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食材标签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1941发布日期:2022-12-07 07:4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食材标签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食材标签和冰箱。


背景技术:

2.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在超市中频繁使用。
3.rfid技术原本是用于生产制造智能化监控的一个手段,自从前几年rfid技术开始应用在冰箱身上起,这个我们必不可少的食材储存器具,就像拥有了一双眼睛一般,能够自动识别冰箱中的食材,从而实现了冰箱智能化的升级,rfid 技术一般采用rfid标签夹进行识别,即在传统的密封夹内嵌入rfid标签,通过采用冰箱终端或移动终端来记忆和识别食材。
4.与此同时,nfc(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由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越来越多的nfc电子标签也广泛应用于对冰箱食材的标记。
5.目前,冰箱用的电子标签只能对应标记一种食材,即在电子标签上印刷相应食材名称,以对食材进行标记。也就是说,电子标签上的食材名称是无法进行编辑更改的,当食材用完之后,对应的电子标签将无法对其他食材进行标识。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食材标签和冰箱,旨在通过电子食材标签能够对冰箱里的各种食材进行标记,不需要一种食材对应使用一个电子标签,而是可以重复使用电子标签对食材进行标记,增加电子标签的使用率,节约成本。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食材标签,包括:
8.近场通信标签电路,用于收集由近场通信读写装置发送的无线电能和食材数据;
9.无线电源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能转换为恒压输出,以为所述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显示屏电路提供电源;
10.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读取和/或编辑所述食材数据;
11.显示屏电路,用于显示所述食材数据;
12.其中,所述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显示屏电路均与所述无线电源电路连接,所述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与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与所述显示屏电路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包括:
14.近场通信天线线圈,用于收集所述无线电能和所述食材数据;
15.近场通信芯片,用于存储所述食材数据;
16.其中,所述近场通信天线线圈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连接,所述近场通信芯片通过
电能传输端口将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至所述无线电源电路,所述近场通信芯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
17.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近场通信标签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18.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
19.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20.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
21.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
22.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
23.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无线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
24.在一些实施例,所述近场通信标签电路还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第二可变电阻和第三可变电阻;
25.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26.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27.所述第三可变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三可变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28.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电源电路包括降压-升压转换器;
29.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通过所述电能传输端口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连接,以将所述无线电能转换为恒压输出。
30.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无线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一电感器;
31.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的电能传输端口连接,并一起接入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引脚;
32.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33.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34.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35.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三引脚连接;
36.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37.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五引脚连接;
38.所述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第二引脚为所述无线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
39.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
40.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接口与所述近场通信芯片连接,所述单片机用于读取和/或编辑所述食材数据,所述单片机通过sdi接口与所述显示屏电路连接。
41.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42.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引脚连接;
43.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二引脚连接;
44.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45.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入引脚探测点。
46.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电路包括数据连接器、n型场效应管、保护子电路和滤波子电路;
47.所述保护子电路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第三肖特基二极管、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和第十五电容;
48.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并一起接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
49.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一起接入所述数据连接器的第一引脚;
50.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肖特基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并一起接入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第一端;
51.所述第三肖特基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数据连接器的第二引脚连接;
52.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连接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53.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数据连接器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第三端接地;
54.所述滤波子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器、第十六电容和第十七电容;
