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静音无线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1112发布日期:2023-03-25 00:0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静音无线鼠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静音无线鼠标。


背景技术:

2.鼠标是一种通过手动控制电脑光标位置的设备,现在电脑普遍使用一般都是趴在桌面,左右按键与桌面平行,操作这种鼠标,手腕及手臂需大幅度转动水平状态,掌侧底部与桌面接触积压,是腕管处压力增大,长期反复的使用,使通过的神经和血管受损,产生相应症状;手腕关节因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的活动,导致腕部肌肉或者关节麻痹、肿胀、疼痛,使这种病症成为普遍的现代文明病,这种不同于传统手部损失的症状群称为鼠标手。
3.目前,一般的鼠标是采用机械式的结构设计,左中右键的微动开关都是机械弹片开关。机械开关在按压时会不断发出机械声响,使用过程中存在开关弹片磨损、氧化等现象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4.目前的鼠标都是通用型的,但是不同的人群的手大小不同,通用型的鼠标由于已经限定功能键的位置,所以并不很贴合绝大部分人群的使用习惯。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变功能键与手托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式静音无线鼠标。
6.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以及方法如下:
7.一种立式静音无线鼠标,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部中间的光感器,设置在底座底部的接收器,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活动连接的鼠标上壳,设置在鼠标上壳内部顶部的电源按键机构,设置在鼠标上壳内部侧面上的主按键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设置在底座主体底部中间的光感器空腔,设置在底座主体底部的接受器空腔,设置在底座主体底部的脚垫,设置在底座主体上部中间的连接空腔,设置在连接空腔内部腔体上的第一环形齿轮,设置在底座主体顶部上的第一磁铁圈,设置在第一磁铁圈远离外围的第一环形限制部,设置在第一环形限制部远离第一磁铁圈一侧的第一环形空腔,在设置连接空腔底部的充电连接空腔,设置在充电连接空腔远离连接空腔一端的充电连接头。
8.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主体呈中空圆台并带手托的设置。
9.作为优选,所述接受器空腔包括四棱柱空腔部和四分之一椭圆体空腔。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限制部包括第一环形竖板,固定在第一环形竖板上的第一环形横板。
11.作为优选,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器主体和设置在接收器主体上部的凹凸部。
12.作为优选,所述鼠标上壳包括上壳,设置在上壳内部顶部的电源按键限位部件,设置在上壳侧面上的电路板支撑部件,设置在电路板支撑部件上的电路板,设置在上壳侧面上的与电路板支撑部件平行的主按键机构限位部件,设置在上壳底部中间的中空圆柱形连接头,设置在中空圆柱形间接头外围的第二环形齿轮,设置在上壳底部的实心环形部件,设
置在实心环形部件的第二磁铁圈,设置在实心环形部件远离第二磁铁圈一侧的第二环形空腔,设置在第二环形空腔远离第二磁铁圈一侧第二环形限制部。
13.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按键机构包括电源按键,设置在电源按键下方的限位块和弹簧,设置在限位块下方的挡板设置在上壳上的红外发光管和红外光光敏管。
14.作为优选,主按键机构包括第一按键,设置在第一按键下方的滚轮,以及设置在滚轮下方的第二按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与鼠标上壳之间的连接部件来限定底座与鼠标上壳的位置,使鼠标上壳4拉起转换方向,同时能够防止两者脱离,与手托配合,能够改变鼠标功能键与手托的相对位置,贴合不同人群对鼠标按键位置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立式静音无线鼠标的结构图;
17.图2为图1中底座1的结构图;
18.图3为图1底座1的底部视图;
