被不法分子复制,导致产品的仿制和复制现象特别严重,进而扰乱了正当市场的竞争机制,给所有权人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研制数码型的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包括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信息保护模块、二维码显示模块、储存模块、电源模块、定位装置、控温装置、商品状态检测装置;无线通信模块、信息保护模块、二维码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定位装置、控温装置、商品状态检测装置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5.优选的,二维码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屏、红外人体传感器,液晶显示屏、红外人体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6.优选的,信息保护模块包括指纹传感器、nfc模块,指纹传感器、nfc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7.优选的,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8.优选的,控温装置包括散热风扇、风扇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与风扇控制器连接,风扇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9.优选的,商品状态检测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振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模数转换器连接,模数转换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10.优选的,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电池管理芯片、充电接口、led灯,充电接口、锂电池分别与电池管理芯片连接,电池管理芯片、led灯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11.优选的,定位装置为gps定位器。
12.优选的,储存模块为云储存服务器,云储存服务器与无线通信模块通讯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将二维码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但是用户只有经过指纹以及nfc验证才能查看显示模块的电子二维码,增强了防伪标签的安全性,对户外温度进行监测,防止温度过高损坏商品,商品状态检测装置可
以对防伪标签受到的盗窃、暴力撕扯以及商品状态进行监测,定位装置实时定位防伪标签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储存在云储存服务器,便于用户随时访问查看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的原理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中控温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中电源模块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20.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2.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嵌入式防伪标签,包括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信息保护模块、二维码显示模块、储存模块、电源模块、定位装置、控温装置、商品状态检测装置;无线通信模块、信息保护模块、二维码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定位装置、控温装置、商品状态检测装置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23.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用于获取信号、发送指令以及与外接设备交换信息。
24.二维码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屏、红外人体传感器;液晶显示屏选用的型号为lx-160160,用于显示电子二维码,该显示屏可以设置不同颜色的背光灯显示出不同的效果,应用场景宽泛;红外人体传感器选用的型号为hc-sr501,人体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6~37℃,会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红外人体传感器的被动式红外探头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发出信号,并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时,控制液晶显示屏亮起;微处理器持续未接收到人体红外线信号超过设定时长时,控制液晶显示屏变暗,以此达
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25.信息保护模块为指纹传感器、nfc模块;nfc模块用于验证扫描二维码的设备信息,经nfc模块验证成功后微处理器才将电子二维码显示于二维码显示模块;指纹传感器选用hlk-fpm383c型号,用于指纹的采集,用户可以录入自己的指纹信息,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实时上传至储存模块;当需要扫描二维码图像以进行防伪识别请求时,需要经过指纹认证识别以及移动端的nfc信息匹配,微处理器将储存模块中的指纹信息、nfc信息与需验证的指纹、nfc信息相匹配,只有经过验证成功,专用移动端想扫描二维码以进行防伪识别请求时,微处理器才会防伪二维码显示在二维码显示模块;若第二个人想以nfc标记的标签进行防伪识别请求,由于指纹信息不匹配,微处理器会将显示屏进行熄灭的同时,不会将二维码显示在二维码显示模块,有效防止了二维码防伪标签信息被盗,增强电子防伪标签的安全性。
26.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还将指纹信息、nfc信息、标签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云储存服务器进行储存。
27.如图2所示,控温装置包括散热风扇、风扇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选用的型号为nst175的数字温度传感器,用于户外温度的监测,该嵌入式防伪标签用于产品防伪的同时,还可以用于不适合高温储存的产品的监测,温度传感器以指示外部温度环境,由此指示产品可能遭受高温,提醒管理者或使用者产品可能存在变质、破坏的信息;当微处理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参数超过设定值时,微处理器将温度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还将高温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出去;同时,微处理器还通过风扇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的工作状态,当微处理器接收到温度超过设定值的报警信号时,控制散热风扇开始工作,对该嵌入式防伪标签进行扇风降温。
28.商品状态检测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振动传感器选用的型号为sw-420,用于检测防伪标签受到的物理振动数据,若商品上的标签受到拉扯硬拽或商品跌落,检测到振动数据超过设定值,会发送报警信号;加速度传感器选用的型号为ca-dr-3005,通过对防伪标签的加速度进行测量,以检测防伪标签的位移情况,当检测到标签的位移值超过预设值时,表明该防伪标签有被盗窃或商品有掉落的风险,加速度传感器将报警信号发送出去;模数转换器接收到振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发送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给移动端,用于提醒管理人员该嵌入式防伪标签有被暴力撕扯、被盗的风险,并监测商品的状态。
29.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电池管理芯片、充电接口、led灯,锂电池用于为该嵌入式防伪标签提供移动电源,且电池可充电可拆卸,无需外接电源供电,使该标签的使用更加便捷;电池管理芯片选用的型号为bq77207,用于锂电池的管理与保护,使电池可以恒定电压充放电、对电池状态进行检测、温度监控,电池管理芯片将监测到的电池情况发送给微处理器,在充电温度过高时,芯片自动调节充电电流,使锂电池充电进入恒压充电的状态;当充电时内部电压过大,会自动产生关断电压信号保证电池不受损坏;充电接口用于对该锂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外接太阳能面板充电或市电进行充电;led灯用于指示电池的情况,当电池的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微处理器控制led灯亮起提示。
30.定位装置为gps定位器,用于对该嵌入式防伪标签进行实时位置定位,定位装置通
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位置信号发送出去,同时,微处理器还将位置信息上传储存至云储存服务器,用户可随时访问以掌握该防伪标签的位置变化。
31.储存模块包括云储存服务器,用于在线储存价格、生产地以及生产日期等商品信息,也用于储存信息保护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以及nfc信息,还用于储存防伪标签的位置信息。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