55.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56.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5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冰箱,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食材标签。
5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子食材标签和冰箱,电子食材标签包括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屏电路和无线电源电路,其中,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
和显示屏电路均与无线电源电路连接,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与显示屏电路连接;近场通信标签电路能够收集无线电能和食材数据,并能够将收集到的无线电能传输至无线电源电路,以使得无线电源电路将接收到的无线电能转换为恒压输出,以为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显示屏电路提供电源;单片机控制电路能够读取和/或编辑食材数据,显示屏电路能够显示食材数据。本技术电子食材标签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标记相应的食材,在当前标记的食材使用完之后,可通过近场通信标签电路或单片机控制电路获取新的食材数据,以对新的食材进行标记,增加电子标签的使用率,节约成本;同时,在无外界供电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显示屏电路显示相应的食材信息。
附图说明
5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食材标签的结构框图;
6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近场通信标签电路的电路图;
6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线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6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6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6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65.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6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67.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冰箱的功能要求除了传统的储物外,对其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越来越多的用户及厂家注重冰箱进行食材管理的功能,将放入冰箱内的食材名称/种类进行记录。目前,冰箱内nfc电子标签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可通过nfc电子标签来对食物进行标记,以便对冰箱内的食物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市场上的nfc电子标签为预定义的标签夹子,固定只能为一种食材进行标记,无法更改食材信息。比如,标记牛肉的nfc电子标签,是在nfc电子标签上印刷“牛肉”这一食材的名称,然后嵌入密封夹中,以对牛肉这一食材进行标记。当牛肉食用完之后,该印刷有“牛肉”字样的nfc电子标签短时间将无法被利用,只能等到下一次重新购买了牛肉才有可能被再次启用。而如果nfc电子标签上还印刷有食材相应的保鲜日期等信息时,当牛肉食用完之后,该nfc电子标签由于无法更改食材信息将会作废,从而造成冰箱用nfc电子标签的大量浪费。
68.基于此,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食材标签,用于冰箱,包括: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单片机控制电路110、显示屏电路120和无线电源电路130,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单片机控制电路110和显示屏电路120均与无线电源电路130连接,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与单片机控制电路110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110与显示屏电路120连接;
69.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用于收集由近场通信读写装置发送的无线电能和食材数据;
70.无线电源电路130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电能转换为恒压输出,以为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单片机控制电路110和显示屏电路120提供电源;
71.单片机控制电路110用于读取和/或编辑食材数据;
72.显示屏电路120用于显示食材数据。
73.本技术实施例中,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可收集由nfc读写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等发送的无线电能和编辑好的食材数据。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获取到无线电能之后,将无线电能传输至无线电源电路130,使得无线电源电路130能够获取无线电能并将不稳定的无线电能转化为稳定的恒压输出,为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单片机控制电路110和显示屏电路120提供电源。单片机控制电路 110与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连接,能够读取近场通信标签电路100收集到的食材数据,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电路110编辑或者更改相应的食材数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电子食材标签,用于冰箱,具有食材数据写入和读取功能,使得电子食材标签标记的对应食材食用完之后,可以重新写入其他食材数据,以为其他食材进行标记,增加了电子食材标签的使用率,节约成本。同时,当写入的食材数据有误时,也能够实时进行更改,不会造成电子食材标签的浪费。
74.示例性地,食材数据可以包括食材名称、保鲜日期、保质期、生产日期、购买日期等其他自定义信息,具体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要决定,本技术实施例对食材数据的具体内容不作限定。比如写入的食材数据可以只包含食材名称,比如“鸡肉”;也可以包含食材名称、生产日期和保鲜日期,比如“鸡肉,保鲜日期为3天,生产日期为2022年8月10日”;也可以包含食材名称、生产日期、保鲜日期和其他自定义信息,比如“鸡肉,保鲜日期为3天,生产日期为2022年8月10日,小孩食用”。
75.以标记有“鸡肉,保鲜日期为3天,生产日期为2022年8月10日,小孩食用”内容的电子食材标签为例,当鸡肉被食用完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其他nfc读写设备将该食材数据删除,并重新写入其他想要标记的食材数据,比如新购买了牛肉,此时,可以向电子食材标签写入“牛肉,保鲜日期为2天,生产日期为2022年8月13日”的信息,以对新买的牛肉进行标记。如果在写入后发现写入的食材数据有误,也可以进行相应更改。按照这种方式,该电子食材标签可以被循环使用,能够减少冰箱用的电子食材标签的浪费。
76.在一些实施例中,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包括近场通信天线线圈和近场通信芯片,近场通信天线线圈与近场通信芯片连接,近场通信天线线圈用于收集无线电能和食材数据,近场通信芯片用于存储食材数据,近场通信芯片通过电能传输端口将无线电能传输至无线电源电路,近场通信芯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
77.本实施例中,近场通信标签电路通过近场通信天线线圈于收集nfc读写设备发送的无线电能和食材数据,通过近场通信芯片存储收集的食材数据。近场通信天线线圈收集到无线电能后,通过电能传输端口将无线电能传输至无线电源电路,使得无线电源电路能够获取无线电能进而将不稳定的无线电能转化为稳定的恒压输出,然后将稳定的恒压再传输回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同时,还能将稳定的恒压输出至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显示屏电路。近场通信芯片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使得单片机控制电路能够读取近场通信芯片存储的食材数据。
78.示例性地,图2中的电容c18和电容c20构成的回路为近场通信天线线圈,本技术实施例只是示例性地提出其中一种近场通信天线线圈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近场通信天线线圈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与近场通信天线线圈相同功能的其他构造均可。
79.同样地,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是型号为st25dv16k的近场通信芯片,本技术实施例同样只是示例性地提出一种近场通信芯片作为参考,对近场通信芯片也不作具体限定,即近场通信芯片还可以是其他型号的芯片,能够实现食材数据的写入与读取即可。
8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只是示例性地提供的近场通信标签电路的一种电路方式,并不对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作具体限定。
8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包括近场通信天线线圈和近场通信芯片,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无线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
