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吸湿计算机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6505发布日期:2023-03-04 03:4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吸湿计算机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吸湿计算机电源。


背景技术:

2.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有些国家为11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因此计算机和很多家电一样需要一个电源部分,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一般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
3.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电源一般只是存在着散热风扇,其计算机在长期放置时,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进入到计算机电源内,造成内部电源短路,其次在其散热除湿时,在进风口处缺少除去空气中水分的设备,导致计算机在使用时,空气中的水分很容易计入到电源外壳的内部,对计算机电源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吸湿计算机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吸湿计算机电源,包括计算机主机以及安装在计算机主机内的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的其中一侧侧壁上设有散热除湿防尘机构,电源外壳与散热除湿防尘机构一侧相对立一侧侧壁上设有出风口,电源外壳的顶端设有用于在计算机停止工作后对其内部进行除湿的吸湿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散热除湿防尘机构包括第一滤盖、第二滤盖以及散热风机,其中第二滤盖设在第一滤盖和散热风机的中间,所述第二滤盖远离第一滤盖的一侧与散热风机的进风端连接,且散热风机设在靠近电源外壳内部的一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滤盖与第二滤盖之间螺纹连接,在第一滤盖以及第二滤盖上均设有第一滤网,在第一滤盖以及第二滤盖之间设有第一空腔,在第一空腔内放置有活性炭或者干燥剂颗粒。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防尘网。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湿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源外壳顶端且与电源外壳之间螺纹连接的拧盖,在拧盖底部设有底盖。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盖与拧盖之间螺纹连接,且在底盖上设有第二滤网,在底盖与拧盖之间设有第二空腔,且在第二空腔内放置有活性炭或者干燥剂颗粒。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源外壳与出风口相邻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电源接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且温湿度
传感器与计算机主机内的控制芯片电连接。
13.有益效果: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电源一般只是存在着散热风扇,其计算机在长期放置时,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进入到计算机电源内,造成内部电源短路,其次在其散热除湿时,在进风口处缺少除去空气中水分的设备,导致计算机在使用时,空气中的水分很容易计入到电源外壳的内部,对计算机电源造成损坏的问题,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计算机电源外壳的顶部设置吸湿机构,使得计算机电源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吸湿机构对其内部进行吸湿,针对第二个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除湿防尘机构,使得其实现在对其内部散热除湿的同时还能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到电源外壳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放置计算机电源在使用时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到内部,还能对其内部的水分进行吸收。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湿机构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除湿防尘机构立体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19.附图标记如下:
20.1、电源外壳;101、温湿度传感器;2、电源接口;3、散热除湿防尘机构;301、第一滤盖;302、第二滤盖;303、散热风机;304、第一滤网;4、出风口;401、防尘网;5、吸湿机构;501、拧盖;502、底盖;503、滤网;504、第二空腔;6、计算机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吸湿计算机电源,包括计算机主机6以及安装在计算机主机内的电源外壳1,电源外壳1的其中一侧侧壁上设有散热除湿防尘机构3,电源外壳1与散热除湿防尘机构3一侧相对立一侧侧壁上设有出风口4,电源外壳1的顶端设有用于在计算机停止工作后对其内部进行除湿的吸湿机构5,在使用时,首先将该电源外壳安装在计算机主机机壳内,然后插上电源,通过电源给其供电,此时风机启动,对其内部进行散热除湿,通过第一滤盖和第二滤盖内部的干燥剂或者活性炭除去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对其内部进行防湿,在不使用时,通过吸湿机构内部的活性炭或者干燥剂对其内部进行除湿干燥即可,当吸湿机构内的干燥剂或者活性炭失去作用时,打开主机,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感应到内部数据,当打开时,温湿度传感器显示湿度过高时,则证明吸湿机构内的干燥剂或者活性炭已经失去作用,此时则需要打开计算机机壳,然后更换活性炭或者干燥剂即可。
26.具体的,散热除湿防尘机构3包括第一滤盖301、第二滤盖302以及散热风机303,其中第二滤盖302设在第一滤盖301和散热风机303的中间,第二滤盖302远离第一滤盖301的一侧与散热风机303的进风端连接,且散热风机303设在靠近电源外壳1内部的一侧,第一滤盖301与第二滤盖302之间螺纹连接,在第一滤盖301以及第二滤盖302上均设有第一滤网304,在第一滤盖301以及第二滤盖302之间设有第一空腔,在第一空腔内放置有活性炭或者干燥剂颗粒,风机启动,对其内部进行散热除湿,通过第一滤盖和第二滤盖内部的干燥剂或者活性炭除去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对其内部进行防湿。
27.优选的,出风口4上设有防尘网401,有效防止在不使用时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进入到内部。
28.具体的,吸湿机构5包括设置在电源外壳1顶端且与电源外壳1之间螺纹连接的拧盖501,在拧盖501底部设有底盖502,底盖502与拧盖501之间螺纹连接,且在底盖502上设有第二滤网503,在底盖502与拧盖501之间设有第二空腔504,且在第二空腔504内放置有活性炭或者干燥剂颗粒,在不使用时,通过吸湿机构内部的活性炭或者干燥剂对其内部进行除湿干燥,在其干燥剂或者活性炭失去作用时,拧下拧盖,在拧下底盖,更换活性炭或者干燥剂即可。
29.优选的,电源外壳1与出风口4相邻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电源接口2。
30.具体的,电源外壳1的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01,且温湿度传感器101与计算机主机6内的控制芯片电连接,在不使用时,通过吸湿机构内部的活性炭或者干燥剂对其内部进行除湿干燥即可,当吸湿机构内的干燥剂或者活性炭失去作用时,打开主机,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感应到内部数据,当打开时,温湿度传感器显示湿度过高时,则证明吸湿机构内的干燥剂或者活性炭已经失去作用,此时则需要打开计算机机壳,然后更换活性炭或者干燥剂即可。
31.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计算机电源外壳的顶部设置吸湿机构,使得计算机电源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吸湿机构对其内部进行吸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除湿防尘机构,使得其实现在对其内部散热除湿的同时还能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到电源外壳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放置计算机电源在使用时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到内部,还能对其内部的水分进行吸收。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