19.图4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20.图5为图1中接收器的结构图;
21.图6为图1中鼠标上壳的结构图;
22.图7为图1中的内部俯视图;
23.图8为图1中电源按键机构的结构图;
24.图9位图1中主按键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6.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28.一种立式静音无线鼠标,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底部中间的光感器2,设置在底座1底部的接收器3,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活动连接的鼠标上壳4,设置在鼠标上壳4内部顶部的电源按键机构5,设置在鼠标上壳4内部侧面上的主按键机构6
29.如图2-4所示,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101,设置在底座主体101底部中间的光感器空腔102,设置在底座主体101底部的接受器空腔103,方便放置外置的接收器3,设置在底座主体101底部的脚垫104,防止因为玻璃等特殊材质的表面反射与折射影响鼠标的感光器定位,提供一个方便鼠标感光器系统计算移动向量的平面,设置在底座主体101上部中间的连接空腔105,设置在连接空腔105内部腔体上的第一环形齿轮106,设置在底座主体101顶
部上的第一磁铁圈107,设置在第一磁铁圈107远离外围的第一环形限制部108,设置在第一环形限制部108远离第一磁铁圈107一侧的第一环形空腔109,在设置连接空腔105底部的充电连接空腔110,设置在充电连接空腔110远离连接空腔105一端的充电连接头111;所述底座主体101呈中空圆台并带手托的设置,能够方便手部的放置;所述接受器空腔13包括四棱柱空腔部131和四分之一椭圆体空腔132,方便人手拿取接收器3;所述第一环形限制部18包括第一环形竖板181,固定在第一环形竖板181上的第一环形横板182,用以限制鼠标上壳4;与鼠标上壳4相配合,能够使鼠标上壳4拉起转换方向,但是不会脱离,能够使鼠标适应不同的人群。
30.如图5所示,所述接收器3包括接收器主体31和设置在接收器主体31上部的凹凸部32,方便拿取。
31.如图6-7所述,所述鼠标上壳4包括上壳401,设置在上壳401内部顶部的电源按键限位部件402,防止电源按键机构5卡住,影响使用,减低体验感,设置在上壳401侧面上的电路板支撑部件403,设置在电路板支撑部件403上的电路板404,设置在上壳401侧面上的与电路板支撑部件403平行的主按键机构限位部件405,用于限定主按键机构的位置,防止出现错位,设置在上壳401底部中间的中空圆柱形连接头406,用于配合连接空腔105,设置在中空圆柱形间接头406外围的第二环形齿轮407,与第一环形齿轮106紧密贴合,在保证不会有缝隙造成位移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改变齿条的相对位置改变鼠标上壳4与手托的相对位置,设置在上壳401底部的实心环形部件408,使重心靠下,使鼠标比较稳,设置在实心环形部件408的第二磁铁圈409,与第一磁铁圈107相配合,使上壳4能够与底座1能够通过磁力相吸,能够自动闭合,同时防止中间有缝隙,弄脏内部,设置在实心环形部件408远离第二磁铁圈409一侧的第二环形空腔410,设置在第二环形空腔410远离第二磁铁圈409一侧第二环形限制部411;所述上壳401顶部设置有电源键开口,侧边设置有主按键开口,所述第二环形齿轮407并不是与中空圆柱形间接头406同等长的,第二环形齿轮407在中空圆柱形间接头406下部是短一节的,同时第一环形齿轮106上端也比旁边的连接空腔105短一节,能够使两部件不需要完全分离才能变更齿轮之间的相互位置,能够便于更换,同时能够防止两者脱离;所述第二环形限制部411与第一环形限制部18结构一致,能够相互限制,确保底座1和鼠标上壳4不相互分离。
32.如图8所示,所述电源按键机构5包括电源按键51,设置在电源按键51下方的限位块52和弹簧53,设置在限位块52下方的挡板54设置在上壳4上的红外发光管55和红外光光敏管56,能够实现静音功能。
33.如图9所示,主按键机构6包括第一按键61,设置在第一按键61下方的滚轮62,以及设置在滚轮62下方的第二按键63,所述主按键机构的静音结构与电源按键机构的静音结构一致。
3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底座与鼠标上壳之间的连接部件来限定底座与鼠标上壳的位置,使鼠标上壳4拉起转换方向,同时能够防止两者脱离,与手托配合,能够改变鼠标功能键与手托的相对位置,贴合不同人群对鼠标按键位置的需求。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