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9531发布日期:2022-11-25 21:4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辅助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网络设备中,服务器为多个交换机的汇聚交换设备,其工作量和发热量会远远大于支干中的交换机,所以,服务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配置额外的风扇进行辅助散热。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7516920 u中公布了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其通过在固定板、紧固连接板的作用下,增到了下支撑板与服务器背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进风口与服务器背板连接的稳固性,使整体结构更合理,同时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排风管对服务器风扇起到了支撑作用,使服务器风扇与服务器背板连接的更稳定,有效的防止了服务器风扇从服务器背板上掉落,使整体结构更合理,但是,他还是使用传统的散热方式,在多服务器的机房中,服务器的温度还是难以降下来。
4.可见,亟需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用于在固定稳定的同时提升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
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框的背面四角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连接框的背面还开设有通风口;
8.所述风扇支撑机构包括内部带有风扇的风扇保护架,所述风扇保护架的背面开设有通风槽;
9.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背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蛇形管。
10.通过设置连接框以及设置限位槽对服务器的底部进行支撑,并通过螺栓贯穿固定孔与服务器进行固定,通过风扇保护架内部的风扇抽取服务器出风口位置的热量并通过蛇形管内部的水来进一步的吸收服务器底部的热量,达到了提升服务器散热的效果;
11.通过在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箱,通过水箱内部的水和蛇形管配合对服务器散热的同时,能够通过水箱作为服务器底部的底座,从而使服务器背面的底部悬空与机柜之间留有间隙,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服务器进行散热。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壁与服务器的外表面搭接,所述限位槽的顶部与服务器的顶部边缘搭接。
13.将连接框的内壁与服务器的外表面搭接,并将限位槽的顶部与服务器的顶部边缘搭接,从而使连接框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服务器的尾部。
14.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背面插接有螺栓,螺栓与服务器背面螺纹孔连接,且通风口与服务器的背面散热孔搭接。
15.在连接框的背面设置固定孔,从而使螺栓能够贯穿固定孔与服务器进行连接,从而使连接框底部的水箱能够稳定的作为服务器底座使用。
16.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口等距分布,所述通风口之间设置有防护网。
17.设置多个通风口,从而通过通风口对服务器的散热口进行散热,而通风口上设置的防护网用于避免大的灰尘进入到服务器的内部。
18.优选的,所述风扇保护架完全覆盖通风口,所述通风槽与风扇保护架的内部贯通,所述风扇保护架内部的风扇与通风口的位置对应。
19.将风扇保护架覆盖在通风口上,从而使风扇保护架内的风扇能够集中的对服务器背面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抽取,以提升风扇散热的效果。
20.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为空腔,所述水箱的顶部与连接框的底部搭接。
21.将水箱的内部设置为空腔,从而使水箱的内部能够注入清水,通过水的吸热来提升对服务器底部的散热。
22.优选的,所述蛇形管与水箱贯通,所述蛇形管位于贯穿槽的内部且顶部与连接框的内底部水平。
23.将蛇形管与水箱的内部贯通,从而使水能够充斥蛇形管的内部从而对服务器的底部进行吸热,而当连接框安装在服务器顶部的时候,同样能够对顶部进行吸热。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5.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框以及设置限位槽对服务器的底部进行支撑,并通过螺栓贯穿固定孔与服务器进行固定,通过风扇保护架内部的风扇抽取服务器出风口位置的热量并通过蛇形管内部的水来进一步的吸收服务器底部的热量,达到了提升服务器散热的效果。
26.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箱,通过水箱内部的水和蛇形管配合对服务器散热的同时,能够通过水箱作为服务器底部的底座,从而使服务器背面的底部悬空与机柜之间留有间隙,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服务器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支撑机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机构示意图。
31.其中:1、连接机构;101、连接框;102、限位槽;103、固定孔;104、贯穿槽;105、通风口;2、风扇支撑机构;201、风扇保护架;202、通风槽;3、辅助机构;301、水箱;302、进水口;303、蛇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4,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机构1,连接机构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支撑机构2,连接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3;
34.连接机构1包括连接框101,连接框10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02,连接框101的背面四角开设有固定孔103,连接框101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104,连接框101的背面还开设有通风口105;
35.风扇支撑机构2包括内部带有风扇的风扇保护架201,风扇保护架201的背面开设有通风槽202;
36.辅助机构3包括水箱301,水箱301的背面设置有进水口302,水箱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蛇形管303。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框101以及设置限位槽102对服务器的底部进行支撑,并通过螺栓贯穿固定孔103与服务器进行固定,通过风扇保护架201内部的风扇抽取服务器出风口位置的热量并通过蛇形管303内部的水来进一步的吸收服务器底部的热量,达到了提升服务器散热的效果;
38.通过在连接框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箱301,通过水箱301内部的水和蛇形管303配合对服务器散热的同时,能够通过水箱301作为服务器底部的底座,从而使服务器背面的底部悬空与机柜之间留有间隙,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服务器进行散热。
39.具体的,连接框101的内壁与服务器的外表面搭接,限位槽102的顶部与服务器的顶部边缘搭接。
4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框101的内壁与服务器的外表面搭接,并将限位槽102的顶部与服务器的顶部边缘搭接,从而使连接框101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服务器的尾部。
41.具体的,固定孔103的背面插接有螺栓,螺栓与服务器背面螺纹孔连接,且通风口105与服务器的背面散热孔搭接。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框101的背面设置固定孔103,从而使螺栓能够贯穿固定孔103与服务器进行连接,从而使连接框101底部的水箱301能够稳定的作为服务器底座使用。
43.具体的,通风口10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风口105等距分布,通风口105之间设置有防护网。
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通风口105,从而通过通风口105对服务器的散热口进行散热,而通风口105上设置的防护网用于避免大的灰尘进入到服务器的内部。
45.具体的,风扇保护架201完全覆盖通风口105,通风槽202与风扇保护架201的内部贯通,风扇保护架201内部的风扇与通风口105的位置对应。
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风扇保护架201覆盖在通风口105上,从而使风扇保护架201内的风扇能够集中的对服务器背面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抽取,以提升风扇散热的效果。
47.具体的,水箱301的内部为空腔,水箱301的顶部与连接框101的底部搭接。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水箱301的内部设置为空腔,从而使水箱301的内部能够注入清水,通过水的吸热来提升对服务器底部的散热。
49.具体的,蛇形管303与水箱301贯通,蛇形管303位于贯穿槽104的内部且顶部与连接框101的内底部水平。
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蛇形管303与水箱301的内部贯通,从而使水能够充斥蛇形管303的内部从而对服务器的底部进行吸热,而当连接框101安装在服务器顶部的时候,同样能够对顶部进行吸热。
51.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连接框101以及设置限位槽102对服务器的底部进行支撑,并通过螺栓贯穿固定孔103与服务器进行固定,通过风扇保护架201内部的风扇抽取服务器出风口位置的热量并通过蛇形管303内部的水来进一步的吸收服务器底部的热量,达到了提升服务器散热的效果;
52.通过在连接框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箱301,通过水箱301内部的水和蛇形管303配合对服务器散热的同时,能够通过水箱301作为服务器底部的底座,从而使服务器背面的底部悬空与机柜之间留有间隙,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服务器进行散热。
5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