82.参照图2,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8、第二电容c20、第一电阻 r15、第二电阻r16和第三电阻r17,其中,第一电容c18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一引脚ac0连接,第一电容c18的第二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二引脚ac1连接,第二电容c20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0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8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5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三引脚gpo(od)连接,第二电阻r16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四引脚scl连接,第三电阻r17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 的第五引脚sda连接,第一电阻r15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17的第二端均与无线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并同时接入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六引脚vcc。
83.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8和第二电容c20构成nfc天线lc谐振电路,第一电容c18和第二电容c20均为调谐电容。第一电阻r15、第二电阻r16和第三电阻r17均为上拉电阻,即第一电阻r15为近场通信芯片ic1第三引脚gpo (od)的上拉电阻,第二电阻r16为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四引脚scl的上拉电阻,第三电阻r17为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五引脚sda的上拉电阻,在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管脚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近场通信芯片ic1 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8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近场通信标签电路还包括第一可变电阻r20、第二可变电阻r18和第三可变电阻r19,第一可变电阻r20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六引脚vcc连接,第一可变电阻r20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r18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四引脚scl 连接,第二可变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可变电阻r19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第五引脚sda连接,第三可变电阻r19 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
85.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可变电阻r20、第二可变电阻r18和第三可变电阻 r19是作为调试用,在调试完成之后,第一可变电阻r20、第二可变电阻r18和第三可变电阻r19均设置为0ω。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无线电源电路包括降压-升压转换器u2,降压
ꢀ‑
升压转
换器u2通过电能传输端口与近场通信芯片ic1连接,以将无线电能转换为恒压输出。
87.本技术实施例中,无线电源电路主要的功能是获取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传输过来的无线电能,然后启动工作将波动的无线电能转换为稳定的恒压输出,以为近场通信标签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显示屏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同样地,本技术实施例只是示例性地提供无线电源电路的一种电路方式,并不对无线电源电路作具体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型号为tps631000的恒定频率峰值控制降压-升压转换器,峰值电流限制为3安培,输入电压为1.6v至5.5v,主要实现实现将不稳定的无线电能转化为稳定的3.3v供电输出。同样地,本技术实施例对降压-升压转换器的型号不作具体限定,其他型号的降压-升压转换器也可。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无线电源电路包括降压-升压转换器u2,还包括第三电容c21、第四电容c22、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第七电容c25、第八电容c15、第九电容c16、第十电容c12、第四电阻r6、第五电阻r8和第一电感器l2,第三电容c21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22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23 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24的第一端和第七电容c25的第一端均与近场通信芯片 ic1的电能传输端口v_eh连接,并接入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一引脚vin,第三电容c21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22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23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24的第二端和第七电容c25的第二端均接地,第八电容c15的第一端和第九电容c16的第一端均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一引脚vin连接,第八电容c15的第二端和第九电容c16的第二端均接地,第十电容c12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二引脚vout连接,第十电容c12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电阻r6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二引脚vout连接,第四电阻r6的第二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三引脚fb连接,第五电阻r8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三引脚fb连接,第五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感器l2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四引脚lx1连接,第一电感器l2的第二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五引脚lx2连接,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二引脚vout为无线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
89.本技术实施例中,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中的近场通信芯片ic1接收到近场通信天线线圈收集的无线电能后,会通过近场通信芯片ic1的v_eh引脚将波动的无线电能发送给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一引脚vin,无线电源电路接收到无线电能后不断给储能电容充电,也就是第三电容c21、第四电容c22、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c24和第七电容c25充电。无线电源电路将波动的无线电能转化为稳定的恒压电源直之后,通过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二引脚vout输出稳定的 3.3v供电电源。
9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电容c21、第四电容c22、第五电容c23、第六电容 c24和第七电容c25用于存储由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传输过来的电能,以便为降压
ꢀ‑
升压转换器u2提供充足的电量输出,解决整个电路瞬时功耗过大,而无法满足供电的问题。第八电容c15、第九电容c16和第十电容c12的作用是保证环路的稳定性,以确保输出电压在稳定的范围之内。第四电阻r6、第五电阻r8和降压-升压转换器u2构成自适应反馈电路,分压输出稳定电压vout。第一电感器 l2为滤波电感,滤除电路中非线性元器件的谐波干扰,以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入。
9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无线电源电路还包括第四可变电阻r12、第五可变电阻r7、第六可变电阻r14、第七可变电阻r13和第八可变电阻r9,第四可变电阻的第一端与近场通信芯片ic1的电能传输端口v_eh连接,第四可变电阻r12的第二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
的第一引脚vin连接,第五可变电阻r7 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二引脚vout连接,第五可变电阻r7的第二端为无线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第六可变电阻r14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六引脚en连接,第六可变电阻r14的第二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 的第一引脚vin连接,第七可变电阻r13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七引脚mode连接,第七可变电阻r13的第二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一引脚vin连接,第八可变电阻r9的第一端与降压-升压转换器u2的第七引脚mode 连接,第八可变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92.同样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可变电阻r12、第五可变电阻r7、第六可变电阻r14、第七可变电阻r13和第八可变电阻r9是作为调试用,在调试完成之后,第四可变电阻r12、第五可变电阻r7、第六可变电阻r14、第七可变电阻 r13和第八可变电阻r9均设置为0ω。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通过数据传输接口与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中的近场通信芯片连接,单片机u1用于读取和/或编辑食材数据,单片机通过sdi接口与显示屏电路连接。
94.本技术实施例中,单片机u1通过12c接口与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中的近场通信芯片连接,从而能够通过i2c接口读取近场通信芯片存储的食材数据。同时,用还可以通过单片机编辑或者更改食材数据,并将编辑或者更改的食材数据发送至近场通信芯片,以让近场通信芯片写入和存储该食材数据。
9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型号为sh79f3252-tqfp48的单片机,同样地,本技术实施例对单片机的型号不作具体限定,其他型号的单片机也可。
96.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u1,还包括第十一电容c6、第十二电容c17、第六电阻r3和第七电阻r4,所述第十一电容c6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容c6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u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二电容c17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二电容c17的第二端与所述单片机u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u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u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4的第二端接入引脚探测点。
9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十一电容c6为电源对地电容,用于旁路储能,能够消除输入电压的交流噪声,以保证mcu供电的稳定性。第十二电容c17用于保持上电顺序和电压稳定。第六电阻r3为下拉电阻,用于增加单片机芯片的稳定性,第七电阻r4为过流保护电阻,用于限流。
98.参照图4,单片机控制电路中还含有探测点t1、探测点t2和探测点t3,探测点t1为mcu的swe烧录口引脚的探测点,用于后续烧录口使用。探测点t2 为mcu的电源vdd口的探测点,用于测试电压。探测点t3为mcu的gnd探测点。通过探测点t1、探测点t2和探测点t3,能够烧录固件。
99.本技术实施例中,单片机控制电路获取无线电源电路提供的3.3v电源,通过12c接口连接近场通信标签电路的近场通信芯片,实现食材数据的读取和编辑。通过sdi接口和相关控制接口连接显示屏电路,与显示屏电路通信,以让显示屏电路显示食材数据。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显示屏电路包括数据连接器、n型场效应管 mosfet-n、保护子电路和滤波子电路,保护子电路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第三肖特基二极管d3、第十三电容c5、第十四电容c13 和第十五电容c9,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并一起接入第十三电容c5的第一端,第一
肖特基二极管d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第十四电容c13的第一端连接,并一起接入数据连接器的第一引脚prevgl,第十四电容c13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三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三肖特基二极管d3的第一端连接,并一起接入n型场效应管mosfet-n的第一端,第三肖特基二极管d3的第二端与数据连接器的第二引脚prevgh连接,第十五电容c9的第一端与数据连接器的第二引脚prevgh连接,第十五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n型场效应管mosfet-n的第二端与数据连接器的第三引脚gdr连接,n型场效应管mosfet-n的第三端接地;滤波子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器l1、第十六电容c2和第十七电容c3,第二电感器l1的第一端与n 型场效应管mosfet-n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器l1的第二端与第十六电容c2 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七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感器l1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七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101.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子电路中的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三肖特基二极管d3和第十五电容c9是为了防止数据连接器的第二引脚prevgh波动电压逆流对n型场效应管mosfet-n造成损害。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第二肖特基二极管 d2和第十四电容c13是为了将数据连接器的第一引脚prevgl处的波动电压导通到地,且保证不会被其他电压倒灌。滤波子电路中的第二电感器l1、第十六电容 c2和第十七电容c3是为了滤除电路中非线性元器件的谐波干扰,以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入。
102.参照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电路还包括多个滤波电容,分别为c1、 c4、c7、c8、c10和c11,用于保持电压的稳定。同时,显示屏电路还包括多个上拉电阻,分贝为r2和r5,用于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防止没有上拉电阻而导致误动作。
103.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电路获取无线电源电路提供的3.3v电源,显示屏电路通过sdi接口和相关控制接口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能够实现对食材数据的呈现,当食材数据发送修改时,显示屏电路能够实时显示修改后的食材数据,以让用户实时掌握食材信息。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优先选择墨水屏,墨水屏在没有外界供电的情况下,也能够显示食材数据,便于用户随时获取食材信息。
1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食材标签,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nfc读写设备编辑食材数据并发送至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也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电路的单片机编辑食材数据,然后传输至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以让近场通信标签电路中的近场通信芯片能够存储相应的食材数据,存储的食材数据能够通过显示屏电路实时展示,便于用户随时查看食材信息。同时,由于近场通信芯片具有食材数据写入功能,当标记的食材食用完之后,可以重新写入其他食材数据并通过显示屏电路实时展示,能够增加冰箱用食材电子标签的使用率,减少浪费。
10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上述的电子食材标签,该冰箱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电子食材标签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06.本技术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
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07.应当理解,在本技术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 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108.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